APP下载

蜀道文化的广义延展

2023-09-07李殿元王洪林

文史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川盐十字架

李殿元?王洪林

摘 要:《中国西南陆海走廊》具有三个特点:一、提出了巴蜀古道可通过“泸州道”汇于南海的逻辑;二、阐述了沱江、长江、赤水河古航运铸就的交通“十字架”;三、对巴盐与古江阳盐和今自贡盐作用于通道产生的文化具有深刻把握力。

关键词:泸州道;十字架;赤水河莲花;三角叉;川盐

赵晓东先生的新著《中国西南陆海走廊:先秦汉晋南方丝绸之路东线出海通道研究》(以下简称《走廊》)(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将目光锁定于先秦汉晋的大西南片区的一条陆海兼备的文化带上,从泸而巴蜀、而金黔、而滇云、而八桂、而南中国海。文献证诸田野,言随事出,事以实闻,捭阖自如,创新连连,令人惊喜,令人叹观。

《走廊》不用说具有全域意义,但川渝部分尤為立意高远,兹特别论之,以荐于读者。

《走廊》的第一个特点是:为新时代巴蜀发轫的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作了学理宏扩,提出了巴蜀古道可通过“泸州道”汇于南海的逻辑。

作者抓住沱江与赤水河经长江钩连这一山川形便,重新定义东线南方丝绸之路,说明它是当时国内唯一在西南能够出南海的通道,从而构建了蜀中全新的南向交通网络;与此相应,亦阐明了沿通道文化的发生发展,深刻影响巴蜀历史时期的部族生活与城邑布局的事实。作者认为整个巴蜀地域活动着星星点灯似松散型联盟关系的方国部落,“说明貌似强大的蜀王,近在咫尺的地域,也不能一言九鼎,一家独大”,“蜀王和巴王两个霸君”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才会分别“统一调度和整合”他们。如此格局,使得春秋战国时期两王无法北出或者东下,与中原大国一争雌雄(第263页)。但作为长期对云贵有影响的巴蜀地域,一直以“南中为园苑”,军事间接控制和文化直接影响从来没有间断,故而开明亡国,其王子能率“蜀国这个联盟长战争动员令中其他方国部落未被秦军所歼之众”,径走其南,续南而下,在南海之滨的越南中北部建立安阳王朝,“导致亚洲大陆从腹地深处直至中南半岛纵贯南北产生方国迭变,导致一泻千里的民族移动”(第277页),这样的历史真实,也清晰表明南向南海的蜀道亘古有之。

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四川成都向南经云南、贵州通往缅甸、印度的道路,即古代文献所记载的“蜀身毒道”,以及由此通往中亚、西亚的道路(段渝:《序言二》)。20世纪80年代研究热潮兴起之际,人为避开了经过泸州的沱江—赤水河通道(第38—39页),40年间,川渝“经贵州到两广和交趾出海的全面论著,还几乎没有专门触及,没有高站位与全视角的研究成果面世”(第3页)。《走廊》作者有感于此,从自身生活、工作的地域角度反复思考,最终确定唐蒙通夜郎之路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东线,他通夜郎的目的实质是拓通从巴蜀深入云贵远达南越,也就是今两广和越南北部的交通线路(第2页)。这条线路通达南海,也就是《走廊》作者定义的南方丝绸之路新东线,而之前论证成立的传统意义上的经过宜宾、昭通等节点到达缅印的道路,应该改定名为中线(第10页)。从《走廊》引用大量考古文物、文献材料、田野调查内容来看,这一探索思路,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拓宽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改变了我国在南方丝绸之路东线道路走向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专业著作匮乏的状态,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国西部古代交通奠定了重要的先行基础,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南亚(东南亚)国际申遗上拥有更多话语权作出了学术铺垫。诚如《中华读书报》2023年5月3日头版头条评价《走廊》一书:“为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并题研究做出开创式尝试,古代中华民族拥抱南中国海有了学术新成果。”

正所谓文心即史心,文脉有规律,事理多惯性,文理顺,万事亨。《走廊》作者抓住文献中方言、族语、地望、域名书面考古,结合可通舟楫河流、起旱纵向山脉陆道选点踏勘,并走访各民族劳动者、知识分子,尤其是地方史志文献专家,文选原生态,甄别誊文公,再查阅资料对比研究,择善而从。他从川渝到滇西,从黔中到滨海广访博采,不听一面之词,拉通个个流域,理顺条条路径,还原历史本真,显出其朴实而谨严的学风。

《走廊》的第二个特点是:从“西南陆海走廊”的视角阐述了沱江、长江、赤水河古航运铸就的交通“十字架”。

十字的纵向是沱江—赤水河,十字的横向是整条川江干流。作者通篇皆在论证先秦汉晋时期该走廊的人际流、物资流、信息流、文化流,从容“行走”其间,主旨鲜明地指出“西南陆海走廊”是华夏文化的巴蜀南延载体,始终突出华夏文化在走廊沿线的重要作用。作者指出没有中华民族形成初期的文化碰撞与汇聚,就没有华夏文化主导的各类事务、事件、情理,就没有走廊的延续和深化。其中的着力点之一,就在巴蜀腹地的沱江水道。

巴蜀向南入江三河数沱江最小,可谓一曲小令、一篇速写、一尾游鱼。它又是一条人民生活之江、文化传播之江。资阳等地广泛流传的“资子治水”神话故事,既表明沱江古方国资国信有所征,更表明大禹、鳖灵、李冰与资子共同开发了沱江的水利价值和航运价值,并由此形成巴蜀重要的古史文化。这是沱江文化研究至今最为高扬的音符。作者通过对文物、文献的考证和实地踏堪,得出沱江及其上游支流乃“潜”“绵”“洛”之水(第129页)的结论。另外,作者关于“沱江通航能上溯到三星堆和三星堆以远”(第132页)的论述,深化了历史地理学界对沱江的重新认识,为三星堆文明的来源作了侧面解读。他还专门用一节的篇幅,评说包括生活、仕宦在沱江流域的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一门三孝在内的人和事(第144—147页),提炼出沱江乃“忠孝文化带”源源不断的亘古“流淌”的内涵。正因如此,沱江流域诞生的状元数,在历代巴蜀状元中占比高达42.8%(第154页),从而把地理属性的江升华为文化的江。段渝先生评价说:“作者从流域历史文化的视角,结合人物古迹故事等给予重点讨论,予以高度评价,重塑了沱江通道的历史,增进了对于沱江通道历史价值的认识。”(《序言二》)

同样基于对赤水河的认识,普通受众以红军四渡而受启迪,慕名者蜂拥,学界也仅仅只讨论到明清以盐运通道之“仁岸”地步,对于更早历史时期该通道承载的航运价值并作用于民族迁徙、军事征伐、考古文物等文化成因,鲜有论及。《走廊》作者数十次往返川滇黔边赤水河沿线各县城、城镇,加上注重向包括彝族学者在内的诸多学者请教和讨论,遂将赤水河在先秦汉晋的得名由来、方国布局、族群移动、战事行为所彰显的通道价值,予以充分讲述,并提出独立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在古平夷方国的探讨中,作者通过考察叙永县赤水镇首次发现的古码头遗痕(第357—358页)、实测天鼓岩距赤水镇距离(仅1000米)(第578页)、访谈至今尚生活于兹的羿人后裔(第280—283页)等,以田野材料实实在在地表达出彼时行舟,可从河口巴符关(今合江县)上溯乌蒙深处赤水镇事实(第358页、578页),详细解释了唐蒙通夜郎及此前庄蹻王滇(第436页)、僰侯南迁(第273页)与赤水河和古平夷关系;还分析了司马错伐楚与古鳛国存亡(第427—428页)的关系。其史料结合田野,层层递进,令人信服。循此研究思路作判断,相信会为将来赤水河全流域的考古工作带来应有效益。

言巴蜀必涉周边,言通海必涉岭南。作者用南路文化北上证明陆海互通,用沿线族群互动证明彼此走廊被频繁利用。作者进而用大量文物实证与文献推理,在岭南及以北各地域与巴蜀的物质文化发生上,关联长江、沱江、赤水河通道的各类事件、人物、方物上,以及沿线重大军事行动、“盐”“铁”“僮”贸易支撑走廊等方面,作了更为大量的爬梳工作,证明了胡僧北徙(第188—198页)、莲图北传(第183—186页)、铜鼓北向(第206—218页)、僚人北迁(第225—238页)、荔枝北移(第173—180页),无一不是这条通道上的重点。作者针对沱江上游什邡城关出土的一件竹节纹铜矛,提出“夜郎人尚竹的文化,早在战国即被成都平原的族群有所接受”(第165页)。作者能提出这样深思熟虑的科学观点,在于他对西南先秦汉晋古代族群及其文化的深刻把握,也在于他对西南出土文物的了然于胸。笔者之一在与他一同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新近开展的“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时,就惊异他对川滇黔桂渝青铜时代的熟悉,对每件典型青铜器的特性与文化如数家珍。特别于赤水河,他从历史地理文献角度梳理,辅以区段走访考察思辨,论述巴蜀與岭南、交趾、南中的交集,井井有条,合情合理,既有专章专节,又有主题加持,还新意迭出。

对于长江干流在川渝的作用,作者虽没有开设专题讨论,却有研究散见于书。其实这些散论也可以汇为一个主题:长江自古是巴蜀交通主脉,串联城邑乡里。没有长江,就没有古代四川的繁荣兴旺;没有长江,就没有各大支流衍生出的星星点灯般的巴蜀方国。在作者运用的材料里,大量采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如有屈小强所述从今渝东到三星堆的盐业长途贩运(第131页),有蒙文通对巴蜀古史梳理出的百十数的方国部落(第262页),有任乃强对龟亭市的方位考证(第95页)等,但是作者没有因此受制于名家,自我固步,而是在文献归纳和实地调查中,擅于发现新意,融汇思考,以点带面,力争说透。如对长江和支流出现的史乘缺载的“市”雒市(第103页、111页)、江阳市(第109页、111页)等作出分析、推理,凸显了这些被湮灭的古代经济物资交易场所,从侧面再次证明长江的航运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功用。更秀出一枝的是该书对巴蜀早期佛教的讨论。作者集近30年新闻指挥者的敏锐,提炼了佛教从沿海登陆后自南而北传入川渝的文物线路(第182—203页),包括在长江一线以胡人佣、无畏手、三角帽等载体,东起万州、丰都,西至南溪、水富横陈(第188—190页)的布局。作者在此前学界关于外来佛像与中国本土莲花首次伴生的“泸州莲花”成果基础上,分析该出土物既然断代为东汉中期,就应更名为“江阳莲花”(第184—185页)。更为可喜的是,他在多次田野考察过程中,发现了长江支流也有莲花图案的文物出土,并且是莲蕾、莲花、莲蓬整整14枝表现在一口汉棺棺盖上,“被墓主精美雕刻,深刻表明他受佛教教义影响”(第186页)。为此,他定义为“赤水河莲花”(第608页)。这样便为佛教从沿海登陆巴蜀的观点作了学理上的深入探讨。

对于巴蜀南向道路,笔者在赵晓东先生著作中读到的是一把“三角叉”,即沱江是叉中间那支刃,岷江、嘉陵江分立左右,赤水河则拖着长长的柄,一头插进了南中国海的浩瀚蔚蓝。对于这把叉,过去巴蜀文化研究者只重视其左右刃,没有顾及或者极少顾及中刃的特殊文化之义。其实正是这支中刃,叉在巴与蜀的分界线上(第270页)。作者在史乘缺失,楔入困难的情况下,有此功成,实乃打通“中梗阻”(第35页)的艰难探索。再从沱江、长江、赤水河交通“十字架”来看,《走廊》呈现出人熙物攘的景象,也见作者搜索之功,提炼之力。唐蒙通夜郎走在十字的纵向上,巴盐等物资从十字横向来汇(第493—494页)是一例;侯馥引导晋军南撤是走十字纵向的上部,也就是“三角叉”的中刃,而他反攻成汉是走十字纵向的下部赤水河,也就是“三角叉”的柄部(第429—430页)。凡此,《走廊》或大珠宏论,或小珠提及,甚或脚注旁证,玉盘声响,丁零入耳。一把“三角叉”,一支“十字架”,可以看出作者对先秦汉晋巴蜀的交通文化的掌控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走廊》的第三个特点是:对川盐文化的梳理,对巴盐与古江阳盐和今自贡盐作用于通道产生的文化具有深刻把握力。

对川盐文化,各章多有论及,但更集中在第十一章《再说川盐:巴蜀华夏化云贵的长期载体》里。《走廊》全书以学术真实与言辞精彩而相得益彰;而读这一章,则像诵读一篇知识散文,有如沐春风之感。该章开篇第一个注脚(第535页),是关于过去行路防滑所穿“铁马”(脚马子)的访谈。作者画外音般的描述,将读者带到细雨淅沥,马蹄的哒的南方古道的石板路上。画面不断闪回,整章文字环环相扣,把川盐与西南地区道路、川盐与战争、川盐与民俗、川盐与人物等方面的关系,提纲挈领又散漫自在,有如一桌色香味馥郁的川菜,和盘托出给饥肠辘辘的食客。

正因为有包括大西南涌来的中华民族各类文化在南海沿岸集中和深化,沿岸港口才有力量和韧劲有效利用和开发南海。这也就坚证了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自古属于中国的铁一般的事实。

全书含结语总共12章,安排在十一章处的内容相当于正文最后一章。前十章都是以先秦汉晋断代为主,唯有这一章一反常态,拉通了川盐生产、销售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人、事表现,徐徐舒展开来,既是《走廊》的结尾,又是新路探索的开始。作者殷殷以盼所提炼的“中国西南陆海走廊”理念,不因本书出版而终结,“尚需以更加求真务实的行动,期盼更多同仁参与,在先秦汉晋断面的基础上,通观整个古今历史纵向,再考察、分析、探究”,以此揭示中华民族在南部中国的融合发展中的真谛。

作者 李殿元: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洪林:作家,巴蜀文化研究员

猜你喜欢

川盐十字架
牛肝菌菜谱
牛肝菌菜谱
松蕈菜谱
Comparison between To the Virgins, to Make Much of Time and To Hélène
人生十字架
滑菇菜谱
请将我钉在俗世的十字架上
论清代川盐入黔优势及其主要地位演变路径
栗蘑菜谱
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