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出并实施国家统一战略的司马错
2023-09-07吕卫梅
吕卫梅
摘 要:司马错一生打仗不多,但是,他所提出的先取巴蜀之地的国家统一战略及其具体实践,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天下一统的丰碑。在司马错提出的这个大战略中,也许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巴蜀之地在国家统一战略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分量。许多年以后,经过秦国地方官吏李冰对蜀地的继续打造,蜀地不仅变成了秦国经济富饶、地大物博的战略后方,而且跃升为秦国最重要的粮仓。此后,以巴蜀之地作为国家统一的坚强根据地被多次证明,司马错提出的国家统一战略的价值才被显现出来,并引起史家的重视。
关键词:司马错;国家统一战略;先取巴蜀;战略大后方
《辞海》是公认的权威工具书,在“司”字条目中,记载有司马芝、司马师、司马光、司马迁、司马炎、司马法、司马昭、司马谈、司马彪、司马睿、司马懿等历史人物,[1]仅司马懿及其子、孙、曾孙就上了五人;但是,其中却没有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对国家统一战略有大功的秦国大臣司马错。这不能不说是这部工具书的遗憾。生活在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王时代的司马错,提出了“得蜀即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的军事战略思想,并具体指挥了伐蜀战役、平定蜀乱和黔中战役等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为秦横扫列国实现统一大业奠定了重要的军事基础。司马错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国家统一战略的了不起的战略家、军事家。
一、司马错提出国家统一战略
秦国本是地处西部的边僻小国。在秦孝公时,秦国重用商鞅等人,进行大变革,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者。当时的“连横”“合纵”战略,其实都是因为秦国的强大而产生的。在秦惠文王时代,强盛的秦国将灭六国、实现天下统一之事提上了日程。《史记·张仪列传》记载:
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2]
原来,蜀王将其弟葭萌封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为葭萌。可是,到了葭萌的苴侯却和与蜀有世仇的巴王交好,这令蜀王大怒,要伐苴侯。苴侯只得奔巴,求救于秦。
实现统一天下的机会已经到来,是伐“蜀”还是伐“韩”?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在秦国朝廷上,朝臣们为统一战略展开了积极的争论。《史记·张仪列传》继续记载: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惠王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伦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原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3]
《华阳国志·蜀志》对此也有记载:
秦惠王方欲谋楚,与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4]
《战国策·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也有类似记载: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司马错曰:“……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5]
张仪提出的“攻韩劫天子”的东进之策,较之司马错坚持去攻占的那个正在内乱的国家“蜀”,表面看,似乎没有可比性。循此说,如能占领韩国的三川郡,顺便将当时的天子挟持了,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完成了当时秦国所想要的“霸业”。
但是,司马错之所以坚持“伐蜀”,是因为他比张仪更有大局观。他看到的不是眼前利益而是长远利益。他认为,较于“攻韩劫天子”的东进之策,“伐蜀”有着更为充分的理由,会让秦国获得更大的利益。他说:
“伐韩”必然会产生“恶名”;因为要劫持周天子——无论周朝怎么式微了,它也是“天子之国”,是宗主国。“劫持天子”必然使作为诸侯国的秦国形象受到破坏,会被骂作“不义”之国。
问题还在于当时若“伐韩”,其实并没有把握就一定能够迅速取得胜利,实现“攻韩劫天子”的目标。因为,只要秦军出关中,作为“天子”所在的周国必定更倚重楚国,作为与秦接壤最近的韩国必定割地给魏国而联盟。他们会用这些手段以保住“九尊”,保住三川之地。而此时的秦国,尚无力遏制這些行动。
而在此时“伐蜀”,理由很充分——苴侯求救。趁蜀、巴、苴相互攻击的内乱之机,予以攻打,难度不高,却名正言顺。
“伐蜀”若成功,利益很大:一是开拓秦国疆域,拓展秦国的财政收入和兵力来源,实现民富国强;二是在扩大秦国疆域同时,又能增强秦国平息暴乱的仁义国家形象;三是可以巴蜀为统一战略的根据地,顺夔门而下直接伐楚。
司马错提出的这个相当详尽的国家统一战略,得到了秦惠王的肯定,史载“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卒起兵伐蜀”。[6]由此开始了秦帝国的统一大业。
二、司马错最早实践统一战略
史书说,秦惠文王“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7]秦“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8]即是说,在公元前316年的秋天,司马错与张仪、都尉墨等人率秦军从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国,与蜀国军队在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交战,蜀王兵败逃到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同年十月,秦军灭亡蜀国,将蜀王贬号为蜀侯,任命秦国大臣陈庄出任蜀国相国。秦国吞并蜀国顺便灭掉巴国以后,更加富庶和强盛。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司马错自巴涪水,取楚商於地,为黔中郡。”[9]《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10]据集《华阳国志》研究之大成的任乃强先生考证,这两处记载为同一事,发生在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11]司马错的这次“伐楚”,大获全胜,证明了他关于“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谋划的正确性。这是秦在国家统一战略中取蜀、巴后再对楚的进攻。司马错是实践国家统一战略的最早者、第一人。
对于新纳入秦国统治管理的蜀地连续发生的叛乱,司马错则相应负责连续平定之,以巩固秦国的后方。
据《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蜀相陈庄杀死蜀侯,并丹、犁二国降秦,蜀地混乱。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因陈庄背叛秦国,司马错受命再次赴蜀,诛杀陈庄,迅速平定蜀地之乱。“秦封公子煇为蜀侯”,为蜀地地方长官。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蜀侯煇反,司马错定蜀”,公子煇反叛秦国,在蜀地作乱,司马错再次奉命讨伐叛军,诛杀了公子煇以及郎中令等27人,蜀地之乱平定。
蜀地巩固以后,司马错加入了出征中原的伐魏攻楚之战,力图尽快完成国家统一战略。
据《秦本纪》,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司马错当时担任国尉,率领军队攻打魏国的襄城。秦昭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司马错担任左更,受命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轵地(今河南济源南);攻打韩国,夺取韩国的邓地(今河南邓州)。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司马错担任客卿,与大良造白起率军攻打魏国的垣城和河雍二城,秦军拆断桥梁夺取二城。之后,秦军抵达轵地,夺取魏国大小城池61座。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司马错率军攻打魏国的河内,秦军打败魏军,魏国献出安邑给秦国以求和,秦国将城内百姓驱赶回魏国。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攻楚。……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取黔中”。[12]司马错奉命调动陇西军队,从蜀地进攻楚国的黔中郡(今湖南西部、贵州东北部),击败楚军并夺取楚国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给秦国。不过,司马迁所记载的此事,与《华阳国志》所记载的司马错于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伐楚事,是一事还是两事?还值得研究。
三、司马错对国家统一战略的贡献
在司马错之前的春秋时期,人们就已在开始讨论统一天下的问题。
孟子曾经指出:“春秋无义战。”[13]当时天下有八百诸侯,“礼崩乐坏”后,战乱不已。战争带给人们无穷的灾难。为减少灾难,人们心思统一。而在最终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尚书》的《尧典》《皋陶谟》中,保存了大量口口相传的文献资料。原属不同部落的尧、舜、共公、四越、皋陶、夔、禹等人的活动和议事,为什么都被安排在相同的朝廷中?其实这就是基于“大一统”的思想。
不仅是《尚书》有“大一统”思想,还有《大戴礼记》中的“帝王部”“五帝德”以及《春秋》《周礼》中,均使用王礼强调正统和统一。在诸子学的著述中,也可以看到“大一统”的思想,如《孟子·梁惠王》中的记载:
孟子见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14]
文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孟子所说的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统一”是时代的愿望。这说明,在战国时期,各国都在讨论并且开始落实统一天下的问题。这也是春秋时期的八百诸侯到了战国时期为什么只有“七雄”了的原因所在。
使天下一统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不仅可以减少战乱,更可以增加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而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边疆开发、抵御侵略并提高国际影响力。
司马错一生只打了三回仗:一次是灭掉蜀国的战争,一次是伐魏战争,还有就是攻打楚国的战争。这几场战争虽说在当时都是特别平凡——蜀太弱了,根本就没有交过几次手;伐魏攻楚,司马错也远没有白起等人的战绩更辉煌;但是,司马错所提出的国家统一战略及其具体实践,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促成天下一统的丰碑。
按照司马错所提出的国家统一战略,先取得巴蜀之地,因为其地“富饶”,得其地即可“广国”,实现“富民缮兵”,解决“军用”;还可以从夔门“浮大舶舩”顺江而下,有利于夺取中原。这些设想,都是从军事方面考虑的统一天下的大战略。
在司马错提出的这个大战略中,巴蜀之地占有特别重要的分量。这个“特别重要的分量”也許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直到许多年以后,因为以巴蜀之地作为统一六国的坚强根据地被多次证明,司马错提出的国家统一战略的价值才被显现出来,并引起史家的重视。
《北堂书钞》说:“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15]即是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认为李冰对蜀地的打造,对天下的统一有莫大之功。他祟敬李冰之德,思念李冰之功,故为李冰立祠祭祀。
秦始皇为什么在统一六国之后要为李冰立祠?
这是因为,作为秦国地方官吏“蜀郡守”的李冰,为秦的统一战略在蜀地兴建了可用于“行舟”“溉浸”的都江堰,既满足了为完成国家统一战略中运送军队、运输物质的军事需要,更使蜀地在农业灌溉方面大放异彩,使原本属于水乡泽国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华阳国志·蜀志》对此记载说:
(都江堰)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6]
都江堰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岷江洪水问题,使过去经常遭受旱涝的成都平原很快就发展成为最适合耕种的良田。于是,蜀地不仅跃升为秦国最重要的粮仓,而且成为经济富饶、地大物博的秦国完成国家统一战略的大后方。蜀地的改变,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世人都认识到:长期以来并驾齐驱的秦、楚、齐三强局面已经发生变化,强盛崛起的秦帝国已经逐渐抛下了齐、楚而独领风骚,由秦帝国最后实现天下一统乃是必然的事情了。
在秦帝国完成国家统一战略后,蜀地更是飞速发展,赶上了全国最先进的地方。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文化上,它都是统一六国最坚强的根据地。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司马错提出的国家统一大战略的创见啊!
注释:
[1]辞海编辑委員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107页。
[2][3][6][8](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4][10][16]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战国策》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12](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99年版。
[9]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巴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1]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巴志》,第13页注释9。
[13][14]杨伯峻:《孟子译注》卷十四《尽心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15]《风俗通义》佚文,见于《四库全书》之《北堂书钞》,为明万历年间陈禹漠校刻本。
作者:成飞航空集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