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幕翻译中的文化专有词翻译
——以《唐顿庄园》为例

2023-09-07杨雪薇

现代英语 2023年10期
关键词:唐顿庄园字幕组字幕

杨雪薇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国北爱尔兰 贝尔法斯特 BT7 1NN)

一、引言

视听翻译是一个总括性术语。 除了常见的影视剧的字幕翻译和配音外,视听翻译的应用还包括但不限于歌剧、现场舞台、有听力或视力障碍的人群和外语教学[1]。 视听翻译最初是指电影翻译。20 世纪初,电影刚刚被发明出来,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外语电影,人们开始思考将电影译成不同语言的解决方案。 1995 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了一个翻译论坛,在那之后,视听翻译研究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随着20 世纪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视听翻译引起了全世界学者的关注。 当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时,视听翻译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独立领域。 此外,一些关于视听翻译的会议也使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 国际翻译联盟(FIT)是最早意识到视听翻译的学术价值的组织。 文章以《唐顿庄园》为例,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专有词汇及其翻译方法,旨在为后续的字幕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背景

(一)配音与字幕

将影视作品翻译搬上银幕的两种普遍的模式是配音和字幕。 传统上,全世界的国家都可以被划分为字幕国家和配音国家。 英国、希腊和葡萄牙主要是“字幕国家”,而中欧和南欧国家如德国和西班牙主要是“配音国家”[2]。 配音在中国大陆、日本、拉丁美洲和魁北克省享有很高的地位,就像字幕在以色列和泰国的地位一样。 据调查,中国目前已成为字幕国家。 虽然字幕翻译的娱乐功能和生动性要比配音差很多,但是字幕的最大受众是学生,他们喜欢看字幕电影,因为可以地道的英语发音来提高听力和口语。

从字幕使用的语言来看,字幕分为语际字幕和语内字幕[2]。 例如,《哈利·波特》在中国播出,会使用语际字幕。 而《哈利·波特》在美国播出,需要语内字幕。 语际字幕是在不同语言之间使用,语内字幕是在同一语言之间使用。 对外语不是很流利的新移民来说,他们可以打开字幕来观看电视节目,以此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在有很多方言的国家,语内字幕也很重要。

字幕翻译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 而配音时,译文需要由配音演员进行配音,再加入音频中。 这个过程相当耗时,而且更费钱。 字幕翻译则跳过了这个过程。 然而,字幕翻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人们在家里看电视时,他们可以有机会重播视频,重新观看译者留下的脚注;但在电影院看电影时,人们没法回放重看。 因此,字幕翻译必须简短而准确。

(二)粉丝字幕组

粉丝字幕组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 字幕组是建立在分享、自愿服务的精神之上的,因为他们从不收费。 这些业余粉丝字幕组成员大多是外国文化的粉丝。 粉丝字幕组的优势是字幕组成员作为一个团队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比一个人完成翻译要快。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和年轻人可以利用视频平台作为在线学习资源,丰富他们的知识、更多地接触到外国文化。

同时,字幕组也有其局限性。 业余译者以兴趣为导向,有些译者没有了解过任何翻译理论,也没有经过培训。 目前对粉丝字幕组成员的门槛要求很低,所以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另外,字幕组合作翻译一部长篇电视剧需要几个人同时处理一份原文,所以需要校对人员,确保一些如姓名、地点、组织等专有名词的一致性。 另外,根据观众的受教育水平,人们偏爱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的字幕。 有些人喜欢归化的翻译,有些人喜欢异化的翻译,所以人们对不同翻译风格的字幕组喜好也不一。

(三)功能对等理论

1969 年,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的观点。 在翻译史上,功能对等理论一直受到译者的高度重视。 在他所创造和发明的众多翻译理论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一种[3]。 在世界各地,它都被当作翻译的标准。 功能对等理论是建立在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历史和其他许多跨学科的基础之上的。 奈达对“动态对等翻译”的概念做了说明,即在动态对等翻译中,人们关注的不是受体语言信息与源语言信息的匹配,而是动态关系,即受体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始受体和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基本相同[3]。 在《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中,奈达进一步补充了功能对等的信息。 他根据最低层次和最高层次将其明确为不同类型[4]。 最低层次的功能对等指的是,译文读者能够透过对译文的理解而想象到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原文的;而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应能以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5]。

(四)文化的具体应用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奈达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的全部信仰和实践”[5]。 简单地说,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 影视作品是典型的文化载体。 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社会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另一方面,文化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之中,所以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相当多的文化专有词。

文化专有词反映了独特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甚至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

奈达将文化分为五类,即物质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6]。 根据奈达的模型,纽马克提出了他的模型,即①生态(植物、动物、地理等),②人工制品(物质文化,包括对食物、衣服、房屋、城镇和运输工具),③社会文化(指工作和休闲的词语),④组织、习俗、活动等(如政治和行政、宗教、历史或艺术术语)和⑤手势与习惯[7]。

文章将在奈达的基础上加入纽马克提供的新模型。 笔者将第四类改名为习俗文化。 第五类则改为与人有关的文化。

三、案例分析——《唐顿庄园》中使用的翻译策略

唐顿庄园是位于英格兰约克郡的一个虚构的庄园。 《唐顿庄园》之所以被选择来做这项研究,是因为其中丰富的文化素材。 全剧贯穿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如西班牙流感、爱尔兰自由邦、茶壶山丑闻案和酒馆政变。 这部电视剧展示了上流社会、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不同生活方式。 作为中产阶级的代表,马修是一个勤奋工作的律师,因为格兰瑟姆伯爵夫妇只有三个女儿,而依照英国贵族限定继承制度,格兰瑟姆伯爵的爵位及庄园产业只能由家族首位男性继承人继承;所以他突然继承了一座城堡(唐顿庄园)和伯爵头衔。 这个人物让观众全面了解了贵族阶层和中产阶级的不同生活方式,是学习英国文化的绝佳材料。

(一)生态文化专有词的翻译策略

例1 — What is it?

— A white feather, of course.

— Coward.

——这是什么?

——当然是白羽毛了。

——你这懦夫。

白色的羽毛实际上是一个生态有关的文化专有词,生态特指动物。 这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斗鸡文化,纯种的斗鸡不会出现白色的羽毛,所以如果看到白色羽毛的鸡,就说明这只公鸡是劣质的杂交品种。 在英国,白色斗鸡象征的是懦弱。

(二)物质文化专有词的翻译策略

例2 — Right, well, take your things.

— And get started on the fires on the ground floor.

——好的,带上家什。

——去把底楼的火也生了。

这是一个属于物质文化专有词的例子,讲的是楼层。 在英国,底楼就是中国的一楼,而first floor是指二楼。 译者正确翻译出了这种文化差异,使用的策略是直译法。 但是笔者的修改建议是可以译成一楼。

例3 — At Skelton Park, they've even got it in the kitchens.

——人家斯凯尔顿庄园连厨房都通上电了。

公园名字也属于物质的范畴。 斯凯尔顿庄园没有直接对应译文,所以译者根据发音命名公园,使用了音译法。

例4 — I suppose he can lift a meat pie.

— Now, put that apple tart in the lower oven.

— Is it the chicken in a sauce,or the plain chicken with sliced oranges?

——一盘肉饼总能端得动。

——去把苹果馅饼放进烤箱下层。

——是洒在鸡肉沙拉上,还是橘片白切鸡上?

食物,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 在西方饮食文化中,人们倾向于在烤箱中烘烤食物,而在亚洲国家,人们倾向于烹炒或蒸煮食物。 这也与人们使用的餐具有关,在中国,人们总是使用筷子;在欧洲,人们餐桌上使用沙拉叉、餐叉、甜点叉、牛排刀、鱼刀、甜品刀等多种餐具。 可以看到译者处理“肉饼”和“苹果馅饼”时采用的是直译法。 译者没有选择归化的方法而将其译为中式的“酱汁鸡”,既尊重了源文化,又实现了功能对等的目的。 因为这顿午宴有两道鸡肉,译者意识到了这个酱汁鸡应该是一道开胃菜。

至于“橘片白切鸡”这道菜菜名的翻译,译者选择了归化法,但这可能会造成误解。 “橘片白切鸡”的做法是用锅将鸡肉煮熟,然后放上调料即可;而这里的鸡肉做法是先用橘子片将鸡肉腌入味,再用烤箱将鸡肉和橘子片一起烤熟。 因此,这里的翻译应该是“橘片烤鸡”。 实际上,从这个误译中可以看到字幕翻译制作过程的一个局限,字幕组成员只有文字版的台词原文,他们很少有机会,或是由于译制时间的紧迫无法观看到视频材料。 假如译员看到了厨房女佣黛西从烤箱里端出鸡肉的场景,这个误译就可以避免。

(三)社会文化专有词的翻译策略

例5 — DoThe Timesfirst,he only reads that at breakfast.

— Andthe Sketchfor her ladyship.

——先熨《泰晤士报》,他早餐时只读这份。

——再是夫人的《每日见闻报》。

报纸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 《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翻译时使用了泰晤士河的名字。 但是如果我们使用直译法,它应该是“时报”,就像我们把the New York Times翻译成《纽约时报》一样。The Sketch是英国的一本社会杂志,关注艺术研究、贵族生活等,于1959 年停刊。 字幕组在这里没有直译,采用了词汇再造的策略。 他们选择了见闻(anecdote)作为The Sketch的定义。 但在研究中,笔者发现The Sketch就不是报纸,而是一份周刊。 所以其应该是《每周见闻》而不是《每日见闻报》。 人人字幕组在这里使用的翻译策略是意译,但是这是误译,显然译者翻译时不够细心。

(四)习俗文化专有词的翻译策略

例6 — Mr Crawley was his lordship's cousin.

— My first cousin and his son are almost certainly dead.

— He's Robert's third cousin, once removed.

——卡劳利先生是老爷的堂兄。

——我的堂兄和侄子几乎已确定遇难。

——他是罗伯特的远房堂侄。

这是一个翻译称谓和头衔的例子。 中英文中对“堂(表)兄弟姐妹(first cousin)”有不同的定义。在这里堂侄指的是表哥,是与你有相同的祖父母的人,姑姑或叔叔的孩子。 Second cousin 是指第二代堂(表)兄妹,是父母的堂(表)兄弟姐妹的孩子。 同理third cousin,第三代堂(表)兄妹,就是祖父母的堂(表)兄弟姐妹的孩子。 “once removed”表明这两个人属于不同的辈分。 从这句话来看,马修·克劳利是格兰瑟姆勋爵的第三代表亲,这意味着他们有相同的曾曾祖父母,且两人差一个辈分,马修与格兰瑟姆勋爵的女儿属同辈分。 译者在这里用意译的方法实现了词汇上的对等。

(五)与人相关的文化专有词的翻译策略

例7 — I'm going into Malton.

— Don't risk the traffic in Malton.

— Not now every Tom, Dick and Harry seems to have a motor.

——我要去马尔顿。

——驾车去太危险。

——眼下张三李四的都开辆车到处跑。

这是一个有趣的翻译名字的例子。 译者没有使用音译法将三个名字Tom, Dick and Harry 翻译成“汤姆、迪克和哈利”。 在伊丽莎白时代,这几个是常见的男性名字。 而在中国,人们用“张三李四”来称呼那些不知道名字的人。 这种翻译方法被称为替换法,将Tom, Dick and Harry 替换成张三李四。 这一行为实现了词汇上的对等。 这里的替换指的是用目标文化特定的典故来翻译源文化的典故。

四、结语

对于字幕翻译者而言,了解文化专有词汇的含义对准确传递剧情非常重要。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重原剧的文化背景,尊重剧中所使用的语言和习惯用语,并尽可能地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以保证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在《唐顿庄园》这部优秀影视作品中,通过掌握文化专有词汇,不仅能更好地欣赏到其中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元素,还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和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翻译水平,更好地为观众传递信息。

猜你喜欢

唐顿庄园字幕组字幕
Word和Excel联手字幕添加更高效
浅析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字幕组传播效果
字幕组翻译行为侵权问题研究
字幕组翻译行为侵权问题研究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唐顿庄园》影响中国婚纱照
《红楼梦》与《唐顿庄园》贵族精神对比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唐顿庄园》在圣诞节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