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楹联AI 英译的利弊及翻译原则与策略

2023-09-07宗十一

现代英语 2023年10期
关键词:楹联英译百度

宗十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一、引言

随着中国的腾飞,对外开放的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国之间能够快速无障碍交流需求的日益增长,让人工智能翻译的出现成为必然。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成熟之前,翻译行业以传统的人工翻译为主。 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翻译的速度及准确性[1]。机器翻译在处理信息类文本方面能力较为突出,但在文学类文本上则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 隐喻和情感(文学文本中)是机器翻译面临的难题,尤其对翻译者的文化积淀要求极高。

楹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学文化形式,对其进行英译自然成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楹联英译在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维护中国自然文化特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但是由于AI 翻译在文学翻译方面的不足,对楹联进行AI 翻译,多出现语义、形式、情感的漏译错译等,所以对楹联AI英译的利弊及翻译原则与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楹联的特点

(一)字数相等

没有字数规定,但顶行和底行的字数必须相同。 上下行字数可长可短,一般最短为四个字,最长的可达数百字。

(二)相同的词性

词性相同,相对位置。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名词与名词对应、动词与动词对应、形容词与形容词对应和关系词必须在同一位置等)。

(三)适当的结构

上下联的结构应该是对等的:即组成上联的每一个词组有几个字,对应的下联词组也必须有几个字,且结构类型应基本一致。

(四)比较平坦

层次、声调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两行的最后一句话。

(五)内涵

意境开阔,意象深邃。 具体来说,是根据某景区地形地貌景观形态的独特性,刻意强加、衍生、夸张,使其具有神话、寓言、幽默的特点。

三、AI 楹联翻译利弊分析

(一)利弊分析

AI 楹联翻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速度和数量上。AI 翻译在大数据和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人工智能总能给人们及时的翻译。 人工智能的反应速度是人类翻译无法比拟的,不需要经过翻译者大脑进行处理。 AI 翻译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距离高级翻译所要求的“信、达、雅”还差得很远。 目前,大多数翻译机只能将一个句子拆分成几个部分,翻译这些部分,然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 因此,对结构相对复杂的句子,人工智能翻译的准确率大大降低,难以准确处理。 由于人工智能不具备理解人类情感和语言的能力,因此无法实现翻译的“微妙”。翻译不仅是单词的直译,还体现了语言的情感色彩[3]。 而楹联具备了所有这些AI 翻译无法做到的特点,句子复杂且包含大量感情色彩和背景特点。

(二)AI 翻译案例分析

下面将具有代表性的三副楹联放入百度翻译、有道翻译,两个国内具有代表性的AI 翻译软件进行翻译,并从语法、语义和韵律三方面分析AI 翻译出现的问题。

例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百度:The sound of wind and rain, the sound of reading

Care about family affairs, state affairs, world affairs

有道:The sound of the wind, the rain, the sound of reading

We care about domestic affairs, national affairs and world affairs

分析:第一,在语法上,两种翻译软件的上联译文都出现错误,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 汉语为意合的语言,所以此联没有主语,中国人可以根据语境理解。 但是英语作为形合的语言,在语法结构上要求主谓宾齐全才为正确、完整的句子。 而两种翻译软件都直接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原文,只有名词堆砌,没有完整的句法结构。 百度在翻译下联时也是同样的语法错误,有道在下联的翻译上更胜一筹,句法结构正确。 第二,在语义上,两种翻译软件的上联译文都出现漏译“入耳”的情况。 第三,在韵律上,两种翻译软件根本没有考虑到楹联平仄押韵的特点,既无头韵也无尾韵。

例2: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百度:A tall man is not a wise man

The underdog is not a fool

有道:High men are not always wise

Those who fall are not necessarily fools

分析:第一,在语法上,由于原文主谓宾皆有,所以两种翻译软件的译文都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第二,在语义上,两种翻译软件都将“高者”翻译成“高的人”,但是原文内涵为“处于高位的人”。 第三,在韵律上,百度翻译根本没有考虑到楹联平仄押韵的特点,既无头韵也无尾韵。 但是,有道翻译在此句翻译上做到了压尾韵。

例3:幸有香车迎玉女

愧无白酒慰嘉宾

百度:Lucky to have a fragrant car to greet the jade girl

Ashamed of no Baijiu to comfort guests

有道:Lucky to have a car to greet the girl

Kui no baijiu comfort guests

分析:第一,在语法上,两种翻译软件在上下联译文都出现错误,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 原因同例1,由于缺少主语,则翻译软件在翻译时只能逐字翻译,译文为错误句法结构。 第二,在语义上,两种翻译软件都将“车”译为了“car”,没有考虑到原文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副酒联,在当时还没有汽车,所以原文的“车”指的是“马车”。 “玉女”百度译为“jade girl”,有道译为“girl”,百度将“玉”译出,而有道漏译了。 但是,不管是否译出,两种译文都是错误的,没有对原文的理解和文化知识背景。 这里的“玉女”指的是“新娘”。 有道对“愧”的翻译用了拼音,显而易见,有道翻译软件并没有将“羞(惭)愧”的本义识别出来再进行转换。 最后是“白酒”,二者都采取了音译,这也是AI 翻译的特点,自动将程序无法识别的字词用拼音表示。 虽然“白酒”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但是有“酒”的对应词。 在翻译楹联时,句中往往无法添加大量的注释,所以只能舍弃完全对应的词义,做到义近即可。由此可见,当AI 翻译软件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几乎没办法准确翻译。 第三,在韵律上,同样,两种翻译软件根本没有考虑到楹联平仄押韵的特点。

四、楹联翻译原则及策略

楹联的英译方法有多种,黄中习认为有三种类型:以偶译偶,以工对工;意美为上,意在形先;传神为重,得意忘形[4]。 许渊冲提出的“三美”非常适合对联英译的原则。 许渊冲在鲁迅、钱锺书、朱光潜等人的基础上,首次从美学角度有创新性地提出诗歌翻译所运用“三美”原则[5]。 三相似是三美的基础:意相似、音相似、形相似[6]。 虽然是为诗歌翻译提出的“三美”,但也指导着对联的翻译。 只要审美因素在源语中出现,就必须将其保留在译入语之内[7]。 以下结合上述AI 对联翻译的具体案例,在“三美”原则上改进楹联。

(一)意义美原则

意义美的基础是意在传达原文内容的比喻,没有误译、遗漏或换位。 对联之美,还在于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激荡人心。 意义之美在艺术的理念上也有所体现。 中国古典诗歌的精神和精髓是意境,当然,楹联意境的重要体现就是意境之美。 文化意象常存在于楹联的意境之中。 当然,有时图像不清晰,翻译时也会模糊。 意境的特殊美也在于迷离。 图像通常是隐含的。 作者作楹联时,往往不说真话,而委婉地隐瞒。 如果一切都解释清楚,楹联就会像清水一样淡而无味。 如上面的示例1 所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代顾宪诚)

The sounds of wind, of rain, and of reading aloud all fall upon my ears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 of the family, and of the world are all my concerns

“风声”和“雨声”除了代表自然风雨声还有明代的官场风雨声,在语言上是有歧义的。 非机译也采用含糊的翻译方法,选择不译出这层意思。 保留原联意境和双重含义。 不过,译入语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历史背景学识,才能产生联想,理解二字藏于表面的深层内涵。 审美主体在翻译中很难被译出其隐意。 即使是精通中西方文化的翻译大师也无法做到样样尽如人意[8]。 因此,楹联英译中的内涵,只能求其意同,而不能求其字义和除字义以外所包含的意境、语境的完全相同。

(二)音调美原则

诗歌要有节奏、有神韵、有韵律、有韵味,这就是诗歌的美。 说到押韵,最好让它听起来像[7]。 楹联讲究平和音韵。 这对楹联的英译来说是个大问题,因为英语没有单调,只有韵律才能带来音韵。因此,将楹联译成英文时,上下联的音节数应相同,类似汉译英,这种阅读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将楹联之美表现出来。 以前的楹联上下联不需要也不应该末尾押韵,因为中国的末联不押韵,而是“上下”(上联以三到四个音符结尾,下联以一或两个音符结尾)。 如上文的示例2 所示: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唐白居易)

The noble are not necessarily bright

The humble are not necessarily stupid

译者使用相同的句式、相同的上下行字数和音节,体现了楹联翻译的音韵之美。 须知,在楹联的翻译中,确实很难体现出声音的美感。 英语和汉语的音韵不同,相互转换并不容易。 这种英译的好处是原文的楹联句式相同,都是谓语从句,所以英译难度较小,但楹联数量很少。

(三)形式美原则

功能语言学家称形式是意义的体现,不同形式有着不同含义,当然也向读者传达了不一样的信息[9]。 就楹联而言,形与意形成了整体,形时常能表意。 楹联的一大特点:形式的对称。 这必须保留在译文中,以便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欣赏到楹联的美[10]。 楹联的美有两个方面:长短和匀称。 最好有相似的形状,至少大致整齐。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身材的美感呢? 一般认为,如果上下两行结构相同,即上下两行对应位置的词性相同,则认为是一种优美的形式。 如上文的例3 所示:

幸有香车迎玉女愧无白酒慰嘉宾

Fortune enough to have a fragrant carriageto receive the bride

Ashamed not to have good wine to entertain our guests

译文中字数相同,词性对应,长度也粗略一致(英文单词算字数,所以译文上下行的长度只能对等个大概)。 楹联翻译中的“形式之美”在此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里还有对联翻译中标点符号的问题。 在楹联中,中国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贴在门的两边。 那么,英译文本之中也应保留此特性,不添加标点符号在行尾。 这也是形之美的标志。

五、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楹联。 其传承和翻译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且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国内从事楹联英译实践和研究的学者较少,相关理论也不充分,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模式可供参考。 很多都还在研究调查中,更不用说使用AI 翻译软件来翻译楹联了。 总的来说,楹联的英译,准确地说,不止英译,任何目标语的翻译,都应该以“三美”为指导原则。 这对楹联的翻译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如若能将“三美”原则编为程序代码代入AI 翻译软件,那么翻译软件在楹联翻译上将可以得到改善和发展。

猜你喜欢

楹联英译百度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孔府的年节楹联
百度年度热搜榜
百度医生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