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3-09-06谈帅

健康之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

谈帅

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和心血管不良事患者件发生率(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结果 B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少于A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可有效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见性护理;心绞痛;生活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发的急性心肌坏死,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易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扩张冠脉内径、改善心肌细胞血流灌注为该病主要治疗方案,但受患者生活习惯、血液质量等因素影响,治疗后仍存在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加强护理干预[1~2]。本研究旨在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经临床表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年龄<8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 h;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衰竭;近3个月内脑卒中、颅脑外伤等病史;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研究。

1.3 方法

1.3.1 A组实施常规护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予以用药治疗、氧疗;用药指导,介绍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清淡饮食,出院后适当增加运动量,若出现异常及时回院复查。

1.3.2 B组实施预见性护理

(1)确定护理目标:科室开会共同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合临床经验、文献资料、患者意见反馈等,确定最终护理目标,包括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二级预防。

(2)制定护理方案:分析患者心功能改善不理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护理治疗排斥情绪及行为、用药依从性差、不良生活习惯、高龄心脏康复速度较慢;科室开会讨论针对性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心理疏导、用药管理、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心脏康复护理。

(3)心理疏导: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保护患者隐私,结合患者主诉、面部表情、家属介绍等方式评估患者情绪状态,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包括强调应激情绪与其心功能状态之间关系、叮嘱家属对患者心理支持、与医生共同商议使用性价比高治疗方案等,改善其不良情绪,持续疏导15~20 min;指导患者如出现明显不良情绪时,通过深呼吸配合肌肉放松方式(吸气配合肌肉收缩、呼气配合肌肉舒张)缓解应激情绪,单次应激情绪管理时间3~5 min。

(4)用药管理:每次静脉用药治疗前,重复宣教静脉治疗注意事项;口服用药治疗患者,结合医嘱治疗方案,制作打印用药表,包括药物种类、用药时间、用药剂量、药物不良反应类型等,高龄患者适当放大字体,用药注意事项字体加粗标记;同时在患者手机中设定用药提醒闹钟,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

(5)生活指导:了解患者目前生活习惯,结合患者实际喜好,为其制定符合患者个人特征的饮食、运动、睡眠时间表,表格上标注具体作息时间、建议饮食结构(以清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为原则,以患者实际喜好为要求制定,确定每餐用餐量,晚餐与睡眠时间间隔2h以上)、建议运动方案(以患者实际喜好为原则,确定院外病情稳定期间运动计划,包括打太极、骑自行车、慢跑等,运动时间>30 min/次,每周锻炼5d及以上,如有条件,可通过佩戴运动手环控制靶心率);与患者或患者家属建立微信联系,将患者生活指导计划表发送至其手机上,以便随时查阅。

(6)康复锻炼:患者病情稳定后,搀扶患者床边坐立、下床站立、床边缓慢行走,结合患者心肺功能确定康复训练时间,5~10 min/次,2~3次/d;结合患者耐受情况开展室内行走训练,并开展上下楼梯训练,10~20 min/次,2~3次/d;每次运动前,以Berg量表、平板试验评估患者耐受力,并确定具体训练强度,避免加重患者心肺负荷;训练期间关注患者心率变化,若超过靶心率,或出现心律失常、心悸等症状及时休息。两组均持续随访至护理后6个月。

(7)不良心血管事件预防护理:为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精神,保持心境平和,遇到不良应激或压力事件时,学会采用恰当的方法调整自身的情绪,如听音乐、看书、看报、赏花、画画等。避免饭后洗澡,保持洗澡水温与体温相当,不可使用过高的水温洗澡,以免使皮肤血管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向体表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为预防心绞痛的发生,建议患者多吃粗粮、大豆、海鱼、新鲜蔬菜水果,勿过饱进食,每餐以七分饱为宜,适当饮用开水,保持大便通畅,戒烟戒酒,根据自身病情和体力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练体操、轻体力劳动等,以增强体质,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动作过快或突然用力。为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避免使用过于油腻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带鱼等,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摄入量控制在3~5 g左右。控制饮水量,以免使心脏负担加重而引发心力衰竭,若饮水过多,可适当服用利尿劑,帮助排出机体内的水分。另外,还需关注天气变化,并随天气变化合理增减衣物,以免发生感冒。

1.4 观察指标

(1)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2)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生活质量:用SF-36量表评估,包括情绪功能等,总分100分,得分高,生活质量高。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B组患者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少于A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A组(P<0.05)。

2.2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B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A组(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严重程度较高等特点,发病原因与心脏负荷加重、急性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接受针对性治疗后,尽管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但仍需患者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降低其不良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4]。

预见性护理强调针对不良结局影响因素实施预防性控制管理,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预见性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应变能力要求较高,主动护理模式逐渐转变为被动护理模式[5]。预见性护理存在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护士临床经验、患者意见反馈等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通过科室开会讨论预防措施,可保证预见性护理方案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具体护理方案中包括心理疏导、用药管理、生活指导、康复锻炼,通过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可避免不良情绪加重患者心肺负荷,并保持其情绪状态稳定性,降低护理排斥情绪,加强用药管理及生活指导,可减少因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对其心脏康复质量影响,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锻炼可促进患者心功能重建,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B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少于A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A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可有效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凤,乔莉,钟竹青,等.同伴支持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20):3581-3587.

[2] 孙秋.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299-30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0):766-783.

[4] 李敏,李锦,崔萍.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3):478-479.

[5] 朱飞琴.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22,51(S1):470-472.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