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创新 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感
2023-09-06☉汤倩
☉汤 倩
新课改背景之下,国家要求小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教育要追求有深度、广度、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应当回归本源和初心,让学生拥有更轻松的学习环境。而小学音乐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考虑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用更轻松的教学方式和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其记忆力、反应力和模仿能力都处于较为强盛的状态,而音乐学科可以给学生提供情感传递的载体,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各器官的相互作用,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当音乐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器官时,学生的身体机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对相关的事物进行联想,这就是所谓的音乐节奏感知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乃至综合素养,因而教师要从小学阶段就对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进行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提升教师素养,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音乐教学课程概念中,不少教师都认为音乐学科是副科,学生从中获得的收益较少,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视程度不够。除此之外,与其他教学阶段相比,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在发展学习的过程当中,其理解能力还不足以对事物进行透彻的理解,对音乐学科的知识内容无法深入学习,从而失去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因而,教师应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突破原有的时空局限,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全新的课堂需要不断完善课堂理念与思路,并站在更高的位置审视改革目标,把满足学生需求作为首要目的。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一旦被教育者能够清楚教学知识的意义时,就会将自身的关注点聚焦在教育知识内涵上去,进而对教育知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达到增强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因为每个教学个体都具有这些基本心理倾向。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心理认知主体定位,适应其多样且个体化的教学需要,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兴趣往往是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技能、培养思维能力的强大动力。[1]因而,要想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的《郊外去》时,就可以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看标题,让学生设想出门郊游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大部分学生是会感觉开心喜悦的。随后,教师可以再进行钢琴的演奏,引导学生感受节奏。这首歌的节奏较为欢快,体现出来的情绪也是较为明朗的,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下面的课程是一个竖笛练习的曲目——德国民歌《春天来了》,同样的步骤,教师要为学生设立教学情境再进行演奏。相较于之前的钢琴独奏,这首曲目的节奏更加舒缓,属于中速调。在演奏的过程中,学生能快速体会到节奏的快慢变化、不同的情感表达有不同的节奏感,这样,在生活情境的铺垫下,学生会更容易提升自己的节奏感。
二、利用乐器教学,加强节奏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故而音乐教学也应当与生活紧密相关。进入小学阶段后,教师应当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以上的背景可以促使教师采用生活中常见的乐器来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提高训练。乐器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将自身作为载体把音韵旋律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2]通过不同的乐器,学生能从中观察到不同音色的音韵;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学生能体会到不同的情感表达;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学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节奏韵律。
因此,乐器在音乐学科教学当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能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感知节奏,更清晰地理解培养节奏感的意义。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创造力强,而乐器对于他们来说是较为新奇的。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好奇心理利用乐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提升相应的节奏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乐器授课时应当选择一些合适的打击乐器,这一类的乐器节奏感强,操作简单,可以让学生实践得更加轻松。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体会到新颖的教学方式,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吸收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的《春天在哪里》时,就可以利用乐器教学强化学生的节奏感。这首曲目的节奏欢快明朗且较为简单,教师可以采用铃鼓、三角铁、砂槌等让学生进行实践参与。首先,教师需要告诉学生相应的乐器名称,展示其音色,让学生能掌握相应的基础演奏知识。其次,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乐器进行研究,将乐器和节奏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口令一一进行乐器演奏,学生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节奏点进行演奏。学生可以单独演奏乐器,也可以选择适宜的组合进行合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不同乐器的音色,节奏差异,而且还可以加深自己对节奏感的理解,强化训练效果。
三、强化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素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接收多样化信息的时间也提前了。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提升自我。此时,教师也应当将多媒体教学考虑进其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或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说,让其认识五线谱或理解“分”的概念会比较困难。而“分”的概念又是节奏感训练的重要部分,例如四分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等概念,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混淆,无法做到准确把握时值。此时,教师就需要突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深层次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节奏感——听力,这在音乐节奏感训练中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相较于音乐概念,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听力训练会更加敏感,同时也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需求。[3]听力训练可以调动学生各感官的相互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活跃性,从而达到理解并提升节奏感,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节奏感较强的歌曲作为教学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也可以在课后利用多元化的途径对自己进行强化训练。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的《小伞花》时,就可以通过听力训练强化学生的节奏感。这首歌在节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小雨小雨滴滴答答,滴滴滴滴答”歌词出现和重复的时候,歌曲的节奏就会加快,而其他的部分则较为舒缓。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歌词的查看,设想节奏的变化,随后再让学生分别进行纯音乐和原曲的赏析。这三个步骤对学生来说会有不一样的节奏体验与感受,教师将其拆分成三个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曲和词之间的配合以及歌曲的节奏变化。学生在聆听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这样可以强化自己的听力训练,强化自己的节奏感觉。课后,教师也可以布置类似的曲目让学生选择性地进行聆听和欣赏,这样通过听力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也是较为重要的教学方式。
四、深化教学过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少教师会进行课堂的随机抽问,而部分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不够浓厚,就会害怕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课堂的教学氛围沉闷,师生沟通的效率低下。新课改进行后,部分教师提出了将游戏化因素融入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教师要找到游戏和课程之间的平衡点并将两者相融合。这要求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当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进,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音乐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概念是声势和律动,主要就是节奏感和表现力的两种不同形式。声势是通过声音来组成不同的节奏,律动则是按照节奏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舞动。将这两种方式融入小学的节奏感教学中是较为合适的。教师可以将声势和律动的方法融入游戏当中,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互动环节。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此类的教学方式自然是好奇满满。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完成相应的节奏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作品的节奏特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缓和沉闷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的《旅行之歌》时,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这一歌曲的内容和节奏也是复杂多变的,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首先从律动开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奏设计不同的肢体动作,学生在听到相应的节奏变化时需要做出反应。在熟悉了歌曲节奏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合作集体跳舞,加上跑、走、跳等动作按照音乐节奏改变队形和姿势,以此来体会节奏的变化。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不应当制定太多复杂的规则,不然很容易造成反效果,让学生产生退却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游戏侧重点也要发生变化。这样循序渐进地展开声势律动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进行学习,而且还可以全方位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和肢体语言。
五、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学生都将进入叛逆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这个阶段总是对自己的伙伴抱有相应的善意,因而课堂的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正式课堂进行补充。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满足现如今国家要求学生发展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与语言交流技巧,从而形成应有的良性化学反应。学生对节奏感的领悟能力是不相同的,所以,提升音乐节奏感的速度也会产生差异。面对一个班级的众多学生,教师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无法做到照顾每一个成员,因而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可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和讨论,进行相应的自我表达,这样才能有效巩固教学效果。其次是采取相应的竞争制度。良性的竞争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合作与竞争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节奏感训练时更加专注,由此提升的速度就会更快。这样的教学不仅达到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发展与合作。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的《吉祥三宝》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此提升教学效率。这一曲目是由三人合唱的,其节奏也较为轻快,需要学生进行相应的合作演示。在完成相应的知识点教学以及歌曲的赏析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小组进行合作将存有的疑问进行探讨。随后,教师可以让小组在课后合作演唱这一曲目。这需要学生沟通交流,才能完美演绎歌曲的单独演唱以及和声的部分。完成训练后,在班级内小组之间可以开展相应的歌唱比赛,由学生自己推选出合作最好的小组和成员。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三个角色的演唱部分进行理解并予以实践,这样学生对于节奏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音乐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成为时代所需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重视音乐学科。而在音乐学科教学中,节奏感是很重要的教学部分,教师应当考虑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音乐的核心,这样不仅可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