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线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2023-09-06季宇欣

小学生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主线建构文本

☉季宇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主线的有效设计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文本主题意义、积极建构语言思维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也是培育学生多元思维品质的关键环节。阅读教学主线设计对学生来说,不但是识记能力的提升,更是高阶思维能力的生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相关的话题、一张基于主旨的思维导图、一个相关联的人物等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故事明线的引领下逐渐梳理故事脉络,获取关键信息,在丰富多元、层次渐进的实践体验中逐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学科素养。教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线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德育功能价值,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丰盈的精神生长。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

阅读教学主线设计是将文本作为一个整体,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相关的人与物、情与理。但是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还没真正做到主线设计,或者说在主线设计上还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当前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先讲单词,后梳理文本的现象,即将阅读与文本在无形中进行了分割,将词与句,句与段,段与篇分割。学生在学完文本之后能掌握相关的单词,但是却不能从整体上解构文本,学生从文本中汲取的养料有限。

其次,当前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主的现象,尤其在阅读教学上,教师基本是逐字逐句地讲解,顺着故事的脉络逐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由教师牵着鼻子走,处处位于被动状态。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建构自己所理解的文本,进而让文本变成基于自己主观感知的主线设计。只有这样的主线设计,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到的认知才能得到有效运用。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线设计的必要性及价值研究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解读分析文本语篇内容,基于文本主题设计层次鲜明、逻辑清晰的阅读教学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主线设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能融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其价值研究主要体现在优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活动,进而为课堂提质增效。

(一)主线教学设计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阅读主线为有效驱动,根据文本语篇的特点和主题意义设计阅读主线,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积极预测与分析培植学生的思维能力。主线设计给思维的生长提供了机会,给思维广阔的空间,促使学生在主线的引领下领会文本语篇的关键脉络,通过“故事主线”旁生“支线”,鼓励学生在积极思考和合作探究中发散思维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1]。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1《The king’s new clothes》为例,教师先是在黑板的中间画上一个竖着的椭圆形,然后在椭圆的左边分行写上“Two men”“The king”“Clever people”“Foolish people”“A lot of people”“A little boy”。显然地,这些都是文本中的重要人物,教师可以先写上第一个与第二个,引导学生通过略读或图片环游活动找出故事中剩余的关键人物。这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从文中汲取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椭圆的右边写上“clothes”,接着让学生在椭圆里填上不同的适切的词,促使句子不但连贯而且符合文本的情节。教师举例先填上“made”就变成这样的句子“Two men made the clothes”,其余的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填写时就需要一定的分析思维,并且能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在故事语篇的基础上进行有依据的积极分析,通过故事情节的不断纵深推进分析出人物的个性品质。例如,他们接着填上了“The king wore clothes”,甚至在英文词典帮助下发现了故事语篇中的点睛之处——“The little boy discovered clothes”。学生通过观察故事插图、有效精读文本、合作沟通交流,借助“预测——验证——解答”一起生成黑板上的可视化思维导图,整个文本就变成了“骗子做衣、皇帝穿衣、智人见衣、大众盯衣、稚童揭衣”,学生在逐步建构故事支架的过程中习得了语篇解读的技巧和精髓。这样的主线设计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思维,也提升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感知,培育了他们悉心观察故事细节的关键能力。

(二)主线教学设计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几乎是单调枯燥的,除了教师的讲解或是贯穿课堂始终的问题设计,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但是,教师采用阅读主线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做到以趣引思,以疑促思[2]。再以《The king’s new clothes》为例,教师可以文本语篇中的关键人物为主线,让学生将相关人物的形象以简笔画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在创意手绘中产生语言和思维的碰撞,帮助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分析故事脉络,精准解读故事内容。例如,在本节阅读课中,学生可以先画几张脸的模型,皇帝就加一个皇冠,骗子就加一顶帽子,孩子就加一双闪动的眼睛,通过精准概括故事文本中人物的关键活动,全面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鼓励学生善于挖掘文字中的隐性信息,例如“Is the king clever?”“Is the little boy clever?”“What do you think?”等等,促使学生精准把握故事中的矛盾点,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解读和判断,促使学生在自主建构和生成中发展独立思考和辩证思考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用学生的情感态度为主线,将人物分为“like”与“dislike”,鼓励学生在阅读后作出对人物的个性评价,帮助他们用语言描述对人物个性品质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在深层性的价值思考中更加深入、全面地探究故事文本的主题意义,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辩证和评价思维。例如,学生在dislike 一栏写上:the king、the two men,他们认为这类人不像人,没有善良,只有虚荣,而在like 一栏中写上:the little boy,他们认为小男孩是纯真诚实的,他拥有一双真实的眼睛。在阅读后环节,教师通过这样的阅读主线设计,引领学生在全面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究,得出文本中的主题意义;通过开放性、评价性的阅读主线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地对文本语篇中的故事人物或情节进行个性化和综合性的评价,并且引领学生对故事留白产生无尽的想象,充分激发学生的综合语言创造性表达与运用,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线设计的策略研究

阅读教学主线的设计就是要使课堂上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呈螺旋式上升,学生在阅读主线的价值引领下,从语言知识的获得,转向阅读技能的掌握,最后再到主题意义的探究和思想价值观念的培育,鼓励学生在绘本故事阅读体验中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核心素养[3]。

(一)对学生的认识水平了解,并依据教学主线进行创设

教师在设计阅读主线时,应有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换言之,教师创设的主线要对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根据设置的主线进行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深度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推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以译林版六年级下册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为例,这是学生喜欢的《伊索寓言》,但是文本比较长,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通过主线设计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并感知故事。在初学的时候,教师发现学生在整句复述中比较困难,总是记不住情节的发展,实际上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文本故事的发展脉络,没有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因此,教师选择以时间为主线进行阅读主线设计,通过一些关键性的语言词汇或动作表情作为支线辅助,先是写上One day,… Then,…,学生接着补充:The next day,…;Just then,…;From then on,等等。教师再在省略号的地方补上相应的表情包。例如,在One day 处就设计一个狮子睡着的表情包,在The next day 处就设计一个被缚的狮子的表情包:在Just then处就设计一个狮子等到老鼠喜极而泣的表情包。教师在让学生完成省略号内容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就建构了以“狮子表情包”为主线的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语言想象,鼓励学生在可视化思维导图的语言输出中,尝试建构故事脉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大多时候,教师在主线设计上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但也要考虑情感因素,要让他们主动地建构。教师在进行阅读主线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学习发展需要,从简单的主线入手,让学生有充分参与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活用语言。阅读主线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计,是一门教育的艺术,更是发展学生多元思维品质的价值依托。

(二)挖掘生活素材,对教学主线进行多样化创设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简单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语言内容以及意蕴深刻的思想价值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想象。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条逻辑清晰分明的阅读主线,引领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语言在故事中赋予的特定意义,鼓励学生在真实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运用所学语言,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基于生活,教师要对教学主线进行多样化的创设,引领阅读与生活紧密接轨,给予学生更多切身的体验,以使学生将文本的内容进行内化,生成更多的素养。

再以《The lion and the mouse》为例,教师以生活中的一只老鼠模型为主线进行文本建构。老鼠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相关的建构就简单多了。教师问:“Is the mouse weak?”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之后,教师说出“but”一词,以让学生建构一些相关的内容来。学生想到了这样的三个句子:“But he can help the lion;But he can be brave;But he can be a good friend.”借助生活中的多样场景,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了主线建构,使他们对“老鼠”这一形象的理解更深,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关键证据。教师在帮助学生挖掘生活素材的时候,要注意在生活与文本之间找寻共同点,以让学生形成认知的迁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定然有一条“教学主线”。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主线的有效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让他们的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而探索一条适应他们阅读能力提升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主线建构文本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数字主线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