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 怀古 融合 对话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综述

2023-09-06吴晓萍韩飞雪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古典音乐传统音乐

吴晓萍 韩飞雪

2022年11月26日—28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央音视频线上平台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中央音乐学院理论研究中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协办。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1届,现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学术会议。学会发端于1980年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的第四届年会上,正式成立“中国传统音乐学会”。时隔36年,中国传统音乐年会重新回到最初诞生之地中央音乐学院举办,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水平及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本届年会共举办83场线上会议与3场具有学术意义的研讨(实验)音乐会。开幕当天直播观看总人数高达33,231人次,截止至11月28日当天直播结束,观看总人数已突破10万人次,参会人数及观看人数均超过历届年会。《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新浪网、《北京青年报》、视讯中国等国内各主流媒体均争相报道此次大会盛况,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本届年会的论题发言方式分为大会主题发言、个人发言及主要由青年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发言(1)小组发言指以某位学者为主导,与其研究生或其他青年学者组成研究小组,就同一研究主题进行发言。三种方式进行。下面结合本届年会议题、圆桌论坛、音乐会展演及各会场发言与研讨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2)部分内容参考闭幕式各分会场代表总结评述发言整理而成。。

一、传统音乐研究中的六大重点议题

本届年会提交的论文整体上呈现出一个显著特点,即论题的多元化与视角的多样化。短短三天内,共有364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音乐的跨地域、跨文化研究”“传统音乐与乡村振兴研究”“数字人文与音乐文献(影音、图像、乐谱)研究”“传统音乐的表演、审美与当代创作研究”“中外民族音乐比较研究”,以及“新研究”六个大会议题展开学术研讨。

另外,从议题的设置上看,本届年会新增了“中外民族音乐比较研究”与“传统音乐的表演、审美与当代创作研究”两个议题,旨在集中探讨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民族音乐之间的交流、对话与融合,以及传统音乐的表演及审美对于当代音乐创作的内在影响。这也是本届年会的一个亮点。

(一)传统音乐的跨地域、跨文化研究

在54篇本议题发言报告中,研究对象涉及到传统音乐中的民歌、歌舞、戏曲、曲艺、器乐等各大门类,研究视角不仅包括国内各地之间的跨地域研究,也包含了不同民族之间、相同体裁类型音乐间不同音乐形态的跨地域、跨文化探讨。

民歌研究方面,肖艳平对赣闽台客家民歌旋律形态的比较研究、杨丽莉对江苏吴方言区民歌中的跨地域音乐文化基因的研究、李晓婷对五句体民歌衬字运用及其对乐句结构的影响的探究、凌崎对汉江流域传世孝歌创作方式的探析、刘艳萍对瑶族坐歌堂音乐文化嬗变的探究、马明琦对肃北蒙古族长调民歌调查研究、侯健对桂湘区域蝴蝶歌族群属性与文化共享研究、徐天祥关于中国民歌史研究的学术思考等,从文化整体观的视角,结合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方法对汉族及少数民族民歌的音乐形态、族群属性、文化嬗变等方面进行探析。

戏曲音乐研究方面,龙军对华蓥高腔生成环境与源流的考述、张毅对海陆丰白字戏打击乐传统变迁的研究、王珊珊就地方性特征对辽剧戏曲音乐风格的影响问题的探讨、王俊琦对河套二人台与蒙古族音乐元素互摄共融的探究、杨钰凤对人文地理与山东梆子互动关系的研究等,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史料,对各地戏曲音乐的历史源流、音乐风格、腔词音调关系以及跨地域传播与文化交融等问题进行探究。

曲艺与歌舞音乐研究方面,陈月琴对河州平弦的渊源及特征的研究、李文轩对北路河南坠子与河北河南坠子异同关系的探究、谢秀敏对襄河道坠子的“在地化”嬗变研究、戎龚停对花鼓艺术生发动因与播衍生态的论析、刘芳对黔中屯堡花灯的“在地化”过程及其汉文化符号表征的研究、杨成海对藏族格尔(gar)音乐流变的研究等,聚焦于不同地域曲艺与歌舞音乐间的比较研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在地化”嬗变研究,研究视角新颖。

器乐与乐种研究方面,李炜渝对广东汉乐在珠江三角洲传播现状的研究、屠金梅对潮州细乐主奏乐器变迁的研究、刘瑾对广东音乐多城市传播现象的研究、崔玉花对朝鲜族洞箫的历史探源、朱仲毅对黔西南贞丰县布依族唢呐乐“八仙”音律特征的探析、张晓涵对当代弦索腔音乐生存模式的探讨、李萌瑜对新疆哈萨克族冬不拉制作工艺中的感官认知的探讨等,既涵盖了乐器历史探源、乐器制作与音律研究,又涉及乐种的历史溯源、流变、传播、形态研究等方面,展现出关注视角的多样化以及研究深度的进一步拓展。

对走廊音乐文化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藏彝走廊、苗疆走廊当中的音乐题材,还包括地域交界地带,如湘渝交界、湘粤桂交界等地区的研究,涉及到汉族、瑶族、维吾尔族、东部裕固族,以及藏族与彝族乐器的比较研究等,将跨地域、跨文化的研究视作理解历史文化交往、地域间文化交流的一个必要路径。研究中所展现出的问题意识,诸如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问题、音乐形态的比较问题、作为多民族交往历史枢纽的融合与差异的问题,以及通过当代活态的音乐形式展开逆向历史考察等等,都提供了多样而扎实的材料与缜密的逻辑思考。

由于传统音乐自身所具有的多体裁、多地域、多民族、多文化的特质,其研究也必然呈现出跨文化、跨地域、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特色,因此,这些研究不仅研究对象本身是跨文化、跨地域的,在研究方法上也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

(二)传统音乐与乡村振兴研究

本议题中的发言,将传统音乐置于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中予以观照,既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个案调查,也有对未来乡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反思,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贺宇在主题发言中以《村落——城镇:当代蒙古族民众的双层音乐生活空间》为题,围绕蒙古族民众从村落到城镇的双层音乐生活空间展开探讨。小组发言中,周耘小组将视角投向湘鄂地区的传统音乐,通过对岳阳巴陵戏、土家族撒叶儿嗬、耒阳谭南村白喜事祭祀三个案例展开分论,从地理文化生态特性出发,探究当代传统音乐的变迁与保护策略。杨曦帆小组则关注到乡村振兴视阈下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建设、嘉绒藏族仪式音乐与地方发展的关系、晋西盲人说书的变通与坚守以及罗山皮影场域的嬗变等问题,探索传统音乐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关系。胡怡乐小组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黑龙江地区的满族山歌的本体特征及民歌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探究。以上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将传统节庆仪式与乡村振兴、文化生活空间,以及能反映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发展趋向相结合,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观点与设想。

作为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充分重视对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乡村文化的建设。传统音乐文化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以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视角,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将传统音乐转化为资源并与乡村文旅融合的观念意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音乐不仅需要政府与传承人的参与,更需要学者的介入、新媒体的宣传,实现多层次的联动。一方面,学者要意识到自己的作用,通过更多渠道、更多角度为传统音乐发声;另一方面,学者们也要意识到谁是传统音乐的主体,只有通过更多的田野作业走进乡村、走近乡民、感知乡情、聆听乡音,才能真正收获高品质的研究成果。

(三)数字人文与音乐文献(影音、图像、乐谱)研究

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音乐的分析研究方法以及呈现方式也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涵。本议题下的35篇报告,既有在音乐考古背景下,运用大数据、数字模块等技术手段,对音乐影音、图像等资料的分析,也有对传统乐谱、文本、档案等文献资料的研究。

在数字技术分析层面,个人发言中,就如何处理音乐形态的声学特征、统计学式的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展现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对八位琴家演奏的《碣石调·幽兰》音响结构特征的可视化比较分析、藏羌四川多声部音乐比较研究及数据建模的可视化分析,以及利用中国知网所进行的文献分析,如对中国汉族传统锣鼓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计量学分析等,体现了传统音乐研究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特征。

传统音乐中的“音乐文献”,包括影音、图像与乐谱,是除文字以外的记录音乐音响信息、表演信息与文化信息的载体。乐谱、图像和影音这三种载体本身也为我们勾勒出音乐记录方式的历史演进信息。凌嘉穗的主题发言以《“历史场所”:再思音像档案实践》为题,在对“音像档案”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从民族音乐学和档案学的视野中反观音像档案研究,明确音像档案对于民族音乐学的意义,强调在音像档案研究中,应当以档案人的档案实践为核心,将档案置于其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研究。

此外,还有学者对民间丝竹乐谱的发掘与阐释、古琴减字谱的传统书写方式、当代古琴新作品新技法的展示等进行研究,以及对少数民族音乐文本如彝族毕摩经书的研究。图像学资料研究有辽代胡旋舞图像研究、唐末乐舞图像研究。民间文书研究有河北音乐会账本、傩戏唱本以及音乐档案学研究、百年老唱片研究和音乐影像之专题讨论等等。

小组发言中,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数字人文、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以及传统乐谱研究。曹军军小组围绕音乐资源标签分类、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建设以及四川清音数字化的保护与传承等内容展开,认为音乐数字人文与传统音乐学者关注的音乐文本、音乐本体、音乐文化人类学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刘曦小组则对中国传统音乐分析数据库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传统音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李亚小组围绕西安鼓乐、潮州音乐和江南丝竹等传统乐种所使用的民间乐谱,借助民间文献和田野观察,阐述特定区域内的乐人与乐社的书写行为,探讨谱本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和历史延续性。

上述研究呈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立体化的存在方式,不但能够让我们看见乐谱、看见图像,还能够听到绵延百年的中国音乐的声音。不仅使我们能够对历史过往所记录的音乐展开历时性的考察和当代的再观察,也促使我们去思考音乐记录方式、记录介质的发展,以及学科方法论和研究观念所带来的意义。

(四)传统音乐的表演、审美与当代创作研究

在现当代作曲家的创作中,如何融入民族音乐元素是众多作曲家在其音乐创作实践中一直探求和思考的问题。作曲家们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作品,学者们也在尝试分析和阐释这些作品中的民族元素是如何既与西方作曲技法融为一体,又能深刻地体现民族精神的。这亦是本次会议设置该议题的初衷,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个人发言中郑龙吟对藏族器乐组曲《雪域大祈祷》创作技法的研究、贺翔对姚恒璐钢琴组曲《山西民歌七首》中线性和声现象的分析、李查宁对叶小纲《第四交响乐“草原之歌”》中内蒙古传统音乐元素的探究、郑刚对高为杰《焚琴》数控支声作曲法的探究等,均立足当代创作,针对作曲家新创作品中如何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同时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等问题进行探析,以探求传统音乐对于专业音乐创作的深刻影响,引发与会者的共鸣和思考。

安平的主题发言以《传统音乐表演、审美与当代创作中的世界音乐观》为题,就世界音乐观之于传统音乐表演、创作以及理论研究各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展开了深入探讨。对“世界音乐观”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进行解读,并以彝族古剧《撮泰吉》的创作为例,阐述了如何将世界音乐观运用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中。

小组发言中,有关传统音乐表演的研究如刘桂腾小组以活态的萨满音乐行为以及由此而构成的音乐事件为例,通过对新宾满族赫图阿拉城的家族萨满乐舞、科尔沁蒙古族莱青乐舞、湘西苗族跳天仪式、满族萨满音乐创作的舞台实践等个案研究,在表演的视域下,探索萨满仪式文化中的音乐行为特征、传统的现代性及其在当代文化建构中的意义。佟占文小组从口头程式理论与表演理论出发,以蒙古族传统音乐在仪式语境下的表演为中心议题,结合科尔沁叙事民歌、蒙古族萨满祭天仪式、鄂尔多斯婚礼以及锡林郭勒潮尔道四类蒙古族传统音乐在仪式情境下的表演行为和过程进行阐述,探讨语境、表演、创作、文本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音乐的当代创作研究方面,关意宁小组从京剧新编剧目中京胡音乐的作用、京剧荀派在沈阳地区的传播、昆曲《牡丹亭·游园》当代电影版本赏析以及西北民歌多重风格类型的综合赏析等不同面向,呈现中国传统音乐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多样性的协同发展,以此思考当传统遭遇现代,传统音乐与专业创作如何良性发展等问题。

这一议题之下,各位发言人对传统音乐的表演、审美与当代创作研究进行了多维度讨论,既有从表演风格、美学思维等层面的阐释,又有对传统音乐当代创作实践的探讨,开辟了当代传统音乐与音乐表演、创作相互影响融合研究的新路径,进一步拓宽了传统音乐的研究视野。学者们重视历史语境下、动态语境下的音乐表演分析,重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体现出学者们解决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创新能力。

(五)中外民族音乐比较研究

此议题下,学者们就中国与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展开比较研究。主题发言中,董宸的《中、泰南传佛教音乐的结构二重性比较研究》,由中、泰南传佛教音乐的“纪念碑式时间”和“社会时间”两种历史时间对应音乐结构的空间表达,在比较两地南传佛教音乐异同的过程中,得出二者时空结构二重性的结论。发言认为南传佛教的文化结构和内容是一个不断反复、打破僵化和文化绝对化的过程;音乐二重性结构的实质,是音乐与时空同构所完成的整体内化过程。

马琦玥《中韩“四物乐”的节奏模式与乐曲组织框架》以中、韩两国共同拥有的音乐体裁形式——“四物乐”为研究对象,对其节奏模式以及乐曲组织基本框架进行分析,认为中、韩“四物乐”曲目在形成过程中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对“地区——节奏——表演形式——表演风格——对音乐的解释”规定性关系的遵守与取舍。该研究对理解“四物乐”作品的内在生成机制和中、韩“四物乐”音乐本体之异同有积极作用。

此外,郑隽逸《老/泰笙“嗡音”音响观念与表演研究》、闫冠男《从琉球岛呗“歌掛け”形式的历史传承看东亚音乐文化圈研究范畴的拓展》、刘富琳《潮州铁枝木偶戏在马来西亚槟城的传播》、白心玉《中国传统音乐在菲律宾岷伦洛(Binondo)——以“宝泉庵仪式音乐”与“南音音乐”为例》、裴龙《越南门亭曲的审美特性及文化功能——基于越南广宁省门亭曲的田野调查》、李欣阳《试论文化语境塑造在民族器乐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中国二胡与印尼热巴布为例》等研究从田野出发,考察中国音乐在海外的传播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呈现出较强的个性特征。

以上研究通过将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景观的互视互参,在更加宏阔的视野中反观自身,不仅拓展了研究视界,也为构建面向世界的中国传统音乐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了互文性参照。

(六)新研究

“新研究”议题的设置,旨在呈现当下传统音乐学术研究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考与新成果。本届年会所提交的报告中,既有对传统研究论题,如田野工作、形态分析、文化语境、仪式音声的新思考,又有对学科理论的新拓展,体现了民族音乐学发现问题、强调思考、注重实践的学科特点。尤其在传统乐学、语言音乐学、应用民族音乐学、声音景观等学科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成果。

1.传统乐学

中国传统乐学研究是构建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受到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论题。本次会议中,褚历、孟书欣、武雪瑶、刘亦群、李放、周天星、赵凌、乔志亮等学者分别从“同均三宫”理论的产生及其在民歌中的运用、在西藏传统歌舞囊玛音乐分析中的应用,以及青山唢呐民间乐语“趔调”的乐学阐释、民间乐语与主体表述、声腔合流形成的转调实践、白茆山歌歌手口述中的“转调”、弦子书[书板]的乐学认知等不同视角予以考释,多向度、跨学科、跨文化、跨体裁地呈现了一幅中国传统乐学研究的广阔图景,并与既往研究形成对话。赵冬梅、王安潮和苗金海则以从现象走向理论与方法的探究,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对传统音乐思维与观念的研究方法加以审视,为乐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研究思路。

2.语言音乐学

语言音乐学作为音乐学和语言学相融合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对于研究唱词音声本体及其与腔的关系、母语与相关地域音乐的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次年会多位学者从语言音乐学角度对民歌、戏曲展开深入研究。

郭楠楠《语言音乐学视域下的大别山民歌“腔形态”解析》对大别山民歌的“腔形态”、唱词音声的显性与隐性音乐价值、大别山民歌中的“乐说”与“唱”的关系及其地域性音乐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江敏《湘西苗族民歌之唱词音声探析》对苗语的方言特征、唱词与唱腔、唱词与演唱进行探析。吴梦雅《潮剧原声唱词音声及其影响下的润腔型》从潮汕方音与潮剧润腔、鼻化色彩与伸缩式润腔、声腔角度的一音三韵以及入声字的唱腔阻碍等方面进行探讨。郭克俭《中国戏曲“润腔”的语言学观照》围绕歌唱实践的语言背景,从字音字调润腔、咬字吐字润腔和衬词衬字润腔三个方面就语言性润腔技巧给予音乐形态方面的分析和阐述。

这些研究均以语言音乐学理论为支撑,深入探讨与解析民歌及戏曲音乐中的腔——词、音——声关系,为语言音乐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研究个案。

3.应用民族音乐学

应用民族音乐学作为21世纪后兴起的民族音乐学分支学科之一(3)〔加〕克里萨拉·哈瑞森主编:《西方应用民族音乐学理论与实践》,张伯瑜、殷石、陈佳、朱明月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8年,第7—11页。,虽然还很年轻,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已充分证明了民族音乐学相关工作会对社会与文化产生影响,作为近年国内音乐学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受到学界的关注。

杨晓的主题发言《小学音乐教材“中国传统音乐”表述研究》,基于近年来对小学音乐教材的研究,从应用民族音乐学视角切入,以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和田野追问为线索进行探讨;提出了中国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亟需解决的问题,认为小学生正处于建立价值观、文化认同的关键期,应该对中国传统音乐建立准确的印象;音乐学界、音乐教育界、一线音乐教师及音乐艺术家应共同介入教材编写,真正把握传统音乐的准确性。

此外,王天宇、李思鈺、熊曼谕、阮睿璇、常芳等学者以“音乐组织行为为研究对象”所做的应用民族音乐学方面的研究,为该论域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研究案例。

4.声音景观、声音生态学

声音景观作为人类的一种感官文化,关注人们如何去感受声音,构建和谐的声音生态环境;声音生态学以更加宽泛的视角关注人、声音、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和谐关系。声学、声环境、声音景观、声音生态学等作为新兴学术研究视角,近年来受到一定关注。翟晓多、冯楠舒、袁野璐,以及万钟如小组、刘嵘小组、高贺杰小组等发言,在声音景观、声音宇宙观、声音生态学等视阈下强调“声音”对于音乐本体构成的核心意义,并从声音的物理学、发生学、生态学等角度予以深度探析。

综上,传统音乐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新成果表现出愈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态势,借助于一些新型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分析,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态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更多地进入到对传统音乐及与之相关事项的研究当中。从发言主体来看,年轻学者表现得较为活跃,展现出较高的学术敏感度。

二、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研究

针对中央音乐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研究”,本届年会特别举办了“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研究”圆桌论坛,引发了学者们对当下中国古典音乐话语体系构建的热烈讨论,使会议研究和讨论的理论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一)“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缘起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安平教授从个人在印度的田野工作经历出发,就该课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认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需要建立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体系,而中国古典音乐体系恰好为国家与社会提供了文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框架。该课题以中国音乐为研究对象,尝试确立并发展中国古典音乐的核心话语体系,深入挖掘中国历史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建构起同西方古典音乐相对应的、与东方古典音乐相比较具有中国独立文化价值的古典音乐观念。他强调,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研究的核心意义在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它不仅是对中国音乐文化细致、全面的理论总结,更是为当代中国的音乐实践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研究与建构对于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音乐演艺的繁荣与创新、音乐对外交流以及音乐教育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拟从六个方面展开:文化自信视野下的东西方古典音乐体系比较研究;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在人类文化构建中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古典音乐体系与世界音乐体系的交流对话研究;中国古典音乐体系构建中的国家文化政策扶持战略研究;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推广传播与运用研究;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研究的影响、价值和意义研究。

(二)中国古典音乐体系概念与学理探究

随着“中国古典音乐体系”概念的提出,学者们结合自身研究背景,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王次炤以《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为题,针对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提出了个人看法与建议。赵塔里木肯定了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这一课题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强调了要进一步厘清中国古典音乐的范畴、文化属性和内涵,从不同维度辨析和理解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构成。刘小龙分析了中西“古典音乐”观念的异同。黄宗权认为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离不开音乐美学的学科助力,强调不能将中国的音乐文化“窄化”,要尽可能真实地探究还原音乐形态特征并阐释其人文价值,在理性审思中外文化交融和互动的前提下,立足中国实际,用优秀外来成果解决中国问题。陈荃有认为古典音乐体系建设具有可行性与现实意义,但题域宏大、艰深,研究具有一定难度。刘桂腾从非谱书活态传承的民间音乐研究的角度阐释了对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认识,认为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平衡化、整体化的建构策略。萧梅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以特有的形式成为形塑和认同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传统音乐的经典和经典化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认知途径和文化脉络有重要意义。臧艺兵认为将中华古典音乐的概念及精神内涵进行梳理总结有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他提出中国古典音乐的三点学理依据:依据中国音乐自身发展特征;参照西方古典音乐的概念意义;依据一般文化表述的基本逻辑。张伯瑜指出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论题具有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具有独特性,对其的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王宇琪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视角出发,对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古典音乐话语体系建设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三)中国古代经典音乐的当代表达

中国古代经典音乐由历史走到今天,以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对其的当代表达与多种演绎方式,既是对经典的延续,也是对经典的升华。

李幼平基于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共同进行的怀古音乐的实验探索,为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条有益的发展路径。他指出,中国古代以声音为媒介的音乐历史是真实的客观存在,通过资料收集、理论解读、文字描述、音乐创编、演奏和聆听的互动方式,可以将中国古代与现代联通,打造出一个相对科学而理想的宏观历史想象。

赵维平从经典音乐的概念出发,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经典音乐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在复原、重构历史音乐时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古乐谱的存在、古代乐器的存在(包括演奏法)、历史音响的传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民族音乐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郝嘉乐(Gus Holley)从国际视角提出,“古典”与“民族”“传统”“民间”等词相比,在词义的表达上具有复杂性、特异性与完整性。余惠承结合自身的歌唱实践及教学经历,认为从国际影响、文化传播、专业教学、传承文化等各方面看,传承传播中华经典诗词是当代音乐家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程乾认为古典音乐世界是由前人造就的实践传统构成的,传统的瓦解带来了意义的流失,需要从不同角度进入经典的意义世界,去直接面对古代世界的人物和事件,把观念置于具体语境中理解。

(四)中国古典音乐创作、表演理论与实践

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基于创作与表演实践,作曲家、演奏家及理论研究者从音乐创作与表演理论及实践层面,对于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的认识进行探讨。

贾国平肯定了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体系的建立对于作曲事业的发展乃至作曲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与积极的作用,他指出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体系构建的迫切性,呼吁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以及学者们担起责任为中国音乐发展及未来作曲人才培养做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探索。史付红以三弦协奏曲《弦诗弹意》为例,阐述了对中国古典音乐精神的实践探索,认为中国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能力,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与再造,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撼动的文化主体。高虹分享了自己与印度音乐家、西洋交响乐团、室内乐团等交流与合作的经历,认为音乐家的跨界合作是趋势,作为中国音乐家要将中国元素进行中西结合,在不失去自身特色的情况下,融合创新出独特的风格。

孙珂剖析了第一位在西方获得认可的华人作曲家周文中的作品,认为周文中在创作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念通过创作的不同层面表达出来,引领了独特的艺术音乐潮流。米炫晔从历史发展、音声结构、文化内容、古典体系、艺术地位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印度古典音乐即兴的“创——演”体系。认为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构建应该借鉴印度古典音乐体系的发展方式,提炼中国音乐的经典内容和思想,达成对经典的共识,形成中国古典音乐的内核。毕乙鑫探析了中国古典音乐的时代审美现象与审美风潮,认为中国古典音乐本身有着复杂、完备的体系,已具有丰厚的研究基础,但是在某些层面上缺失了当今时代下的宏大叙事,需要以新时代的话语构建呈现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在当代的魅力。

“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研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各位专家学者就“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概念界定、范畴、特质、文化内涵、研究价值与意义等学理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梳理中西方理论研究中对于“古典”内涵的阐释,以中国古代经典音乐的当代表达以及中国古典音乐创作、表演、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多层面运用,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对于音乐表演、创作和研究的深刻影响。通过深入研讨,我们认识到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建构是一项庞大且具有复杂的历史性、整体性、系统性工程,是一项需要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等各学科领域内的有识之士通力合作,通过持之以恒的长期努力才能共同完成的宏伟事业。

三、中国传统音乐的多元化舞台呈现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本届年会在主题发言、圆桌论坛以及各分会场个人与小组发言等传统年会规制的基础上,举办了三场具有学术意义的音乐会——《创新:中国传统音乐的专业探索》《怀古: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阐释》《融合: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对话》。三场音乐会作为当前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写照,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有益探索之丰硕成果的多元化舞台呈现。

(一)中国传统音乐舞台呈现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从音乐会的主题策划来看,三场音乐会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切入点,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呈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第一场《创新:中国传统音乐的专业探索》研讨音乐会,立足当前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的二元关系,通过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演奏的四首编创作品:《茉莉青春》《二泉映月》《阳关三叠》《凤阳花鼓狂想曲》和四首原创作品:《夜歌》《七月·萤火》《风在云中笑》《铙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现代民族室内乐盛宴。

第二场《怀古: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阐释》专场实验音乐会,特邀武汉音乐学院及湖北音乐博物馆承办。音乐会聚焦“怀古音乐”这一特定题材与艺术风格,以《神人畅》《迎神》《天坛》《诗经三首》《空城》《凤求凰》《白头吟》《蝶恋花》《送神》等九部古乐改编或运用古乐元素创作的现代作品,通过演奏和聆听互动方式,真实地交代了古乐研究和编创演出的过去与现代,展现其历史事实与在其基础上的艺术想象,为观众搭建出了具备历史性想象的古乐舞台。(4)林萃青:《怀古音乐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初步提案》,《音乐艺术》,2019年,第2期,第22页。

第三场《融合: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对话》研讨音乐会,将中国传统音乐视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强调中国与世界各国在音乐间、文化间的对话与融合。整场音乐会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体进行拓展,通过“远古回声”“大地回响”“乐走天下”“美美与共”四个篇章与《倾杯乐》《Morning》《弦诗弹意》《来自大地的律动》《阿西里西》《陈杏元和番》《茉莉探戈》等十首作品,构建出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民族音乐元素交汇融合的范式,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二)中国传统音乐舞台呈现形式的创新

此次三场音乐会依托中央音乐学院央音视频平台,以线上直播方式进行,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传播优势,扩大了音乐会的社会影响。截止至2022年12月20日,三场音乐会观看人数共计67,000人,单场音乐会直播实时观看最高峰值达5,6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音乐会的形式创新具有突破性的意义。第一场与第三场音乐会均采用研讨音乐会的模式。传统音乐会以演奏家对作品的演绎为主,研讨音乐会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嘉宾研讨环节与连线环节。第二场音乐会采用了专场实验音乐会的模式,由导聆嘉宾对音乐会中涉及的每首作品进行音乐溯源,解读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创作构思、作品结构、乐器配置,部分乐曲还配以总谱展示,此种形式在保证音乐会欣赏性的同时,也为其增加了理论深度。

无论是研讨音乐会或是专场实验音乐会,均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核心,为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提供了交流、研讨的平台,也为观众提供了欣赏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观演学习平台。

(三)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与创演实践的重新审视

由于音乐会形式的创新,以及研讨、连线、导聆等环节的增加,使得身份背景各异的嘉宾在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中,得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与创演实践的关系。一方面,嘉宾们以不同的专业视角对音乐会演出的作品进行具象化的解读,通过对这些新创、编作品的介绍与分析,将中国传统音乐实践探索的优秀成果呈现在大众面前。如安平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对话为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重构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同时也强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对世界的贡献。李幼平基于怀古音乐团队研究历程与成果的总结,提出中国传统音乐是一条河流,从古代流传至今天,既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也成为了当今舞台创作的素材和源泉。

另一方面,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学者们针对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创作与实践中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未来的发展道路等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如秦文琛认为,传统音乐文化基因是音乐创作的养料和参照的镜子,中国作曲家在掌握当代作曲技术的同时,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中华传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贾国平强调了作曲家要有创新精神,以此来消解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创作中的枷锁,认为理论家应与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共同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未来发展之路而努力。兰维薇从演奏者角度出发,认为演奏家应从不同的作品当中获得多样的视角,领略多样的艺术观,从而映照出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的不同解读,不断深化对传统音乐的形、神、境的认识。陈冰通过分享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的创建与发展历程,提出中国音乐家要通过自己所掌握的音乐知识把民间音乐转化成为能够表达当代审美的厅堂音乐,寻找大众需求与专业创作的结合点。张伯瑜提出在全球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的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应当在吸纳世界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保持多样性。

综上,本届年会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舞台化呈现形式上的创新,一方面反映了学界对于传统音乐在理论研究与创演实践方面的不断探求精神;另一方面籍此引发的对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与创演实践关系的深入思考,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未来也必将在当代创作与音乐实践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结 语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虽然以线上方式举行,但并未影响与会者的参会热情,无论从发言代表人数、提交论文数量,还是观看会议直播的观众人数,都达到了历史新高。纵观本届年会,可以看到当代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广泛吸收了数字人文、人工智能以及地理学、语言学、考古学、统计学、声学、应用民族音乐学等多学科、多方法的成果,积极运用新兴科技以丰富传统音乐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实现传统音乐研究的当代化、科技化、多元化。本次会议还展现出传统音乐研究的诸多新动向,如“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建设研究”圆桌论坛和三场线上研讨(实验)音乐会的举办,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共同引发学者们对当下中国古典音乐构建问题的热烈讨论。因此,“创新、怀旧、融合、对话”作为关键词,既是本届年会的亮点,同时也是探索接通“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的有益尝试与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自创立之初,始终致力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将传统音乐研究同国家非遗保护、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同当代音乐创作和表演相结合,积极推动中国音乐的创新与发展,实现学术成果的创造性转化。本届年会的论域与研讨充分体现了传统音乐学会的宗旨和目标。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埋藏在民间或历史中的传统音乐尚待挖掘和研究,因此,我们将立足于当下,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继续秉承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传承、保护与发展。

猜你喜欢

古典音乐传统音乐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圣诞音乐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
音乐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