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搬演的剧场:媒介融合中的戏剧影像

2023-09-05潘可武马可欣

传媒 2023年15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创新性

潘可武 马可欣

摘要:戏剧对早期的电影、电视剧等形态产生很大影响。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基于技术的赋能,电影、电视剧等形态反哺戏剧,形成戏剧中的影视构成元素,革新了自身舞台演出文本。与电视对剧场艺术的直播不同,戏剧影像在舞台演出中借助影视艺术手段,构成了后戏剧剧场叙事方式的多样化特征,并且通过戏剧影像的生产将剧场演出进行搬演与传播,创新了艺术形态。戏剧影像真实还原剧场艺术,形成戏剧影像的审美特征;在接受层面则营造身体虚拟在场的审美体验。戏剧影像形成相对稳定的盈利机制,在经济层面促成戏剧影像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的独立性。

关键词:媒介融合 戏剧影像 剧场搬演 艺术形态 创新性

英国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费德尔》(Phèdre)2009年在全球影院的影像直播与录播吸引了50000名观众观看,其中14000人在英国70个地点通过73面数字银幕观看了当晚剧场的直播,同一天内还有14000人由于时区的延迟在欧洲或北美观看了此次直播。从此,戏剧艺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将戏剧呈现在演出现场之外,拉开了走进电影院或剧场的序幕。戏剧影像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被生产的?戏剧影像与之前单纯通过摄影机记录舞台演出的影像的区别在哪里?戏剧影像能够具有艺术形态的独立性吗?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将从媒介融合的创新机制、戏剧影像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体验,以及产业的形式等层面进行探讨。

一、介入戏剧舞台的影像生产

戏剧艺术虽早已自成体系,但基于媒介技术发展的电影、电视剧等艺术的出现导致剧场观众的大量流失。戏剧艺术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考虑由电子媒介培养起来的观众的需求,逐渐借用电影电视影像叙事方式,在舞台中融合了影像元素,形成戏剧形态发展的新方向,孕育出以影像形式呈现的新的艺术形态特征。

1.电影、电视艺术对戏剧的传承及独立性的形成。在摄影术诞生之前,剧场艺术已经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而电影能够迅速地发展成型离不开对其成熟创作排演体系的借鉴。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的许多舞台剧(而且多半是神话剧)汲取了舞台表现手法,系统地把戏剧的大部分元素,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以及景或幕的划分等,全都应用到了电影中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影像语言体系。

电视剧在戏剧以及电影的影响下,经历了直播剧、单本剧、连续剧的发展过程。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由位于美国纽约州斯克内可他克塔迪的通用电器公司广播电台(WGY)实验播出,第二天的《纽约时报》这样报道这一历史性事件:“在历史上第一次,一个戏剧表演由广播和电视同时播出。”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30年播出的《花言巧语的人》、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等的制作均因当时技术条件的制约,不得不像排演一部戏剧时那样反复排练,在演员熟记戏剧文本的同时摄影机也需要确定演员、摄影机、道具等在拍摄场地中的调度,在每次播出时一次又一次地对正在演出的“戏剧作品”进行影像形式的直播。直到录像、存储技术成熟后,电视剧作品才呈现出录播的形态,形成艺术类型的稳定与成熟。

2.影像与戏剧的交融。电影语言成为电影艺术通过画面进行叙事、为观众带来全新视觉效果的主要手段。而戏剧的整个文本只能够在固定的舞台上编排演绎,观众只能够在固定的座位上进行观看,接收时的视角就显得更加单一了。创作者借助电影叙事形式在原有文本基础上不断丰富演员的调度、在舞台上通过辅助设备多维度的运动变化以及画面景别变化、镜头运动带来的空间的重构,在丰富舞台结构的同时使观众获得舞台范围之外的新鲜视觉体验。例如,顾威导演的《骆驼祥子》将主要布景设置在转盘上,每一幕都通过转台的旋转进行转换,打破传统场景变換的单一方式,形成视点的变化。

除此之外,许多戏剧文本在演绎过程中直接将影像片段搬上舞台,在舞台中构建真实与虚拟的双重空间,舞台与影像中的内容相呼应,达到共同叙事。克里斯蒂安·陆帕(Krystian Lupa)导演的戏剧作品《酗酒者莫非》以及《狂人日记》在冗长的舞台叙事过程中使用的影像既作为布景的一部分展现场景环境又作为重要线索及道具清晰地展现人物心理。也有许多戏剧作品在演绎过程中借助电视艺术特有的即时传真性,实时拍摄舞台中的人物,将舞台中正在演出的角色即时传输到舞台设置的荧幕上。例如,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在舞台中放置了多块银幕,几乎全程将正在说话的角色同时呈现在银幕中。

二、融合创新:戏剧影像的产生

媒介融合不仅仅指不同的媒体组织结构、生产、储存与传播要素的整合,也是指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形态的融合是创新途径之一。正如1979年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讲演时宣称,广播和动画业、电脑业、印刷和出版业正在走向融合,其交集之处将是富有创新和快速成长的领域。戏剧影像是戏剧与电影、电视艺术融合创新的产物。

1.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艺术形态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扩展,一种新的、具有多样性的剧场话语形式逐渐形成。戏剧演出中的动作、音乐等元素同戏剧文本一样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创作者和观众对视觉效果与体验产生了更高的追求;舞台被视为了画面,同时剧场空间被赋予了除艺术交流之外更多的意义;戏剧文本中的时间也在电影、电视等传媒艺术创作规律及表现方式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传媒技术对于一些戏剧表现形式而言成为关键性的要素。

媒介的进步带来了大众信息接收方式的改变,戏剧作品以影像的形式突破了观众只能进入现场接受艺术的时空上的严格限制,吸收电影、电视媒介的优势并与剧场艺术的特性相结合,一种以影像展现剧场原貌的新形式同电影作品一样出现在银幕上。在不改变剧场艺术各方面特征的基础上,戏剧影像以电影银幕作为戏剧艺术传播、接受的介质,为处于其他时空范围内的观众带来欣赏真实戏剧作品的可能性。此外,剧场全貌以影像的形式被传输到剧场外的空间中,再现了以剧场为媒介的戏剧演出,演出氛围也被如实搬演再现,一种集戏剧艺术、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于一体的新艺术形态——戏剧影像产生了。

2.技术支撑下的戏剧影像高清放映。戏剧影像离不开技术两个基本要素,即高清晰度还原与直播。高清晰度还原包括画面的高清还原与声音的高清晰记录与传播,还包括剧场空间的媒介再造,以及观剧程序、仪式与体验的还原。摄影技术的进步使戏剧影像不同于仅作为记录影像而存在的戏剧录像,其技術指标以电影放映为标准而不是电视播出为标准;拾音技术的提升将现场声音信息最大限度地采集收录,在影院重现剧场声音与声音的空间造型;剪辑技术的熟练运用将多角度的画面以及捕捉到的剧场内的一切元素整合排序,使戏剧艺术能够同电影电视艺术一样拥有影像叙事的能力;放映设备及音响设备的迭代为影院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影效果,同时为戏剧现场体验的还原度带来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直播技术所建构的戏剧影像空间,在现场演出之外的剧场空间重构了戏剧演出现场。

技术为信息的传递、储存、接收带来了质的变化。戏剧艺术依靠技术的支撑不但在剧场舞台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本,而且为本属于固定时空的演出提供了通过影像形式记录、传播、接受的方式,并且在对剧场进行影像留存的基础上运用传媒技术开辟全新的观演形式。

三、戏剧影像形式与内容的特征

戏剧录像作为对戏剧演出的影像记录,由于画面的单一以及影像较低的清晰度,戏剧录像审美体验与现场有较大的差别。戏剧影像则在记录舞台的基础上借助传媒艺术的影像制作特征,合理使用摄影、拾音、剪辑等技术手段,力图对整个剧场空间进行再现,尤其是通过影院重现的方式,直接搬演了戏剧现场。

1.电影化的影像生产。戏剧影像的呈现是电影化的:多个机位、多个角度、多个景别的切换使“只有电影才能通过大特写让我们感受到隐藏在一顶帽子、一把椅子、一只手和一只脚之中的潜在力量。”戏剧影像生产面对的是剧场或者电影院的观众,而不是电视的观众,其清晰度与运动的稳定性能够支持宽银幕的放映以及满足观众观影的视觉舒适性。其生产的技术、人员配置、工作机制是为电影而准备;其储存或者直播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影的需求……总之其是以戏剧为对象的电影生产。

话剧《李尔王》(The King Lear)的戏剧影像通过中景、近景、特写的切换,清晰地再现葛罗斯特伯爵被挖去双眼时带来的视觉冲击;歌剧《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运用摄影机视角的变化与景别的推进,展示通过高脚杯中变化的水位弹奏出美妙乐曲的奇妙场景。《深夜小狗离奇事件》(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由于四面台的设计,使观看角度固定的观众欣赏演出整体更加困难,而其高清影像的放映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使此时演出的演员背对着一个方向的观众,舞台对侧的摄影机也能够完整捕捉正面的画面。摄影机镜头画面拍摄角度与景别的变化,极大增强了观众视角的多样性,使放映过程中使每一位观众都能欣赏到相对于戏剧现场演出更加清晰的画面。

2.现场空间构架及制作流程。戏剧影像模仿电视晚会直播对于现场空间的构架,将剧场空间化为电视节目拍摄时的演播室空间,囊括了舞台、观众席、技术操控台等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处理现场的影像直播录制演出舞台与观看区域二者之间完整的反馈流程。英国国家剧院戏剧影像导演尼古拉斯·海特纳(Nicholas Hytner)提到,NT Live的拍摄采用了同摄影棚相似的拍摄方式,摄像机放置于观众席内并与戏剧作品同时进行彩排,将电视直播元素融入戏剧影像制作过程中,在摄影与舞台以及更广泛的戏剧创作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摄影、拾音、照明等相关的技术手段应该在不影响演员与观众的当场反馈以及观演关系的前提下发挥对剧场艺术影像记录的功用;另一方面,剧场整体空间的呈现以及演出时间的1∶1复制还原需要在不间断地搬演完整演出过程中同时完成画面及声音方面的采集。

在对时间空间布置要求的基础上,戏剧影像制作团队发挥对戏剧作品拍摄脚本的设计功用,(1)经过制片人与舞台导演对于拍摄方案的确定;(2)确定摄影团队;(3)影像制作的预算设定;(4)记录固定摄影机画面;(5)制定摄影及制作流程;(6)确定摄影机占用的观众席座位;(7)对戏剧文本预录制,再次制定灯光、声音、画面脚本;(8)重新制定照明方案以达到摄影机的要求;(9)调整演员妆容;(10)在第一次彩排时录制并观看最终影像成片,再次进行调整;(11)演出现场同步直播等节目制作流程,完成从戏剧舞台到戏剧影像的剧场艺术传播媒介的转换。

3.现场演出的搬演。戏剧影像融合了纪录电影中的“真实”元素,同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真实电影”观念相似,强调对现实的客观展示。真实电影利用同步声、无画外解说和无操纵剪辑尽可能真实地呈现不加控制之事件,期望给予观众一种正当摄影机前的事件展开之时“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戏剧影像在摄影拾音技术的基础上为观众带来声画同步的现场再现,不运用画外解说而只展现台词及环境声,只是通过剪辑达到摄影机画面的转换而非对演出的时序进行再度创造,实现舞台中正在演绎内容的真实再现,回应了剧场外的观众期待。

戏剧影像也利用影像对剧场艺术的全貌进行了复制还原。例如,每一部戏剧影像作品都会记录演出开始前一段时间内观众的落座以及演出钟声响起的仪式性环节;按照演出中场休息的时间在银幕中展现幕间休息观众席及舞台的全景画面,复原作品在时间上的一致性;戏剧影像也保留了戏剧演出的谢幕内容,将现场观众对演员们精彩演绎的致敬传达给银幕前的观众。同时,戏剧影像不会为了达到影像的完美而干扰演出本身,尽可能最大程度还原剧场中的一切元素,是对演出过程中一次性的拍摄,保留了真实戏剧演出及其中演员与观众情感的连贯性。

四、虚拟在场:戏剧影像的审美体验

在接收端,观众按照电影的一般观影机制进行,从票务处理,到剧场或者电影院按票落座,到灯光熄灭进入观影状态;而集体的戏剧影像观看营造了一种不同于家庭客厅观看的观影方式——以银幕作为中介的一种共时性的身体在场的观剧。

剧场不同于装了画框的画(或者已拍摄出来的电影、已经写下来的小说等),而是作为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过程而完成的。剧场中的观众正在欣赏面前实实在在发生的、演绎的事件,他们可以选择剧场中的任何物件及线索进行接收,如剧场内正在转换的灯光、舞台上正在喷发的烟雾、拥有精致造型的某个布景道具,甚至是因一句幽默的台词放声大笑的观众。虽然在影像复制过程中戏剧舞台的全部内容都被完整清晰地记录,但是由于摄影机画框带来对于所有观众都相同的观看方式,观众在剧场内原本不被限制的视线受到了局限,削弱了现场接收内容的观众的主体性。

经由银幕再现的剧场,演员以虚拟的身体在场与观剧的观众真实在场,形成戏剧影像审美接受的重要特征。剧场里不光发生着艺术行为本身,同时也发生着接受行为,这两种行为都是在此时此地发生的真实的活动。舞台上的全部内容与观众席中的所有个体一同构建了属于当下的剧场演出,观众即时获得舞台中的内容,在戏剧演出过程中二者相互交流,达到微妙的剧场气氛。而仅有一面银幕之隔的观众在观看被媒介传输、记录的戏剧影像时是不作为剧场艺术的一部分参与到其中的,他们仅仅作为旁观者,以他者的身份出现。例如,在话剧《深夜小狗离奇事件》结尾,主人公通过一道数学题的讲述与剧场中的观众进行轻松的互动,而作为观看戏剧高清影像放映的观众只能惊讶于舞台设计之巧妙,却无法融入真正的戏剧舞台中,无法成为戏剧内容的一部分,戏剧演出现场谢幕时热烈的掌声和热闹的散场也是坐在放映厅中的观众无法参与并感受的。

虽然画框限制了银幕前观众观赏演出时的随意性,剥夺了在真实的空间中进行艺术接受的当场反馈,但是观看戏剧高清影像放映的观众常常提及的是:位置不好的时候,通过屏幕观看会比剧场有更好的视角和更清楚的画面。另外,戏剧影像对演出现场的传输,使剧院能够将戏剧带给由于物理距离的限制或因剧场有限容量而无法亲临现场的人。此外,技术的进步尤其是VR、AR、MR等一系列影像技术的应用,戏剧艺术将在观剧层面逐渐形成与现场演出类似的基于媒介的实时沉浸式审美体验。

五、戏剧影像独立的经济基础

自英国国家剧院推出名为NT Live的戏剧影像项目并发展成为大众青睐的制作体系后,大批的剧场也投入了以高清影像的形式传播戏剧现场的行列中,包括英国皇家歌剧院的ROH、美国百老汇的Broadway Worldwide、中国的上剧场Live、日本的松竹歌舞伎等。在对电影电视等传媒艺术语言及形式等方面借鉴的同时,戏剧影像在生产制作、宣发传播等方面也借用并形成了一套自身的体系,提升戏剧演出的商业价值,通过经济独立寻求艺术形态的独立性。

1.明星阵容与本土文本的影像生产。明星是戏剧重要的生产要素,戏剧影像的生产与传统的戏剧舞台不同,其不能不考虑广大的受众,而它的特征之一就是无限复制的可能性。因此许多戏剧影像品牌机构在制作戏剧影像时对演员及文本的选择综合了舞台、银幕两方面因素,以明星阵容与经典文本相结合的形式,既招揽了为某一演员而前来观看的粉丝消费者,又使本土的戏剧文本及演绎能够广泛地传播。

以英国国家剧院为例,NT Live品牌创建之初以银幕放映的形式使众多英国本土文本的演绎得以广泛传播,再加上许多明星,例如,凭借《神探夏洛克》以及漫威系列影片被大众熟知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的出演,吸引了大批电影电视艺术的粉丝群体前来欣赏戏剧影像作品,其中包括经典的莎士比亚悲剧作品《哈姆雷特》,以及《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中国的上剧场Live则选择将由赖声川导演,何炅、黄忆慈主演的《水中之书》作为品牌的首部作品与观众见面,使属于电影电视屏幕中的明星重返银幕。

NT Live自戏剧影像制作之初至今,一直延续着对经典本土文本的拍摄及传播,例如,《李尔王》《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等的文本转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SC也发挥本土化的优势,拍摄传播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驯悍记》等经典戏剧演出现场。位于美国纽约的著名音乐剧胜地百老汇也发挥自身优势,在售卖每日现场演出票的基础上开拓了高清影像放映的新渠道,将美国本土音乐剧演出复制在银幕中。日本团队则将歌舞伎搬上银幕,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支持下引进松竹歌舞伎高清影像,为歌舞伎作品在海外的传播提供新的契机。各个国家以本土化的经典戏剧作品为戏剧影像文本,拍摄制作具有一定规模的影像供不同时空的大众进行赏析,为戏剧行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新契机。

2.新界面的营销转向。在关于NT Live的报告中提到,位于电影院的观众对剧目的投入程度及满意度比演出现场还要高,并且绝大多数的观众认为“在电影银幕上播放的戏剧现场打开了观看戏剧的新途径”。作为将现场演出搬上电影院银幕的全新艺术形态,戏剧影像不仅在形式上,还在营销方面发生了由实体空间转向虚拟界面的变化。与传统戏剧演出仅在剧场中建构艺术生产、传播及接受不同的是,戏剧影像需要在协调剧院中各个元素的基础上,在影像的制作、营销、传播等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

不同的戏剧影像品牌为戏剧作品制作了系统化、风格化的海报,并在网站中进行宣传营销的活动,形成相对独立的宣传推广体系,虽然不能为所有的放映场馆印刷和分发相应推广资源,但是通过提供供其营销的预告片、海报等所需材料的方式保持了品牌内部的一致性。由NESTA的数据报道来看,NT Live品牌在一部戏剧影像作品的花销中,影像制作占据了近一半的额度,传播成本与剧院所需的成本基本相似,营销与分销则占据了总额的10%。戏剧影像宣传海报以及预告片的内容不同于传统戏剧演出使用排练彩排时“非正式”的画面,而是将正式演出中的精彩片段及剧照直接搬上宣传材料中,提高了预告片的精彩程度,也大幅提升了品牌的宣传推广效益。

除了在影院剧院中的常规高清放映外,在各个戏剧节中,戏剧高清影像放映单元成为与为传统戏剧演出分门别类的平等的独立板块。例如,2021年,第八届乌镇戏剧设立了“来自世界的好戏放映”的全新板块,2021年,首届阿那亚戏剧节则专门为影像打造了三个放映空间,以高清影像放映的形式参与到戏剧盛宴中,为观众带来与戏剧现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多个戏剧节通过设立影像单元,让更多的观众接受这一新的艺术形态,开拓戏剧影像观众市场,提升戏剧影像高清放映的影响力。

六、结语

戏剧影像的产生是技术的驱动,也是在媒介融合的大思潮中艺术形态融合创新的产物。戏剧孕育了早期的电影、电视剧等传媒艺术,同时,影视艺术对戏剧进行反哺。通过电影化的拍摄方法以及电视直播的空间构造和制作流程,在不对演出现场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在演出现场之外的剧场空间还原剧场,提供了真实演出剧场之外的剧场演员与观众身体虚拟在场的审美体验。这些审美体验与戏剧影像的审美特征经过大量的代表性文本的积累,形成其相对稳定的美学以及审美接受特征,形成了作为戏剧影像新的艺术形态的独立性。而规模化生产与传播的商业收益,使得戏剧影像形成相对稳定的盈利机制,从而保證戏剧影像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独立的价值。

作者单位 潘可武 中国传媒大学

马可欣 中国国家话剧院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移动短视频影像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1YJA760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J].电影艺术,1979(03).

[2]苗棣.电视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

[3][德]汉斯-蒂斯·雷曼.后戏剧剧场[M].李亦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法]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5][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李迅,后浪,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6]廖琳达.悄然兴起的新媒体传播实验:国家剧院现场行动[J].中国戏剧,2018(12).

【编辑:沈金萍】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创新性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第三次浪潮”下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与转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