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音乐传播学探索广义的社会性音乐教育

2023-09-05傅磊

戏剧之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传播学社会性受众

傅磊

(临沂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一、音乐传播学与社会性音乐教育理论建构

音乐传播学是一门现代化的独立学科,具有出色的沟通交流性与发展创新性。音乐传播学是在传播实践和理论研究成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是人们对音乐传播情况的认识和学习情况总结。如今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处于全新阶段,更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到这个领域。

社会音乐教育是一种通过传播社会音乐和学习相关知识技能,使社会整体成员学习音乐技能、提升音乐审美的教学活动。社会性音乐教育是一种实践性传播活动,其教育内容、教育媒体和教育质量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社会科技发展的限制,与音乐传播学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社会音乐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社会性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沟通交流方式。发展起步阶段,社会性音乐教育没有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线,其教育范围也只局限在一个部族或者一个特定区域里面;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逐渐出现歌词写作、歌手歌唱、歌剧演出等艺术表现形式,但是这类社会音乐教育传播面小、传播速度较慢、专业化水平低,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社会音乐教育体系;发展到中后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告诉发展,社会音乐教育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此同时,如今的社会性音乐教育逐渐摆脱了地区、民族的限制,不断消化吸收各种不同元素,体系发展更加完善。社会性音乐教育在音乐传播主体与音乐传播受众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掌握音乐传播两端的需求。

音乐传播学对社会音乐教育的作用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知名学者、教育学家赵元任创作的《学堂乐歌》最先打破借鉴国外歌曲歌词的“拿来主义”创作方式,随后创作了《海韵》和《叫我如何不想他》等出色声乐作品。他开辟了我国音乐传播的新模式,推动我国社会音乐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得益于先进音乐传播的技术和政府一系列支持音乐传播的政策,社会性音乐高速发展,发展进入全新时期。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党和国家也意识到音乐传播学对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推动作用,认为音乐传播利于普及思维教育和语言教育。著名学者赵立科认为,社会性音乐教育是音乐传播的重要呈现方式,没有一首歌能摆脱歌曲歌词中蕴含的音乐教育属性而独立存在。因此为了迎合课堂教学,他普及《儿童节歌曲集》等相关知识,提高了大众对音乐传播的了解程度,为社会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作出杰出贡献。

如今音乐传播学以独特的优势传递出更多社会正能量。在社会音乐教育的新时代,音乐传播不再是大家等候和倾听的单向媒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音乐教育的进步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社会性音乐教育继续以音乐传播的方式更自由、更隐蔽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

二、音乐传播对社会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传播不仅是对知识传播的继承,也是对知识的创新、加工和再创造。社会性音乐教育在新时代的提倡下进一步加大音乐的传播力度,扩展社会音乐教育的空间。

(一)扩展社会音乐教育的方法

音乐传播和互联网媒体的融合,使音乐传播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打开手机和电脑即可享受音乐传播带来的听感享受,还把赏析音乐时间和地点的管控权交给了音乐传播的受众们。音乐传播从源头上影响了过去从沟通中获取知识的方式,使获取知识的方法更加自由、开放,互动性更强。这种情况下,社会性音乐教育更加不可忽视,当把主导权交给音乐传播的受众时,音乐传播的受众也会主动检索想听的音乐,形成音乐传播受众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传播中的音乐无形之中不断影响着音乐传播的受众。这也是音乐传播的受众们通过简单知识学习不能达到的效果。音乐传播和互联网媒体的融合是社会音乐教育中更理想的音乐教育方式,这是一种创新和发展,能够打破音乐传播的局限,拓展了社会音乐教育的方式,使社会音乐教育更加多元。

(二)减少社会音乐教育成本

如今,音乐传播的受众仅需点击网页就可以免费收听或下载音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在社会音乐教育层面的投入。此外,网络上音乐传播内容的海量数据分享也满足了不同风格音乐传播受众的资源需求,为音乐传播的受众提供了更个性化的选择权利。音乐传播的内容一部分属于草根文化,但很多受欢迎的音乐内容依然由专业技术团队创作。技术专业团队创作的音乐信息内容丰富,系统化程度高,为音乐传播受众提供了普及知识和解读内容的服务平台,也是音乐交流和数据共享的平台。音乐传播成本的下降,也降低了获得音乐资源的难度,增加了音乐传播受众获取音乐资源的途径和方式,使音乐传播受众以更便捷的方式受到社会音乐教育。

(三)提升社会音乐教育的趣味

音乐传播可以通过革新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提升音乐传播受众对社会音乐教育的兴趣。音乐传播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更多的人性化的音乐内容、满足时下音乐传播受众的审美趣味的同时,完成了社会性音乐教育。音乐传播的时效性和多元性也提升了音乐传播受众聆听和传播音乐的主动性;社会性音乐教育也通过音乐的传播使更多人进行高频次的沟通交流,增加交流的趣味性。

三、音乐传播对社会音乐教育的转变

中国社会性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从中国第一家广播节目电台的成立开始的,几十年来,音乐传播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传播不仅是许多人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也会使人产生愉悦身心的效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音乐的传播方式也愈来愈丰富多彩。

(一)转换社会音乐教育模式

音乐传播是一门依赖听觉系统的艺术,社会性音乐教育多数通过大众媒体的音乐传播来发挥作用。音乐传播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使社会音乐教育模式发生巨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成了超越社会音乐教育区域的远程传播,即在哪里都能享有社会音乐教育。第二,增加社会音乐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传输内容,逐渐丰富传输内容。第三,增加了社会音乐教育的即时性,相较于过去落后的信息传递速率,现代社会可以使许多音乐传播的受众同时接受社会音乐教育。第四,社会音乐教育克服了读写能力的限制,将音乐内化为每个人的精神力量。第五,伴随着音乐传播节目的不断丰富,音乐传播的受众能够自由选择种类。以上种种,都是社会音乐传播对社会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而且音乐传播的不断创新也使社会音乐教育模式不断突破一些限制的因素,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社会音乐教育题材

早期的音乐传播内容以新闻报道、西方音乐为主,但是这部分内容无法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多元化发展是音乐发展的必经之路。民国时期,作为国际型城市的上海,社会性音乐教育十分发达,音乐传播内容也体现出东西方交融的特点。一方面,上海受西方世界影响很大,上层社会多追随西方思潮;另一方面,上海民族风格浓厚,如传统昆剧这种备受民众青睐的民族元素也体现在音乐传播的内容中。中华民族的昆剧、西方的歌舞剧,这些都构成了上海音乐传播的主要内容。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上海人,也形成了东西融合的音乐教育观念。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催生了音乐传播新题材的诞生,抗日歌曲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传播的主流内容。社会性音乐教育为弥漫着硝烟的中国增添了一些积极的色彩,音乐教育的熏陶不但可以坚定老百姓的抗日决心,也使更多爱国人士勇敢地站了出来,为抗日战争胜利贡献了巨大力量。土地改革运动时期,为了迎合、宣传相关政策,土地改革歌曲应时而生,《南泥湾》等歌曲经传播,在群众和干部之间产生了良好反馈。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的音乐传播达到一个新高峰,不断涌现出很多优秀音乐家和经典作品,如超级巨星邓丽君的甜美歌声对中国流行音乐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这种开放的音乐传播环境下,中国人民有了更开阔的眼界,更开放的思想和更勤劳能干、脚踏实地的精神。

(三)转变社会音乐教育载体

在没有普及高科技的年代,音乐载体通常受到较多限制。例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唱片机和留声机是许多人接受社会音乐教育的工具。但是唱片机和留声机功能比较单一,价格偏贵,限制因素较多,并没有达到高效传播音乐的目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传播方式开始变得多种多样,例如因为无线扩音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人通过这些音乐传播的载体接受社会音乐的教育。这些载体使人们随时随地地接受音乐教育,让人们的音乐教育质量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四、总结

音乐传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消遣的途径,更提升了人类整体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认为“审美教育通过既有生活又有形象的艺术培养了人的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性,然后才能克服当前社会腐败与粗野以及人性的分裂现象,为将来全人类的和谐作准备”。只有健康积极的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美的心理定势和审美价值取向,以美的法则塑造自己,以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激发人们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社会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扩展了社会音乐教育的方法、减少了社会音乐教育成本、提升社会音乐教育的趣味性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音乐教育的转变。希望本文可为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探索广义的社会性音乐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更好促进社会性音乐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传播学社会性受众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