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的探讨
——以《哈姆雷特》为例

2023-09-05许宁玲

戏剧之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原著本土化

许宁玲

(长江大学 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电影《夜宴》上映于2006 年,是由冯小刚导演基于莎士比亚经典著作《哈姆雷特》改编而来的一部宫廷悲剧电影作品。《哈姆雷特》描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在混乱颠倒的时代背景下,故事反映出的悲剧精神囊括了人的精神、对既定命运的抗争、使命感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对抗以及对人文精神的深入思考。《哈姆雷特》成为经典的内核是其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些思考与探索都具备了跨越时代的现实意义,也使其悲剧精神具有了超越文字载体的情感张力,将文字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目前已经有很多影视工作者进行了大胆尝试,如电影《夜宴》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著《哈姆雷特》中王子复仇的故事结构。通常情况下,经典文学著作的影像化呈现应该是有质量保证的,但观众对于《夜宴》褒贬不一。为探究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在本土影像化改编过程中的呈现路径,本文将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内核、影像化呈现以及本土影像化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外国经典文学的本土化传播提供有效路径。

一、对《夜宴》的翻拍分析

电影《夜宴》以莎士比亚经典文学作品《哈姆雷特》为基础进行翻拍,其剧情走向与《哈姆雷特》的故事线基本一致,是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本土影像化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影视化改编过程中,《夜宴》团队基本沿用了莎士比亚原作的大致人物设定,但在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部分,将原著的中世纪丹麦宫廷替换为中国“五代十国”这一历史时期,并在影像呈现风格、灯光调度及色彩运用方面注入了浓厚的东方美学色彩,尤其是导演在摄影风格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的扁平透视手法,在视觉艺术风格上极具特色,因此影片并不存在突兀感。

“公元907 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国与国之间连年战争,皇帝与大臣血腥角力,甚至各个皇室内部、父子、兄弟间彼此杀戮’。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乱世’是导致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所在。”[1]与《哈姆雷特》一样,《夜宴》继承了“王子复仇”的故事模式,在改编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挖掘和继承了原著的人文主义精神。

但电影《夜宴》并不能算作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视化的成功模板。首先是观众反响。时隔多年,每当将这部电影作为分析案例时都绕不开该片极具风格的视觉呈现,服装、化妆、道具以及演员表演都称得上精美的一部影片,但收获的评价褒贬不一,直到今天,大众对这部影片除了视听体验之外也鲜有好评。虽然影片的成功与否不能用当下的票房和口碑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但影视作品终究是大众传媒的一部分,受众群体的接受度可以直接作为外国文学作品本土影视化探索的风向标。其次,一部电影的核心立足点在于故事本身,经得起推敲的故事搭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必然是上乘之作。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根本原因还是文学作品本身传递的价值导向和情感张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夜宴》口碑的两极分化再次反映出受众敏锐的洞察力,该片的本土化改编最成功之处在于其视听风格,观众也给予了正面反馈,但对于故事性的争议比较大。《哈姆雷特》在外国经典文学中具有较高地位并不单单是因为“王子复仇”的故事模式,原作背后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是其故事性和叙事逻辑的重要支撑,文艺复兴对于人欲的重视、宗教地位的演变、基于人文主义精神的思考,这些无一不成为原著中人物复杂内心的组成部分。最后,《夜宴》在长线叙事中将原著的悲剧内核外化,结合观感体验将悲剧的氛围进行铺垫渲染,从中能够看出影片制作团队对于原著伦理纲常部分的挖掘与本土化的巧思,但并没有抓住原著具有普遍性的人文内核。其实,在本土化过程中无论是视听感受还是故事本身,《夜宴》并没有生硬之感,但是基于原著的文学性及历史地位,如何让受众顺利接纳一个已经知道结局的故事并从中感受到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这也是一段漫长的探索之路。

总体来讲,《夜宴》在影像风格上属于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化的精品,市场反馈和受众口碑虽表现平平,但这一勇敢尝试和堪称经典的艺术风格也为华语电影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本土影视化探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困境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面临着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与本土实际情况不同,其中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都会对受众的接纳程度和本土化过程中的改编幅度造成影响。这也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及发展水平去感受原著的创作过程,对其核心价值要有清晰、深刻的理解,拒绝“换皮”式的改编和翻拍。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本土化更不能为了外化戏剧内核而使原著的文学价值核心流于表面。以悲剧作品为例,文学作品中往往体现的是人性之悲,这种情绪的感染力不会随时代而褪去,而在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为了服务影片叙事逻辑而将人性之悲外化为人的悲剧,由人的共性变成了剧中角色的个人悲剧,无论是立意、角度还是普遍性都存在局限性。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终极目标与角色内驱力的关系。一方面是影像化过程中要考虑到受众的观感,但过多的人物背景及内心活动交代会导致叙事节奏拖沓,进而使作品影像化后角色的行为模式和思维逻辑不能被本土受众很好地理解和接纳。这就要求导演将角色相关的具体事件与抉择转变为对价值内核的回归,在理清原著核心价值导向的基础上梳理出为其服务的人物设定,找准发挥起承转合作用的故事发展节点有助于在本土化过程中找到合理替换故事背景或符合时代性的新的处理方式,从而在不破坏原有框架的基础之上讲述具有本土特色的经典故事,并以本土视角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出全新影像化阐释。

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文学作品的世界性与影像呈现时的本土落差。以迪士尼著名影片《狮子王》举例,同样是改编自莎士比亚文学名著《哈姆雷特》,其选取童话视角,借助动画电影的视觉呈现方式讲述了同样的“王子复仇”故事,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根本原因并不是其视觉呈现方式,而是剧作团队在改编过程中抓住了原著的内核,符合动画电影受众群体的接受逻辑,因此文化背景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影片核心价值的体现。本土落差的存在是由于外国文学本土影视化的目的是要让本土受众能够接受其价值导向输出,并且能够感受到原著具有世界性的情感张力,但影片在本土化过程中经常会走入“只求形似”的误区。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世界性一定不体现在其人物角色的金发碧眼上,同样,本土化也不只是将剧中人物以本土影像呈现在荧幕上这么简单。比如著名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炙热,这无关角色的外在形象,而是作家笔下所展现出的人物内在力量。我们在讨论影像重现经典时也不是一味地重现文字,在抓住角色和故事内核时进行合乎逻辑的二次艺术创作是值得鼓励的,也是必要的。

“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需要读者进行反复多次的细读,或参照他人的批注详解或心得,才能领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而电影一来针对的是尽可能广的普罗大众;二来其欣赏过程是有限的,电影主创需要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将故事叙述完毕,并且合理安排故事在不同时段发展、高潮与结束;第三,电影的欣赏是线性的、不可逆的,过于晦涩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描写和次要线索往往会被导演删去,或是转化为直观的镜头,将作者细腻的用心直接呈现给观众,避免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困惑。”[2]所以,在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视化的过程中,创作者还是要重视基于不同价值取向的受众差异,尊重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客观差异,并且正确认识本土化和视觉呈现本土风格的区别,以直观的镜头展现原著的核心价值,突显经典文学角色的核心魅力,在本土语境下讲好世界故事,体现出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视化对文学推广和培养受众多元接受水平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的对策与建议

文学作品的影像化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改编一样存在选材的问题,更牵扯到改编环节中对于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等的理解和接纳问题。因此,在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基于现实,立足本土视角,全面看待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面对的问题,并提出探索方向的可能性。

首先,要抓住改编作品的文学内核。经典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因其优秀的文笔和细腻的人物刻画,更因其中蕴含着跨越时代和国界的具有普遍性的精神内核。“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历来是英文电影的创作基础,为电影改编提供了情节素材和人物对白,同时也使其自身通过电影再现从静态的意义符号转换成动态的视觉影像,扩展并深化了文学经典的传播及影响。”[3]可以说,文学作品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不尽的创作源泉,影视也成为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推手。影视化的过程简化了文学作品的阅读入门,同时加速了文学作品面向更广大受众的推广,抓住经典文学作品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得到受众的积极反馈。

其次,要学会善用元素。在影视化的改编中,要清晰地认识到本土元素和本土化的区别,本土元素是在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过程中加入本土风格的镜头、配乐、化妆及道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快速地使受众建立起对于视觉呈现的美学接受,但是这样的本土元素堆叠的缺点就是当视听呈现与原著文学的核心价值出现冲突时就会加强这种突兀感,对受众的信息接受造成干扰,从而使其对影片故事的逻辑性产生疑惑。要想克服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在本土化时善于挖掘文化和经验的相通或相似之处,通过巧思使故事的可信度提升,在不影响原著小说核心构架的情况下进行替换和修正,让故事合乎情理地发生于本土。

另外,还要意识到优秀文学作品影像化的现实价值。“不管是影视对文学的侵蚀还是文学对影视的渐趋认同,都会使文学与影视的独立性面临挑战,而打破这一困境的出路是影视剧本具备更高的文学品格,以满足观众对其更高的人文精神的需求。而文学家的坚守,尤其是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才是影视作品达到更高水平的中流砥柱,在今天这个消费社会更需要文学经典提供有深度的价值理想和人文精神,来遏制影视往物欲和快感的无限度沦落。”[4]

最后,可以在剧作环节将故事背景、关键情节和驱动人物抉择的内驱力进行本土化。在不对主线框架进行破坏性重构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承上启下的、使故事发展和人物行为逻辑合理化的支线叙事,在不破坏故事原有叙事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节外生枝”的安排交代背景并且使长线叙事合理化、本土化,还要考虑到当下受众的文化背景,通过本土化的过程推动本土受众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审美观念和接纳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的路程注定是曲折的,抱着批判的态度回望固然是一种鞭策,但是我们更应该鼓励勇于尝试的前人,成功可以被当成经验,但不能作为模板。文学的复杂与多样性注定了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影像化的过程不能仅仅参照成功案例进行模仿,每部文学作品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点不尽相同,在摸索中总结出本土化的新路径,重视每部文学作品独特又宝贵的核心价值,才能更好助力外国经典文学传播的大众化,才能制作出更多优质的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本土改编电影,才能更好地推广中国文化,在世界影坛上发出中国之声。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原著本土化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拔牙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