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策略

2023-09-05罗丽娜刘凯华

戏剧之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意境

罗丽娜,刘凯华

(1.石家庄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5;2.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一、民间舞技术

民间舞技术是民间舞蹈表演的核心。民间舞蹈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性,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民间文化的表达,舞蹈内容来自实际生活,经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演变,民间舞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民间舞技术可以按照是否使用道具分为道具类技术和徒手类技术。道具类技术更考验舞者手腕的力量,常见的道具就是扇子、手绢等等,借助道具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来传递情感,将舞蹈表演的观赏价值发挥到极致。以道具扇子为例,转扇子、空中抛接扇都是一些常见的民间舞道具技术。东北秧歌中常见的就是以扇子和手绢搭配的民间舞道具技术,一些特色转花动作能够有效地将秧歌舞中的观赏价值展现出来。民间舞道具技术是舞蹈表达中借物传情的主要手段,对于展现舞蹈表演的风格特征至关重要。民间舞徒手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不借助任何实物道具,以肢体语言的集成作为表演道具,是民间舞技术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徒手类民间舞技术产生的过程融合了戏曲和杂技的技术内容,并在民间舞蹈表演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用特定的舞蹈动作展现民间舞蹈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性。例如,蒙古族舞蹈当中抖肩膀、维吾尔族舞蹈当中的转脖子、汉族舞蹈当中的翻腾等都是徒手类民间舞技术的代表。民间舞技术种类繁多且独具风格,一场完整的民间舞蹈表演离不开民间舞技术的巧妙应用,因此民间舞技术是提升舞蹈表演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基础。

二、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意义

民间舞技术与民间舞蹈表演的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巧妙地应用民间舞技术,能够使民间舞蹈表演更具艺术风格并提升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民间舞技术对于舞蹈表演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民间舞技术能够使舞蹈表演更具艺术风格。民间舞技术是舞蹈表演的关键载体且种类繁多,常见的道具类民间舞技术结合徒手类民间舞技术的肢体动作能够将舞蹈作品演绎得更加多姿多彩,通过民间舞技巧的融合展示,使源于民间的舞蹈更加贴近生活,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优雅而不失艺术风格。民间舞技术对舞蹈表演效果与艺术感染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其次,民间舞技术能够使舞蹈表演更加形象生动。舞蹈表演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展现完美的艺术形象,而艺术形象的展现有赖于舞蹈表演过程中的舞蹈技术动作。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能够影响舞蹈表演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感染力。巧妙地应用民间舞技术能够让观众在舞蹈观看过程中身临其境,使整个舞蹈表演更加扣人心弦。民间舞蹈表演中一些特定的舞蹈动作其实就是民间舞技术的展现,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借助民间舞技术将舞蹈表演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将民间舞蹈表演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民间舞技术能够使舞蹈表演情感更加真挚。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可以借助徒手类技术的肢体动作将舞蹈表演的情感以及思想表达得更为真挚,迅速将观众带入舞蹈表演中,或者借助道具类技术将舞蹈表演的情感寄托于道具中,灵活应用道具来阐述舞蹈表演的情感,使情感表达得更加真挚。

三、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方法

(一)整合民间舞技术与舞蹈表演情感

实践证明,民间舞技术在民间舞蹈表演中的合理应用能够让民间舞蹈表演备受欢迎。民间舞蹈表演更多的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舞蹈表演者对民间舞的热爱,将民间舞技术与舞蹈表演情感整合到一起,注重民间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带动观众的情感随着舞蹈表演的情感而不断起伏,真正展现民间舞的魅力[3]。民间舞技术与舞蹈演员内心情感世界的融合能够有力破除阻碍民间舞蹈发展的屏障,将舞蹈演员内心对于民间舞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以民间舞蹈《千手观音》为例,这个舞蹈作品就是民间舞技术与表演者内心情感世界相互整合的产物,虽然这个作品中的每一个舞蹈演员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她们仍然将自己对于民间舞蹈的热爱深深融入了民间舞技术中,完整地演绎出了自身内心世界的情感,使舞蹈表演的情感更加真挚。

(二)整合民间舞技术与传统文化传承

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外在展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间舞蹈的传承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现阶段,为了让民间舞蹈更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多地区的民间舞蹈被列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民间舞技术与传统文化传承相整合,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能进一步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间舞蹈中的文化传承的认知。当今社会,民间舞蹈表演能够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带来极大满足,民间舞蹈表演在文化生活中也备受重视,民间舞蹈表演常常出现在各地的大型晚会以及重大演出节目中,这也是实现民间舞技术与传统文化传承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民间舞技术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地位与形象[4]。

(三)整合民间舞技术与精神文化底蕴

精神文化是支撑民间舞蹈发展传承的重要依据。整合民间舞技术与精神文化底蕴能够保证民间舞蹈的精神文化持续流传与发展[5]。民间舞蹈的发源地遍布全国各地,所涉及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性。将民间舞技术与精神文化底蕴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持续发展。以《孔雀舞》为例,孔雀舞最精髓的部分就是依据于民间舞技术与精神文化底蕴的相互融合,借助民间舞技术将精神文化底蕴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纷纷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因而只有将精神文化底蕴与民间舞技术充分融合,才能发挥出民间舞蹈表演最真实的作用和价值。

四、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形式与情感的统一,实现民间舞技术的有效融合

注重形式与情感的统一以及实现民间舞技术的有效融合是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十分重要的应用策略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的情感层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民间舞蹈表演不仅仅展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喜怒哀乐,还通过舞蹈表演的过程传递特定情感,将丰富的人生哲理蕴含在舞蹈表演中,因此注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与情感的统一是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应用的首要条件。情感是民间舞蹈表演的必备内容,如果缺少了情感表现,即使民间舞技术再高超,也无法生动展现出丰富的舞蹈动作[6]。

以彝族三人舞《小伙、四弦、马樱花》为例,其是舞蹈形象与情感统一的代表作品。观看完整场表演后,几乎所有观众都会产生一样的观看体验,那就是舞蹈风格朴实、舞蹈动作难易结合、舞蹈演员热情风趣……要想实现舞蹈形式和情感的统一,就必须将民间舞技术和情感放到同等位置上,合理应用民间舞技术,展现舞蹈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彝族三人舞《小伙、四弦、马樱花》中,后小翻、后飞燕、倒踢紫金冠等民间舞技术是表现舞蹈表演情感的动态语言,将民间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得更加饱满和充实,带动观众的情绪以感受民间舞蹈表演的魅力。舞蹈形式与情感的统一能够有效实现民间舞技术的融合,促进民间舞技术与舞蹈表演真正地融为一体。

(二)注重形式与形象的统一,体现民间舞技术文化

现代化的民间舞蹈表演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氛围的渲染。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要着重于舞蹈形式与形象的统一,使其在情感宣泄中得以升华,从而体现民间舞技术文化。民间舞感染观众的主要手段在于以舞蹈动作为基础,以塑造生动的舞蹈形象为重要指标。舞蹈形式与形象的统一能够增强民间舞蹈表演的意境效果,将舞蹈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提升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实践应用,体现民间舞技术与舞蹈表演文化的融合[7]。

(三)注重形式与意境的统一,借助民间舞技术创造意境

意境是民间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民间舞技术创造舞蹈表演意境能够体现民间舞的地域性和象征性。注重舞蹈形式与意境的统一有利于民间舞主题的深化,在表演过程中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为他们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进而充分感受民间舞蹈的魅力。民间舞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现阶段又逐渐升华为原生态艺术。民间舞技术作为创造舞蹈表演意境的工具,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元素,合理地应用民间舞技术,将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民间舞蹈重新放归于生活[8]。

以壮族舞蹈《蚂拐》为例,其主要通过肢体动作模仿蚂拐的形象,借助舞蹈的形式进行表达,将简拙逗趣、硬朗沉稳、原始古朴的内涵蕴藏在舞蹈形式中。舞蹈演员借助徒手类民间舞技术,靠膝盖和脚步发力,模拟蚂拐有弹性的跳跃动作,为观众营造一种神奇的艺术境界,并通过特征鲜明、简洁清晰的舞蹈动作实现舞蹈形式与意境的统一。民间舞形式与意境的统一得益于民间舞自带的生活色彩,舞蹈形式借助舞蹈道具技术得以体现,增强了舞蹈意境的多样性和展现效果。注重形式与意境的统一更有利于推动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使民间舞达到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能够作为展现民族舞蹈的载体,有效增强民间舞蹈表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针对民间舞蹈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策略,我们要注重形式与情感的统一,实现民间舞技术的有效融合;也要注重形式与形象的统一,体现民间舞技术文化;更要注重形式与意境的统一,借助民间舞技术创造意境,使民间舞蹈表演更具内涵。民间舞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推动了民间舞蹈朝着艺术化与情感化的方向发展,恰当且巧妙地运用民间舞技术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民间舞蹈的精髓,传递真挚的思想情感,为观众呈现出完美的民间舞蹈表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舞蹈形式、想象以及意境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意境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