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茶产业创新发展探究
2023-09-05潘丽萍杨苗苗徐凯明
潘丽萍 余 虹 杨苗苗 徐凯明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
近年来,在汉中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茶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汉中的主导优势产业、绿色生态产业、脱贫攻坚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实现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1]。随着年轻群体逐渐升级为消费主力军,一些口感丰富、包装时尚的新式茶饮和各种有着新奇创意的茶叶“衍生品”正在成为茶叶市场瞄准的一个新赛道。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实现汉中市茶产业创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 汉中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茶产业格局初具规模
截至2022 年底,汉中市茶园总面积达132.4 万亩,茶叶总产量达6.4 万t,干毛茶产值达92.3 亿元,综合产值370 亿元,目前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稳居全省第一。汉中产茶区域覆盖西乡、南郑、宁强等8县区91 个镇746 个村,拥有30 万亩以上的基地县1个、20 万亩左右的基地县2 个、10 万亩左右的基地县3 个。截至2020 年底,汉中建设成了10 个省级茶叶现代农业园区,26 个市级园区,5 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 个省级示范社,一县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1.2 构建了茶产业良种繁育体系
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良种繁育。近年来,汉中市各茶叶主产区在良种母本园和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建设方面加快了步伐,“龙井长叶”“平阳特早”“陕茶1 号”等是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无性系良种品种。自2010 年起,汉中市无性系良种茶园每年增加5 万~8 万亩,2020 年底已达53.89 万亩,占到茶园总面积的41%,基本做到了产茶县区良种繁育体系全覆盖。
1.3 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成效显著
继脱贫攻坚之后,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汉中市政府重视各乡镇茶产业区专业村镇建设,重视发展茶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了名茶企与强村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茶产业联合体建设,由点及面带动茶产业发展[2]。2020 年底,全市共有茶叶产销企业1 842 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 家,省级龙头企业21 家,市级龙头企业31 家。
1.4 品牌建设工作成效初显
2005 年,汉中市政府整合了区域内的茶叶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汉中仙毫”“汉中红”“汉中炒青”“汉中毛尖”“汉中茯茶”五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0 年,“汉中仙毫”品牌价值达29.37 亿元,比2015 年增长12.02 亿元。现阶段,汉中各大茶企加大了品牌建设与宣传,内容涵盖品牌历史文化、生态优势、产品价值定位、视觉形象等方面,这将显著提升汉中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
1.5 茶产业脱贫增收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汉中市政府相关部门利用产业优势积极探索扶贫机制,茶企勇于创新经营模式,把茶产区的贫困户纳入茶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实现了脱贫增收的双赢局面。
1.6 新业态快速兴起,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十三五”以来,汉中市坚持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茶产业与汉中游、汉文化等产业紧密结合,茶园休闲观光、茶叶采制体验、茶园民宿、茶文化展示等新型业态迅速发展,茶产业由一产独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
2 制约汉中茶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由于汉中四面环山,多数茶园位于缓坡山地,茶园标准化难度较大、机械化水平偏低,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主要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留守乡村的都是体弱多病的老年群体,致使茶企生产成本增加,采摘不及时,进而导致茶园利用率不高。同时,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科技研发等人才极为匮乏,这也制约着汉中茶产业创新升级发展。
2.2 茶企创新动力不足,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汉中的大部分茶企都是中小企业,管理者水平不高,标准化生产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最新的营销理念和品牌意识,进而导致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做大做强。茶企间未形成良性竞争态势,且与国内外知名品牌茶企缺乏深度交流学习,缺乏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观念。
2.3 创新成本高、见效慢、资金缺乏
在汉中践行“两山”理念的基础上,有机茶园认证便是其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特色,但目前汉中有机茶园认证的数量却远远低于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有机茶园认证步骤烦琐、费用较大,茶企因资金缺乏不断缩小茶园认证面积,甚至直接退出认证,这严重制约着汉中茶产业发挥地缘优势、打造绿色有机品牌的进程。同时,茶产业的深加工环节很重要,而建设标准化、高水平的加工厂成本很高,普通茶企自身很难承担设备相关的高昂费用,这也导致他们难以实现创新发展。
2.4 销售市场拓展不够,茶旅融合流于形式
目前汉中茶品的主要市场还是集中在本市及省内,西北茶市的份额较少,全国市场还没有打开销路,许多地区销售处于空白,国外市场也有待开发。这些年,汉中市一直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名片,但是对于汉中茶产业和汉中文化及旅游业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深,茶园旅游、茶文化节这些传统的推荐形式只能吸引少数消费者。
3 助力汉中茶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茶园基地建设,加快经营主体培育
持续推进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丰产茶园培育工程,引导现有茶园向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集中,推进基地建设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帮扶茶企、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相关队伍的市场主体建设,不断提升茶企管理者水平、专业化营运能力和集约化生产观念。汉中茶产业要想在国内茶行业赢得一席之地,必须打破茶企间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鼓励其整合资源,组建产销集团,培育大型茶业集团,将各乡镇主产区的茶企生产集聚起来,增强汉中茶产业的规模效应,形成融合发展的态势。
3.2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落实绿色和质量兴农战略,注重茶园生态建设,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大茶园投入品管控,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人、事、物三位一体以人为主的溯源体系,建立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健全质量追溯制度,实现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监管,实现茶叶从种植、加工、包装、仓储、交易、物流信息的全链条可追溯、可视化,消费者买到的每一份茶都有独有的身份证和DNA,要求茶叶生产、流通企业和涉茶企业是入网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入驻平台的企业都需要提供上线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建立完善汉中茶叶产品和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框架,鼓励企业制定高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申报绿色、有机、ISO 质量管理体系、HACCP 体系等认证。
3.3 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恢复市县区两级茶叶发展基金,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支持,广辟资金渠道,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茶叶产业扶持资金不被挤占、挪用,重点用于支持良种繁育、标准化基地、加工改造升级、品牌营销推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环节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经营主体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发展茶园,规范茶园产权登记备案。鼓励企业利用农村空闲国有、集体资产新建茶叶加工厂和休闲观光设施,适当放宽茶叶企业用地审批条件。优先保障茶叶加工企业用电需求,落实农产品加工及贮藏电价优惠。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破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为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3]。
3.4 融媒体优化营销模式,打造强势品牌
在市县层面充分运用各种互联网平台,持续加大“汉中仙毫”“汉中红”等区域公用品牌营销推介力度,在机场、高铁等重要窗口设立平面广告,在中省等主流媒体投放专题广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推介,提高公用品牌的曝光率和公众知晓率。鼓励各县区和茶企努力打造公用品牌下的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在县区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中,全面植入茶叶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健全销售网络,开设茶叶旗舰店、专卖店、形象店专柜,推动汉中茶叶进超市、酒店、茶楼,提高市场占有率。融合新媒体手段,及时宣传展示汉中茶叶产业发展新成就,以“绿色循环,汉风古韵”的战略定位及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汉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要求,打造汉中茶品牌形象,提升汉中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5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只有通过高产优质的品种资源创新、高效低耗的栽培技术创新、绿色安全的病虫防控、先进加工技术与装备创新及跨界增值的深加工利用,才能实现茶产业的高产、优质、安全、低耗、增值[4-5],而这些创新都离不开创新驱动的动力源——人才。茶企负责人要与时俱进、紧跟市场新动态,积极招揽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政府要采取激励机制鼓励茶企聘请高端创新型人才。同时,加大茶企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在茶园机械化管理、标准化加工、茶叶精深加工与产品开发等关键共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模式,大力开展全产业链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茶农创新意识,培养茶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带动茶产业创新发展。
3.6 延伸茶产业链条,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发展路径需要延伸到多个行业领域,带动多种业态转型升级。汉中茶企要与时俱进、瞄准市场、找准定位、求变创新,积极参与打造汉中茶食、用、药、游一体的新业态。致力于打造汉中旅游文化名城的远景目标,将汉文化与茶之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集茶文化、民俗文化、禅文化及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线路,研发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茶旅游纪念品,组织开展茶文化引领茶产业发展研讨活动,大力宣传汉中茶叶品牌及功能,不断提升汉中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影响力[6-7],全力走好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三产融合、跨界拓展、全价利用的融合发展新路径,开拓新领域。
4 结语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汉中茶产业创新发展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产业特色,着力从以下六方面入手,促进汉中茶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强茶园基地建设,加快经营主体培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完善资金投入机制;融媒体优化营销模式,打造强势品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延伸茶产业链条,推动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