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023-09-05裴秋荣张小玲

广东蚕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淡水水产品

裴秋荣 张小玲

(1.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广西防城港 538026;2.防城港市防城区街道水产畜牧兽医站 广西防城港 538021)

一直以来,淡水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传统养殖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水产质量,但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1]。因此,基于原有养殖模式创新便成为促进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存在较多问题,“重数量,轻质量”现象明显,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忽略了水产质量,这在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2]。绿色生态养殖概念的提出,有着比较深刻的行业发展背景,相比传统养殖技术,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更加环保,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了水产养殖行业发展。

1 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概述

我国大部分的水产品都是从淡水中饲养出来的,根据资料显示,以前的水产养殖户都是依靠人工饲养,只注重产量和规模,而忽略了水产品的品质,再加上传统的手工养殖,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应对水产品的疾病,从而影响到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水产养殖业也在发生着变革,只有真正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物的需要,才能实现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淡水养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 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的理念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模拟出水生动植物在野外的生活环境,让它们更好地生长。将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应用于淡水养殖,能增强水产养殖的科学性,减少病害的发生,还能培育出无公害的天然产品;既能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又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2 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应用意义

在水产养殖中,绿色养殖技术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提高水产质量和养殖效率方面也具有突出贡献。近些年,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技术持续优化和创新,水产养殖行业发展速度明显提升,行业资源开发力度也逐渐加大,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绿色养殖概念的提出,主要就是为了缓解水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水产养殖效益同时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内涵[3]。除此之外,水产品是日常食物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坚持健康、绿色、环保养殖原则,能够有效提高水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食用需求的同时,保证水产品的绿色健康。总体上看,绿色养殖是水产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只有通过开发和研制更多绿色养殖技术,才能提升水产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

2 传统淡水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淡水养殖是指在河流、湖泊、水库及其他内陆水域中,饲养各类经济水生生物,如鱼、虾等。在我国,淡水养殖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行业。因为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实现集约、精细的养殖,分布比较广、投资较少、管理简单,是许多养殖户的主要增收致富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淡水鱼类养殖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养殖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我国淡水养殖行业中,水中的一些病原体,会由于养殖规模过大,让疾病在水生生物中快速地蔓延,治疗的速度也会变得很慢。而且,大多数水生动物对各种疾病的免疫力都很低,一旦发病,就会对渔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环境监管部门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时,发现许多水产养殖户滥用药物,如抗生素,导致水体中的病原菌毒性明显增大,水质日趋恶化。很多水产养殖户都在水中加入了一些高浓度的农药,导致水体中的农药残留超标,这种水质饲养出的水产品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传统的养殖理念,许多人只会选择昂贵的饲料,而忽略了对水生生物的习性和水生态的保护,没有正确的对照,所选用的饲料既不能满足水产品的生长需要,又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氮、磷、钾的含量严重失调。

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丧失生产绿色生态产品的根本条件,也就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当前,许多水产养殖户对养殖环境的选择、清洗等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对养殖环境的选择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养殖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维护,不能有效地进行清洗、消毒,导致养殖效益不高。

3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3.1 养殖环境设置

将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其基本前提在于,能够按照实际需求来科学模拟淡水生物在野外的生活环境。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科学选址。绿色生态养殖不同于普通养殖,其意义和价值前文已进行过阐述,要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关键在于如何营造绿色生态环境。首先,要保证养殖区域内土质和水质无限接近于自然状态,尽可能减少污染物质,提供便利的进排水条件。对此,养殖场要能够结合地形情况和养殖需求科学选择地理位置。针对水产品和养殖池的环境来做适当的调整,或是增加水草,或是营造其他适合水产品的环境,能够提高最终的养殖经济效益。在绿色生态养殖的大背景下,水产养殖户要注意水产养殖的环境,选址时尽量避开污染较大的水域,并注意维护养殖区域的环境。在选择养殖地理位置时,最好选择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于投入物的运输和水产品的销售,同时也有利于监管部门的检查和指导工作。在实际养殖中,为了达到绿色养殖的目的,必须模拟自然条件种植水草,但要避免大面积种植,因为若存在大量水草会导致水体的含氧量下降,从而对鱼类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还要保证水体中的益生菌种类和数量,从而为鱼类提供生长所需的浮游生物。

第二,合理调节水质。养殖场水质并非一成不变,即便前期创造了极为优越的养殖环境,保证水质无污染,但随着养殖活动持续进行,水产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气候持续发生变化,养殖场水质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众所周知,水体质量关系到水产品的生长效果,科学使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调节水质,积极发挥光合细菌、沸石粉或活性酵母等物质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培养有益生物来清除养殖池内杂质和污染物,可净化水质,提高养殖效益[4]。养殖户要根据水产特征来有针对性地调节水质。比如在养殖鱼、虾、蟹时,养殖户首先需要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目的在于为鱼、虾、蟹等水产提供绿色的水体环境。然后再投放微生物及有机肥,调节养殖池的水质。浮动草床法除了能合理选用物理、化学的水质调节剂、微生物等,还能有效地调节养殖池的水质。浮动草床是根据自然法则,在养殖池的水面上,以浮床为载体,通过吸收、吸附、生物竞争的机制,吸收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的氮、磷和有机物质,并以收获的植物体的方式将其排出水体,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在实际养殖中,应将该技术与其他水质调控技术相结合,真正做到绿色生态养殖。

第三,正确选用饲料。选择正确的饲料,能够减少不必要环境的污染,更能够达到绿色生态养殖的目的。因此,养殖户需要认识到正确选择饲料的重要性,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饲料,严禁在饲料中增加抗生素或是其他激素影响水产的生长。为了提高水产品质,可以在饲料中增加一些腐植酸等物质。除此之外,养殖户还需要针对水产生活的习性合理控制饲料的供给量。例如,草鱼的食量较大,排泄物较多,而草鱼的排泄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成杂食类鱼可食用的物质,因此可以将草鱼和鲤鱼等杂食类鱼混养,这样可以减少饲料投入,降低养殖成本。人工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提供足够的饵料,以确保水产品的快速成长从而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而饲料的使用则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根据多年的水产养殖实践,合理、科学地使用饲料,可以有效地促进水产品种的生长发育,降低由于水产营养不均衡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绿色生态养殖的理念,饲料的选用也会更加严格。从目前所使用的生态饲料的状况来看,为了适应市场上的生态养殖,一些养殖户放弃了传统的人工饲料,转而采用植物、动物、谷物等自然饲料,丰富的饲料,丰富了水产的食品种类,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对天然食品的急切需要。

3.2 水产品种选择

水产养殖品种往往与养殖场经济效益紧密关联,因此在采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淡水水产养殖时,也需要考虑养殖品种与经济效益间的关系[5]。在具体操作中,养殖场或养殖户要能够以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地质环境为基础来选择水产品种,目的在于尽可能提高水产成活率和适应性,对于环境较恶劣地区,水产的抗病能力需要重点考虑。为满足水产养殖的经济和生态需求,各养殖场在采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水产养殖时,须采取“混养”策略,即让多种淡水水产在同一空间或环境下一起生长,如鲶鱼、草鱼、青鱼混养;鳖、虾、蟹混养等,这样可以既能提升水产质量,同时也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在选择适合绿色生态养殖的水产种类时,有几个关键原则需要遵循:一是充分了解各种水产品种的特性,以便找到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二是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所选品种对环境友好;三是定期观察水产生长状况,适时调整养殖种类和比例,以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四是选择正规的水产种苗购买渠道,确保购买的种苗质量可靠。

3.3 病害防治

一直以来,病害都是淡水水产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一旦发生病害,对水产质量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采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淡水水产养殖时,各养殖场和养殖户要针对性地制定病害防治措施。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共生。共生是一种水产与水生植物混合生长的模式,意在促进彼此共同生长,相互依存。在这种模式中,水产和植物可以同时生长,水中有许多的植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疾病。水产常会出现一些疾病,这主要是因为水产粪便中存在很多病菌,如果水产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容易提高病害发生率,但是将植物融入水产生长环境,不仅可以在光合作用下提高水体含氧量,还可以增强水产的抗病能力。事实上,投放大量水生植物,其核心意义与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水产养殖效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突出水生植物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的所发挥的作用,即调节水产粪便成分,增加水体营养物质含量,减少水体环境中的致病因子,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体环境中的氧气含量。

第二,混养。混养与共生不同,需要在同一环境空间下养殖两种或两种以上淡水水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共同生活和生长的水产必须能够“相互利用”“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降低淡水水产的患病概率[6]。比如,在养殖池中混养草鱼、鲫鱼、鲤鱼及鲂鱼等,考虑到不同的鱼的品种,生态阶级会有较大的差异,混养能提高养殖池中的生物多样性,形成更加丰富的生物链,例如鲫鱼和草鱼活动范围在池底,可能会破坏池底的生态环境,这类鱼患病时移动速度会明显降低,会成为肉食性的淡水鱼的食物,从而避免了病原体的再次传播,有效遏制了病害的发生。

4 结语

淡水水产养殖涉及不同的水产品种,它们各自生活习性和生长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形成了不同生态阶级。对于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户而言,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科学匹配养殖环境与水产品种。同时,为了尽快达成生态化绿色养殖目标,更要打造一种积极、绿色、生态化的淡水水产养殖模式。无论从环境、管理方法还是具体水产品种的选择,都需要因地制宜,更要注重病害的防治,充分发挥出绿色生态化养殖技术的优势和价值,合理搭配养殖要素,营造一种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淡水水产品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鲸豚趣多多之它们爱淡水
跳到海里喝淡水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