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3-09-04席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实践高校信息化

席宇

内容摘要:本文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高校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困境,分析了信息化在高校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价值及其对高校中文教学的重要影响,进而提出,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必须进行改革创新,采取有效的实践对策,促进高校中文教育的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 高校 中文教学 实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信息化时代对中文教学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因此,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推进高校中文教学改革,提高中文教育实效性,不断推动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分析存在的制约因素,促进高校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高校中文教学目前的困境

1.个性化教学不足

目前,高校中文教学中往往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满足。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许多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其一,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不够个性化,不能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帮助。例如,一些学生语文基础较差,需要更多的语文知识补充,然而教师却没有对他们进行分类指导。其二,在高校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同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有些学生习惯音频学习,但课堂上缺少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抑制。其三,学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往往不得不将其它学科的时间也用来学习中文。

2.情境教学应用不足

情境教学通过营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快地提高语言运用的各项能力。然而,许多高校中文课堂上这方面的探究比较少,导致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其一,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很少涉及到课程外的实际情境。例如,在学习散文鉴赏的课程中,教师只说了一些文学理论的知识,而很少将其运用到当代实际生活中。其二,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例如,在学习诗歌鉴赏的课程中,教师常常忽略对诗歌的美感的讲解,单纯强调了诗歌的形式和结构。其三,情境创设不够合理。例如,在教学中出现一些情境人物或者场景却与当代生活脱节。这就导致了学生难以适应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环境。

3.重视必修课而忽视选修课教学

在高校中文教学中,选修课程常常被忽视。这样的一种现象,不仅制约了中文教育的发展,而且也浪费了珍贵的教育资源。其一,在高校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必修课程的授课,而对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其二,学生选修课的机会较为有限,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例如,学生对于话剧、文学创作等选修课的喜好程度比较高,但是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二.信息化在高校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而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趣、生动、丰富的学习方式。其一,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课程内容展现得更为直观、形象,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播放器等设备,将语言材料、图片、视频等呈现在课堂上,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二,通过网络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范围内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课堂氛围。

2.提高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学习时间分配不均衡的现状,采取将知识浓缩在课堂上的教学思路,然而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比如课堂时间不足、教师备课难度大、学生消化能力有限等。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例如,采用学习管理系统和电子邮件,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及时地交流和沟通,提高教学质量;采用网络学习平台,不仅有助于机构、学校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可以降低教师授课的成本,同时还带来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特征

高校中文教学的特点是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自我建构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而且适度的技术支持能够在实践中实现最优的成果。例如,课程设计可以采用情境教学、任务导向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互动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可以通过网上测评等方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能够更加符合个性化需求,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4.推动课程教学的目的性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的目的性,即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系统地安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例如,在线考试、答疑平台等应用,能够降低教学的成本,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有利的交流渠道,在后期的课程设计和调整中,有效地帮助教师和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三.信息化时代对高校中文教学的影响

1.知识结构发生变化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信息技术成为了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知识产出。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下,中文课程的知识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首先,中文课程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常常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资讯和文本,他们形成的文化背景更加丰富多样,需要中文教学紧跟时代发展,从而涵盖更加广泛的知识点。其次,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更加专业化与系统化。随着信息化时代各种行业与领域的发展,也促使中文教学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新闻报道、广告语言、网络文化等。同时,对于中文教学在语言知识上的体系构建和系统化完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中文课程的知识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化。信息化时代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和课堂笔记,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和学习方式,中文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在学习《紅楼梦》课文的时候,学生除了可以直接阅读小说,还可以通过图形化的分析工具、音频解说及学习社区等方式加深对其中人物、情节、精神核心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全面系统、深度丰富地了解这部经典作品。

2.促进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新兴的技术手段,也促进了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这个背景下,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资源可以使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效益性。

首先,信息化时代催生了更加注重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意意识。例如,在教学《写作》这一门课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式演示、作品评析等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意,从而更加深入地体验写作的乐趣,提高语言沟通效果。其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精课”化,也就是让课程更加精准地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中文阅读课程中,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了解学生的阅读分类、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背景和兴趣特点等,从而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再次,信息化时代可以将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促进跨学科的探究和体验。例如,在学习《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程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智慧,探讨其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启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如VR技术,加深对文化历史的体验和感受。

3.促进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中文学科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宽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在教学中将信息化融入提升文学素养、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等多方面的人才培养,成为了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

首先,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教学特点,中文学科的师资队伍也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注重培养信息技术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时代的高校中文教学改革需要。例如,在教学《口才》这一课程的时候,老师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制作的能力,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和创意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预期的效果。其次,信息化时代也使得学生的就业市场和竞争更加激烈,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注重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入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例如,学生学习了《新闻写作》,不仅理论水平提升,同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社交网络等现代技术,深入了解新闻市场,参与社会事件、舆论事件,丰富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促进高校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对策

1.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的科学性

高校中文教育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使用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忽略了科学的应用。例如,很多老师用计算机上的PPT来讲课,面对学生的反应缺乏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更没有利用互联网对课外材料和教学资源的深入挖掘。这样,信息化技术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这些老师也没有真正把信息化技术用于教学,而是仅仅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使得信息化教育仍然处于停滞状态。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校中文教学可以更加突出科学性,注重数字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将中文说、听、读、写四项技能相结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计划,采用定制化的教学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例如,在学习《文化汇编》课文的时候,可以设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如制作文化主题网页、撰写文化节目脚本或是拍摄文化题材短视频等,对学生进行知识点巩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其次,应当注重数字化、模拟化等信息技术应用,利用网络、移动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等工具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诗词鉴赏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授课,对异曲同工的句型加深学习印象,并在教学结束后设置网上测验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2.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依托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但是许多教学资源并没有真正有效融合。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许多高校中文教育没有真正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线下教学通常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而线上教学则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共享的资源,缓解了线下课堂时间的压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老师并没有考虑如何将线下、线上的教学相互融合、进行有机结合,仅仅是呈现了高校中文教育应用信息技术的表面,不同的在线资源很少进行有效地整合。

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与教学全过程进行融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首先,应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接触到多种形式的教学,具有更全面的教育意义。例如,在学习宋代韩愈《进学解》的时候,可以将网络互动和在线讨论的方式应用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形成知识共享的氛围。其次,在课程设计中注重跨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人物传记时,可以涉及多个学科,如历史、人文学科、语言学等。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一篇文章所涉及的各种学科背景,拓宽知识面。

3.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系统性

高校中文教育的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的环节组成的,包括教师备课、课堂讲授、学生作业、考试考核等。管理和支撑这些环节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是高校中文教育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障。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高校中文教育缺乏综合性的信息技术支持,很多教师只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单一功能的应用,而不是系统性地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与协调。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系统性,即在课程的不同环节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例如,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需要进行网上讨论,通过讨论发表意见和建议,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课程内容。此外,还可以在网上文献获取、图书馆查询等方面加强网络能力培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信息化时代为高校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一些制约因素,在面临这些挑战的同时,高校中文教育应该加快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步伐,倡导并积极推广个性化教学、情境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快速发展。要实现高校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善,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升级现代中文教育的个性化、情境化、数字化、科技化、全程化的目标,加强信息技术在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实现信息化时代下高校中文教育的大范围、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渊明.探究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20,v.7(13):65-67.

[2]刘波.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J].新校园(理论版),2016.

[3]田晔,曾新华.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35-36.

[4]桂小敏.高校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课外语文,2021,20(12):49-50.

[5]桂小敏.信息技术时代下的高校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学与教育,2021,000(003):P.134-135.

[6]刘洪勋.信息技术时代下的高校中文教学改革路径研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2(11):3.

[7]徐小媛.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变革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12):3.

[8]桂小敏.“金課”建设下的高校中文课程教学创新[J].教师,2021.

[9]韩雪飞.高校中文教育情景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5):2.

(作者单位:长春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高校信息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