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语文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2023-09-04冼敏怡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邓稼先课程思政

冼敏怡

内容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必然路径,也是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思维方法,要求各学科深入挖掘、有效激活和积极拓展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学生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的行为表征,培养亲社会行为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本文以部编版語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邓稼先》为例,探讨依托语文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合理性及实施策略,旨在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健全学生的品德结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程思政 亲社会行为 邓稼先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教学课程中,渗透和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育高素质、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教育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学生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的行为表征,培养亲社会行为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语文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应用好语文课堂这个主渠道,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识别力,深化学生亲社会行为理解力,提升学生亲社会行为表现力,使学生形成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品德结构,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统一。

一.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会有些偏差,本文讨论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与反社会行为相对的,旨在造福他人、群体与社会的积极行为。对亲社会行为的归因,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看法。社会生态学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可确保物种生存基因的天生特质,是人类本质的基本成分。[1]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对孟子的“性善论”的“翻译”。亲社会行为是人的本质,那就意味着这种特质是可激发的可唤醒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经过观察学习和强化而习得的经验。[1]如果说社会生态学理论建构了我们关于亲社会行为的认知理念,那社会学习理论就为我们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即通过替代性学习,学生观察别人是如何做的,以及别人行为的结果,从而习得亲社会行为。

二.依托语文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合理性

1.满足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作为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2]新课标的相关阐述构成了指导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理念与原则,而依托语文思政要素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是理念的落地与具体的方法路径,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体目标。[3]

2.保持语文学科的特色

品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开展品德教育的思维方法。但当品德教育渗透于具体的学科课堂中时,容易“喧宾夺主”,学科课堂异化为政治课堂,导致政治说教宰制学科教学,遮蔽甚至消解了学科特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德育方式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因为与知识、技能教育相比,品德教育具有“形而上”的特点。德育不可能抽象地发生,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如果不调动具体学科的思政资源为其服务,那就只能主要依靠语言输出,就容易沦为说教。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与综合性,具有“课程思政化”的天然优势。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教材,是一座蕴含丰富德育资源的宝藏。从整体上看,语文教材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多方面的内容,全方位建构着学生的三观。此外,语文教材中写作、综合性学习等板块,是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实验田”,推动学生将内心的道德力量外化为道德行为。具体来看,一篇篇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图画、丰沛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染与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德育成果,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遵循学生发展的特点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中学低年级是由他律转向自律的过渡期,也是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不再盲目臣服于规则的权威性,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因此,德育方式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度以及内化程度,进而影响学生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完成度。

此外,现阶段的中学生成长于中国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有着更开放的视野与活泼的思维,接收的信息也更繁杂。而不同文化之间、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掀起的层层巨浪,不断冲击着他们还在建构中的个人价值体系。学生的品德犹如行驶在汪洋中的小船,容易在一场场信息风暴中分崩离析,需要教育力量的介入,为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保驾护航。语文学科本质上是塑造人的学科,依托语文思政元素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符合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也是帮助学生应对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

三.依托语文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1.分析文本,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识别力

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识别力,即是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特点、表现与意义。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与把握亲社会行为的表征在不同时空中的变化。

在《邓稼先》这篇课文里,杨振宁以饱含感情的文笔向读者描绘了一位做出了巨大奉献却鲜为人知的民族英雄。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抓住关键信息,梳理人物生平,并绘制人物生平图。从人物的人生事迹中,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邓稼先为了民族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其次,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章中描写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语段,字斟句酌,仔细品味,同时补充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外实力情况等相关资料,使学生明白邓稼先贡献的“巨大”体现在哪里,并总结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此外,组织学生比较“分享”与“奉献”两个词,引导学生回忆使用两个词语的一般语境,比如“分享”可用在同辈之间,“奉献”主要用在个人对集体上,使学生体会“分享”蕴含的“我有大家都有”的意味以及“奉献”蕴含的“宁愿自己没有也让大家有”的意味。通过词语的比较,学生不仅深刻地体会到邓稼先不求回报的品德,而且也学到了语言知识,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深微妙。当学生对“奉献”一词有所感悟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并适当地解释这一名词的内涵,但不宜做太多延伸,更不宜大講道理,而是要勾连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例稍加点拨,达到学生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知道“奉献”是亲社会行为的特点之一;明白邓稼先的“奉献”是一种亲社会行为的教学目标即可。

此外,与邓稼先所处的时代不同,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安稳祥和,个人主义的呼声高涨,再加上各种负面的社会新闻频发,学生可能会对奉献精神的价值产生怀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邓稼先的奉献精神的时代意义展开讨论。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明辨是非,获得真知,发展了思辨思维。同时,辩论也为中华民族优良品德注入时代的活水,使其日久弥新。其次,教师可以开展主题为“‘奉献新解”的活动,鼓励学生重新解读“奉献精神”。学生一方面可以结合现代杰出人物的事迹来解读,另一方面也要挖掘身边小人物的故事,探讨新时代语境中“奉献”的内涵、表征与意义。

2.创设情境,深化学生亲社会行为理解力

当学生对亲社会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后,下一步就是要深化学生的认识,并引导学生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最终促进德育效果的内化。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连通文本世界、作者世界与现实世界。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穿梭于不同的“世界”中,自主建构独特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教授《邓稼先》时,教师可以抓住“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句话中“巨大贡献”与“鲜为人知”两个词之间的矛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挖掘这句话的深层内涵。学生要深刻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研读文本,理解邓稼先的“贡献”既体现在推动了国家科研事业上,也体现在他彰显了中国男儿的精神面貌上。其次要了解邓稼先所处的国际环境与社会环境,体会当时环境形势的严峻,进而理解为什么说邓稼先的贡献是巨大的,以及为什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呈现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如“任人宰割”的中国实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实况、有关邓稼先的纪录片和影视作品等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此外,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富有感情地讲述邓稼先与其妻子和友人的故事以及描述别人眼中的邓稼先,使学生全面地了解邓稼先。梳理邓稼先的家族谱系,讲述家族杰出人物的故事,如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的事迹,引导学生寻找邓稼先爱国之情的“根”。讲述与邓稼先同时代的杰出人物的故事,如本文作者杨振宁的事迹,使学生明白为国奉献是当时无数中国好男儿的共同选择。

角色扮演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个体对不同角色的扮演达到体验不同角色内在的目的,可提高其认知水平。[4]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去洞悉他人的立场和行为,从而体悟事件主人公“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另一方面,学生在演绎事件的过程中容易作出积极的意义解释,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5]因此,在教授《邓稼先》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邓稼先的爱国行为与爱国精神的理解。在这篇课文中,处处都有作者为读者留下的通往邓稼先的情感世界的线索。比如“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等,这些创作的空白处都可以引导学生代入邓稼先的角色,鼓励学生合理想象当时人物的言行与心理活动,并把自己的想象以说与写的方式演绎出来。

3.内外联动,提升学生亲社会行为表现力

学生通过研读文本,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形成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特点及表现的认识,理解亲社会行为的价值与意义,但这不是终点,教师还应创造各种机会,推动学生将积极的心理活动转化为具体的亲社会行为。这是检验德育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健全学生品德结构的重要一步。

语文课堂既是亲社会行为的训练场,也是亲社会行为的检阅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既能够检验德育效果,也能借此发现德育工作的漏洞。合作学习是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相结合的典范。这种模式把个人行为变成了集体智慧的一部分,淡化了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立关系。[6]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成员需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设起彼此包容的伙伴关系,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需要接受或者提供支持性的帮助,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分歧,既有利于学生习得亲社会行为,也为学生提提供了表现亲社会行为的机会。

在教授《邓稼先》这篇课文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品析课文中重要的字词段,理解邓稼先的人物形象,体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教师应巡视课堂,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对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进行提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以及组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的重点应放在个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对推动学习目标达成的贡献度”、“对他人的支持度”等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

教师还可以将“小组”的概念渗透于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和学校生活中,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管理班级、安排班级事务和组织班级活动等,如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负责班级的黑板报、轮流主持班会,成立卫生监督小组、班级报刊编写小组、文体活动筹办小组等等。各小组想要完成好某个项目,其中的组员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做出亲社会行为,包括帮助、谦让、合作、与人共享等行为。此外,小组负责的项目想得到集体的认可,组员们就要心向集体,心怀同学,甘于为集体奉献,才能办好真正有益于同学和集体的事情。

课堂之外,教师要善于利用“社会大课堂”,促发学生亲社会行为。教师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志愿活动、劳动实践等,引导学生将道德修养、理想信念、人文精神等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用各种方式把个人经历与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并进行分享交流,这些故事是润泽他者心田的甘泉,也是学生个人品德发展历程的见证。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如同培育一株幼苗,不能一蹴而就,唯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学校是学生完善品德结构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旋律,加上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加持,语文课堂无疑是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训练场与检阅场。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深入挖掘之,有效激活之,灵活运用之,创造性拓展之,才能将这株幼苗培育出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

[4]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06):28-31+52.

[5]朱辉.“双新”背景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角色体验式教学[J].内江科技,2023,44(02):155-156.

[6]陈云晓,安宝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共情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22(02):39-42.

[7]徐清江.统编教材立意的中学语文课程思政[J].中国教育学刊,2023,No.360(04):108.

[8]陈鹏磊,郎文静.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三重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3,No.360(04):108.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邓稼先课程思政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