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特质与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研究

2023-09-03刘强陈颖侯博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服务态度人格特质志愿服务

刘强 陈颖 侯博

摘 要:根据江苏省349名青年大学生的调研数据,从人格特质角度构建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透视人格特质驱动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可持续路径。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主观规范、服务态度和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显著正相关。人格特质不仅直接影响其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还通过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服务态度的中介作用以及主观规范—服务态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其志愿服务持续意愿产生间接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人格特质对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传递路径,以期为实现持续性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供给行为提供切实可行的模型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志愿服务;人格特质;主观规范;服务态度;链式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D623.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青年群体实现梦想提供了巨大的思想鼓舞和动力源泉。志愿服务是青年施展才干的重要方式,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特有的青春力量。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我国志愿者总数达2.22亿人,志愿者人工成本价值折现1954亿元。作为社会服务的先锋群体,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规模庞大,服务热情高涨,活动领域日渐深入。从社区的新冠疫情防控到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事件,广泛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凝聚起战胜风险挑战的强大青春力量并担当起新时代“志愿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青年大学生是志愿队伍的主要来源,对志愿服务项目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同时也暴露出服务时间较短,持续性参与不够或中途流失的问题[1]。志愿意愿的缺失将无法满足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就感,从而降低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志愿行为的持续性发展。因此,志愿服务中留住青年群体往往比吸引青年群体更难,志愿意愿的可持续困境越来越成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在此背景下,研究青年大学生志愿意愿形成的深层机理,对于巩固公共服务发展成果,推动志愿服务的理性、健康、可持续有着重要意义。

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基于文化教育与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向受助对象奉献自己的态度与行为的社会公益活动[2]。志愿服务意愿是志愿行为产生的前置条件,是个体深思熟虑后自愿对社会提供的一种长期的无偿帮助[3]。目前,国外学者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志愿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形成了功能理论、特质理论以及多因素模型理论的解释框架。Smith学者首先提出研究志愿动机的双因素模型,将其分為利己与利他两类[4]。功能理论认为志愿服务可以实现志愿者的特定动机,进而建立起志愿者行为的过程模型[5]。特质作为个体内在的神经心理结构,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多因素模型则认为持续志愿意愿的产生是社会经济、人格、统计学特征等持久性因素和机会、道德认知等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国内的研究主要从21世纪初开始,与大学生运动会、奥运会等重大公共事件有密切联系。学者多基于我国青年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学者的理论,发现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如一些青年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的认知不够充分,参与志愿活动的主观性不强,奉献精神意识亟须提升[7]。有学者从微观的个体特性、中观的组织因素、宏观的社会支持三个层面分析了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意愿变化的原因进而探讨了提升志愿服务意愿的可能路径[8]

在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意愿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志愿服务的动机、志愿者的主观倾向进行了详细的探索,系统地回答了“谁会参与志愿服务”和“参与志愿服务为了什么”的问题。但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连续的生命周期,需要志愿者始终保持高水平的志愿意愿来持续推进,以增加志愿服务组织队伍建设的稳定性,在前因变量和结果影响中还存在过程变量值得挖掘,“什么会影响志愿服务的过程”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人格是个体最稳定的特质之一,能从根源上解释志愿意愿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成为持续志愿意愿研究的关键因素。在青年大学生成为志愿者之前,特质变量对其志愿服务意愿的形成和激发产生重要影响,为解释青年大学生志愿意愿生成的原生动力,突出态度、规范等中间变量的重要性,有必要从心理层面探究影响持续志愿意愿的内在因素。从事志愿服务的往往是外向人群,因而有必要对人格特质与持续志愿意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明晰其中的内在影响机制,打开志愿服务过程的“黑箱”。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以青年群体的人格特质为切入点设计调查问卷,选取主观规范和态度作为过程变量构建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人格特质影响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深层机理,从而拓展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体系,为志愿服务行为的有效干预和志愿服务队伍的长久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假设

志愿服务是承担公共责任的公众参与行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于个体明确的理性意识而自觉自愿做出的选择。从志愿行为产生的内在动机和行动逻辑来看,志愿服务首先是基于人类内心深处的良善本能,受人格意志的支配[9]。人文关怀的价值意蕴涵盖了志愿者的人格特质、品德和责任意识等,具有强烈的价值倾向和奉献精神[10]。个体以志愿者身份示范社会成员,引领社会风尚,对于公共价值行为的维护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持续参与意愿的形成需要将志愿者的个人发展纳入其中,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的有用性追求。社会态度的倾向性决定了社会行为的选择指向,积极的志愿服务态度有助于激发个体的参与热情,提高个体再次加入组织的意愿。理性行为视角下的价值理性决定了志愿服务的性质与方向,工具理性则对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保障与促进作用[11]。因而人格特质可以从不同的理性维度对志愿者的心理动机、行为价值进行分析,从根源上解释持续参与意愿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格特质对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

人格特质是指个体拥有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情感与心理特征,即由于处于特定成长环境,从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与态度表现[12]。赵琛徽的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中的尽责性和宜人性有利于个体形成自我发展的心理资源[13]。Cho进一步指出,外向、宜人的个人特征正向预测义务教育志愿者的社区参与意愿[14]。周媛的研究也证实,开放性人格、宜人性人格和责任性人格对行为意愿有正向激励作用[15]。人格特质是思考、感官多要素的综合表现,稳定的人格特征会对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内在能量,从而驱使青年大学生表现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认知和行为倾向。据此,本研究假设:人格特质对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有正向激励作用。

(二)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

主观规范是个体感知周围观念的影响,具体到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则表示相关政府部门、社团协会、高校教师、同学朋友对于自己志愿服务意愿的支持或反对程度。Ajzen指出,人格特质不同的个体在内外部压力的感知程度上很有可能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规范[16]。Milfont对环境治理行为的研究发现,宜人性和责任性特质是主观规范的重要影响因素[17]。更有责任感的个体会更关心来自同学朋友的感受,更倾向于遵守身边群体的行为期待[18],其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观规范程度也会相应更高。相应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19]。Law的研究發现,主观规范水平较高的个体更有可能成为志愿服务者[20]。家庭和学校是大学生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不同层面的社会支持能够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志愿服务等亲社会行为也会随之增加[21]。Veludo对青年志愿者的调查发现,主观规范是持续志愿服务的重要决定要素,是其他因素对未来志愿服务意愿的潜在中介[22]。主观规范作为一种个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倾向,是人格特质影响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一个重要途径[23]。根据已有研究发现,本研究假设:主观规范在人格特质与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中发挥中介作用。

(三)服务态度的中介作用

服务态度是指行为主体对具体行为的看法与认知,积极的行为评价会加强个体选择某种行为的意向,而消极的评价则会使个体采取避免行为。王泓通过全国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个体认为志愿服务能够增加社会阅历、充实生活和创造社会价值,其志愿服务参与的倾向会更高[24]。Lee的研究证实帮助他人的态度对志愿行为意向的显著正向影响关系[25]。青年大学生在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时,会基于已有专业知识能力、个人兴趣爱好等对参加志愿服务进行判断,认为参与志愿活动能够帮助他人的同时锻炼自己,行为表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人格特质作为个体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是预测态度形成的重要变量[26]。已有研究表明,公众的人格特质与他们的行为态度密切相关[27]。Brooks对散户投资者的调查发现,人格特质在决定风险态度方面比情绪更重要[28]。Lee对建筑工人的调查发现,外倾性和开放性人格特质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冒险态度[29]。彭甜甜对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均能正向预测接纳态度[30]。因而,人格特质可以通过行为态度进而影响行为意愿。Li发现,自主性高的个体对志愿服务持有积极的态度,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31]。高责任感和高自主性的青年大学生会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渴望和期望转化为个体的认知行为,其志愿服务参与的态度更积极,对志愿服务意向的影响作用也更强。根据已有研究发现,本研究假设:服务态度在人格特质与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中发挥中介作用。

(四)主观规范和服务态度的链式中介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与理性行为的主观规范、态度显著相关,而且理性行为理论在人格特质与行为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2]。Liu等人对于家庭节能行为的研究也证实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33],为此可进一步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讨论这一机制之间的并列中介作用或者链式中介作用。根据理性行为理论的观点,主观规范和服务态度都是一种心理认知,前者侧重于观念,后者表示一种心理倾向,他们之间存在共同的信念作为基础,具有一定的联系。Ajzen指出,规范和态度是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概念,个体对某种行为的评价会受到社会预设的规范观念的影响[34]。随后有学者在研究中增加了“主观规范—态度”这一路径,发现模型的解释力得到了明显提高[35]。Wang对于居民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发现,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是人格特质作用行为意愿的显著内生变量[36]。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态度,态度正向影响行为意愿[37]。青年群体的态度与其参照群体(家人和亲朋好友)的认知期望密切相关[38],处于特定场景中的个体会不断确认他人的看法而表现出态度的可塑性特点,因此他人的观点或与他人的辩论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态度[39]。具有更高责任感的青年大学生为了服从集体规范或与身边重要他人的言行保持一致,会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志愿服务态度,进而影响其志愿服务的持续参与意愿。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假设:主观规范和服务态度在人格特质影响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过程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为保证问卷设计的合理性,研究主要参考已有的行为理论量表和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相关文献,在专家审查以及预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问卷说明,旨在帮助被试者了解本次调查的主题和内容;二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与志愿服务的持续参与情况,以了解被调查者的属性特征;三是青年大学生志愿行为量表,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度量其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s,PT)、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SN)、服务态度(Attitudes,ATT)和意愿(Intention,INT)。所有测量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予以评价,1分表示完全不认同,5分表示完全认同。

(二)数据来源

研究以江苏为调研区域,以青年大学生为目标群体展开。近年来,志愿服务理念在江苏省得到广泛传播,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类型更加丰富,服务组织网络遍布各高校。青年大学生对于“苏北计划”“乡村振兴计划”等诸多志愿服务项目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此地区青年群体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探究具有典型意义。网络问卷能够排除外界因数的干扰,真实反映受访者的意见。鉴于被调查者的年轻化,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在线发放,以滚雪球的方式有效扩大样本规模。2021年7月至9月期间,课题组人员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发送问卷链接,邀请在校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填答,共收回问卷402份。剔除答题时间过短、规律问卷以及有缺失值的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49份,数据有效率86.8%,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样本分析要求。

(三)樣本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在有过志愿服务经历的青年大学生中展开,受访者的性别以女性居多,有232人(66.5%)。在被问及“您再次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的可能性有多大”时,明确表示不会再参加的有25人(7.2%),30%可能性的有63人(18.1%),50%可能性的有143人(41.0%),70%可能性的有70人(20.1%),明确表示会再次参加的只有48人(13.8%),这表明大部分青年大学生群体处于是否再次参与中间状态,需要来自多方面的鼓励与支持才能坚定持续性志愿服务的参与意愿。在被问及“您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志愿服务项目信息的”时,选择学校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大学生占比90.8%,身边朋友和其他志愿者的占比62.8%,社会志愿服务机构的占比57.0%,报纸、网络媒体渠道的占比34.4%。在被问及“您认为政府、社团组织等的引导对您志愿服务意向的影响”时,认为需要引导的占比89.7%,依靠自身活动的占比仅为3.4%,这表明在加强政府和高校机构的引导同时更要注重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被问及“您认为志愿服务项目是否需要激励措施(比如提供补贴、授予优秀者表彰等)”时,认为需要的占比90.7%。因此要正确对待青年大学生的理性认知,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收获到感恩与回馈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较优状态。

(四)数据分析方法

研究通过SPSS 26.0和Amos 23.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借鉴麦玉娇和温忠麟[40]的探索性结构方程建模方法,首先检验问卷量表题项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其次通过验证性分析评估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最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假设和链式中介效应。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是用来检测量表的聚敛程度,确定一组题目中的因子数量。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指标克朗巴哈α值为0.937,说明量表信度符合要求,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好。其中KMO统计量为0.917,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说明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大学生志愿服务影响因子,对不能满足测量要求的指标(PT3、SN1、ATT1、ATT2)予以删除,重新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如表1所示,最终提取因子4个,保留测量题项10个,量表的克朗巴哈α值为0.907,总的方差贡献率达82.274%。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是用来检测测量模型结构的合理性,确定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如表2所示,各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表2中Std.列数据)处于0.714-0.950之间,满足大于0.7的要求。组成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处于0.796-0.942之间,满足大于0.6的要求。平均方差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处于0.566-0.890之间,满足大于0.5的要求。上述结果均已达到可接受标准,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在CFA的分析中,一般认为同一构面中测量指标的相关系数不应高于不同构面测量指标的相关系数,这符合区别效度的定义。依次计算各潜变量的AVE开根号值,满足大于0.5的要求。通过对比其他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前者均大于后者,这说明各个构面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理论模型时,必须通过良好的拟合度评价标准。参考已有文献的拟合度报告表,研究选取选用次数较多的拟合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绝对拟合优度指标:x2/df=1.880,小于临界值2;RMSEA=0.050,SRMR=0.021,小于临界值0.08;GFI=0.969,AGFI=0.942,大于临界值0.80;相对拟合优对指标:NFI=0.978,TLI=0.984,CFI=0.989,大于临界值0.80。上述指标均已达到理想标准,这说明本研究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和简约度均较高,能够较好地代表样本数据。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假设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均为标准化的路径系数)。人格特质、主观规范、服务态度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产生影响,直接路径假设得到验证。上述变量中,服务态度对服务意愿的影响最大(0.448),主观规范次之(0.346),人格特质最小(0.173)。各路径的标准化系数在置信度α=0.05的水平上都显著,其余研究假设都得到证实。这说明研究提出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人格特质可以通过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外界主观规范(0.583),进而显著增加青年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关注程度(0.526),最终强化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参与意愿(0.448)。

接下来,本研究通过偏差矫正的Bootstrap分析方法对模型的间接效应进行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在95%的置信区间下,运用重复随机方法在原始数据(N=349)中抽取2000个Bootstrap样本,置信区间的上下限不包含0表示存在中介效应,反之则不存在。抽样结果显示,中介效应95%的上下区间均不包含0,且显著性双尾检测水平P<0.05,可以判定主观规范、服务态度在人格特质与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在“人格特质"服务意愿”的总效应(0.546)中,“人格特质"主观规范"服务意愿”间接路径的效应值(0.165)占比30.2%,“人格特质"服务态度"服务意愿”间接路径的效应值(0.126)占比23.1%,“人格特质"主观规范"服务态度"服务意愿”间接路径的效应值(0.113)占比20.7%,三条间接路径效应占比之和高达74.0%;在“主观规范"服务意愿”的总效应(0.589)中,间接效应(0.239)占比40.6%;在“人格特质"服务态度”的总效应(0.360)中,间接效应(0.170)占比47.2%。

结语

虽然已有研究证实了人格特质对服务意愿的预测作用,但关于人格特质影响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内在机制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青年大学生群体为例,从人格特质角度构建链式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因子对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机理及预测能力。研究发现,高个性特征,高影响的主观规范,高志愿服务关注度均会显著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这对于深入了解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驱动机制,以及推动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描述分析发现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较高,但受“主动型”动机影响较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是重要制约因素。从志愿动机的角度看,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不同动机的驱使下,对同一志愿服务项目会产生不同的志愿服务意愿。出于利他型动机影响的青年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有较高的兴趣,能发现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的重要价值。而利已型志愿者则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需要提供引导与支持。这一方面要加强志愿精神的宣传教育,提高青年大学生对于志愿活动的认知,提升个体的思想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持续深入参与依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健全的激励保障措施、社会人文关怀等,需要来自高校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关注与支持。正确看待青年大学生多元化地参与动机,满足不同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合理需求,实现主动服务和被动参与的有机结合,提升青年大学生志愿参与的深入性和持续性。

其次,回归分析发现人格特质对于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观规范和态度意愿都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这说明外向宜人、具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个体更有可能是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他们倾向于在志愿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参与志愿服务的概率也就更大。通过明晰人格特质对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机理,可以发挥大学生群体的内在价值,为高校志愿服务培育真正需要的人才。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了解成员的个性特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组织设计学生意愿参与的特色活动,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在成员的招募培训上,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志愿岗位,建立个性化、多元化的培训方案,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社会福利发展的良性循環。

最后,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主观规范和服务态度在人格特质与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关系中起到的链式中介作用。即主观规范和服务态度能够联合起来,在个性特征影响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时发挥缓冲作用。这说明社会越重视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获得的成就感就越强,进而乐观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促使青年大学生形成持续参与的意愿。服务态度是青年大学生持续参与意愿的基石。高校机构要丰富大学生的志愿知识储备,通过开展公益课程、组建社团协会,使大学生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升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主观规范是青年大学生持续参与意愿的催化剂。政府、共青团中央和高校应重视志愿组织建设和同辈榜样的示范作用,采取多种手段激励志愿动机的形成,进而转化为志愿服务持续参与意愿的内在驱动力。

当然,本文仍有不足之处。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主要对江苏地区部分高校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调查,未来的研究应考虑扩大被试范围(如将目标群体定位为职场人员),在更广阔的视角下检验理论模型的外部效度。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横断数据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纵向追踪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意愿变化状况,从而为志愿行为的可持续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冰, 朱小磊. 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行为影响因素[J]. 当代青年研究, 2018(5): 62-68+99.

[2] 孟珍伟. 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S2): 31-34.

[3] Gebauer J E, Riketta M, Broemer P, et al. Pleasure and pressure based prosocial motivation: Divergent relations to subjective well-being[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8, 42(2): 399-420.

[4] Smith D H. Altruism, volunteers, and volunteers[J]. Journal of Voluntary Action Research, 1981, 10(1): 21-36.

[5] Snyder M, Omoto A M. Volunteerism: Social Issues Perspectives and Social Policy Implications[J]. 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2008, 2(1): 1-36.

[6] Matsuba M K, Hart D, Atkins R.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structural influences on commitment to volunteering[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7, 41(4): 889-907.

[7] 贺瀚. 新时代提升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效能路径探究[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0(5): 99-104.

[8] 卞飞, 刘志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 2021(1): 91-97.

[9] 党秀云. 论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基础[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11): 118-123.

[10] 王彩云. 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裂与融合[J]. 江汉论坛, 2011(10): 83-86.

[11] 曾琰, 陶倩. 志愿服务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及其关系[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8): 52-56.

[12] Lin W, Ortega D L, Caputo V, et a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onsumer acceptance of controversial food technology: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animal products[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19, 76: 10-19.

[13] 赵琛徽, 翟欣婷. 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道德认同和志愿服务经历的作用[J]. 江西社會科学, 2020, 40(3): 221-233.

[14] Cho H, Chen M Y K, Li C. Compulsory Volunteer Experience in Singapore: Personality, Volunteer Motivation, and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Volunteer[J].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2022: 1-13.

[15] 周媛, 梅强. 基于TPB理论的旅游志愿服务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旅游科学, 2018, 32(3): 63-79+95.

[16]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Reactions and reflection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11, 26(9): 1113-1127.

[17] Milfont T L, Sibley C G.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environmental engagement: Associations at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al leve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2, 32(2): 187-195.

[18] Wang Q C, Wang Y X, Jian I Y, et al. Exploring the "Energy-Saving Personality Traits" in the Office and Household Situation: An Empirical Study[J]. Energies, 2020, 13: 3535.

[19] 黄莉培. 高校团员青年志愿服务意愿研究——基于北京4所高校的分析[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 39(1): 63-69.

[20] Law B M F, Shek D T L, Ma C M S. Validation of family, school, and peer influence on volunteerism scale among adolescents[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2013, 23(4): 458-466.

[21] 张硕, 邓旭阳, 赵馨, 等. 志愿服务动机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2, 30(11): 1745-1750.

[22] Veludo-De-Oliveira T, Pallister J G, Foxall G R. Accounting for Sustained Volunteering by Young People: An Expanded TPB[J].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2013, 24(4): 1180-1198.

[23] 张宝生, 李鑫, 李新野, 等. 主观规范对大学生志愿者志愿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链式双重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5): 658-666.

[24] 王泓, 邓清华.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状况与长效机制的构建——基于全国性大型问卷调查的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8): 46-50.

[25] Lee K H. A Model of Volunteer Behavior at Local Events[J]. Event and Convention Research, 2016, 12(2): 25-41.

[26] Whittingham N, Boecker A, Grygorczyk A. Personality traits, basic individual values and GMO risk perception of twitter users[J].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2020, 23(3/4): 522-540.

[27] A Pavlíek, AB Hintoová, Sudzina F. Impact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on Risk Attitude[J]. SAGE Open, 2021, 11(4): 139-152.

[28] Brooks C, Williams L. 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attitude to financial risk[J].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2021, 58: 101501.

[29] Lee C K, Foo M Y. Risk attitudes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 study on construction project practitioners in Malays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2020(3): 1-11.

[30] 彭甜甜, 向燕輝, 周丽, 等. 人格对中小学生接纳特殊儿童态度的影响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22(3): 25-31.

[31] Li C, Wu Y. Understanding Voluntary Intentions within the Theories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J].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Public Sector Marketing, 2019, 31(4): 378-389.

[32] Hershberger A, Connors M, Um M, et al.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E-cig Use: Impulsive Personality, E-cig Attitudes, and E-cig U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 2017, 16(1): 366-376.

[33] Liu X, Wang Q C, Jian I Y, et al. Are you an energy saver at home? The personality insights of household energy conservation behavior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21, 174(5): 105823.

[34]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1, 50(2): 176-211.

[35] Chang M K. Predicting unethical behavior: A comparison of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8, 17(16): 1825-1834.

[36] Wang Q C, Chang R, Xu Q, et al. 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household energy conservation behavioral intentions –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Xi'an[J].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Assessments, 2021, 43: 100949.

[37] 吴刚, 陈兰芳, 张仪彬, 等. 规范-非规范和感性-理性视角下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为意向研究[J]. 软科学, 2017, 31(3): 135-138.

[38] Brosig S, Bavorova M. Association of attitudes towa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mong young adults and their referent persons[J]. PloS one, 2019, 14(2): e0211879.

[39] Feindt P H, Poortvliet P M. Consumer reactions to unfamiliar technologies: Mental and social formation of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nano and GM products[J].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2020, 23(4): 475-489.

[40] 麦玉娇, 温忠麟. 探索性结构方程建模(ESEM):EFA和CFA的整合[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5): 934-939.

Personality Traits and Young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ntinuously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Subjective Norms and Service Attitudes

LIU Qiang, CHEN Ying, HOU Bo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data of 349 young college stu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a chain mediation model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applied to examine the sustainable path of personality traits driving young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 The study found that personality traits, subjective norms, service attitudes and young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ing we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Personality traits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ir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ing, but also have an indirect effect on their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to volunteer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ubjective norm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rvice attitudes and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subjective norms-service attitud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 the transmission paths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young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ing,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practical mode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volunteering behavior among young students.

Keywords:volunteer service; personality traits; subjective norms; service attitudes; chain mediating effect

(作者簡介:肖瑞青)

收稿日期:2022年09月29日

作者简介:刘强(1997-),男,江苏徐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共青团与青年工作、公共政策。

陈颖(2001-),女,江苏淮安人,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共青团与青年工作。

通讯作者:侯博(1986-),女,安徽宿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治理、公共政策。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公益服务模式创新研究(202110320145H)。

猜你喜欢

服务态度人格特质志愿服务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做合格党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效果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