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外科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的多学科协同延伸护理干预效果

2023-09-03许秋娟李小平魏怀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3期
关键词:医护出院情况

许秋娟 李小平 魏怀莹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福建 三明 366000)

双J管为临床常见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引流装置,能为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稳定起到维持作用,可在患者体内留置1~6个月[1]。但在留置期间,患者有较大的概率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体征造成严重影响。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升患者留置双J管期间安全性,应密切关注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2-3]。目前,常规的延伸护理干预虽然能在患者出院后为患者提供干预,但形式较为单一,对患者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4-5]。为此,可通过多学科协作方式获取不同学科医护工作人员力量,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护理方案,以提升最终护理价值[6-7]。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为对象,旨在分析多学科协同延伸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共96例(收治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31~75岁,平均(58.97±2.20)岁。观察组48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30~74岁,平均(58.81±2.46)岁。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接受双“J”管手术治疗。②患者无手术禁忌证。③患者较为依从。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重大脏器疾病,如心脏病等。②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手术工作开展后,为患者提供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关注患者手术后的预后情况。患者出院后以口头宣传方式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并留联系方式。定期通过拨打电话方式为患者提供随访干预,给予患者正确护理指导,提醒患者复诊时间。

观察组予以多学科协同延伸护理。①组建延伸护理小组:由不同学科医护工作人员共同组建多学科护理小组,包括临床医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责任护士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干预。组内医护工作人员接受护理工作开展前培训,学习有关泌尿科手术双J管护理方案与技能。定期对小组人员开展考核工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疾病发生情况、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各科室互相合作,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构建微信群,对患者的疾病发生情况予以反馈,通过多学科会诊等方式不断完善护理方案,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②住院期间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工作人员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宣传,并由临床医师为患者提供手术后护理注意事项讲解。医护工作人员解答患者与其家属在这一过程中提出问题,减轻患者由于不了解临床疾病相关知识而产生的焦虑感。心理咨询师与患者积极沟通,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护士长为患者制订科学完善的康复计划,及时发现患者临床治疗中出现的感染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感染征兆,立即予以抗感染治疗。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维持会阴部卫生。若患者出现并发症症状,则限制患者的活动幅度,并给予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干预。营养师可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与身体状况为患者制订针对性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营养摄入充足,补充充足的水分。为患者提供饮食心理指导,充分调动患者的饮食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患者出院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出院指导。③出院后护理:在患者出院后建立随访登记表,并对患者随访情况予以登记。嘱患者家属加入随访微信群,医护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为患者提供卫生指导与生活指导。医护人员通过发布公众号文章等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干预方式,为患者提供线上答疑解惑。必要时,通过上门复诊的方式关注患者疾病发生情况。心理咨询师告知患者并发症发生属于正常现象,鼓励患者家属积极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在固定时间为患者提供电话随访,将患者现阶段的情况予以反馈。护理小组成员定期为患者进行会诊,根据患者疾病发生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自制评分量表)、双J管留置情况(实际拔管情况与留置时间记录对比)、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量表]、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集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8,P=0.014)。观察组患者完全知晓、部分知晓与不知晓发生率分别为41.67%(20/48)、56.25%(27/48)、2.08%(1/48)。对照组患者完全知晓、部分知晓与不知晓发生率分别为35.41%(17/48)、47.92%(23/48)、16.67%(8/48)。

2.2 双J管留置情况 对照组患者双J管留置时间(90.04±4.51)d长于观察组(79.35±5.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65,P=0.000)。观察组拔管成功率为100.00%(48/48),高于对照组的87.50%(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11)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1/48),高于对照组是18.75%(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P=0.008)。其中观察组尿路感染、尿频、双J管移位发生率分别为0.00%(0/48)、2.08%(1/48)、0.00%(0/48)。对照组尿路感染、尿频、双J管移位发生率分别为6.25%(3/48)、6.25%(3/48)、6.25%(3/48)。

3 讨论

双J管为泌尿外科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引流管,被广泛应用于肾、输尿管等上尿路疾病手术中[8-9]。但患者在留置双J管的过程中需居家护理[10-11]。考虑到患者缺乏对双J管的护理知识,若此时未接受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则可能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患者双J管的使用情况,对患者出院后护理效果以及安全性产生消极的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13]。由此可见,泌尿科手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出院后需更加完善的护理工作[14-15]。传统护理工作中,患者仅能接受护理工作人员的常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了解护理工作中的大部分健康问题,但缺乏专业的出院指导干预,可能会降低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影响患者术后健康教育效果[16-17]。为此,针对出院后留置双J管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方式尤为重要。

本文以我院泌尿科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佳,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且双J管留置效果较佳。这说明,多学科协助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产生的临床价值较为积极。分析原因,观察组在护理工作期间,由护理小组提供护理干预。护理小组成员由多学科专业医护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专业性较强。小组成员通过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以及身体状况等,为患者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并按照护理计划实施,以提升护理质量[18]。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能在患者出院后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工作。护理人员通过电话随访、微信随访以及面对面随访等方式了解患者居家恢复期间的各项身体状况,了解患者在留置双J管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答疑解惑、积极健康引导等方式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确保双J管护理效果的提升[19]。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术后护理工作注意事项的了解情况,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加速患者病情恢复,进而提升患者拔管成功率,缩短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多学科医护工作人员互相合作,能为患者提供饮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延续性护理,从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干预[20]。在此基础上,不仅能改善患者双J管留置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对泌尿科手术双J管留置患者实行多学科协作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双J管留置时间,提升患者拔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留置双J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猜你喜欢

医护出院情况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