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审计的重点难点及对策探析

2023-09-03张芳芳台州中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3年1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人员企业

张芳芳 台州中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引言

企业审计是由专职机构与人员牵头,依法对被审计企业的财政、财务、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与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的活动,其目的便是维护财经法纪,使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与改善,以此帮助其提高经济效益,属于一种独立经济监督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企业审计工作,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愈发显著,杜绝贪污、腐败、资产挪用等行为的出现,不但是开展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更是现代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审计工作的覆盖领域广泛,牵扯到多个部门领域,需要充分掌握企业审计的重难点,积极采取有效手段,推进审计工作的准确落地,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

一、推进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企业合法利益

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企业利益维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被审计企业的会计资料、财务报表以及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开展真实性、准确性、完成性审查,能够保证被审计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国家政策法令规定范围内有序进行,杜绝不良行为,与财务管理制度要求相符[1]。通过分析财务数据信息,有助于被审计企业的经济行为、内部控制及管理情况的真实反映,以便准确找出职务侵占、营私舞弊、玩忽职守等不良行为,从而使被审计企业的总体利益得到很好的保护。此外,审计工作的有序实施,需采取财务信息分析、财务管理审查、财务监督等多种方式,严格审核并检查每笔资金的具体使用去向,是否合理规范等,避免管理不当出现资金挪用等影响企业经济利益的现象。

(二)完善企业审计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现代企业数量众多,且各企业的分布较为复杂,若单单依靠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很难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从客观角度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及经济行为。在此期间,借助外部审计方式,在专业会计师事务所的全力配合下,有效消除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观因素,促进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充分结合,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审计工作体系,加大对被审计企业经济活动监督力度,以更客观、严谨的态度履行审计岗位职责,实现对被审计企业各业务环节的全方位、系统化监管,逐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与有效性。

(三)促进企业稳定运行

审计工作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展审计工作,对社会企业起到良好的监督与管控作用,能够在规范经营管理流程的同时,促进被审计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实现稳定运行与发展。通过企业审计工作的逐步完善,便于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现存问题,并及时消除不良隐患,改善经济行为,以此推动各项经济活动的更好开展[2]。同时,在专业审计机构的规范与引导下,促使企业各部门、各层级员工逐步加深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对经济活动有更准确的认识,通过岗位职责的划分与界定,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详细编制审计工作报告,这在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审计的重点难点分析

(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财政财务收支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基础,主要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展开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的审计活动。考虑到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资金来源、资产规模、负债情况等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审计工作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无论是内部审计、政府审计,还是社会审计,都需要重点加强对相关主体单位财务状况的审查,同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与方向进行重点核实。例如:针对社会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审计人员要将其资产、损益、负债等情况的真实合理性进行重点审查;确认被审计企业内部各项制度是否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相符;检查被审计企业既定时间内拥有资产、经营成本、债务承担、利益分配等情况是否具备真实合法性等特征;对于被审计企业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情况等,也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重难点[3]。

(二)经济效益审计

在企业审计中,经济效益审计属于审计体系发展的特殊内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效益与质量俨然成为当下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力。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站在客观角度对被审计企业开展严肃检查,准确找出其日常运营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内部管理、岗位设置等指明方向。在企业审计中,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开展效益审计工作,存在诸多便利之处,即:熟悉被审企业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细致调查工作;拥有足够时间深入到生产经营等各业务环节中,准确获取相关资料信息。针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主要以生产经营改善、内部制度优化两个层面为切入点。一方面,在生产经营改进阶段,审计人员要重点加强对被审计企业的产供销(生产、供应、销售)业务活动及内部资源(人力、财力、物力)配置的检查力度,分析现状提出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另一方面,在内控制度优化层面,对被审计企业的内部管理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准确找出潜在的管理缺陷,适时提出可行性管理建议,以此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内控管理体系,获取更多效益空间。

(三)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存在明显的不同,主要指审计人员按照相关法规体系,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开展审查监督。对于被审计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注重财政财务收支与经济效益审计二者的相结合来进行,通常以经营责任目标为侧重点开展审计处理,同时要根据所积累的审计资料与相关信息,为离任责任提供审计服务。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执行经营责任目标审计时,要着重加强对被审计企业的盈亏指标、业务经营指标、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职工收入分配指标等关键要素的综合分析,由此对审查重点进行确定,然后准确掌握关键指标点,采取局部审查方式,准确找出被审计单位的错误所在,做好偏差的及时纠正处理,以此加快实现任期经营目标[4]。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党工委书记、部门领导干部、管理层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保证从客观角度出发,对领导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正确判断,以此保证审计成果效率与质量,为企业的干部考察、管理及任用提供可靠参考。

三、关于做好企业审计的几点策略探讨

(一)正确认识审计工作

想要促进企业审计的顺利开展,企业要着重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意识到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准确掌握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审计的现状问题,从企业全员及各业务环节入手,正确认识到企业经营发展离不开审计工作,进而为企业审计的有序开展提供可靠保障。在实践中,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将审计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严格遵循相关法规体系,按照外界专业机构的审计工作需要,积极构建相应的制度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审计工作的更好开展。值得注意的是,被审计企业要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在审计工作要求下自觉遵守并约束经营管理行为,这是保证审计工作规范与客观性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的必然选择。

(二)督促企业自律管理

企业审计关系重大,能够真实反映组织整体运营发展情况,准确找出其中的不合规行为。在实践中,审计人员要恪尽职守,积极参与到被审计企业的业务实际中,做好内部岗位设置的论证处理,及时撤出不必要的基础岗位,同时做好部门及岗位监督,以便更好地发挥各岗位作用。在被审计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审计人员要组织内部人员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与学习,努力营造舒适温馨的工作氛围,及时纠正不合规行为,情节严重者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严肃处理,逐步将审计触角渗透在企业各业务领域中[5]。

对于被审计企业自律管理的监督与指导,审计人员还需注重以下几点内容。一方面,根据企业岗位设置情况,优化人员安置调配,对各部门的审计职责进行明确,严格把控企业经济行为,查看内部监管制度落实情况,促进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在企业的现行运营发展基础上,积极推行轮班工作制及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督促被审计企业对关键岗位进行监督管理,各重点岗位及业务环节要配备至少两名以上的人员,同时要求企业内审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更多先进的审计专业知识。逐步完善内部监管制度,强调各岗位员工的相互监督,努力打造出风清气正、自律向上的工作环境,以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三)积极创新审计模式

改革创新,模式先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审计人员的工作理念与模式要积极做出改变,结合国家发展形势及相关方针政策,积极推行新型审计工作模式,以便更好地对被审计单位开展严谨、规范的审计工作。具体来讲,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相关政策,结合被审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做出相应的创新指导。在实践中,审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积极突破传统模式下“以监督为主”的思想观念,对自身工作进行重新定位,以“免疫系统”“守护者”等身份深入被审计企业内部,始终将“强监督、重服务、促规范”等作为审计工作的侧重点,准确抓住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重难点,实现在企业各部门、各业务环节的全面覆盖[6]。逐步拓展审计工作范围,在现有审计基础上,逐步向被审计企业的财务审计、预算审计、经济审计、业务点审计等方向转变,逐步打造起全过程、全覆盖的审计工作体系,落实配套的监督及责任机制,进而将审计工作准确落实到企业各部门、各业务环节中,准确找出企业的不良经济及管理行为。

(四)注重审计风险规避

审计风险规避是现阶段审计行业的重点关注话题,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类型与数量快速增加,对于审计工作带来新的要求,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潜在审计风险,势必对审计工作推进及结果有效性带来影响。例如:当被审计企业的内部制度缺位、不完善等,无法对各业务环节实行有效监管,特别是在财政、资金等领域环节,若管理不当缺乏相应的制度手段,将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审计风险出现,增加审计工作难度,这对审计人员带来更为严峻的要求与挑战。考虑到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我们需要因地制宜,结合被审计企业实际情况及行业发展规律,积极建立内部管理与专业指导制度,详细制定审计方案,积极学习更多先进的审计理念与方法,不断夯实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以更专业、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同时,审计人员要督促被审计企业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及时优化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按照审计工作基本要求,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在审计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此保证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进行,以此降低审计风险出现概率,从根本上规避风险隐患的出现[7]。通过以上方式,强化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科学指引与监督,以此来实现良性发展。

(五)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审计工作

由于企业审计关系重大,其中含有多项重难点,对于审计人员专业性、制度规范性等具有严格要求,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下时代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手段进行革新与完善。例如:合理运用ERP、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审计系统,与被审计企业的财务软件、OA 系统等进行对接,以此实现对被审计企业各项业务环节的动态追踪管控,同时能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促进会计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与信息传递,加快信息共享实现。以信息系统为载体的审计工作,将审计人员从繁杂的任务压力中解放出来,既有效节省了人力、财力、物理等层面的成本投入,同时促进审计工作从人工操作向智能化方向的转变,为审计信息传递、审计人员职责履行等提供更多便利,促进审计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审计是一项较为烦琐的任务,关系重大,与各部门、各业务环节有着密切的关联,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实现长久发展的关键手段。在新时期背景下,我们要深刻意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掌握审计工作重点难点,突出企业审计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职能所在,对被审计企业实行严格的审计工作,准确揭露其管理弊端问题,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实现审计工作在被审计企业的全面覆盖,为其稳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人员企业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企业
企业
企业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