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分析
2023-09-03田香叶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田香叶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可靠性、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保障企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防范企业风险;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降低财务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信誉度。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时,应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引进信息技术、加强对外部合作伙伴的管理;在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时,应确定风险点和风险类型、建立风险防范策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持续监督和改进,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风险控制能力。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保障企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采取各种控制措施来规范经营活动,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的一种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保障企业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合法、规范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二)防范企业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防范,减少企业损失和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企业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优化管理流程,避免重复劳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四)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企业内部控制可以通过规范财务流程、健全财务制度等措施,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1]。
(五)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员参与和配合,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和协作,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一)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
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的资金流转、利润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防范财务风险可以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
(二)降低财务成本
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可以减少企业面对各种风险时需要承担的成本,例如利息成本、保险费用等,从而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2]。
(三)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使企业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财务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短期困难,而长期的未来发展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企业信誉度
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声誉,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3]。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强化财务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1.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度执行流程、财务制度等。同时,企业应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制度,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比如,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目标,确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策略,并确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框架。例如,对于一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可能是优化生产流程、防范盗窃行为等;企业应该根据内部控制目标和策略,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程序,包括授权、审计、监督、记录和报告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制造企业可以规定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库存管理程序,以防止原材料和成品盗窃和损失;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例如,企业可以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和ERP 系统来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方法;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让员工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作用。例如,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内部控制培训和演练,加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技能;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例如,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和评估[4]。
2.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加强财务管理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步骤。企业应制定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控和预警。比如,企业应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编制、财务报表制作、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通过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可以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加强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企业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和流程,包括收支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和流程,企业可以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如财务管理软件、ERP 系统、数据分析工具等,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企业可以加快财务信息处理速度,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可以规避财务风险,保障企业财务安全;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员工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5]。
3.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同时,应及时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制定应急预案和措施。比如,企业应该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分析风险来源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内部监督、内部管理等方面,通过规范化的内部控制机制来减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企业应该加强财务信息披露,提高财务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避免因财务不透明而引发的财务风险;企业应该实施资产负债管理,合理配置资产和负债,控制企业的风险水平,确保企业财务稳健;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如财务模拟分析、财务衍生品等,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企业应该注重财务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加强员工的财务风险管理专业素质,提高员工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供有力保障[6]。
4.加强内部审计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开展全面、深入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各项业务和流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通过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例如,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审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间、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等,以确保审计工作有序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应该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评估,包括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按照内部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工作,包括了解业务流程、检查核算凭证、抽查业务数据、抽样检查等环节,以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企业内部审计应该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包括审计结论、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等,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企业内部审计需要跟踪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确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并及时汇报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以保证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企业应该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由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负责审计工作,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7]。
5.引进信息技术
企业可以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企业各项业务和流程进行全面监控和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精准度。企业可以建立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各项业务和流程的全面管理和监控。比如,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引进计划,包括引进目标、引进内容、引进方式、引进时间和引进费用等方面,以确保引进的财务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和要求;企业应该选择可靠的财务信息系统供应商,考虑供应商的技术实力、服务水平、售后支持和行业经验等因素,确保财务信息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企业应该做好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工作,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包括系统权限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安全策略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企业应该不断优化和升级财务信息系统,采用新技术和新功能,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要求。同时,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8]。
6.加强对外部合作伙伴的管理
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合作伙伴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对外部合作伙伴进行审查和监控,确保外部合作伙伴的合法性和诚信性,防范外部合作伙伴对企业的风险和影响。比如,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要求,筛选合适的合作伙伴,考虑其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信誉度、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确保合作伙伴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和标准;企业应该加强对合作伙伴的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合作情况、服务质量等方面,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该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共赢,实现互利互惠的发展。同时,通过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优质合作伙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9]。
(二)强化财务风险防范的建议
1.确定风险点和风险类型
企业强化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应该先确定风险点和风险类型。风险点指的是会导致损失的环节,例如资金流转、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等。风险类型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10]。
2.建立风险防范策略
基于确定的风险点和风险类型,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包括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其中,财务规章制度应该包括财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制度等。
3.加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风险防范的核心。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审计、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通过有效控制内部流程、预防错误和欺诈,保护企业财务利益。
4.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企业在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过程中,相关成员应该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委员会应该负责监督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评估风险、制定应对措施等。
5.持续监督和改进
企业应该持续监督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进行改进。包括定期检查内部控制机制是否有效、修正规章制度中的缺陷、评估风险防范策略的有效性等[11]。
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强化财务风险防范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对企业管理者提高经营效益和风险控制能力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