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生活》:艺术设计与真人秀的耦合*
2023-09-03王力婕钱淑芳
王力婕 钱淑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从纪实类真人秀的发端看,其选题多以生活娱乐为主要方向,无论是明星还是素人的参与者,被“秀”的内容多为普通的生活日常——行为、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1992年诞生在美国MTV频道的《真实世界》被认为是最早的真人秀节目——将来自各行各业的陌生人召集在一起,记录他们的生活日常及互动故事。节目运用剧情片式的选角方式,在挑选参与者时故意选择个性较强能够发生冲突的人,以激发节目的戏剧性效果。此后,真人秀又不断尝试新的叙事模式,探索故事性效果和能够产生张力的情节。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纪实类真人秀以《老大哥》为代表,《幸存者》《极速前进》等紧随其后,出现了一批现象级的制作,这些节目以野外生存为记录对象,挑战身体极限并赢得百万巨奖作为重要看点。2004年NBC真人秀《学徒》打破这类节目的边界——将商业运作技巧作为主题,让观众通过节目看到了队员之间的合作、个人的努力、成功大佬的裁判身份以及每个队员的销售技巧,这些现代商战中的因素构成节目的主体,充分体现了真人秀中的专业特质,故称之为专业类真人秀。2015年,英国BBC制作播出了纪实类真人秀《创意生活》是专业类真人秀的又一力作,与《学徒》不同的是,它是将艺术设计与真人秀相结合完成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够在电视、网络视频及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它完整的或碎片化的身影,以此也明证了它在真人秀史上的价值与贡献。
一、《创意生活》节目特征
《创意生活》,英文名:Design for Life:又名《名师出高徒》。按照真人秀节目的规定,《创意生活》从参赛选手的选择、竞赛环节的设置、主持人和节目风格及场地选择等方面,在满足真人秀娱乐性原则的同时与艺术设计相结合,注重“专业性”考量,节目从选题、选手及内容方面呈现出专业类真人秀独有的特征。
1.“纪实”选题:从日常生活向创意生活转化
此前的真人秀节目的选题多为日常生活。当专业类真人秀出现以后,选题发生转化,开始强调专业创新能力。“创意生活”直译便有“设计生命”的意思,一语双关,既是讲日常生活中的创意和设计,也含有通过“design”(设计)来影响“life”(生活)的意思。这部真人秀由世界著名发明家及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以下简称斯塔克)挑选英国最好的设计师,以加入他在法国的学校,正式成为他的弟子。节目最初有12名具有实力的幸运者被挑选成为斯塔克的学员,海选后的幸运者要接受为期6个月的训练;斯塔克在每集中都有一个创意题目,以考验学生在外观、意念、才华上的发挥,不及格的学员随时出局,直至剩下最后两人进行角逐,胜出者也不再仅仅是巨额奖金的诱惑,而是能够拿到有价值的offer。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意生活》不同程度地引领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和流行,堪称专业类真人秀的样板。
2.“真人”选手:从“演员”到有个性的专业人才
真人秀电视节目的选手大多是专业演员或明星,镜头的存在、被观看意识的存在,都决定了他们具有一定的表演性[1]。《创意生活》中的“演员”在节目中称为“学员”,他们还有另外一种身份,是一群优秀的年轻设计师。节目中的他们就是在现实场景中进行真实的设计,展示他们的能力和才华。
节目中斯塔克和他的设计团队,通过网络,从数百名申请者提交的设计方案中筛选12位学员,分别从事产品设计、三维设计、包装设计等。学员们在专注于设计时已经完全忘记了摄影机,所以会不加掩饰地释放情感,进而削弱了表演的成分,例如节目中三维设计师迈克·克洛克,其设计的“稳拿”磁力餐具,灵感来源于他与盲人之间的交流。因此他也花费大量时间来“扮演”盲人,真实地体验盲人的生活,以此来助力自己的产品设计。
真人秀和电视剧的区别在于“真实感”,致力于为观众提供一种“窥探他人真实生活”的感受[2]。节目中,学员们在真实环境中“表演”,所有的学员都以“自己”的方式进入节目。如果说存在着表演的元素,那也是一种本色出演,越是本色表现,他们的个性越是受到观众的喜欢,与观众保持无脚本的行为和互动。
3.“秀”内容:导师的理念与学徒的实践
《创意生活》节目不是单纯的为“秀”而“秀”[3],而是要展示许多专业内容,这些是通过导师的理念与学徒的实践实现的。节目中的“秀”首先体现在斯塔克的设计理念上,具体为“为生活的设计”“以创新为目标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产品外观时髦”等内容。节目开篇他这样表述:“我没有设计理念,我希望拥有的是生活理念”。其次这种“秀”更加逼真地体现在学员的实践中。学员依据导师设计理念,结合自己的创意,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产品。除此之外,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在这些理念背后,通过实践体现出来的互动性、易用性、趣味性的设计原则。
同众多明星真人秀、音乐真人秀等节目规则一样,《创意生活》也是由制作方拟定规则,节目共6期,全程分四个环节展开角逐,在每个环节中,导师斯塔克都要阐明主题及设计理念,要求学员要有所遵循,最终由斯塔克来一决高下。环节一:学员用限定的资金、固定时间买两件不同主题、不同用途的日用品,并阐明理由;环节二:命题自由发挥并进行阐述;环节三:设计出真实的产品;环节四:品牌形象构建自己设计的产品。节目竞赛环节的衔接,让观众见证专业水准的流程。
四个环节经过精心设计,从市场观察到创意策划再到产品制作,一系列的流程,学员都要始终围绕导师思路,动手来逐层展开,这也让观众产生了无限期待。
二、专业与真人秀的结合
《创意生活》以真人秀的节目形态记录设计师的设计过程,聚焦艺术设计主线,展现设计师背后的故事与细节,完成艺术设计与真人秀内容的巧妙结合。
1.设计主题与栏目的契合
与传统真人秀节目不同,《创意生活》在六期的节目中,分别从四个环节构建了不同设计主题,其中包含“生活超市”“创造造福人类的产品”“‘以人为本’的日常设计”“品牌形象构建及推广”。斯塔克以此来考察学员的思维方式,启发学员的设计创意。四个环节逐步进行,使主题与栏目内容环环相扣。
《创意生活》节目的4个环节分别都与设计主题契合,每一个环节对应一个主题。第一环节斯塔克要求学员围绕功能、环保、性别三个主题,购买不同用途的产品。这一环节斯塔克不需要学员们发明或设计,而是要考察学员的思维方式,了解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第二环节以“创造造福人类的产品”为主题考验学员,学员围绕主题可以任意设计,却不是重复设计,从而启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在环节三中,斯塔克提出“以人为本”的日常用品设计为主题,学员按照这一主题自行完成任务,并与他的助手对任务进行评价。从第四环节开始,学员围绕对“以人为本”的日常用品主题进行更深入的设计,括产品模型的制作、品牌形象构建与广告推广。
《创意生活》节目中清晰连贯地将艺术设计主题与栏目完美契合,丰富了“艺术设计”类真人秀节目的内容。
2.“主持人(导师)”与“评委”的合身
与娱乐为主的真人秀不同,专业类真人秀中裁判身份尤其重要,他们决定选手的专业素质的高低以及竞赛的输赢。裁判可以由主持人、专家或者评委来担任。普通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根据预先设计的过程和环节进行与参赛者之间的交流,以确保栏目顺利完成。“评委”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节目的品质。而在《创意生活》中,主持人和评委角色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即实现了“主持人(导师)”与“评委”的合二为一,这也是此类真人秀内容上的独特之处。
在《创意生活》中,斯塔克以主持人的身份介绍节目规则,引领节目进程,掌握节目节奏,同时他还是评委——对学员设计的作品进行点评和筛选,宣布去留结果[4]。《创意生活》的节奏张弛有度,“快”与“慢”与斯塔克有着紧密的联系。节奏的弛缓取决于学员的作品是否符合他的设计理念及要求。节目每个环节的节奏从舒缓到紧张的变化,使情节出乎意料。“评委”点评在《创意生活》中也是一个亮点。斯塔克是被很多人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设计师之一。他的专业修养使其点评及对于设计理念的解读非常打动人,极具信服力。他的点评如“我们不是在谈产品,而是在谈它背后的、周围的事物”,寥寥数语浓缩了斯塔克成功的设计理念,随手记下来,几乎都是言简意赅的名言警句。
《创意生活》中主持人(导师)与评委的合身,更加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同时也展现了节目的权威性。
3.导师的理念与设计师的作品的结合
《创意生活》的4个环节设置和12位学员参与过程中,有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暗线”——斯塔克“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透过节目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种设计理念,并可概括为满足用户行为的易用性和趣味性。
学员伊尔莎为老人设计的助行器,就是基于“以人为本”追求易用性的最好案例。她在设计这个产品时,深入了解老年人真正的需求,舍弃不必要的东西,由此得到斯塔克的认可,伊尔莎也因此最终胜出。学员迈克·克洛克,针对盲人或弱视群体设计的“稳拿”磁力餐具,其灵感来源于盲人靠触摸来感知外界,托盘的表面会附有“盲文”,盲人靠触摸盲文来识别产品。除此之外,托盘和餐具的吸力设计是这款产品的点睛之笔,盲人通过刀叉与托盘的吸力作用辨别托盘的功能区域,实现和产品的互动。
节目记录的实质正是设计作品与设计理念相结合的过程。学员们在设计中除了体现斯塔克设计理念之外,也表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产品。这使得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除满足对娱乐的欲望之外更有“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收获。
三、专业类真人秀的社会作用
《创意生活》是艺术设计题材的真人秀,也可以称为艺术设计真人秀,节目将艺术设计与真人秀相结合使专业类真人秀在联动、情感和审美方面发挥作用。
1.专业与真人秀耦合的联动作用
《创意生活》中专业与真人秀的耦合首先引发联动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让真人秀具有一定的专业特征:《创意生活》节目从“演员”的选拔、淘汰规则等方面均展现了不同的效果。将导师设计理念注入真人秀节目的创作编排中,使真人秀节目展现出较高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节目让专业内容在娱乐的框架和话语中得以彰显,提高了大众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提高了观众的艺术审美。同时,《创意生活》中的专业选手也为电视机前的设计师提供试图效仿的典范,透过荧幕,设计师可以近距离地观看甚至领会斯塔克的设计理念,获益匪浅。
《创意生活》节目也令学员收获颇丰,虽然最后的胜出者只有一个,但是透过节目的采访可以感受到每个学员在专业方面得到的提升。
2.专业与真人秀耦合的情感作用
真人秀节目的魅力在于真实情感的呈现。《创意生活》作为真人秀,在展现趣味性的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从而引发观众情感的共鸣。《创意生活》各环节中设置的学员们的“意料之外”的出局,是调动观众情感的重头。如今通过在各类视频平台上看到的节目弹幕中可以发现,观众也会对某一设计师及其作品产生情感依恋,无论其淘汰或者是胜利,观众的惊喜与担忧永远与之交织在一起。学员迈克专门针对盲人或弱视群体设计的“稳拿”磁力餐具、伊尔莎设计的协助老人起身的“协力”助行器,杰西卡设计的强光手套等,不仅倾入了设计师情感,也唤起了观众的认同。学员迈克在设计前他将自己装扮成一位盲人,从盲人的角度体验产品,从情感化设计角度设计产品,节目也从观众的角度引起情感共鸣。由此也印证了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所言:“一件产品的成功与否,设计的情感要素也许比实用要素更为关键”[5]。《创意生活》中,学员们在设计中的真实情感流露打动了千万电视观众,让观众在对节目产生依恋之情的同时也对设计师及其产品产生了爱恋之心。
3.专业与真人秀耦合的审美作用
《创意生活》中专业与真人秀结合的审美作用主要表现为节目本身的审美与设计师设计作品的审美,二者构成了整个《创意生活》的审美。
节目中,学员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同时,节目中的画面语言也极具设计美感,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开篇的镜头“瓶口”,通过“管窥全豹”,让设计师看到异彩纷呈的世界。节目中产品的美具体体现为形式美、功能美及技术美。“稳拿”磁力餐具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也注重形式美,刀叉的设计具有强烈的线条感和简约的设计风格。学员杰西针对女性设计的自卫式闪光手套,在实现技术美的前提下,满足外观的美感。学员特雷弗·布里克曼设计的儿童摇摆椅,在进行品牌“动动我”形象构建时,将图形“螺旋线”与英文单词“MOVE ME”结合,通过与螺旋线造型结合并进行图形化处理,使其视觉形象流露出一种动感,将黑色和橙色作为品牌标志的标准色与造型搭配起来具有层次感,为整体设计增添了几分生气。
《创意生活》通过真人秀节目的方式展现设计师及其设计的产品,启迪观众什么是美,提升观众判断美与丑的能力。
结语
《创意生活》节目为“艺术设计”类真人秀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样式。即便今天,电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电视不断的式微中,真人秀节目尤其是设计类真人秀依然成为观众追捧的样式:诞生在2014年的《梦想改造家》,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季,“爱心改造”的主题让电视观众热情不减;2020年由优酷视频,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出品的国内首档跨界文创设计真人秀《跨界新文创》,其中“创意再设计”的理念,体现了真人秀节目的专业性引领;2021中国样板间设计大赛《居住在中国》更是联手国内外顶级设计师,面向全球青年设计师,以真人秀大赛的形式引发观众对当下中国人的居住环境和未来走向产生新思考。这些节目虽然相较于传统样式有所变化,但是“真”“人”“秀”的三要素一直是节目不曾摒弃的原则和要素。专业类真人秀在专业、情感、审美方面带给人们的独特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当下追求“娱乐至死”的观众,能够感受到艺术设计带给人们的认知快感和精神愉悦以及设计本身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