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彩与湖北五峰茶

2023-09-03周志蓉叶厚全

民族大家庭 2023年2期
关键词:渔洋茶客红茶

文/周志蓉 叶厚全

顾彩(1650—1718 年),字天石,号补斋,江苏无锡人。清戏曲作家、诗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出游山东曲阜,被衍圣公孔毓圻赏识,被聘为孔府的西宾。

次年,他与在扬州做官的孔尚任相识,两人相交甚欢,并结识了时任枝江县令孔振兹。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顾彩受孔尚任之托,进山传授戏曲《桃花扇》,从枝江府出发,游历容美,历时五个多月,将所见所闻逐日记录,撰成《容美纪游》一书。《容美纪游》构思精巧,叙事流畅,寓意深邃,是一部反映容美土司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百科全书。特别是书中多次提到茶园、茶农、茶客,让300 多年前的五峰茶叶种植、生产、贸易的情景跃然纸上。回到山东之后,顾彩将《容美纪游》刊行于世。

1942 年,《容美纪游》单独出版,湖北通志馆馆长李书城“备牍赍之”,欣然作序。李书城是辛亥革命元勋,曾任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阅历丰富,德高望重。《容美纪游》正式出版以后,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法律、民族、民俗等领域专家的重视。特别是关于采茶、售茶、品茶的记载,更是被许多茶文化专家和传统文化学者誉为经典,备受推崇。

诗人笔下的湖北茶

品茶。顾彩从枝江府出发,一路在崇山峻岭中缓慢南行,穿越枝江、松滋、石门地界,逐渐进入武陵山区腹地。初来位于五里坪的容美土司南府,他就受到了当地官员和居民的热情款待:“二十三,君以新茶、葛粉、竹鼠、野猪腊、青鱼鲊、虎头脯饷余寓中。”

田舜年任宣慰使的时期,容美土司辖地主要包括五峰、鹤峰的大部分地区,巴东县野三关以南和恩施市、建始县清江以南的部分地区,以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与湖南省石门县、桑植县接壤的部分地区。这里的大小土司招待贵客必上茶,也算是最高礼仪。顾彩笔下的宜沙别墅是这样的:“余寓舍甚黑暗,只宜睡,司茶者篝火室隅,昼夜无熄火”,“设茶清话,向晚月色澄霁,乞余作诗”。短短几句,写出了主人与客人以茶叙事、情景交融的场景,也写出了土家族和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采茶。农历三月十一日,顾彩游历容美期间,恰逢农民在山上大量采摘新茶,因而诗兴大发,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采茶去,去入云山最深处。年年常作采茶人,飞蓬双鬓衣褴褛……

五峰、鹤峰的茶园,是湖北省最出名的茶园,这里的土壤、气候特别适宜茶树生长。民国时期,湖北省茶叶改良场创办了五处模范茶园,均在五峰境内,分别是赵家坡、红石板、石梁司、水浕司和采花台,现在所到之处依然充满茶香。

售茶。在《容美纪游》中,多处提到来自各地的茶商,足以说明茶叶贸易频繁。农历三月初八,“饭两崖间古松下,有茶客数人驱驴至,亦坐憩松间”。农历三月十一日,“会饮于行署小阁”,“客司中者,江、浙、秦、鲁俱有,或以贸易至,或以技艺来”。这里提到的贸易,自然首先包括茶叶贸易。《容美纪游》后面,顾彩则详细地记载了与客商一路同行、住店的情景:

“诸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曰‘湘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七月一日,晴。乃行,路平坦,连冈舒缓,流水淙淙,多茶客。抵油溪,宿民家。”“初六日,行平冈,无复山险,至白马溪,乃更起群峰,一潭澄泓,民居环之。茶客二十余人,放驴满山,余杂之共宿一店。”“茶客来往无虚日”。这里完全可以看出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有山西、陕西、湖南等地的茶商在湖北五峰、鹤峰一带采购茶叶,销往中国各地。而最有趣的是当顾彩开启容美之旅的时候,还是请茶商把孔振兹的书信捎给了田舜年:“枝江令孔振兹闻余欲往,颇为怂恿,乃觅司中茶贩者以书附。”而据史料记载,山西、陕西的茶商当时已经通过万里茶道把茶叶运到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等地,说明早在300 多年以前,五峰就已经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茶源地。

顾彩之路成为万里茶道

顾彩从容美土司治所经浣麻(万马)池到渔洋关的旅行线路,于1693 年左右建成,通行不过11 年,就已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作者惜字如金,对茶叶生产、贸易记载的文字有限,但生动的叙述仍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五峰土司时期的茶叶生产、贸易现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五峰产茶范围甚广。在五峰辖区沿途经过的时候,都可以看到“采茶复采茶”和“妇女携筐采峒茶”,这就是古今采茶人的真实写照。300 多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五峰湾潭河、泗洋河、渔洋河、天池河流域,仍有七万亩古茶园迎接着春天的到来。顾彩游历容美仙境的时候,曾经在九环坡小憩,喝茶吟诗,与茶农、茶商交流,一时传为佳话。在共和国成立初期,因为土生土长的九环坡茶山“七仙女”(七位采茶女社员)将采摘的仙女茶寄给毛主席,而享誉荆楚,闻名全国。1958 年6 月,小河社茶山“七仙女”将采摘的鲜叶制成的33.5 公斤绿茶寄给了毛主席,并写信汇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成果。8 月30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给茶山“七仙女”复信,并寄来毛主席的200 元茶款。从此,毛主席喝了茶山“七仙女”采摘的五峰茶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962年3 月17 日晚,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省长张体学陪同下,在武昌洪山礼堂观看了宜昌市京剧团演出的《茶山七仙女》。3 月20 日,董必武在他下榻的东湖宾馆会见了剧本创作人员和部分演员,当场挥毫泼墨题诗:“旧瓶装新酒,装试已成功。酒富新醇味,瓶存旧古风。茶山七仙女,京剧万花筒。歌颂人跃进,登场博采红。”

五峰茶叶贸易历史悠久。顾彩在回枝江县府的途中,在九环坡、白马溪等处都看到了来自湖北省内外的茶客,最多时达到20 多人,而且称“茶客来往无虚日”。据史料记载,这些白茶(绿茶)当时多在汉口转运,然后由湖北、山西、陕西、湖南、广东等地的商人通过万里茶道和海上通道出口到俄罗斯、英国。后来,渔洋关也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成为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道光年间,本地著名诗人杨福煌曾在《渔洋沿革考》中记载:“或粤之东,或江之右,持筹而来者,商贾云集,人烟稠密,熙熙皞皞,乐安无事之天者,已历百年载矣。”清末民初,渔洋关镇茶庄达到30 多家,于是便出现了《五峰县志》记载的“茶工万计,骡马千匹,木船百只,街市热闹,通宵达旦”的繁荣景象。

顾彩之路也是茶叶之路。顾彩从容美土司的中府出发,经百顺桥、万马池、长乐坪、渔洋关返回枝江县城,沿途茶叶飘香,到处是采茶人和茶客。道光年间,广东商人钧大福开始带领江西技工来到渔洋关镇创办茶庄,精制红茶出口。咸丰、同治年间,另一位宜红茶奠基人宫文朋也来到渔洋关精制红茶,运往广州、上海、汉口。宫文朋创办的源泰茶庄,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成为湖北茶叶史上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钧大福、宫文朋等茶商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渔洋关集镇的兴起也不是偶然的,与宜红茶贸易环环相扣,密不可分。清朝以前,茶叶、瓷器、丝绸是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宜红茶产于湘鄂西的大山深处,名声大噪,《万国公报》1876 年刊登了向渔洋关茶庄征收厘金的告示。

古茶道历经沧桑,至今古桥、古道、古客栈、古骡马店、古茶庄、古码头等部分遗存保存基本完好,仍然吸引着无数旅行爱好者和摄影达人的目光。最初中国茶叶大多经广州运往欧洲,成为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后来汉口开埠,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市场。渔洋关古镇也脱颖而出,出产的茶叶横穿南北,源源不断地转运到俄罗斯边界城市恰克图。茶叶之路的开通,也极大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西方各国因此有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英国贵族妇女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主要原料就是以宜红茶为代表的中国红茶。在俄罗斯、蒙古以及中亚各国牧区,中国红茶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容美纪游》促进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

顾彩在五峰、鹤峰逗留期间,把汉族的优秀文化带到武陵山区,同时也通过《容美纪游》,重点推介土家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点,影响极其深远。

推介土家优秀文化。在顾彩眼里,五峰民风淳朴,处处充满着魅力。“二十八日,抵湾潭。与南府仅隔一坡,路皆高平,人家稀少,皆缚柳葺蒲以为筐箔。家家养蜂作粉,流水小桥,榆柳映带,桃熟累累如火齐。”顾彩之行结束31 年之后,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以五峰司、石梁司、水浕司为中心,设立长乐县。土司制度的废除,加快了民族融合,促进了辖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容美纪游》里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是描写五峰风土人情和秀丽景色的。因此顾彩之路既是茶叶之路,更是全域文化旅游线路,亲身体验一下,自然是非常难得的经历和享受。

传播汉族优秀文化。顾彩的容美之行,是一次主动传播汉文化与推动民族融合的善举,其收获是巨大的。一是“宴集赋诗”。《容美纪游》对田舜年在宜沙别墅设宴为顾彩接风,在南府、中府以及平山爵府等处宴请顾彩以及为顾彩饯行时,除赏乐观戏以外,均有“宴集赋诗”的记述。《容美纪游》称,二月“二十一日,宴集行署西园,题曰九峰读书台,竹石幽秀,分韵赋诗”。分韵赋诗,即数人相约赋诗,选择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韵作诗,谓之分韵。二是“诗牌集字”。《容美纪游》记述,五月“初五日,晴,端阳大会,诗牌集字”。诗牌本是唐代诗人用来题诗的木板,后来演变为一种赋诗的艺术形式。三是“曲水流觞”。《容美纪游》记载,五月“初五日,钻新火,煮涧泉,流觞泛蒲,集渔舟捕鱼溪中”。曲水流觞,原为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即农历三月上巳日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当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祛灾除祸。后来,演变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吟诗作赋的艺术形式。四是“酬答唱和”。《容美纪游》记述,顾彩常与田舜年并肩连骑,游览观光,或“日以诗相唱酬,夜得一诗,旦辄精思苦吟”,或“隔一峰,掷诗唱和,夜分未已”,或“觅句燃灯入洞天”。

促进茶文化兴起。康熙年间,也就是顾彩五峰之行前后,五峰茶被称为“峒茶”,开始被湖南茶商大量收购销售,逐渐被世人所喜爱。随着五峰茶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自广东等地的茶商纷纷涌入渔洋关,精制红茶出口,形成了中外闻名的万里茶道,将一座古镇与汉口、张家口、恰克图等重要城市和俄罗斯、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宜红茶从在渔洋关诞生之日起,既凝结着汉族商人、工匠的智慧,也饱含土家族茶工、背夫的汗水,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之茶、使命之茶,不断丰富着湖北茶文化的内涵。

300 多年前,顾彩的《容美纪游》谱写了一曲民族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灿烂篇章,对于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仍然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和历史意义。中华民族的繁衍历史,就是民族融合、团结、进步的历史,沿袭传承,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猜你喜欢

渔洋茶客红茶
《幸福的红茶时光》
老茶客
王士禛“渔洋说部”研究综述
蜜香红茶
小茶客
渔洋山人的三大癖好
——成功男士必备
红茶与绿茶有什么区别?
渔洋河畔的铭记——湖北省财政厅倾情帮扶五峰老区纪略
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选诗特征与诗学思想考析
沏茶之水【梅、兰、竹、菊】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