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以“融”为导向全方位推动各民族互嵌交融
2023-09-03湖北省民宗委
湖北省承东启西、地接南北,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省现有少数民族人口277.11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4.8%,常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31 万人,高峰时超过40 万人,约占全省流动人口的10%。近年来,湖北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融”的导向,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环境营造、法治保障等方面精准施策、靶向用力,全方位推动各民族互嵌交融。
系统谋划推动“融”
湖北省委、省政府站在服务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责任。一是政策规划推动。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在大局大势中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将支持民族地区“两山”创新示范区建设写入省党代会报告,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事关民族工作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项目库,将民族地区全部纳入乡村振兴区域协作帮扶重点县(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嵌入式”的方式融入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和行动纲要。二是项目牵引推动。依托湖北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目标定位,以项目化推进、清单化实施、体系化评价、具象化举措细化实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立省级“三项计划”实施协调领导小组,建立12 个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资源、服务、平台向基层倾斜,2023 年整合各类资金近1000 万元,在全省实施100 个“三项计划”省级试点项目,分级筹措资金1200 多万元,支持武汉、巴东、来凤、五峰四地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样板。三是机制保障推动。建立省委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明确21 家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将民族工作列入省级督查事项。组织、宣传、巡视等部门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两个纳入”的工作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其在考评项目中的权重。教育部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财政部门完善差别化财政支持政策,降低民族地区公共事权分担比例;文旅、人社、共青团省委等部门将实施“三项计划”列入年度重点项目,形成推动各民族互嵌交融的强大合力。
搭建平台深度“融”
以实施“三项计划”为抓手,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社区、园区、景区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向基层社区、窗口行业、新兴领域延伸。一是以社区为单元共同缔造同心家园。发挥社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小组和红色物业等社会组织的“细胞”作用,开展同心家园共创活动,从群众可见可知可感的实事小事做起,发动各族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变“你和我”为“我们”,变“要我做”为“一起做”,引导各族群众在互嵌式居住中共同创业、合作共赢。武汉市的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创新经营模式,与当地群众合开“早晚店”,早上当地群众卖热干面,晚上新疆群众卖羊肉串,双方共同承担开店费用,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促进情感交融。二是以园区为载体共同缔造美好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科技教育园区、商贸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和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企业、模范单位、模范班组,与浙江、新疆、西藏开展“民族团结共建·东西部劳务协作”“鄂博·楚星青少年手拉手”等系列活动,成立鄂疆交融发展实践创新基地、鄂藏文化交流中心,实施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累计吸纳新疆籍有组织转移劳动力近2.5 万人,为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200 多个,团结合作纽带更加牢固。三是以景区为纽带共同缔造精神家园。用好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挖掘长江文化、楚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等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依托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旅游走廊,联动配套16 个文旅融合项目和旅游线路,打造了昭君出塞、唐崖土司城遗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一批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产品、文化符号和旅游线路,以人文化、生活化的方式将“四个与共”理念厚植于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
营造环境促进“融”
顺应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趋势,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构建有利于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一是用心搞好服务。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创新来时有人询、住时有人引、政策有人讲、就业有人帮、冷暖有人问、困难有人解、纠纷有人调、违法有人管“八有”举措,在全省大中城市设立78 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政策培训点,建立960 处服务中心、站(点),为各族群众提供便利化服务,打造“区-街道-社区-居民(庭院)小组”四级网格服务平台。宜昌市打造“三峡·石榴红”民族团结志愿服务品牌,带动1 万余名群众参与民族团结志愿服务。二是用力解难帮困。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紧密结合,协调相关部门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稳岗就业、权益保障等方面落实同等公共服务。武汉市先后为受疫情影响的边疆民族地区来汉经营户落实临时性帮扶资金,减免门店租金,促成经营户与当地企业签订采购协议,提供就业岗位,缓解生产经营困难。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青年阿布都克依木和湖北汉族青年李燕华合伙经营“阿布都羊杂店”,店铺遍布武汉、宜昌等地,各族员工上千人。三是用情讲好故事。聚焦湖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推出了《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武陵王》等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文明的文化精品。传承弘扬昭君文化,续写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筹集防疫物资驰援内蒙古,组织医护人员赴藏抗击疫情,救治大骨节病患者,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好传统代代相传。推出“疆湖故事”“疆湖儿女”等系列短视频、微电影和主题IP,利用“网言网语”讲好各族群众在鄂就业创业、抗击疫情、助人为乐等感人故事,在网络空间营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涌现了汉藏交流使者丹增曲培、青年创业达人库尔班江、见义勇为典型玉苏普江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网红”。
厉行法治保障“融”
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兼顾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一是坚持依法治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准,全面梳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省级规范性文件,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提出调整完善的意见建议。将各地经过实践检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以法规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定。二是坚持系统治理。将民族事务纳入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探索“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下沉党员”协调共治机制,建立“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联防联动体系,搭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大数据平台,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主体由“一元管理”走向“多元协同”。三是坚持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民族关系监测评价体系、涉稳信息月度分析研判和重大风险隐患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把握维护稳定与保障权益的边界,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安全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针对任何特定民族的歧视性行为,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案(事)件,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使各民族互嵌共融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