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析、述评与展望
2023-09-03王文贵胡敏
文/王文贵 胡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2014 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内涵。2017 年,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2019 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同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2021 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理论的重要内涵,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此论断提出之后,学术界掀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热潮,通过梳理归纳相关文献观点,进行分析和述评,对其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文献梳理
早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学术界已经零星地出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表述,主要集中在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议题两个方面。在当时,仅涉及民族工作和统战工作,缺乏理论性的界定和系统性的研究。在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后,学者们继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诸如徐杰舜的《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赵杰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论》等。从总体上看,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有着大量的研究综述。针对研究主题,蒋永发认为,学界对其科学内涵、价值意蕴、现实挑战、构筑路径等进行多维度的探析,提升了创新、系统、问题等意识;方正强调,学界对其形成机理、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的研究,要深入挖掘理论、开拓研究领域、加强交流互鉴,提升学理性、系统性及创新性。刘吉昌强调,从内涵、个案及路径进行分析,注重探析历史实践及价值意义,进而拓展研究的高度与深度。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要涉及横向的分类研究、纵向的历史研究、差序格局的分层研究、以点带面的聚焦研究。
(一)横向的分类研究
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以复线式作为切入路径,呈现多维的构建模式。一方面,从认识论角度进行阐释。孙秀玲强调,正确认识“多元一体”理论的作用;赵红伟提出,从马克思视域出发,深化认识;陈智强调,增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历史文化及制度的认同;姜永志写到,从认知和认同的视角,探索具体的研究进路;张淑娟指出,民族主义是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因素;于衍学指出,对于研究主题,基础在于实体认知,关键在于价值认知,核心在于路径认知,进而提供学理性的支撑;严庆强调,注重政治认同,开展“五个认同”教育,追求团结统一;高永久指出,要正确认识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战略与社会担当、理论批判与继承创新、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等关系;陈路路指出,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视角,实施物质保障、思想引领、教育为重、秩序为本等路径。另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阐释。刘吉昌认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沈桂萍强调,文化纽带是构建国家认同的核心;梁静以为,从心理学视角,探索相应的机制,深入梳理心理路径;彭谦指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坚持共享发展,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孔亭强调,从制度内涵、现实需要、机制对策等,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意识效能。
(二)纵向的历史研究
借助纵向视野,渐进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深度与广度。张淑娟提出,民族建设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质,注重双向认同;刘再营强调,从历史及现实中找寻其历史趋势;张学敏指出,回溯民族教育及政策的演变历程,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启示;马亚辉强调,探究清代西南边疆民族政策,总结相关的经验;杨刚写到,从历史视角分析其内在机理,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段超提出,“夷夏”观念历经着“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徐丽曼写到,围绕文化认同,从价值、内容、实践维度等进行考量和建构;苍铭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经着从自在实体向自觉实体的转变;姚贱苟写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横向表现为物理和思维空间,纵向表现为政策利益与认识的自生与交叉;李静认为,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华民族发展的纵向脉络来分析历史基础,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分析其现实基础,进而探讨具体的行动策略。
(三)差序格局的分层研究
赵旭东认为,从“一带一路”、文化自觉、“鼎和五味”入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徐梦强调,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置于世界秩序的构建中,深刻地认识到现实情况;金刚写到,结合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注重共有精神家园,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念,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实现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张三南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赵杰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治国安邦、民族复兴、维护世界和平的现实意义。
(四)以点带面的聚焦研究
围绕研究主题,进行以点带面的聚焦研究,把握研究重点的同时进行深入研究。第一,针对民族地区。李少霞主张,围绕研究主题,新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粘合力有着重大意义;袁同凯认为,要树立教育大局观,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内涵式发展;苏德认为,注重民族语言保护工作,加强语言认同教育;王易提出,构建民族关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第二,针对民族院校。冉春桃提到,坚持以教学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制度为保障等;张志强提到,加强思想导引、注重环境熏陶、提供法治保障及进行实践深化等;包银山指出,通过组织领导、教学模式、平台建设、校园环境等路径;杨胜才强调,利用“五大课堂”平台,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创建工作”为关键,“伟大梦想”为载体,“三交”为途径,构建相应的制度体系;第三,聚焦特定人群。针对民族大学生群体,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顾超认为,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通过建立认知前提,夯实物质基础,构建价值共识等;赵刚认为,注重跨界民族的特殊性,开展历史与文化教育、公民与法制教育、中国国情与民族团结教育等。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
国内学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进行着较为充分的总结和概括,主要集中在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等较为宏观的视角,往往聚焦在边疆民族地区,而针对某些特定区域的研究成果较少。总体来看,围绕研究主题,学者们进行了多元立体化的研究。从认识论角度,对中华民族的正确认知是其基础和前提,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从方法论维度,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元方法,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历史观视域,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总结内在机理及发展规律,借鉴历史经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价值观视角,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性视阈下进行审视,推进世界秩序、国际关系及治理体系的构建;从实践论领域,聚焦民族地区及相关院校、特定人群,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综合来看,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注重从多领域、多视角、多学科予以开展,呈现多元共存的趋势,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应用价值,进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需要进一步厘清核心概念、规范实践路径、深化特色研究、加强理论内涵及拓展研究视野。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还处于发展阶段,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厘清核心概念、规范实践路径、深化特色研究、加强理论内涵及拓展研究视野五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厘清核心概念。对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核心概念,缺乏较为权威的学术界定与内涵分析,难以把握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未构建起相关的理论体系,影响到理论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这使得研究的碎片化倾向较为明显,难以构建相应的话语体系,影响到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
第二,进一步规范实践路径。目前学界往往从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层面进行论述,多以规范性研究为主,对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路径过于宏观,注重对普遍性的规律进行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地实践过程中的区域性特色。从教育、心理等微观研究较少,更缺乏聚焦于特定区域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使得实践过程缺乏针对性,进而影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
第三,进一步深化特色研究。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阐释其内涵、探讨路径的研究成果较多,容易造成同质化倾向,缺乏全面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对于某一区域特定历史时期条件下,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则较少。此外,研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地丰富和拓展,不能仅局限于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而要从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结合港澳台、新疆、西藏等区域特色,更加客观、精准、全面地提高理论的解释力度,进行整体而全面的学理性思考。
第四,进一步加强理论内涵。学界从多维度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性界定,缺乏高度凝练的理论概括,在理论核心和逻辑体系方面难以形成共识,容易造成相关概念的“模糊化”。在学理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够,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理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观、多元一体格局等理论,研究力度和深度仍需要进一步的加深。
第五,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目前学界研究在一定程度将研究范围予以泛化,不利于特定地区研究的深入发展。此外,通过文献梳理,主要集中在历史论述、观念形成及政法凝聚的视角,例如以新疆地区为例的区域视角,研究成果还不丰富,难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研究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研究展望
纵观学者们的观点,从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价值观、实践论等方面进行研究,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域。从这些维度进行梳理,可以看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更好地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而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由此,要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等关系。因此,要补充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后续研究可以从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拓宽研究领域、探寻心理进路等四方面着手。
第一,提升创新意识,深化理论研究。目前,学界较为注重理论阐释,而对于理论体系建构较为缺乏,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话语体系。此外,缺乏可量化的评价体系,缺少针对某一特定区域的可行性措施,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规律的把握不够全面,影响到理论研究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可见,要依托各个地区的历史史料、理论积淀、民族政策等,将理论价值与现实需要进行融会贯通,丰富理论所具有的科学内涵,拓展理论研究的外延,阐明理论体系内在的逻辑关联,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进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研究。
第二,注重问题意识,加强实证研究。目前,学界注重理论阐释和规范分析,但是缺乏实证研究的力度,弱化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影响实证研究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分析,甚至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可见,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宏观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具体分析、实证研究等微观研究,探寻内在的发展规律。利用深度访谈、大数据、云计算等,提供实证性的材料支撑,构建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予以细化,探究具体的影响因素,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总结经验,进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
第三,强化系统意识,拓宽研究领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作为较为宏大的议题,学理基础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仅局限于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导致现实问题滞后于理论的发展,使得相关理论未能发挥相应的解释力度。可见,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引领,通过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来说,在拓展研究视野的同时吸收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打破学科壁垒,倡导融合研究,提升全面性、系统性与协同性,同时加强比较研究,提供扎实的学理性支撑和全面的实践性指导,进而对特定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多学科视角的研究。
第四,夯实心理机制,探寻心理进路。近年来,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适应等关系,体现为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理论探讨较多,本土化研究较为缺乏。未来研究需要结合多种研究方法,从研究假设、研究工具、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和特征,进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认同理论。可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各族民众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所展现的心理认同传导机制,把握心理层面的支撑因素,厘清心理认同的演进路径,进而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
四、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及精神力量之魂。它历经动态的历史发展进程,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贡献了诸多的经验。从全方位的基础体系、广泛化的对象体系、全景式的目标体系、凝练化的观念体系、动态化的过程体系及程式化的具体建设等方面,为我们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性概貌。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实现更深入的创新发展,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共同开创我国民族事务工作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