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日传播: 现状、 成因与启示
——基于2011—2022年日本5家主流媒体报道的分析

2023-09-02宗诗涵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人类

李 舒, 宗诗涵

(1. 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研究院, 北京 100024; 2. 科技月报社, 北京 100038)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1]。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于我国国内外发展现实状况,着眼应对全球化浪潮,为实现世界各国和平发展而提出的可行性方案[2]。然而,在国际社会上,该理念却遭到部分西方国家的抵制与猜忌。即使在与中国同处亚洲的日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面临传不开、说不透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日本主流媒体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报道,分析其在日传播现状及原因,进而探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中国理念海外传播的优化路径。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日传播现状

“命运共同体”一词在日本的出现可追溯至二战时期。据日本国语大辞典的解释,日语“運命共同体”的含义为“命运与共、相互了解的多个个人或团体”[3]。然而,自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日本媒体对该理念的理解呈现出特定的倾向性,在传播上不仅呈现纵向的阶段性特征,也在横向层面具备鲜明的话语特征。

(一) 历时性分析

笔者以日文“(人類)運命共同体+中国”为关键词,时间设定为201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5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数据库搜索后,共得到269篇报道。其中,《朝日新闻》39篇,《读卖新闻》59篇,《每日新闻》38篇,《产经新闻》65篇,《日本经济新闻》68篇。

从历时性角度分析,日本主流媒体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年报道量的变化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日本主流媒体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报道数量

1. 2011—2014年:数量较少

可以看出,日本主流媒体较早就关注到中方领导人有关命运共同体的表述。然而,一方面,当时中方尚未正式、系统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此日本主流媒体对其关注度并不高,多数报道直接引用领导人讲话;另一方面,随着钓鱼岛争端的出现,中日关系恶化,导致这一时期日本有关命运共同体的报道多持负面态度。

2. 2015—2018年:热度提升

2013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莫斯科、坦桑尼亚,以及出席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总部会议时多次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国际社会对该理念关注度日益提高,日本主流媒体报道量也随之增长,于2015年和2018年形成两个小高峰。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日本主流媒体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报道量达到33篇。当年9月3日,中国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强调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各国加强协作。在这一节点上,《朝日新闻》认为,日方应重新考虑对华外交关系,重新认识中日在经济上是命运共同体这一事实[4]。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读卖新闻》刊登了讲话全文,《日本经济新闻》刊登了部分内容,认为此番讲话是中国再次确立自身世界大国地位的表现,向国内外展示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秩序建设的姿态[5]。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加强了合作。《产经新闻》指出,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个基于新中华规则的国际新秩序,日本需要采取措施应对这种全球战略[6]。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产经新闻》认为其是中国的大国外交展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部分国家经济发展,但也应该引起“警示”[7]。此外有日本媒体认为,虽然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世界开放共享,但多少感觉有点“空洞”[8]。

此阶段日本主流媒体在生态环境、两岸关系、乌克兰、南海、人权、网络安全等问题上均认为中国展现了强硬的大国姿态[9-12]。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观较为认同。《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应当继续弘扬和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并提到中国在大气污染、水质问题、偏远地区的贫困和卫生问题等方面践行了可持续发展观。此外,日本主流媒体还表示2035年的“美丽中国”目标或许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道路[13]。

研究发现,此阶段日本主流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认为中美和中日在经济上都是命运共同体,应当妥善处理分歧和重新考虑双方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的“国际权力观”内容;另一方面,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置于中国的外交战略层面进行思考,认为其不过是中国谋求战后新秩序的外交口号,中国表面上追求和平发展,但却展示出强硬的大国姿态。

3. 2019—2022年:趋于平稳

经历了2015年和2018年两个报道小高峰之后,近年来5家日本主流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报道关注度有所回落,稳定在每年20篇左右。

尽管在2019—2022年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多个场合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但日本主流媒体的关注度显著降低。究其原因,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2018年被写入宪法时,海外媒体的关注达到顶峰,之后进入持续推进阶段,因此关注度自然下降;二是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媒体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疫情,降低了对其他议题的关注度。

综上,2011—2022年,日本主流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报道在报道强度上,经历了起初关注平平,到出现两个高峰,再到趋于平稳三个阶段;在报道倾向上,尽管将其视为中国谋求大国地位的口号,但也部分认同其中包含的价值观。

(二) 话语特征分析

研究发现,日本主流媒体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涉及“一带一路”建设,两岸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问题,以及新冠疫情、网络安全等议题,并在词汇选择、引语来源和叙述方式上呈现鲜明的话语特征。

1. 过度词汇化:负面辞藻堆砌

过度词汇化(overwording)是指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多次强调某一方面[14],通过选择特定词汇来表达意识形态。日本主流媒体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报道的词汇既有积极词汇,又有消极词汇。

积极词汇方面,报道中出现了“发展”“推进”“改善”等积极词汇,并占有一定篇幅。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例如“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加强各国交流与协作”“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也在日本媒体报道中得到反映。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语句多为日本主流媒体直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用作支持,也可用作反对,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判断日本主流媒体的立场和态度。

消极词汇方面,日本主流媒体反复强调南海、钓鱼岛等中国领土争端问题,意在加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对立,并认为中国反复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夸大自身存在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担忧和警惕。相比积极词汇,消极词汇范围更广,出现频次更多,更能体现日本主流媒体的立场态度(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主流媒体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的消极词汇分析

2. 引语模糊化:掩饰立场倾向

研究发现,日本主流媒体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的引语来源前三位是:中国,123条(52%);日本,39条(17%);美国,25条(11%)。此外还有东盟、韩国等。来自中国的引语来源于政府人员、专家学者和媒体机构等诸多方面。

在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中,中国官方话语通常被认为具有权威性,而日本主流媒体在引用过程中多采用模糊化策略以达到表达特定意义的目的。一是引用来源虚化,多使用某媒体、相关人员或某外交家等作为具体消息来源,使得报道可操作空间大;二是引用话语模糊,引用与被引用的边界含混,从而有意识地在不直接表达自身立场的同时传递了观点。

例如,《产经新闻》2015年12月24日一文开篇即对互联网大会遭到绝大多数主要国家和企业的“抵制”进行了描述,并指出中国倡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在加强网络主权[12]。随后,该文引用了“无国界记者”话语,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威胁的网络敌人,并借助北京产经新闻分社网络瘫痪而新华社等网站仍可正常浏览的情景,向读者暗示中国倡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并不在于促进世界互联网和平发展,而是意欲塑造世界霸权地位。类似地,日本主流媒体报道中大量存在运用引语模糊化策略表达对中国网络安全主张不满的现象,并借他人之口,将中国歪曲成寻求霸权的形象。

3. 叙述消极化:塑造霸权形象

表2 日本主流媒体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的物质过程分析

从日本主流媒体对以“中国”和“习近平主席”为主体的物质过程描述来看,大多情况下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认为是中国提出的“空洞”外交口号,实质是以经济实力为武器,拉拢东盟、非洲等国家,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对抗,以获取亚洲主导权和网络空间主导权。从本质上来看,不管是在词汇选择、引语来源还是叙述方式上,日本媒体并未跳出西方政治理念的固有框架,仍表现出“中国威胁论”的刻板印象。

二、日本主流媒体话语特征成因的多维探析

日本主流媒体深知东亚各国命运与共,但又漠视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其看作一种称霸全球的“政治口号”。这种行为态度与中美日三国的国际关系、日本俱乐部新闻生产制度以及实用主义价值判断密切相关。

1. 国际关系维度:大国博弈影响话语生产

在中美日三国关系中,日本与美国建立了“亲密”的同盟关系,中美之间则存在着亦敌亦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尽管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但两国在气候变化、禁毒、传染病防控、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日美、中美关系复杂交织,对中日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中日在历史认识、主权、食品安全等问题上摩擦不断。日本主流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也深受国际关系影响。

2011—2014年,由于钓鱼岛争端等问题,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此时日本主流媒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报道多为负面。2015—2018年,中日两国领导人会晤达成一致,恪守四个政治文件原则,但领土、历史、安全问题等矛盾并未消失,地缘政治处于微妙状态。反映在日本主流媒体报道上,一方面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的“国际权力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内容,但另一方面又保持着警惕心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

2019年,在中美贸易战激化的背景下,日本既不愿看到中美关系顺利发展致使自身被边缘化,也不希望中美关系过于紧张,迫使日本“靠边站”。这种情绪在日本主流媒体报道中也得到一定反映。《日本经济新闻》发文表示,“中美是命运共同体,希望双方通过真诚对话找到生存之道”。日本主流媒体还试图找到中日双方理念共同点,指出安倍首相以共同承担“对世界和亚洲和平的责任”为目标,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共通之处,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日媒认可。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抹黑中国,日本站在西方国家立场,指责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派遣医疗队支援伊朗和强调“疫情无国界”的行为不过是推卸中国作为“感染源”的责任。日本主流媒体认为,中国外交重点是强调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功”,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是向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部分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的优越性,使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统治能力产生怀疑[20]。

2021年,菅义伟就任首相后强调所谓的“中国威胁”,加速推动“多域联合防卫力量”。岸田文雄上台后,基本延续了安倍和菅义伟政府的政策,强化日美同盟并展开多边安全合作,对华政策强硬。面对中国在多种场合持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本主流媒体始终视其为政治口号,关注度亦有所下降。

2022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同年俄乌冲突爆发。《产经新闻》则指出,中国试图在俄乌冲突后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权,撕裂日美关系,将日本纳入中国影响范围。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21],《日本经济新闻》认为该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脉相承,并将其视为追赶美国的手段[22]。

总而言之,在日本媒体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的话语体系中,体现的是维护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及价值观、贬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些话语所表达的权力关系与现实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相关,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尽管日本与中国毗邻而居,但作为西方阵营的一员,日本媒体往往站在西方一边,通过与西方媒体联合叙事、共同论述,在现实世界中建立话语权力,进而作用于国际社会。

2. 媒体机制维度:新闻生产制度造成话语趋同

新闻生产制度对新闻话语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尽管日本5家主流媒体的组织架构和立场存在差异,但在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上却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与日本俱乐部式的新闻生产制度密切相关。日本记者俱乐部制度给新闻生产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是信息来源单一,报道同质化。日本的记者俱乐部通常设在中央政府机关、警察局、政党和业界团体等,其职能之一是信息流通。在记者俱乐部,有专人负责调节政府的信息流动,各成员必须遵守俱乐部缔结条约。记者见面会也以俱乐部主导的形式进行,记者们要在同一时间、从同一信息源、根据同一信息写报道,难免千篇一律。本研究涉及的5家媒体中,通常《朝日新闻》政治倾向偏左,《每日新闻》政治倾向中偏左,这些媒体理应站在中立客观角度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但事实上,在相关报道中,5家媒体态度高度一致,认为中国在谋求“霸权地位”,丧失了媒体的独立思考。

二是设置入会门槛,垄断言论空间。只有加盟新闻协会的媒体机构才能成为记者俱乐部成员,而其他记者和自由撰稿人则被排除在外。这限制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使得日本5家主流媒体形成的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长期占据日本舆论界主导地位,掩盖了一些理性客观的声音。

三是与政府关系过近,造成权力勾结。记者长期从政府部门接收信息,逐渐失去批判性思维,只会“搬运”信息给公众。部分政客还会邀请记者参加私人恳谈会,通过建立私人关系影响媒体报道。与政府或政客关系过于亲密,导致日本媒体很容易为政治权力所利用。

总之,日本主流媒体的实践本质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先行。这导致在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报道中,以趋同的话语贬低中国、赞美西方的意识形态,在实质上强化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

3. 价值判断维度:实用主义造就立场摇摆

日本的历史文化塑造了日本人实用主义的判断取向,并影响着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发展。实用主义者通常关注行为是否能带来某种实际效用、产生直接利益,有用即真理,无用即谬误。

日本主流媒体也深受实用主义影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出某种矛盾状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刚提出之时,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而恶化,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日本随即响应美国的“中国威胁论”,主流媒体在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时经常出现“霸权主义”“对中国存在感不断增强的担忧”等相关语句。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放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及搬迁冲绳美军基地,影响了美日关系发展。相应地,日本主流媒体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认为,日本可以考虑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认同中日在经济上是命运共同体,并重新思考中日两国关系。拜登上台后,重新加强日美同盟,日本再次看到抑制中国发展并在亚太地区获得主导地位的机会,便立即放弃多边主义,投入以美国为首的印太小圈子。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多次强调“日台命运共同体”,还提出推动“印太战略”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日本的实用主义外交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秉持所谓“自由民主”的西方文明价值观靠近美国;另一方面,也倡导“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东方价值观以亲近中国[23]。从根本上看,都是为了保证本国在安全和经济方面获利。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岛国,无论是古代学习中国、近代明治维新学习西方,还是现在时而亲近中国、时而追随美国,都是日本在强烈忧患意识下以实用主义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表现。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日传播的启示

针对日本主流媒体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中呈现的问题,中国媒体要在理念、机制和文本层面进行全面优化,以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效果。

1. 理念层面:以间性思维为指导

“主体性”萌发于古希腊时代,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宇宙中心的位置。“主体间性”概念形成于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黑格尔提出的“我就是我们”蕴含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主体间性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媒介客体,秉承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原则进行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24]。

中国和日本同为东亚国家,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自两千年前东汉时期开始往来,交往历史悠久,文化上也有某种相似性。虽然中日在政治领域时有矛盾,但中国连续十几年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济领域相互依赖、在文化领域相互交流,总体关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具有相互尊重、深化交流的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既不是进行强制文化输出,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封闭,而是基于平等的多元文化传播[25],需要把“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转换为“我与你”的主体间性思维。前文物质过程分析已发现,日本主流媒体报道多为“中国提出”“习近平主席提倡”“中国牵制”“中国强加于”等消极表达,未将双方置于平等地位看待。这反映出日本主流媒体认为中日之间仍是立场分明的“我与他”主客体关系,尚未形成“我与你”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

对此,我国媒体应以间性思维指导实践。首先,间性思维要求双方相互了解,因此,我国媒体在传播实践中应该加强对日本社会语境的把握。其次,间性思维要求交往双方彼此承认地位和权力的平等,因而我国媒体需要有效澄清西方媒体塑造的“中国威胁论”,推动双方在相互理解的主体间性关系基础上有效沟通与合作。最后,我国媒体还应善于讲述“我们”的故事,将对内群体“我”和外群体“你”的认知转化为“我们”,传播“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认识,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内涵,从而加强中日双方各领域的交流。

2. 机制层面:以媒体外交为纽带

公共外交是一种由政府、民间组织、社会精英和广大公众等行为主体参与的外交形式,旨在向外国公众传达本国信息并了解相关观点[26]。与两国政府之间的交流不同,媒体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考恩(COWAN)和阿瑟诺(ARSENAULT)将公共外交划分为独白式公共外交、对话式公共外交和合作式公共外交[27]。

一方面可以“造船出海”,加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日传播力度。解决日本主流媒体对该理念理解不够深入、片面将其视为宣传口号的问题,需要做好对日传播的议程设置:其一,中国主流媒体可以在脸书、推特等海外传播平台上加强对该理念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日本公众对中国理念的了解;其二,发掘日本在华人士力量,通过他们讲述中国故事,与海外用户形成良性互动,开展对话式媒体外交。

另一方面可以“借船出海”,深化与日本主流媒体的合作。从媒体公共外交的角度看,影响并获得国外媒体的支持是优化对外传播效果的关键,我国媒体在拓展自由渠道的同时,也应致力于与国外媒体建立合作关系[28]。例如,通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联合报道外交热点议题、搭建深度交流平台、设置各大客户端的推广位以及定期举办日本国家新闻媒体官员研修班等活动,开展合作式媒体外交。

3. 文本层面: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从思维方式和心理取向进行分类,传播可以分为理性传播和情感传播。理性传播是指传播主体采用理性思维方式,按照理性认识模式来开展传播活动,要求传播语言精确明了;而情感传播则以情感为基础,将传播作为纽带,通过情感活动来影响受众,要求语言具有感染力[2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日传播,需要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一方面,要在理性传播方面坚守自身底线原则,以明晰的概念、有力的论证、合理的逻辑增强传播的说服力。目前亚洲秩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必须认真思考并合理为崛起中的中国进行角色定位。日本媒体不断从“地缘政治论”的角度讨论中国崛起会让周边国家回到历史上的“朝贡体系”,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亚洲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的担忧。中国媒体对外传播应从理性层面来构建认知,落实我国的周边外交方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30],坚守自身原则不动摇。

另一方面,要在情感传播方面寻找双方共通空间,以丰富的元素、相通的情感增强传播的感染力。近年来,日本多地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元素”以拉近与中国的距离。例如,东京都东村山市希望通过推广中国人喜欢的动画电影《龙猫》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新潟县因为小说《雪国》在中国广受欢迎,现在又希望通过锦鲤符号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这些举措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加深相互了解,有助于增强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31]。相应地,中国媒体在对日传播中也应善于发掘与运用“中国符号”,搭建与日本民众联系的桥梁。例如,《人民中国》杂志社以深受日本人民喜爱的大熊猫为媒介,每年举办“熊猫杯”征文大赛,向日本青年征集“我与中国的故事”,并以这些故事为依托,刊发一系列有情感、有温度的报道。只有以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晓之以理,才能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动人心的力量。

进入21世纪,我国国际传播理念逐渐从“以我为主,正面宣传”过渡到“用中国的国际话语”向世界说明中国。但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西方媒体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长期对中国文明存在误解误读。因此,如何通过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让中国理念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仍旧是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重要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土壤,完全有别于西方的话语体系和价值观。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跨越国界和文化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海外传播,对全面提升中国理念的海外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人类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共同体的战斗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