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3-09-02张丽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梭形息肉免疫组化

张丽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病理科 (福建 三明 365000)

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Mucosal Schwann cell hamartoma,MSCH)是最近描述的一种胃肠道神经源性病变,多见于结直肠,主要表现为梭形的施万细胞在黏膜层中增生,可伴有腹泻、下消化道出血、稀便、腹部不适等症状[1]。结直肠MSCH不伴遗传综合征,发病率较低,现阶段国内外研究较少,国内报道不足10例;其病灶形态诊断时容易与其他肠道间叶源性病变混淆而发生误诊,为准确诊断结直肠MSCH进一步给予正确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结肠MSCH,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总结,以增加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2例MSCH的临床和病理资料,2例MSCH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55岁和73岁,平均64岁。

1.2 方法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取材包埋,HE染色及光镜观察。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法染色,一抗包括S-100蛋白、SOX-10、EMA、CgA、Syn、CD56、NSE、NF、Calretinin、Desmin、CD34、CD117、DOG1及Ki-67,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2 结 果

2.1 结肠MSCH临床特点2例结肠MSCH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5岁和73岁,平均64岁;因腹部不适(1例)、体检(1例)行电子肠镜检查发现;内镜检查显示1例位于乙状结肠,1例位于升结肠;病灶形态:扁平或广基息肉样隆起,息肉大小分别为5mm和3mm,2例结直肠MSCH均为单发病灶,详见表1。各病例内镜检查图像见图1。

图1 各病例内镜检查下息肉图像。图1A:病例1内镜显示单个扁平息肉;图1B:病例2内镜显示单个广基息肉。

表1 2例结直肠MSCH临床特点

2.2 结肠MSCH巨检、镜检病理学特征巨检:病例1:灰白色黏膜组织一粒,大小0.4cm×0.2cm×0.1cm,质中,全埋。病例2:灰白色黏膜组织一粒,大小0.2cm×0.1cm×0.1cm,质中,全埋。镜检病理特征:病例1肿瘤细胞呈梭形,在黏膜固有层穿插生长,使腺体数量减少,腺体之间间隔增大(图2A);病例2肿瘤细胞呈梭形,在黏膜层交织状排列,病变内残留有平滑肌组织(图2B);两者均无包膜,细胞均边界不清,细胞质弱嗜酸性,细胞核呈长椭圆形或相对肥胖的长梭形,未见明显小核仁,未见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图2C)。周边腺体间质可见数量不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图2 镜检HE及放大病理学图像。图2A:病例1梭形肿瘤细胞在黏膜固有层穿插生长,腺体之间间隔增大;图2B:病例2梭形肿瘤细胞在黏膜层交织状排列,病变内残留有平滑肌组织;图2C:梭形细胞胞质弱嗜酸性,细胞核呈长椭圆形或相对肥胖的长梭形,未见明显小核仁。

2.3 结直肠MSCH免疫表型特征2例结肠MSCH患者活检标本梭形细胞免疫表型S-100蛋白均呈弥漫强阳性(图3A、图3C),SOX10均呈部分阳性(图3B、图3D),病例1Desmin阴性,病例2 Desmin提示残留的平滑肌组织(图3E),Ki-67两例增值指数均约2%;其余抗体EMA、CgA、Syn、CD56、NSE、NF、Calretinin、CD34、CD117、DOG1均呈阴性。免疫组化染色也均未见节细胞。

图3 免疫表型特征。图3A:病例1梭形细胞S-100蛋白弥漫强阳性,EnVision法;图3B:病例1梭形细胞SOX-10呈部分阳性,EnVision法;图3C:病例2梭形细胞S-100蛋白弥漫强阳性,EnVision法;图3D:病例2梭形细胞SOX-10呈部分阳性,EnVision法;图3E:病例2 Desmin提示残留的平滑肌组织。

2.4 结肠MSCH治疗及预后情况2例均行肠镜切除,切除术后分别随访观察30个月和14个月,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总体表现良好,均无恶变及复发。

3讨论

2009年Gibson[2]等首次报道,是一种相对罕见良性的神经源性病变,好发于胃肠道,多为单发息肉样病变突出于黏膜[3],本研究2例结肠MSCH也均是单发的息肉样病变。张文芳[4]等研究显示,MSCH主要见于直肠或结肠,内镜下超过90%表现为息肉样隆起,平均直径为3.6mm,本研究中结肠MSCH内镜检查显示为直等径研分究别相为似5。m路m畅和[53]等m学m者的研扁究平中或胃广窦基M息S肉C样H患隆者起行,内与镜张切文除芳术[4]后无并发症、复发等不良预后,本研究随访2例结肠MSCH患者30个月和14个月,患者总体表现良好,均无恶变或复发,与其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3.1 诊断镜下特点:黏膜内梭形细胞呈穿插生长或交织状排列,无包膜,细胞边界不清,细胞质弱嗜酸性,细胞核长椭圆形或相对肥胖的长梭形,未见明显小核仁,未见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免疫组化2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而SOX10均呈部分阳性,其余抗体EMA、CgA、Syn、CD56、NSE、NF、Calretinin、CD34、CD117、DOG1均呈阴性。

3.2 鉴别诊断与可疑病例的鉴别诊断如下:(1)GIST:位于结肠的GIST通常为透壁性肿瘤,突向腔内或内外膨出,可以呈束状、栅栏状或席纹状排列,肿瘤细胞表达CD34、DOG-1、CD117,不表达S-100等神经标志物,与MSCH不同[6]。(2)胃肠道神经鞘瘤:以胃最常见,结直肠发生较少,肿瘤周界清晰,瘤细胞呈梁状或条束状紧密排列,常见典型斑片状浸润的淋巴细胞套;而结直肠MSCH界限不清,瘤细胞在黏膜固有层穿插生长或交织状排列,无淋巴细胞套形成,这些都有利于神经鞘瘤鉴别[7-8]。(3)炎性纤维性息肉:绝大多数发生于胃,结肠较少见,镜下见相对一致的梭形细胞构成,混杂有炎症细胞,血管显著,血管周围肿瘤细胞漩涡状,背景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表达CD34、局灶表达SMA,不表达S-100,有助于鉴别诊断[9]。(4)胃肠道神经纤维瘤:主要发生于黏膜下,好发于小肠,多相关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散发病变较少。由施万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神经束膜样细胞构成,呈弥漫性、丛状生长,而MSCH只有施万细胞一种成分,可与神经纤维瘤区别[10]。(5)胃肠道节细胞神经瘤:好发于纵膈和腹膜后,胃肠道较少见,镜下由施万细胞及散在分布的簇状神经节细胞构成,可呈单发性、息肉病样或弥漫性,多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B型或Cowden综合征相关,而MSCH不伴遗传综合征,无神经节细胞,故可鉴别于MSCH[11]。(6)胃肠道神经束膜瘤:由梭形肿瘤细胞围绕肠隐窝呈同心圆状排列,肠隐窝常可见锯齿状结构,肿瘤细胞表达EMA、不表达S-100蛋白;而MSCH无同心圆状排列,肠隐窝无锯齿状结构,免疫组化表达S-100蛋白,不表达EMA,免疫组化可以鉴别两者[12]。

综上所述,结肠MSCH为黏膜梭形细胞病变,不伴遗传综合征,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等检测有利于病理医师准确诊断该类疾病,MSCH治疗以内镜下切除为主,患者预后良好,无需过度治疗。

猜你喜欢

梭形息肉免疫组化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含裂纹的梭形薄壁圆柱壳结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研究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应用梭形趾腓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