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鉴别诊断中CT、MRI的应用
2023-09-02崔萌萌贾艳芳
李 丹 崔萌萌 贾艳芳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指生长在第三脑室、侧脑室的小细胞神经元肿瘤,初始发病过程中无明显临床表现,随肿瘤体积增长,会引发梗阻性脑积水,并引发头痛、恶心、头晕、嗅觉丧失等症状,属神经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具转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脑膜瘤主要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一般较少在脑室内生长,一般呈现球形生长,与脑组织边界清晰,具生长缓慢、病程长等特点,以癫痫、头痛为首发症状,临床以良性常见,仅少数患者为恶性。两种颅内肿瘤在病情特征、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比较中,均存在显著差异,需加强对其鉴别诊断,以便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2]。CT、MRI均为颅内占位病变常见检查方法,其中CT检查可了解肿瘤特征,同时可检出骨质变化情况,丰富诊断结果[3]。MRI多用于软组织疾病诊断,在对颅内肿瘤诊断中,可在观察病变形态学特征基础上,结合肿瘤灌注参数进行病灶良恶性质诊断。为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4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与74例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CT、MRI检查结果差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4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与74例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4~64岁,平均(42.36±5.15)岁;脑膜瘤患者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21~73岁,平均(43.04±6.9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近(P>0.05)。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年龄≥18岁;CT、MRI影像资料完整且清晰,可用于分析诊断。排除标准:合并其它脑组织病变(近期脑卒中、脑膜炎等);造影剂过敏;存在检查禁忌症。
1.2 方法CT检查:德国西门子 64排螺旋CT;参数设置:间隔5mm,层厚10mm,管电流200mA,管电压120V;患者仰卧位,进行脑部CT平扫,确认病灶部位;肘静脉高压团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以高压注射器静脉推注,给药剂量为1.5mL/kg,给药速度为2.5~3.0mL/s),设置层间距1mm,局部高分辨率CT连续扫描。开启病灶灌注扫描,设置球管电压120kV,电流50~80mAs,层厚5mm,层间隔5mm,重建层厚1mm;扫描完成后,将扫描获得数据传送至工作站,测量病灶最大直径,并将CT灌注扫描结果应用CT-Perfusion软件进行灌注参数分析,选取横断面病灶侧大脑中动脉、上矢状窦中心区单点样,产生主要扫描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并生成灌注色阶图。
MRI检查:德国西门子1.5T超导MRI检查仪;患者平卧位,进行颅内常规平扫,确认病灶位置,后利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T2WI序列)扫描,覆盖病灶扫描,参数设置:TE、TR分别为80ms、2000ms,翻转角为90°,带宽62.5,矩阵为1282,FOV为24cm×24cm,层厚为10mm;扫描完成后,对患者冠状位、轴位、矢状位进行3个方向SE T1WI增强扫描。肘静脉注射液扎喷酸葡胺注射液(0.2mmol/kg,注射速度为2.5mL/s)。将扫描数据传送到MRI-Perfusion软件,构建CBV伪彩图像。
指标测量方法:选择肿瘤最大直径横断面,测量其实质部分周围及中心区共3~5个感兴趣区域,感兴趣区域直径为2~4mm,避开钙化、囊变、坏死区域,选择非血管最强灌注区。CT检查中,主要参数为CBF、CBV、MTT、TTP。MRI检查主要记录CBV(rCBV);在检查中同步测量对侧正常脑白质相应指标,并计算病灶与正常脑白质比值,获得RCBF、RCBV、RMMT、RTTP、RrCBV水平(r是不是应该去掉)。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基本情况:位置、直径;(2)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征象,包括分叶征、囊变坏死、不均匀强化、肿瘤周围水肿、脑膜尾征、宽基底、骨质增生、骨质破坏;(3)比较两组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比较指标包括RCBF、RCBV、RMMT、RTTP、RrCBV水平(r是不是应该去掉)。
2 结 果
2.1 病灶基本情况两组患者病灶部位、肿瘤直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病灶基本情况
2.2 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脑膜瘤患者分叶征、不均匀强化检出率较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低,宽基底、骨质增生检出率较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患者病灶囊变坏死、周围组织水肿、脑膜尾征、骨质破坏检出率均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灌注参数情况脑膜瘤患者RCBF、RCBV、RrCBV水平(r是不是应该去掉)。水平较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患者RMMT、RTTP、RrCBV水平(r是不是应该去掉)。水平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相对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病程长短不一,其局部复发率、转移率相对较高,易转移至骨髓、肺部、腹膜后、肝脏等部位,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该病发病早期,患者一般无特殊体征及症状,其症状与病灶位置有关,一般以局部肿瘤压迫、肿瘤对脑神经浸润性损伤、颅内压升高等引发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为主,多以头痛症状为主[4]。部分患者发病早期主要症状为出血、癫痫。脑膜瘤在临床较为常见,生长速度较慢,病程较长,但在发病过程中,肿瘤呈现膨胀性生长,且不同发病部位会引发不同临床症状,邻近颅骨的脑膜瘤,会引发局部骨质变化,出现骨质增生、骨质破坏情况,临床以良性较为常见[5]。上述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中,因临床症状与肿瘤对周围组织损伤、神经阻滞损伤等因素有关,因此无特异性表现,单纯依据临床症状对其鉴别诊断难度较大。
影像学为颅内占位病变主要诊断方法,常见诊断方法包括CT诊断、MRI。其中CT诊断中,可通过平扫检查病灶内部回声?(密度)、边缘完整性、肿瘤分叶征情况,用于进行病变特征诊断,在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CT检查中,主要表现为高密度组织肿块,部分病灶内存在钙化病灶,邻近骨质部分可见骨质吸收变薄、骨质破坏情况。增强扫描,并利用CT-Perfusion软件进行灌注分析中,可结合病灶局部血流灌注情况进行病灶良恶性质鉴别诊断。MRI诊断,为脑组织病变主要诊断方案,可通过观察软组织运动状态,以进行病灶性质诊断,图像分辨率高,诊断效果理想。且在应用MRI诊断中,可通过平扫、增强扫描,进一步提升病灶分辨率,并通过构建CBV伪彩图像,可了解患者局部血流灌注情况,以便用于病灶良恶性质鉴别诊断[6]。与MRI相比,CT强调通过回声(密度)情况进行病灶观察,对于病灶钙化、周围骨质改变等情况诊断效能理想;而MRI对软组织水肿、软组织硬度变化等敏感度更高。在对脑组织占位病变诊断中,利用上述两种影像学方法,可增加病灶性质鉴别诊断参考依据,满足诊断需求。
本次研究中,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脑膜瘤患者CT及MRI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病灶部位、肿瘤直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临床症状观察中,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均以头痛、视力下降、头晕为主,因此可以说明,在对上述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单纯依据肿瘤发病位置、肿瘤直径、临床表现诊断难度较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脑膜瘤患者病灶囊变坏死、周围组织水肿、脑膜尾征、骨质破坏检出率均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相近,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脑膜瘤患者病灶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中,其征象重叠部分较多,其中病灶囊变坏死一般多见于恶性肿瘤,发生基础为肿瘤内部细胞凋亡、坏死,因此在恶性肿瘤内部多见液化病灶,出现回声(密度)不均匀情况;但脑膜瘤疾病进展速度缓慢,部分病灶同样可能在内部细胞结构坏死情况。周围脑组织水肿,发生原因与肿瘤周围组织缺血、炎性损伤有关,引发局部水肿症状,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病灶周围水肿与肿瘤组织对周围神经及脑组织侵袭性损伤有关,因此可引发周围水肿症状。而脑膜瘤对周围组织无浸润性损伤作用,但会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性损伤,影响周围脑组织灌注质量,引发局部缺血性水肿,因此两种疾病在周围脑组织水肿检出率比较中,未见统计学意义[7]。脑膜尾征为在脑膜瘤MRI诊断中常见征象,因脑膜瘤一般附着在脑膜处,部分脑膜组织在肿瘤细胞影响下会出现明显强化作用,部分强化程度超过瘤体本身,因此在扫描过程中,会出现肿瘤邻近脑膜出现明显增粗情况,而远离瘤体端会逐渐变细,呈现老鼠尾巴样影像学特征,因此在出现脑膜尾征时,一般诊断为脑膜瘤[8]。但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发病位置与脑膜距离较近时,因肿瘤细胞浸润能力相对较强,同样会在脑膜部位形成脑膜尾征影像。骨质破坏发生原因与肿瘤细胞浸润、缺血性骨损伤有关。其中脑膜瘤发病部位为脑膜,与骨质邻近,随肿瘤体积增加,会压迫周围血运,造成骨质营养来源缺失,因此会影响邻近骨质状态,出现骨质破坏情况[9]。但若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其在邻近骨组织后,临近骨组织会受肿瘤细胞浸润引发的炎症反应状态下,出现骨质破坏情况。因此在对上述两种疾病诊断中,在病灶囊变坏死、周围组织水肿、脑膜尾征、骨质破坏检出率比较中,并未见显著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脑膜瘤患者分叶征、不均匀强化检出率较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低,宽基底、骨质增生检出率较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高,分析原因为,分叶征指肿块在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一,或受周围结构阻挡,出现多个弧形凸起,多见于恶性肿瘤,尽管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但在本次研究中14例患者同样检出分叶征,考虑原因为,脑膜瘤临床亚型较多,以2000年WHO分型标准中,Ⅱ级属于中间型,包括非典型性型、透明细胞型、脊索瘤型,具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有复发倾向,而Ⅲ级包括乳头型、横纹肌样型、间变型,均属于恶性,在检查期间同样可见分叶征,但因脑膜瘤患者中恶性发生率相对较低,因此分叶征检出率相对较低[10-11]。不均匀强化,以恶性肿瘤较为常见,发生原因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速度较快有关,且因肿瘤细胞内部缺血影响,会出现部分细胞缺血性损伤,出现肿瘤内部细胞排列均匀性改变,因此在扫描过程中,会出现回声不均匀情况。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在生长过程中基底部相对较窄,呈现“蘑菇”状生长,且临近骨组织以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但脑膜瘤多沿脑膜组织生长,因此基底部较宽,且邻近骨质在缺血性损伤影响下,更易发生骨质增生,因此上述指征会出现显著差异[12-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脑膜瘤患者RCBF、RCBV、RrCBF水平较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膜瘤患者RMMT、RTTP、RrCBF水平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相近,说明两种疾病在两种影像学方案中,均会表现出局部脑血流量异常变化,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内部血流灌注量增加情况,分析原因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组织恶性程度高有关,即恶性肿瘤组织生长速度较快,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需大量血运支持,因此会出现肿瘤内部大量新生血管情况,肿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而脑膜瘤临床以良性较常见,肿瘤内部结构均匀,对血运需求较稳定,新生血管数量较少,因此CBF、RrCBF水平相对较低。张涛[14]在对上述两种疾病诊断中,应用CT、MRI检查,发现两种疾病在血流信号、脑膜尾征、骨质增生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但本次研究不足之处为,患者数量相对较少,可能会使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
综上所述,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在影像学征象、血流灌注情况中较相似,但两者在分叶征、不均匀强化、骨质增生、局部血流灌注情况比较中仍存在差异,可用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