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城区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2023-09-02佘春来吴泽其马煜霁黄江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分蘖秧苗除草

佘春来,吴泽其,马煜霁,彭 玲,黄江宇

(1.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办事处,湖南 长沙 410200;2.长沙市望城区农技服务中心,湖南 长沙 410200;3.长沙市望城区农科教工作中心,湖南 长沙 410200;4.长沙市望城区原种场,湖南 长沙 410200)

望城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水稻是当地优势、主导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4.4×104hm2,产量达30×104t,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传统水稻栽培技术模式下,稻米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经济效益不理想。为满足市场对水稻的高产量和高品质要求,推广应用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1 选地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杂草少、水源、水质好的地块,每0.067 hm2施腐熟细碎农家肥l 000 kg、普钙40 kg、硫酸钾15 kg,均匀撒于墒面。把土壤敲细碎、平整、按1.2 m 宽分墒,墒长一般1 m左右,不得超过15 m。

1.2 优选高产品种,适当处理种子

1.2.1 优选良种

在播种前认真做好选种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实际用途、病虫害流行情况进行科学选种,优先选用经过当地农业部门审核认定和推荐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以望城区为例,可选择的水稻品种包括:中早39、黄华占、农香42、泰优390、桃优香占、隆经优1212、兆优5431、深优5814等。上述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熟期适宜、生长势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和优势。

1.2.2 种子筛选

选晴好天气,晒种3~4 h 消毒杀菌,提高吸水速率和出芽整齐度。切忌直接将种子放在水泥地面上暴晒,以免烧坏种子。准备簸箕、编织物等透气垫晒,晒种厚度不宜超过2 cm,每隔半小时翻动一次种子,保证每一粒种子都能够接受阳光照射,激发种子活性,打破休眠期,同时也利用紫外线杀灭表皮的病菌。晒种的同时,可利用风力、盐水等方式筛选种子,剔除其中的杂质、瘪粒、病虫粒、秕谷,为壮苗培育奠定基础。

1.2.3 浸种

浸种时间不宜过长,最好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即白天浸种、夜晚捞出摊开,浸种时最好将种子放入流动清水中先浸6 h无流动清水需每隔4~6 h换水一次。

采用间歇浸种方法:常规早稻浸种最佳时间33~35 h,超过48 h 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发芽率。具体浸种时间视气温水温而定,以种子吸足水份为准,达到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剥去颖壳米粒易折断而无响声,用手能碾碎的效果,表明种子已吸足水分。杂交早稻宜采用多起多落,间歇浸种方法,忌长时间连续浸种。

1.2.4 消毒、催芽

先用清水清洗种子去杂,也可选用强氯精或咪鲜胺作为种子消毒剂。选用强氯精消毒时,需先用清水浸湿6~8 h,再用400 倍强氯精溶液消毒,消毒时间10~12 h,消毒后清洗干净;或用25%咪鲜胺乳油1 500~2 000 倍液,可直接下干谷,消毒后可不清洗。消毒后的种子,采用浸6~8 h,露2~3 h 的方法,循环处理至米粒无心白。

种子需采用温室、温棚或上苞催芽。上苞前用45℃温水(二开一凉)预热25~30 min。催芽时温室恒温35℃,保持周边湿润;上苞破胸温度38℃~40℃,注意周边与中心的翻拌和交换。待常规稻破胸85%~90%,杂交稻破胸80%以上时,即可在室温下摊晾后用大水淘洗一次。待根、芽长1~2 mm 时摊开练芽。如天气有变,可用升温加速,或摊芽的方法延迟播种。种子进入催芽阶段时,大田要完成施底肥和第二次耕整。

此外,稻种露白后调温到25℃~30℃,适温催芽促根,待芽长半粒谷、根长1粒谷时即可播种下田,机插抛栽育秧芽长要适当短些。

1.3 做好播种育秧,实现壮秧培育

1.3.1 直播法

水稻直播法省工、省力、省田,并不需要进行育秧移栽作业,极大的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整个过程方便快捷,适宜规模化栽培时使用,但杂草难除。直播易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春播选择日均温稳定在12℃时播种。夏播根据品种的生育期倒推播种时间,在湘北生育期长的一季晚稻,不迟于6月中旬;生育期短的一季晚稻,不迟于7月上旬,湘中、湘南可依次延迟1~2 d。水稻直播时,常用的栽培方法主要包括:穴播法、条播法、撒播法、机播法等,农户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无论选用哪种方法,均要控制好播种量,一般常规稻每0.067 hm2用种量控制在3 kg 左右,杂交稻用种量控制在1.5~2 kg,平均成秧10×104~14×104株/0.067 hm2为宜。

1.3.2 育苗法

水稻育苗法,主要包括:水育苗法、湿育秧法、旱育秧法、塑料软盘育苗法等。育苗时最好在大小拱棚内进行,有条件的建议采用工厂化育苗。两季田建议采用湿润秧田撒播覆膜育秧法,冬闲田建议采用旱育秧法,抛秧栽培建议采用软盘旱育秧的方式。要结合不同育苗法控制好播种量。如:旱育秧时用种100~150 g/m2,软盘育秧时用种100 g/m2。播种后覆营养土1 cm,然后喷施除草剂封闭除草,最后覆膜保温。

1.4 加强育秧管理,适时移栽定植

1.4.1 育秧管理

水稻育秧时,要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出苗后温度控制在30℃左右,若温度>35℃,则要及时通风降温。长出1~2片叶时,将苗床温度控制在26℃左右,若温度>28℃,应增加通风。长出3 叶后,将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0℃,夜晚15℃。移栽前低温炼苗,保证移栽成活率。同时,育苗时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1 心1 叶时每0.067 hm2用尿素4 kg 壮秧,3 叶时每0.067 hm2用尿素10 kg 作接力肥,移栽前1 周每0.067 hm2用尿素5 kg 作送嫁肥。每次施肥配合浇水,加快养分的吸收和利用[1]。

1.4.2 大田准备

水稻移栽前,需做好大田准备工作。整地的同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测定大田养分含量,结合测定结果施肥,保证水稻养分充足。

1.4.3 移栽定植

在秧苗生长至4~5 周龄且长出4 片叶子时,即可进行移栽作业。建议采用机械插秧法,其效率更高,移栽更均匀。插秧规格为25 cm×10 cm,插秧深度为2 cm,每0.067 hm2稻田基本苗为1.8×104~2×104株。

1.5 优化田间管理,确保水稻丰收

1.5.1 水分管理

水稻移栽时,根系往往会受伤,影响水肥的吸收,再加上高温影响,叶片蒸腾量大,因此要高度重视水分管理工作,及时灌溉护苗水,保证秧苗移栽成活率,控制好灌水深度,此时水深控制在秧苗高度的5/3为宜,禁止大水漫灌,影响正常返青。水稻返青之后,以浅水4 cm为宜,提高水温和地温,加快秧苗分蘖。针对秸秆还田的地块,在水稻返青后需灌1 次浅水,然后让其自然落干,待到脚窝有水、田面无水时再灌水1次,反复循环多次,促进分蘖。水稻分蘖临近叶龄期,应重视排水晒田工作,减少无效分蘖。水稻分蘖终止前,需排水晒田1周左右,直至水稻叶色褪淡挺直。

1.5.2 规范栽植

积极推行“嫩秧早植”种植模式,旱秧早植能促进秧苗早栽快发,缩短缓苗期,提高成穗率。主要采取3 种栽植模式。一是半旱式栽植:按沟埂距53~60 cm开沟,埂面宽20~23 cm,沟宽33~37 cm,沟深16 cm,做到埂平沟直,小苗秧在埂面两侧错窝栽植,间窝植双株,窝距13 cm,每0.067 hm2植1.5×104~2×104窝;二是超高产强化栽培: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是一项充分挖掘水稻品种潜力,促进水稻增产的新型栽培技术。具有“嫩秧早栽、稀植壮株、湿润强根、控苗壮杆、肥足高产”等特点。冬水田在移栽前要耙平田块,以2 叶龄—4 叶龄秧苗移栽;根据稻田肥力水平,按(30~40)cm×(30~40)cm 的移栽密度、每窝3 苗(苗距6~10 cm)呈三角形栽培,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三是宽窄行栽植:对于二磅田、高磅田、沙沙田和小春干田按(30+20)cm×13.3 cm的规格进行宽窄行栽植,栽足基本苗。

1.5.3 施肥管理

水稻缺肥会对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农户要明确施肥管理的重要性。首先是分蘖肥,返青后和分蘖盛期分别追施1次复合肥8 kg,起到保蘖成穗作用。其次是穗肥,每0.067 hm2追施尿素5 kg、氯化钾10 kg,加快幼穗发育。再次是粒肥,每0.067 hm2追施尿素2.5 kg,有效避免叶片早衰。最后是叶面肥,水稻拔节至灌浆期可喷施叶面肥1~2次,提高千粒质量[2,3]。

1.5.4 杂草防治

直播田播种后除草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的原则。“一封”:播种后2 d左右,在田间无明水的湿润状态下即可施药。用丙草胺100 mL+苄嘧磺隆10 g,实行封闭除草。“二杀”:在秧苗3叶、杂草1叶期—2叶期时,放干稻田水,抢晴天及时用药杀草,可用稻杰(五氟磺草胺)60 mL/0.067 hm2或氰氟草酯150 mL/0.067 hm2兑水30 kg 喷雾,24 h 后复水护苗,保水3~5 d,以水控草,提高防效。“三补”:对除草效果不佳的田块,及时补施二甲四氯、双草醚等针对性药剂。在孕穗期至抽穗前,不再进行化学除草,对部分大草采用人工拔除[4]。

移栽和抛秧田则不用封闭除草,可在返青活蔸后,针对田间主要杂草针对性施用除草药剂。施药方法可视情况采用拌在追肥中撒施和单独喷施。需要注意的是,除草剂不能与氨基酸叶面肥、芸苔素等同时施用,施药后5 d 内不宜施用氮素肥料,以免降低药效。

1.5.5 病虫害防治

目前,望城区水稻栽培时常见病虫害主要包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水稻病虫害防控时,要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提前预警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了解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治病虫害可利用性诱剂技术、以菌治病杀虫技术、以虫治虫技术、稻鸭共育技术等。也可利用灯光杀虫技术、色板杀虫技术、防虫网技术等物理技术。通过发挥出各项技术的优势,进而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确保水稻安全绿色生产,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

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控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化学防治法,但其易于造成农药残留和污染,因此要科学选用化学农药,优选广谱、低毒、高效、无残留、绿色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如:二化螟用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阿维菌素(1.8%以上)等防治;稻纵卷叶螟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阿维•氯苯酰、甲维•茚虫威等防治;稻飞虱用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等防治;纹枯病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己唑醇(10%以上)、肟菌•戊唑醇防治;稻瘟病用稻瘟灵(40%以上)、嘧菌酯(25%以上)、肟菌•戊唑醇防治;稻曲病用有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氟环唑等防治[5]。

2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是望城区重要粮食作物,保证水稻安全稳定生产意义重大。新时期,为满足市场消费者对稻米的高产量、高品质要求,积极推广应用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制定完善的推广措施,帮助广大农户掌握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创造更高的种植效益,推动望城区水稻种植业良好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猜你喜欢

分蘖秧苗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农民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