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9-01刘晓丽罗智婷党典骐王玲燕
刘 思,刘晓丽,罗智婷,党典骐,杜 慧,王玲燕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约75%的直肠癌病人为低位型直肠癌,其治疗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由于肠造口改变了病人正常的身体形象和排便途径,使其在接受治疗的痛苦之余,更要承担肠造口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1-2]。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LH)是指个体从负性经历(挫折、创伤或逆境等)中产生的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或行为[3]。老年肠造口病人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术后自我护理能力不足且情绪波动较大,对医疗护理人员的依赖性更高,更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接受到来自社交网络提供的物质及情感资源,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作为人际关系的重要互动方式,能为病人提供实际帮助和情感沟通,缓解其负性情绪及压力水平[4-5]。因此,本研究旨在对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为医务人员针对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助力老年肠造口病人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样选取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4月收治的118例老年肠造口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明确诊断为直肠癌并行肠造口术;认知、精神、沟通正常,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及严重失语;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非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由研究者设计,包括性别、婚姻状况、病程、居住地、文化程度、造口类别、是否存在造口并发症等。
1.2.2 习得性无助量表(Learned Helplessness Scale,LHS)
由武晓艳等[6]编制。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含无助感(13个条目)、绝望感(5个条目)2个维度,共18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赋值1~5分,总分18~90分,得分越高表示习得性无助感程度越严重。总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0.930。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由肖水源[7]编制。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12~66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
1.3 调查方法
研究人员采用统一指导语向病人解释调查目的、意义及填写注意事项,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病人独立作答。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整理,研究人员双人核对,及时剔除无效问卷(如多选、漏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剔除不合格和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回收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1.0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得分 单位:分
表2 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n=118)
表3 不同特征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得分情况 单位:分
表4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5 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118 )
3 讨论
3.1 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得分为(64.02±13.67)分、条目均分(3.56±0.76)分,处于较高水平,且得分明显高于梁莉[8-9]研究结果,这主要与本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有关。老年肠造口病人由于自身视力下降、四肢灵活性减弱等机体功能的衰退,且需长期承受身体痛苦、对康复结局的不确定性等身心负荷,容易产生对疾病治疗的消极或淡漠的态度,疾病应对能力和情绪体验较差,对恢复过程更易产生疲惫感,习得性无助感水平更高[10]。由于肠造口的形成,老年肠造口病人的身体形态发生改变、饮食习惯受到限制、排便行为不受控制,这严重损害了其自身形象与社会功能。同时,造口的排气与排便所带来的异味,更易给病人及周围人群带来诸多不适,病人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交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易产生自卑感,久而久之会出现较重的病耻感[11]。提示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老年肠造口病人情绪变化,加强对其习得性无助感的评估,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使其在生理、心理、精神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护理[12]。同时,制定“线下讲堂+线上督导”的医护患联动护理宣教方案,线下每月开展“造口病人”联谊会与宣讲会,通过同伴经验的传授与医护人员的专业指点,针对性地给予术后造口护理、自身心态调整等经验和建议,有效改善病人的病耻感。线上以微信医随平台为载体,构建老年肠造口病人远程延续性护理平台,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减轻习得性无助感水平、改善健康结局的效果。
3.2 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因素
3.2.1 性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女性病人习得性无助感水平更严重。女性病人性格具有细腻、敏感、脆弱的倾向,更容易对照顾者产生依赖性,对不良刺激更有易感性,应变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皆弱于男性病人[13]。加之,造口术后依旧存在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风险,更易产生对未来疾病走向不确定性的担忧和恐惧心理,习得性无助感水平更高。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当充分给予女性肠造口病人更多更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关怀。Zhang等[14]研究表明,肠造口术后病人的自我效能感能有效改善心理困扰现状,自我效能感越强,心理调适能力越强,更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提示护理工作者及时根据女性肠造口病人实际心理状况,结合心理专业咨询师与家庭人员建议,从提升自我效能感角度出发,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措施,如以家庭为基础的情景模拟训练、造口志愿者现身教育方法等[15],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善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现状。
3.2.2 是否存在造口并发症
造口并发症是肠造口病人术后主要并发症,以造口局部坏死、造口回缩、水肿、出血、造口周围皮炎以及造口旁疝为多发类型[16]。本研究中45%的老年肠造口病人皆出现造口并发症,其习得性无助感得分大大高于未发生造口并发症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产生使得家庭照护的难度增高、经济负担变重、负面情绪增多,习得性无助感水平加重。Katarzyna等[17]研究显示,病人积极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减少病人本身消极的认知与并发症状发生,并将助力病人生活品质的提升。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可积极组建多学科医护康复团队,协助病人及家属充分参与到治疗的每个流程,构建疾病健康管理档案,充分讨论引起造口并发症的各类诱因与预防造口并发症的各类措施,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的信息获取能力,对自身突发情况,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同时,落实术前造口定位的标准化,加强术后造口护理的规范化,构建医院-社区的延续性全程护理模式,全程给予病人正确指导,增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习得性无助感水平。
3.2.3 社会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肠造口病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均分与习得性无助感得分呈负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有效缓解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水平。良好的社会支持能给予病人更多正能量,其角色功能、生理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均能得到有效改善,缓冲疾病带来的烦躁、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降低习得性无助感[18]。在社会支持当中,家庭支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属作为病人最为亲密的人,是病人主要的照顾者和精神、经济支持的来源,良好的家庭支持将有效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进而促进习得性无助感的下降。提示护理工作者要努力提高病人社会支持度,通过及时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其主动寻求和最大限度地利用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为病人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及时缓解病人自暴自弃的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回归社会。
4 小结
本研究发现老年肠造口病人习得性无助感处于较高水平,病人性别、是否存在造口并发症、社会支持是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因素。因此,建议护理人员着重关注老年女性肠造口病人与发生造口并发症病人,定期评估其护理需求及健康状况,积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后期研究中应将研究对象扩展至照顾者,结合社会支持理念,积极探讨符合老年肠造口病人实际的心理干预方案,以达到提升老年肠造口病人生命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