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下两种类型止血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2023-09-01周芳李海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300300
周芳 李海 天津市西青医院 (天津 3003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下两种类型止血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4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消化内镜视野下采用止血夹进行止血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属钛夹,研究组采用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情况、手术一般指标、血液指标和临床转归指标。结果:两组即时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有效率和再出血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止血夹使用数量、术中输血量、止血夹脱落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B 和PLT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GB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泛指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病变所导致的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危重急症,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呕血、黑便以及血容量降低所导致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1]。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急,病死率高达10%,需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核心原则为快速止血,目前临床采用的主要止血方法为消化内镜下的机械性止血,其应用金属钛夹进行止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2-4]。近些年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止血技术以及配件也不断更新,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开始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5]。为了研究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本院收治的104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2 例,男36 例,女16 例;年龄31~64 岁,平均(48.26±6.26)岁;体重47~96kg,平均(68.57±8.52)kg;Blatchford 评分6~19 分,平均(12.80±2.84)分;原发病:十二指肠溃疡26 例(50.00%)、胃溃疡19 例(36.54%)、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4 例(7.69%)、其他3 例(5.77%)。研究组52 例,男33 例,女19 例;年龄29~65 岁,平均(48.05±6.36)岁;体重46~99kg,平均(68.92±9.06)kg;Blatchford 评分6~19分,平均(12.62±2.95)分;原发病:十二指肠溃疡23 例(44.23%)、胃溃疡20 例(38.46%)、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5例(9.62%)、其他4 例(7.69%)。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纳入标准:①患者存在明显的呕血、黑便、头昏头晕等症状;②经胃镜检查确诊;③入组前未采取其他止血治疗措施;④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胃底静脉曲张破裂;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其他疾病;③对消化内镜治疗不耐受;④治疗依从性较低。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消化内镜(日本奥林巴斯,HQ290)视野下采用止血夹进行止血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基本处置,包括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给予抑酸药物和止血药物进行止血、纠正酸碱平衡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对出血病灶部位进行观察,然后应用止血夹进行止血。
对照组应用金属钛夹推送器(日本奥林巴斯,HX-5LR-1)将金属钛夹(日本奥林巴斯,MD-850)推送至操作部位,调节钛夹角度让其张至最大,并调节金属钛夹与出血病灶部位保持垂直,将金融钛夹慢慢靠近出血部位,将其轻轻压住,采用负压吸引促进创面收缩,然后快速关闭金属钛夹,将出血部位以及出血血管夹闭。最后离断钛夹,退出金属钛夹推送器。
研究组止血夹止血治疗步骤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组采用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南京微创公司,ROCC-D-26-195),在对出血病灶部位进行夹闭时,其可以通过反复旋转、张开、闭合等对其角度进行调节,从而确保夹闭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手术操作因素影响研究结果,本文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止血情况,具体包括即时止血率、止血有效率和再出血率。即时止血率是指在经过止血处理后5~10min 患者未发生活动性出血;止血有效率是指在经过止血处理后7d,对患者进行内镜复查,无活动性出血;再出血率是指在经过止血处理后14d,对患者进行内镜复查,存在活动性出血;②手术一般指标,具体包括止血夹使用数量、术中输血量、止血夹脱落时间和住院时间;③血液指标,具体包括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和血小板(Platelet,PLT),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液样本,送检验科进行检测;④临床转归指标,具体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有因操作和失血导致的消化道穿孔以及心肺意外等;再手术主要为因术后大出血或者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止血情况比较
两组即时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有效率和再出血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止血情况比较
2.2 两组手术一般指标比较
研究组止血夹使用数量、术中输血量、止血夹脱落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手术一般指标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ALB 和PLT 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GB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2.4 两组临床转归指标比较
对照组发生1 例消化道穿孔和1 例心肺意外,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84%(2/52);研究组发生1 例心肺意外,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再手术率分别为19.62%(5/52)和1.92%(1/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0,P>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如果不能及时止血,将可能引发循环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药物治疗仅适用于病情较轻、出血量较少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止血,但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6]。近些年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消化内镜下机械性止血治疗开始在临床治疗中快速推广应用,其具有止血效果好、视野清晰、对患者创伤小等特点[7]。在消化内镜下机械性止血治疗中止血夹的选择是关键,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止血夹有金属钛夹和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奥林巴斯金属钛夹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止血夹之一,其可以获得即时止血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不能重复开闭,这样如果夹闭位置不准确将无法进行调整,进而影响其他夹子的位置,影响治疗效果;②奥林巴斯金属钛夹对于血管残端只能采用钳夹方式,对于溃疡深部血管不适用,容易引发穿孔等并发症;③对于较为严重的消化性溃疡等出血金属钛夹容易脱落,降低了治疗效果[8]。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能够进行全方位旋转,并且重复多次开闭,在止血过程中有助于准确调整位置,同时其张口设计较宽,有助于抓取更多的组织,取得更为长久的止血效果[9]。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即时止血率分别为100.00%和96.1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治疗7d 后的止血有效率和治疗14d之后的再出血率分别为98.08%和3.84%,均高于对照组的84.62%和15.38% (P<0.05),表明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本文认为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具有较大的张口宽度和夹闭力量,在夹闭时具有更好的咬合力;②其能够重复开闭,具有更好的夹闭准确性。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止血夹使用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止血夹脱落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主要原因为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在止血时可以抓取更多的组织,具有更好的咬合力,因此使用数量较少便可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脱落时间较长[10]。研究组在术中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治疗后研究组HG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GB 是评价患者血容量的重要指标,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因此治疗后研究组血容量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