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ACE 序贯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2023-09-01王安雷陈凯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肿瘤科天津30014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4期
关键词:消融术消融栓塞

王安雷 陈凯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肿瘤科 (天津 30014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使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于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 例。对照组实施TACE 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 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D3+、CD4+、CD8+细胞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总有效率75.6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各细胞值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显著提升,且CD8+细胞值水平明显降低,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TACE 基础上实施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治疗效果明显。

原发性肝癌好发于各个年龄段人群,且病死率呈现出日趋增长趋势[1]。该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肝部疼痛、乏力、异常消瘦等症状,以肝腹水、肝肿大、黄疸等为主要的临床体征。但研究表明,目前针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且手术治疗复发率极高。TACE 作为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但TACE 并不能使肿瘤完全坏死,且TACE 治疗过于频繁可能会导致肿瘤血管闭塞,难以找到新的可栓塞血管,整体疗效欠佳[2-4]。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途径以提高此类疾病患者疗效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焦点问题。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作为一种肿瘤冷冻消融疗法,其通过理化效应破坏肝癌细胞,其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等优势[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74 患者,将其分为联合治疗与单独TACE 治疗两组,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疗法用于原发性肝癌对疗效及细胞值的影响,进而突出TACE 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男27 例,女10 例,年龄28~62 岁,平均(44.86±5.54)岁;病程1~15 年,平均(7.56±2.13)年。对照组男28 例,女9 例,年龄28~61 岁,平均(44.49±5.46)岁;病程1~15 年,平均(7.58±2.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满足该疾病诊断标准[6];②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活检、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检查被确诊;③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脏萎缩的患者;②伴有肝脓肿、肝硬化等继发性肝癌疾病者;③合并有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者;④近3 月内有手术治疗史的患者;⑤不配合本研究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 术治疗,采用Seldinger 法进行插管,对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行造影。肿瘤供血动脉采用微导管超,将药物FUDR(750~1000mg),100~150mg 奥沙利铂以及10~20mg 吡柔比星沿导管注入,随后将10~20mL的超液态碘化油与10~20mg 吡柔比星充分混合成混悬液,患者在DSA 透视监视下接受供血动脉栓塞,供血丰富者,可采用350~560μm 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随后间隔6 周进行TACE 术。

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接受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为患者制定消融计划,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部分加强化麻醉。按照手术要求取患者平卧体位,根据患者肿瘤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冻消融刀,可以单刀或数刀组合。术前进行CT 扫描定位,确定穿刺进针点和穿刺方向,常规消毒铺巾,沿穿刺点切开皮肤,采用PICD 刺针进入确定肿瘤位置后,CT 进行扫描后,拔出针芯,置入导丝后拔出PICD刺针。经CT 确认后,退出导丝扩张管,采用氩氦接触肿瘤,同时开启低温系统,使刀头迅速降低温度至-140 °C 以下,根据患者病灶大小确定冷冻消融的时间,一般在冷冻10~15min后,采用CT 扫描其冰球大小,确定冰球范围超过肿瘤边缘后,关闭低温系统方可升温,温度上升到20~30 °C,重复冷热循环操作。待复温操作结束后,拔出刀头,对创口进行包扎,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止血、心电监护及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D3+、CD4+、CD8+细胞值。

疗效评定标准[7]。缓解:患者肿瘤动脉明显消失;稳定:患者病情稳定,肿瘤缩小50%,无明显进展;恶化:经治疗,患者肿瘤无缩小或恶化。总有效率=(缓解+稳定)/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CD3+、CD4+、CD8+细胞值比较

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明显升高,且CD8+水平显著降低,但观察组各细胞值水平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CD3+、CD4+、CD8+细胞值比较(±s)

表2.两组患者CD3+、CD4+、CD8+细胞值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疾病,好发于长期过度饮酒、肝癌家族史、感染肝炎疾病以及多种因素所致的肝硬化等相关人群,以40 岁及以上的男性为发病率较高人群[8-10]。该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起病隐匿,患者往往在中晚期被确诊,且往往伴有肿瘤巨大、肝内转移或肝功能差等现象,增加了治疗难度,使得其无法手术切除[11]。临床上有姑息性外科治疗、放射疗法、物理治疗、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中药治疗等多种疗法。TACE 治疗常被用于不能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是目前非手术疗法的最佳治疗方法,但仅依靠TACE 治疗癌细胞坏死率较低,加之该疗法需频繁治疗,导致患者肝功能受损加重,使得TACE 治疗用于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疗效大幅度降低。氩氦刀治疗是一种新型微创肿瘤治疗技术,其主要通过冷冻对细胞造成物理损伤,使得肿瘤细胞坏死,还可通过正向免疫调节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12]。有相关研究指出[13],TACE 联合氩氦刀治疗能减少肿瘤血供,可完全杀死肿瘤细胞,同时降低出血风险。

介入栓塞和冷冻消融在治疗方法及治疗原理上有明显差异,介入栓塞以灌注药物化疗治疗为主,通过对肿瘤供血动脉的阻塞,损坏靶区内的肿瘤细胞,可用于无供血异常者,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4]。冷冻消融术属物理疗法,通过-140 °C 的低温冷冻,产生冷冻免疫对肿瘤起到抑制作用,将缺氧与微血管破裂联合发挥协同作用,起到快速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15,16]。此外,冷冻治疗亦能发挥其正向免疫调节作用,其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可在不依赖肿瘤细胞的氧合程度和细胞增生的同时对治疗区细胞进行破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TACE 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单独TACE 治疗的总有效率75.68%,进一步说明联合治疗提高了整体疗效,且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TACE 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可在疗效上互补,为该疾病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还分析了单纯TACE 治疗和TACE 结合氩氦刀冷冻消融共同治疗的具体疗效,将所纳入患者分为单纯TACE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TACE 结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同疗法的CD3+、CD4+和CD8+细胞情况以及远期疗效,旨在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为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实施TACE 结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患者CD3+、CD4+细胞水平较单独TACE 治疗明显提升,且前者CD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冷冻消融术所采用的超低温疗法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且坏死的癌细胞能生成肿瘤抗原,刺激患者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彻底清除机体内肿瘤组织残留;此外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通过超低温与快速升温技术的完美结合,能快速生成冰球,对肿瘤细胞产生物理损伤,使得肿瘤细胞破裂、脱水,最终坏死,将其与TACE 技术联用,不仅可弥补单独TACE 治疗的缺陷,更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TACE 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远期疗效。但由于本研究缺乏更为长期的随访分析,故关于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消融术消融栓塞
消融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百味消融小釜中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