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2023-09-01闵振宇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泌尿外科辽宁鞍山11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4期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术式

闵振宇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泌尿外科 (辽宁 鞍山 1140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104 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以抽签模式进行抽选,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62%<26.93%);观察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1 年后,观察组病症复发率为7.69%,对照组复发率为3.85%,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方案选择,无论是行TURBT,还是膀胱部分切除术,都能有效降低患者病症复发概率。但综合来看,TURBT 较膀胱部分切除术而言,更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加快健康恢复进度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浅表性膀胱癌作为临床常见肿瘤疾病中的一种,中老年男性是此类病症的高发群体,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发病率正处于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多位于膀胱侧壁及后壁,其临床上多以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作主要表现,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措施控制患者病情,其癌细胞逐渐扩散至其他脏器如直肠、结肠、肝肾等部位,导致患者并发其他器官障碍病症,对其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近年来,临床有研究指出,实行手术切除病灶组织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是控制其病情和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案。但是因为肿瘤存在较高复发性,以往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又存在创伤大的劣势,受患者病症反复发作影响而需行多次手术,间接性增加患者机体疼痛和抬高腹壁种植癌细胞概率[3,4]。因此,针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术式来切除病灶组织,以降低病症复发概率和改善预后,是现今临床泌尿外科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之一。如今,临床以TURBT、膀胱部分切除术作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常见方案,前者是针对性切除患者病灶组织,手术操作有微创性,能减少其手术创伤,后者是通过深度切除膀胱全层来根除患者肿瘤组织,虽能有效降低患者病症复发概率,但创口过大,较小瘤体切除而言更适用于大瘤体、单发肿瘤患者治疗中[5]。两者方法均存在一定优劣势,因此,临床表明,应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来选择合理术式。本文于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随机抽出104 例作观察对象,以分析TURBT、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为方向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 年7 月~2019 年11 月于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随机抽出104 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5 例,女性17 例;年龄42~75岁,平均(55.72±5.13) 岁; 肿瘤直径0.8~2.5cm,平均(1.72±0.25)cm。观察组男性33 例,女性19 例;年龄40~74 岁,平均(57.59±3.44)岁;肿瘤直径1~2.5cm,平均(1.81±0.15)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具体步骤如下:

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从患者下腹正中处,作切口入路打开膀胱,直至肿瘤暴露出手术视野,从与肿瘤距离2cm 处开始进刀切除病灶,切除范围直至膀胱壁,之后取甘露醇冲洗术区,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关腹,术毕。术后取30mg 吡柔比星与30mL 生理盐水配置成混合液体予以患者进行灌注,并定期行膀胱镜、B 超检查,随访1 年。

观察组选择TURBT 做治疗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体位取膀胱截石姿势,术前备好浓度5%的葡萄糖溶液作冲洗液。首先,打开高频电切刀和连续灌洗式电切镜开关,将电切功率、电凝功率参数值分别设定为100~115W、70~80W,并结合膀胱镜和30 °成角窥镜探查患者肿瘤所处位置及体积大小。然后取电切镜经患者尿道置入,切开基底部到肌层,结合病灶组织肿瘤数目、大小、位置及浸润深度等具体情况行针对性切除。如直径低于1cm 的蒂乳头状肿瘤可直接使用电切刀切除;若肿瘤直接在3~4cm 且带蒂的中等大小肿瘤,需先断开蒂部再行基底部和周围一圈组织切除,最后再彻底切除残余的病灶组织;若直径较大但未浸润肌层的肿瘤,从组织根部开始分次切除,直至肿瘤完全清除干净;若患者存在多肿瘤、病灶分散现象,通常需进行2~3 次电切操作即可基本切除掉肿瘤。之后行引流管留置,逐层缝合切口关腹。术后灌注方式、定期检查及随访处理均参照对照组方法进行。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记录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导尿管留置及住院所用时间;记录患者术后感染、尿痛、血尿等并发症发生现象。采取医院自制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表格含情感功能、人际关系、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选项,分值在0~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医疗人员随访1 年,记录患者病症复发情况,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 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表示,P<0.05 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χ2=5.21,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2.2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观察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s)

表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s)

2.3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t=5.26,P<0.05),见表3。

表3.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3.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2.4 比较两组1 年后病症复发概率

1 年后,观察组有4 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7.69%;对照组复发2 例,复发率为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

3.讨论

浅表性膀胱癌,临床上也是以非肌层浸润膀胱癌作定义,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病症主要发病机制,多是表明受患者日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包括长期酗酒、吸烟、代谢异常等因素,均是导致患者病发的影响因素之一[6]。加之受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骤增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客观因素影响,致使此类病症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并逐年递增,成为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癌症之一。患者病发时,临床上多是以肉眼血尿症状为主要表现,尽管病症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但病症存在反复性,且难以完全根治,对患者的经济能力还有心理健康均会造成较大负担[7]。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通过根除患者病灶组织来降低病症复发率,达到预期理想治疗效果,是临床泌尿外科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之一。

膀胱部分切除术、TURBT 作为近年临床常用术式中的一种,对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均存在不同手术优劣势,故临床对于患者术式选择,常有争议。因此,本次研究于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抽出104例,以分析两种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TURBT)及对照组(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束后1年,复发概率均较低,表明两种手术方法能有效降低其复发概率。综合其他结果发现,观察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表明患者行TURBT 治疗,整体疗效水平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为临床常用手术方法中的一种,病灶组织切除范围较广,患者肿瘤周围2cm 范围内的膀胱壁,都是手术切除范围,且切除深度直至患者膀胱全层,能较为彻底地清除肿瘤[8]。因此,此类术式通常用于瘤体过大、病情进展到Ⅱ、Ⅲ、Ⅳ级和单发性的肿瘤切除中。而且此类手术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剩余膀胱组织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大部分患者为提高病症根治效果,通常都自愿接受此类手术方法[9]。但是此类手术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进度,且术后存在较高膀胱痉挛症状发生风险,不利于改善预后。

随着临床微创理念在各科的大力推广和应用,TURBT作为新型手术方式中的一种,术中所用的电切术,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效应来促使细胞受热,让癌细胞脱水并气化,并在创面留下变形、碳化两层,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还能降低肿瘤转移风险[10]。而且,此类术式操作深度只需到达患者膀胱浅肌层就能有效清除肿瘤,且均是在其膀胱腔内完成整个手术,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只需控制好汽化深度,就能避免患者脂肪层被器械穿透,避免肿瘤邻近组织受损,是提高患者疗效的有效方案,此外,此类术式的微创性,即使患者病症复发需要二次或多次开展手术,也不会过多影响其膀胱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均需配合膀胱灌注化疗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对提高患者整体疗效和改善预后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应用TURBT 作为治疗方案,整体疗效显著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病症复发概率和控制并发症发生风险,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加快其健康恢复进度的有效方案,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浅表性膀胱癌术式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