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缺位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探析

2023-09-01佳木斯大学米旭杨广柱刘勇

办公室业务 2023年10期
关键词:缺位性别角色子女

文/佳木斯大学 米旭 杨广柱 刘勇

斯宾塞曾说过:“父亲是儿童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儿童人格的塑造、情感的培养、智力的训练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上,父亲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一个尖锐的新词语“丧偶式育儿”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个词语主要是指父亲在抚养孩子时,不能尽到应有的义务而导致的父亲缺位。除“丧偶式育儿”外,不断上升的离婚率也导致部分父亲不能在子女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多项调查结果表明,父亲参与教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认知能力、社交行为、性别认同、自尊和幸福感的提升,而目前有关父亲缺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从儿童人际关系的建立、道德品质的形成、性别角色社会化、学业成绩四个方面,探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父亲缺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为解决我国家庭教育中的“父亲缺位”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父亲缺位的基本概念

父亲缺位又称父位缺失或父亲角色缺失。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父亲缺位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上的缺位,如父亲的逝世、父母的离异、父亲长期在外打工等,造成子女缺乏父亲关怀、缺乏父爱;二是指心理上的缺位,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父亲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与教育之中;另一方面是由于父亲与孩子的自身因素,父子在情感上疏远,沟通交流很少,导致儿童被忽视;三是父亲虽然参与儿童教养,却往往采取不恰当的手段,如暴力、溺爱等方式对待孩子;四是虽然父亲经常在家陪伴孩子,却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如父亲在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候只顾着在一旁用手机打游戏,这也是一种由于父亲教育功能低下导致的父亲心理缺位。

二、父亲缺位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的资料库中,以“父亲参与”“父位缺失”“父亲缺位”和“父亲在位”为关键词,查阅了近年来关于父亲缺失的相关文献,发现在研究对象为儿童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父亲缺位影响儿童人际关系的建立。依恋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结构中存在一个安全的基点才能使其获得稳定与健康的发展。提供这种安全的人必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能够保护和支持自己的人,人选并不只有母亲,同样也包括父亲。亲子依恋是儿童与他人交往的基础,而安全的亲子依恋则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社会支撑性因素。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为人和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品质,并为他们日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麦克闵尼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天中与父亲在一起超过2个小时的孩子,更积极进取、勇于冒险,能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也较好。这是因为爸爸作为男性角色,往往包含着吃苦、耐劳、挑战、果断、宽容等人格特质。除此之外,当爸爸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运动项目,从而引导儿童探索自然、挑战自我,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儿童自立自强、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品质,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与安全感,同时也能促进孩子的自信心、耐心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这将极大地帮助孩子们在将来发展较好的人际关系。但是,与长期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相比,父亲缺位的孩子对陌生人的态度往往是冷漠的,适应性也不强,很难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Stanley等人的一项关于人际交往的研究结果显示,与父亲参与养育的孩子相比,父亲缺位的孩子在测验中的得分明显低于父亲参与养育的孩子,这意味着父亲缺位的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方面的能力不足。朱灵艳通过探讨父亲缺位对成人社交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父亲缺位对成人社交行为的负面影响较大,而且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徐敏发现,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会焦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父亲缺位会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父亲缺位影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家长是孩子道德学习的楷模,是孩子人格素质的引导,是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的直接表征。家庭是儿童道德认识的源头,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家长既是孩子的道德典范,又是孩子获得道德观念的重要因素。陈荣芳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父亲是孩子德育的首要老师,父亲的生活态度、行为举止、与人际交往等因素都能够对子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父亲既是孩子的榜样,又是孩子的主要影响者。父亲通过制订孩子的行为准则,明确说明哪些行为可以,哪些行为不可以,这样可以促进孩子辨别是非;杨丽珠和董光恒发现,在父亲缺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男孩,其道德评价和接受批评能力一般都比较弱。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父亲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言行举止、与子女互动以及对孩子的情绪上。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爸爸会比妈妈更有可能立即停止其不当行为;赵连生和贝尔斯认为,家庭的角色主要体现在情感的表达和工具的使用上,部分学者特别注重父亲所起到的工具作用,认为父亲可以传授给子女良好的品德,例如:尽力帮助别人、给老人让座、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排队买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在父亲的教导下,孩子们会意识到这种美德的价值,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

(三)父亲缺位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男女双方应该具有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幼儿的性别角色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对两性角色的初始认识,主要来自父母的直接教育,或者是自己积极观察所获得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角色期望也是不同的。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同性的长者,在选择服装、用品、玩具、游戏等方面显示出性别角色的倾向,这就是观察学习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们通过对父母的观察,学会了与自己的性别角色相匹配的行为,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了解到不同性别角色的特点,并在与异性相处的直接体验中,逐步养成以自己的性别角色为准则的行为模式。金春寒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父亲的榜样教育能让孩子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更加清楚,从而有助于孩子养成符合自己性别角色的行为特点。父亲与母亲在养育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往往会对男孩子采取比较严格的教育方法,而对女孩子则比较温和。有研究显示,父亲的角色给孩子带来了明显的男性行为体验,男孩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并根据父亲的行为模式来判断自己的行为;而女儿则会根据自己父亲的性格来选择自己的伴侣。由于父亲的缺失,母亲成为孩子们观察与模仿的主要目标,其后果常常是,男孩过分地模仿妈妈的行为,造成自己的性别角色意识模糊不清,进而损害了男性人格的养成。女孩则会因父亲缺位,缺乏对异性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言行举止的理解,导致她们日后无法与异性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严重地影响她们的生活和工作。董光恒等人认为,父亲的缺失会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产生一定的影响;4岁以下丧父且受母亲管束的男童,其性格及行为举止更具女性化,且较具竞争性或侵略性的倾向;而缺乏父亲角色的女生,则显得胆怯、不自信、缺乏安全感。

(四)父亲心理缺位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父亲缺位会对儿童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无法在学业上取得好的成绩。在这些孩子当中,有一部分在智商和学习能力方面的表现都很差。在儿童的数学能力方面,父亲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家庭生活中,父亲会更多地推荐孩子去学习数学和逻辑。这是因为数学运算能力与男子气有关,男性更为理性,因此在运算和逻辑运算方面占据优势。父亲缺位会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阳刚之气,因而对科研失去兴趣。父亲缺位会对孩子的自控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成绩与个人的自控能力相关,个人的自控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但父亲缺位的孩子的自控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的孩子。王菁、刘爱书和安连超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亲子交往中,孩子的自控能力会得到提高,对学习成绩的消极影响也会降低;陈小萍发现,在学习成绩方面,父亲缺位子女的学习成绩相对较低,尤其是农村儿童。Krohn 的研究表明,父亲缺位的女孩可能在学业中易出现极端表现:要么低于普通文化水平,要么达到高文化水平以确定自身价值,获得父亲的认可。

三、造成父亲缺位无法参与家庭教育的原因

(一)现实情况导致。现代社会交通便利,很多孩子的父亲外出就业,造成父亲与子女相隔两地;父亲因意外伤亡而造成的父亲无法陪伴子女出现“身”的缺位;还有因父亲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家庭中子女的教育全部交给母亲或隔代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情况造成的父亲缺位大多不是主观因素导致的。现在离婚率的攀升也是原因之一,父母离婚,子女跟着妈妈,这样的话,父亲参加教育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二)传统思想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在许多地方根深蒂固。人们自然而然的认为,家里的事情,如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应该是由母亲来打理;父亲则主要负责赚钱,给家里提供财政支持。许多人甚至觉得,父亲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是一种不称职的表现。还有一种观念是觉得父亲没有母亲细心,所以教育工作最好是由母亲来完成,父亲则从母亲那里知道孩子的近况,偶尔鼓励一下,或者批评一下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父亲缺席很普遍。

(三)缺少家庭教养责任与观念。当今社会,很多成年人还没做好做父母的准备就成了新手父母。他们有了孩子,却不知道怎么抚养,更不用说科学育儿了。除了教育工作从业者以外,很多父亲在育儿问题上以“粗暴”为主,缺乏教养方法。他们所知道的关于教育与养育的很多知识都是从他们的父母身上学到的,更有很大一部分人直接把孩子交给父母抚养,儿童在面对这些不再适合于当下的教养方式时,会发生更多的家庭冲突,导致父亲被孩子“排斥”,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父亲缺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社会层面。一是积极关注留守儿童情况,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城务工成为父子分离的一大因素。国家和社会应该重视这一现象,积极出台相应政策,解决进城务工子女随迁、就学问题。这种情况下,父母更加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使孩子体验到亲情归属和父亲关爱的幸福。社区工作人员也应及时掌握留守儿童情况,督促外地务工人员尽可能利用节假日回家看看。二是摒弃不良的思想,提倡双亲共同教养子女。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主要是受当时的劳动力和劳动分工的影响所致。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对于职业的划分也不再有男女的差异。既然男女都可以给家庭带来经济效益,也同样都可以在家庭中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生活中,有些父亲因为疏于陪伴,在物质上一味满足补偿孩子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父亲应当同母亲一样担负起对子女发展和成长的职责,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学校层面。一是加强家校沟通,承担起家校共育的责任。学校要及时掌握留守、单亲儿童情况,建立重点关注儿童档案,将儿童在校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促进亲子沟通。在学校举行的各项亲子活动中,可以发现多数是由母亲与儿童一起参与的,学校可以鼓励父亲或男性亲友参加,对于父亲不在本地的,建议开展一些线上的亲子活动,使父亲能够参与到儿童的学习生活当中,建立父亲的责任意识。二是通过学校网站、公众号、校内通等平台定期推送文章或视频给父亲,丰富父亲的教养手段,指导父亲如何正确教养孩子。学校的教师应当针对孩子身上发现的问题,给予父亲一定的指导建议,必要时刻开展相应的讲座,帮助解决父亲缺位引发的共性问题,让家长提早准备,避免忽视孩子或者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

(三)家庭层面。一是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需要。作为父亲,应该从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成长,将更多的工作以外的时间用在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上。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与情绪的变化,用男性的思维与立场给予孩子更多成长方面的建议与引导,让孩子感觉到父亲对他的关心、爱护。二是提升家庭教育观念,丰富儿童教养方法。作为父亲,在塑造家庭权威形象的同时,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一味使用“粗暴”的教养方式,父亲给予严格要求的同时,不要忘记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应该与母亲相互配合,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作为父亲,要经常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平等尊重地交流,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幸福与温暖。只有子女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才会从情感和思想上接受和遵从父母的教育,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缺位性别角色子女
防疫不缺位秋收不误时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打造新媒体产品,这些基本功不能缺位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
中国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及其性别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