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叙事”中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2023-09-01黄智春
□黄智春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了由“马克思主义行”向“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话语升级。[1]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推动党的事业筚路蓝缕、屡破险境的制胜法宝。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原点,凭借昂扬的思想自信、高度的思想自觉与深湛的思想创新,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指明了党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力挽狂澜的“思想武器”,根本在于从本质上沿袭了原生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也彰显了本土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理论品格”理应成为认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
一、理论品格:透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视角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开放性、时代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斗争纲领与行动指南,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与生俱来的革命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为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黯淡世界迎来新生的曙光。这一理论之所以能冲破资本笼罩下云诡波谲的意识形态形势,就在于它虽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内生复杂环境,却不甘于沉浸于书斋,而是迈出书斋,勤耕实践。作为理论的拓荒者,马克思恩格斯出于对人类社会的独特认知、对劳苦大众的怜悯同情以及对美好世界的憧憬向往,将所历所感所思所想化为强有力的笔触,使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练就的个人品格跃然纸上,造就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理论秉性的塑造伴随着个人阅历的丰富。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且必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青年时期,他们立志为全人类谋幸福,锚定哲学理论“解放人类”的伦理高度。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变化使得已经被固有矛盾击打得千疮百孔的社会不断积累着新矛盾,无产阶级的诞生使资本主义棋逢对手,产业革命的异军突起引领生产关系的突围,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宣告了资本主义居于社会制度谱系中的暂时性,无产阶级成为“为争夺统治而斗争的第三个战士”。对社会顽疾的省思、对积贫积弱的劳动者的同情以及对封建制度旗帜鲜明的反对,使马克思恩格斯力图挣脱旧思想的束缚,把关注目光转向现实物质利益及其所导致的阶级冲突,以新的理论维度构建关于资本主义的全新分析框架,同形形色色的空洞的、虚假的社会思潮划清界限,为理论赋予“质”的超越和升华。
马克思恩格斯统摄理论与实践,同步研究资本主义现实与社会历史规律,使之在理论创造中得以对其进行反思性批判、渐进式补充。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观照资本主义现实,深入推动理论的变迁。起初的理论饱含创始者的理想情感和激进态度。出于对资本主义罪恶的忿恨,马克思恩格斯怀揣共产主义必胜的决心,提出“两个必然”,将仍处于发展高位的“青年社会形态”置于老态龙钟的暮年,立志“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2]66然而,西欧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使马克思对此进行反思,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无条件的蓄势待发,“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互相矛盾”是必要条件,即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实现都是有条件的。“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补充,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对于理论的后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也不以“真理代言人”自居,认为理论只是特定时空内的相对真理。任何人都会局限于特定时代,任何理论都无法摆脱“时代枷锁”的钳制,特定条件下的认识只能是“时代的认识”。假若无视理论的发生场域,就会致使适用性相对滞后,对理论与实践的匹配造成负担。恩格斯晚年告诫后人,应当“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杜绝一切生搬硬套、削足适履。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从不简单地拘泥于任何一个时代取得的经验、成就的事业,而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5,了解新情况,顺应新境遇,总结新规律,解决新问题。
从经典作品悄然问世到形成系统的完整的“主义”科学,并成为无产阶级世界的指南与纲领,再到理论产生超越时空维度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从发源地西欧传播到东方世界,横亘于广阔时空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与影响力始终如初。马克思恩格斯针砭时弊、穿透未来的理性之言使得歌德笔下的“灰色理论”不再黯淡无光,而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常青之树”。作为理论创始者的马克思曾拒绝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为后世“如何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布设“斯芬克斯之谜”。一些思想家自我标榜为“马克思主义者”,却陷入“非马”甚或“反马”的境地。这充分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片面化、简单化或教条化的解读是客观认识理论的“天然屏障”。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区别于其他一切理论的本质特征和鲜明标识。它之所以能够如此,就在于以“事实”为遵循,以“真理”为圭臬,始终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其内在规律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保留迥异于以往、影响于后世的弥足珍贵的“品格”,不断在时间和空间上划定新的理论经纬,才能确保其内生动力不衰。
二、“品格”视域下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轨迹
“何以界定以及何以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理论界思考的重大问题。针对该问题的不同态度决定着能否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并根据其中所蕴含的要求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指导志士仁人拯救民族危亡、争取民众解放的“锐利武器”。作为外来理论,其宏阔的真理向度必须同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理论界和革命界的“新宠”,不仅在于它同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和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还在于它能真正解决事关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问题。理论能否发挥最大功效,既取决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也取决于运用理论的“人”。中国共产党忠诚信奉并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融汇立场观点方法,赓续品格特质,铸就中国化时代化的品格叙事。
1.历史开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在“实事求是”中奠定基调
理论品格是以社会实践为依托锤炼的理论的人格化精神特质。这一精神载体驱动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传承赓续。近代以来,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向外求索”,然而林林总总的主义和思潮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社会的积弊沉疴。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由零星且模糊的了解,转向广泛且系统的全方位传播。起初,马克思主义者重视理论的“宏观叙事”,视之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3]。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并没有拘泥于“探求学理、玩弄辞藻”,而是努力寻找和掌握应用于革命的科学理论。党的一大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应用尚存感性认知,纲领也有脱离现实的不成熟、不完备之处。党的二大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阶段性革命纲领,从现实出发探寻“中国向何处去”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何在”等问题,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耦合性有了充分把握。
理论品格问题的本质是“树立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观”,即党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上使马克思主义鲜活生动。在长期革命活动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跨越性认识,也在经验教训中锤炼出“实事求是”的宝贵品格。共产国际的影响以及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使“左”、右倾错误阻碍革命进程。“幼年的党”无法深刻认识基本国情以及随之而生的基本问题,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阻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陷入“教条”“盲从”的旋涡。以革命实际为问题导向,随着对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阶级力量对比和中心任务等核心问题的逐步明晰,党点燃“星星之火”,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之后,党内对“苏联经验”的盲目迷信以及“本本主义”的盛行使稍有起色的革命事业跌入低谷,遵义会议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进一步为树立起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奠定事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总结革命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将历史经验自觉上升至哲学高度,树立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对的”[4],是在实践和斗争中证明的。他认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就在于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并进一步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将倡导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凝练为“实事求是”。他系统地反思革命历史,在思想认识上彻底清算“左”倾教条主义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重大错误。他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要“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5]797。中共七大将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内涵的“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实事求是”也因此成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品格叙事的开端。
纵观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新生稚嫩的无产阶级政党逐渐转型为成熟的革命党,在复杂的斗争形势中既要同各式各样的阶级敌人斡旋抗争,也要同党内外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开展“无硝烟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主观到客观、从片面到系统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耦合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髓,在各种失败的教训中逐渐认识到理论思想的运用必须作用于特定的时空,盲目移植效仿其他国家的革命经验,或片面孤立地看待书本上的理论,将其完全嵌入中国革命土壤,终究会造成水土不服,影响成败。
2.曲折迂回: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在“解放思想”中破除迷雾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开篇之作”,是革命经验的历史性总结与理论性概括,也是“实事求是”品格的理论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对解放思想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依据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而来的特殊国情及其贫弱的社会生产力,创造性地具象化马克思恩格斯的过渡时期理论,制定了“一五”计划等各项社会经济政策,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生产关系基础,实现了千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制度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人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规避苏联“弯路”,独立自主地开启“第二次结合”,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东方大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拐点,是实现其跨越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改革开放首先意味着“思想解放”,以新理念新思维破除长期萦绕于党内思想迷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从“革命”到“建设”,马克思主义的使用情境发生变化。“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发展“解放思想”的全新理论品格。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要义升级、内涵拓展和精神延伸,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从“人的主观”上解除思想枷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才能更好地认识客观实际,使对客观存在的改造更加符合主体的需要。解放思想祛除了改革开放前盛行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以及改革开放初期仍广泛存在的若干思想误区,从观念上剔除了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存在的“忽视客观规律、拘泥个别结论,机械地将抽象的理论教义与复杂生动的实际相嫁接”等不良倾向,确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归属和实践自为性的发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具有历时性、系统性的理论谱系,其孕育的品格也具有一体化的内在联系。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新的建设实践也逐渐铺开。在国内外形势和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峻考验的“十字路口”,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与时俱进”,强调理论和工作的“时代性”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特质。进入21世纪,中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本、以发展为纲,“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作为保持党的活力以及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催化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获得重塑,理论品格得到续写,“新的飞跃”兼具理论话语和理论品格的双重意蕴。
3.继往开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在“守正创新”中开辟新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培植新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倡“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和“发展”相并举,“矢”和“的”相映射,以“两个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实现方式,“守正创新”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理论创造中居于同等地位,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叙事,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新发展”[6]。任何成熟的理论都不是随心所欲的即兴创造,必须基于“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2]470-471,只有“守正创新”才能发挥理论传承价值,诠释时代的重要功用。
一方面,“守正”是首要前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敬奉两个本源。一是马克思主义,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这是理论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重要保障。许多标榜“正统”的理论陷入“假马”怪圈,根本在于舍“立场观点方法”之本。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就在于笃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动摇,使之成为发展理论、创新理论的“一面光辉旗帜”。二是传统文化,即“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性作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不能经验化、教条化,必须因时因地而新,这是理论特性使然。传承弘扬、创新性转化以及创造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途径,也是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创新”是必然要求,即“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崇尚创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那么就谈不上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解决中国诸多实际问题,其秘诀在于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理论的“时间—空间”形态,对理论进行中国化、时代化的改造与革新。
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触发新的课题、新的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这就亟须以蕴含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创新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守正创新”的光辉典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深刻把握“三大规律”中吹响“坚持问题导向”的时代号角,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倾听人民群众“最实际的呼声”,行走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上,融入到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科学准确地把握理论创新的驱动因子和时代课题的变化脉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发展出具有新时代鲜明特色的“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取得了涵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在内的创新成果,助益时代问题的解决,引领理论新境界的开拓,演绎又一次“新的飞跃”。
三、“品格”视域下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
以“品格”为单独的叙事主线,精准阐发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机理,标志着理论正当性和历史合理性的高度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深刻体悟并主动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在“以中化马”和“以马化中”的双重轨道上谱写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接续性、连载性的壮丽史诗,相继实现理论的“三次飞跃”,锻造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的历时性理论品格。以“品格”来把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嬗变,有助于从理论发展中探源“三大自觉”的生发机理。
1.本体自觉:一脉相承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7]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用马克思主义来进行理论武装,既是由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性质所决定的,也取决于近代以来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相应的历史目标、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在各种主义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改变自身命运、开拓前进道路的思想指南和理论旗帜。从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灼见中,我们可以清晰远眺这个历经艰辛坎坷的古老国度的出路与未来。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科学的观点以及先进的方法贯彻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中。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视理论的系统学习,将这种被证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真理应用于革命、建设两大阶段关键问题的解决。就“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不仅要求加强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还注重理论的问题导向,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要赋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鲜明的民族特点,避免造成理论的主观化和公式化。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借“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为“何以界定以及何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赋予政治性,促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思想解放,重新彰显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的理论本色。通过拨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活动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理论原旨”是前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关键,要敢于且善于从习惯性思维、主观性偏见中挣脱出来,用动态的理论视野看待新情况、新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同时更加强调“守正创新”,“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8],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应运而生,锻造了马克思主义镌刻有辉煌的中国印记、时代烙印的当代中国形态。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时代化的突破与进展,用科学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因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所彰显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以及开放性和时代性,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使科学社会主义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蒸蒸日上而重新焕发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
2.价值自觉: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立场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成长的各个历史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的统一体,其发展见证了一个50人不到的小党成为拥有9000余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的曲折历程。党之所以能够时刻为马克思主义赋予全新鲜明的理论品格,之所以能够在“至暗时刻”纠正错误思想、引领正确航向,之所以能够把握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大方向大逻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所崇尚的“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旨归度人度事。
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能够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精神的极大提高。中国共产党在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和尊重人民意愿中创造出与时俱进的、造福人民的先进理论。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先看到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发挥的动力作用,强调判断政策还是理论正确与否,不仅要看其是否具有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人民的客观需要”也是重要出发点。[5]987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衡量理论价值的“金标尺”,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做到真正的“实事求是”。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思想理论领域的混乱局面,强调人民群众在“解放思想”中居于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打破思想僵化,就必须首先实现人民群众的思想解放,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在人民群众中培养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9]。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此,邓小平还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强调提出的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用事实去说话,用实际去说服”,其中一点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十条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其中之一,这既是“红色江山”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变革仍保持巨大的真理威力和鲜活的理论生命力的灵魂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动力源泉形成的理论创新,遵循“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1],展现出强大的人民情怀,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彰显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和负责任的精神更好地回答众所企盼的“人民之问”。
3.实践自觉:矢志不渝地践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向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2]马克思主义不仅发挥着“解释世界”的理论使命,更肩负着“改造世界”的实践使命。马克思主义实现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理论创造和理论创新,凸显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的目标追求与强烈的使命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理论的唯一实践指向。中国共产党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不断摸索符合国情的成长道路,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促成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每一次伟大理论的锻造都对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远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第一个高潮”。面对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所导致的“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困顿局面,面对不同阶级的志士仁人奔走相告、摇旗呐喊却仍无力改变中国社会的重大危机,面对党内人士深陷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无法真正用马克思主义客观认清革命现状,导致革命事业屡遭挫折、危在旦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实事求是”的理论精神力挽狂澜,破除“左”倾、右倾思想,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并将取得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上升为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革命理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被动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民族复兴伟业开创了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继续指导新生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为民族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使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第二个高潮”。面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社会经济各领域因思想禁锢所导致的发展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神破除思想雾霭、拨正发展航向,推动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自己的路”,拥有了正确的方向路线、科学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创新性理论成果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接力擘画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图景,以强有力的事实无可争议地破除“历史终结论”的吊诡预言,使中国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第三个高潮”。新时代十年间,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人民群众从重视“单一物质文化”向“总体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变,社会生产从“落后发展”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水平转变。面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开放奋进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形象的升级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增强,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渐次出现的外部风险挑战和内部新旧矛盾叠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立足“两个大局”,坚持“两个结合”,统揽“四个伟大”,根植新时代的实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要维度回答时代课题,做出历史抉择。党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华民族继“站起来”“富起来”后迎来“强起来”的希望曙光,迈入不可逆转的复兴进程。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造的“第一主体”,在探索特殊国情、秉承优秀文化中忠诚于理想信仰,把握历史主动,坚守立场观点方法,承袭优秀理论品格,不断实现理论形态和理论内涵的“质的飞跃”。任何理论都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崇尚“因时因地而变”的马克思主义更是如此。它超越时空的理论伟力帮助我们敏锐地、深邃地思虑中国的过去、现实与未来。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再到“守正创新”的品格叙事逻辑,其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可靠的、可信的行动指南,以之审视鲜活灵动的中国实践,并以具有开创性的实践经验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与外延,使具有前瞻性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理论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