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哲学意蕴与内生逻辑
2023-09-01张晨阳程现昆
□张晨阳 程现昆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4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报告中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定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继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之后,再次将精神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的重要布局当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本质要求既符合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摒弃和超越以物质增长为唯一追求的传统现代化模式的重要维度。深入探究其所蕴含的哲学意蕴,梳理其产生和发展的内生逻辑,对于我们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哲学意蕴
1.“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论断根源于马克思“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统一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相比较,在揭示人的类本质的过程中提出了人的活动的两个尺度,即“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马克思从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角度考察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他认为虽然人和动物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基础,都会受到自然界的约束和限制,但是动物在面对自然界时只能被动地、消极地适应自然以维持自己生命活动的存在,其生命活动只是一种自发的本能活动,只能够按照它所属的种的需要来进行生产,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等。而人则不同,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不受自身物种的限制,即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2]163,且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需要,并在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改变和创造生存条件,也即“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163。因此,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或类特性,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活动一方面以认识、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为前提,即遵循“物的尺度”;另一方面则以满足自身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为目的,能动地创造条件、改变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在尺度”。
马克思认为,人既具有能动性又具有受动性,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因此,在他的思想中,“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纵观社会历史的发展,就可以发现无论是人的内在尺度的实现方式及发展程度,还是外在的物的尺度的探索与发现、掌握与运用等,都与人本身的素质状况和能力水平密切相关,“两种尺度”在根本上统一于人自身。[3]换言之,只有在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两者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形态的更迭和演进过程,同时也是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人的主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由而全面地拥有并展示人自身作为主体的需求、意愿以及目的等;另一方面,也不断扩展和深化其对于外部的物质世界以及客观规律的认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这一本质要求的提出,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人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既丰富了马克思关于“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统一的思想,同时也为如何在新时代提升人的主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提供了逻辑思路和目标导向。
2.“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之一,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按照唯物史观的理解,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一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二是上层建筑在被决定的前提下,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二者相互作用中最基本的方面,经济基础既决定着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内容和性质。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命题本身,又内在地包含着对上层建筑反作用的肯定。经济基础之所以要求上层建筑产生、变化和发展,上层建筑之所以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随之而变化,正是因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在于它一定要以各种方式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上层建筑既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有形的东西,还包括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观点组成的观念体系,前者通常称之为政治上层建筑,后者则称为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观念上层建筑则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直接来源于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况。由此可见,无论是政治上层建筑还是观念上层建筑,都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既是我国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人们的思想、观点等观念上层建筑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现阶段巩固和完善我国经济基础的必要手段。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能够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高度进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磅礴动力。
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内生逻辑
1.人本逻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
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毕生追求的理论主题和价值目标。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处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物质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较为充足的物质产品供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发达的物质生产基础不仅没有带来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反而造成工人生产越多产品和财富其自身就越贫困的异化困境。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追求自身解放和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就是追求自由的,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特征,人能够按照自身的想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实践活动,这本身就是自由的表现。并且,相对于物质生产劳动来说,马克思认为人的精神劳动才是“真正自由的劳动”。因为人在从事精神劳动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选择劳动的对象和手段,可以自由地继承以往的精神成果,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地去开拓更广阔的领域,从而创造出科学、哲学、艺术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成果。因此,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已然不是只有物质生产的单向度推进,而是物质基础与精神世界共同发展、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同时也是社会存在物,物质生产只能维持人的肉体的存在,而精神的发展在本质上却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的人”的过程。人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存在和发展既要以物质为基础,同时精神层面也要不断丰富和充实,二者缺一不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本质要求的提出,既为新时代人民群众在精神领域的合理发展诉求提供了自由且充分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为实现全人类的现代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2.国家建设逻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以“物”为核心并将“人”置于“物”后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整个社会在对物质财富的狂热追求当中逐渐丧失了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造成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但精神文明单一、干瘪的畸形社会状况。基于此,马克思在构建未来理想社会时提出,要想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就必须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矛盾,在不断丰富和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大力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摒弃了以资本为中心的传统现代化模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将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进步相统一,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不断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破解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精神贫乏等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从国际局势来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持续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主权国家之间的博弈逐渐由经济、军事等硬实力领域转向文化、意识形态等软实力领域,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精神认同,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领域的高度自觉为根基,进而筑牢国家安全的思想防线,是当前我国应对国际复杂局势的应然之思,更是化挑战为机遇的实然之举。[4]另外,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完善,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中心,将人民精神世界丰富与否作为衡量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以先进文化作为引领,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进而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能够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3.世界文明演进逻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方面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较为低级的文明阶段走向更高级的文明阶段的过程,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过程。在人类文明从低级向高级的更迭过程中,时代精神文明的发展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现代文明的开端,其发达的商品经济水平和社会分工模式为人类社会摆脱封建文明的禁锢和束缚提供了可能。但是,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在本质上却是以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思维智慧和理想意志为主导的,和物质文明之间是畸形对立的关系,而不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关系。[5]16这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越发展,其精神文明就越落后甚至是处于停滞的状态,而当两者达到极端对立的状态时,资本主义文明就会被新的、更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文明形态所代替。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砥砺奋斗的伟大成果,是昭示社会主义优越性、指明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的最新形态。区别于以资本逻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逻辑为本质特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本遵循,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型文明。从“人类文明形态”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一个“新”字,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特质。在这种新的文明形态下,人们不仅将其关注点从“物”转移到人自身,同时也将其对“物质生活”领域的关注转移到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关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既坚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同时又遵循其系统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展现出人类文明形态新的话语向度与未来趋势,从而进一步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更为显著的优越性以及创新性特质。
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实践路径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夯实价值基石
历史和实践证明,作为承载着一个社会或民族精神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着该社会全体成员的主流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来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更是行动向导,对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的精神家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践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全方位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将其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线上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教育,采取多样化的表达方式,生动具体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线下则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悬挂横幅、成立理论宣讲团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引导社会成员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将其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二,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充分挖掘、利用好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爱国篇章,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坐标,要以红色遗址、革命故事等为依托,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现实要求,让红色基因融入到人们的血脉当中,让英烈精神能够薪火相传。其三,要定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新风尚。如以校园、企业、社区等为单位,组织动员广大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倡导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党员同志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平台,引导全社会形成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
2.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凝聚主体力量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根本上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涵:一是要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一方面,文艺作品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期待。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基层,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人民同向同行,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汲取丰沛的创作源泉,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产品。另一方面,要改进文艺奖项评价体系,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文艺作品的最高标准。文艺作品是讲究效益的,但绝不能为了收视率、票房收入等而沦为市场的奴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互相促进、同步提升。二是要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用其朴素的情感和纯真的语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如民谣、戏曲、歌剧等。因此,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能力。一方面,可以组织成立群众文化艺术团,积极搭建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平台,定期开展文艺比赛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展现自己文艺作品的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宣传工作,可以借助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宣传展示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产品,使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另外,相关的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引领工作,为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和政策支持。三是要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设施覆盖范围。应通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进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气质,陶冶人民群众的文化情操。另一方面,还要完善精神文化产品共享制度,推进精神文化产品的合理分配。要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协调精神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应通过建立乡村图书馆、文化驿站、村史馆、文化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让更多农村人口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努力打造人人享有、共同创造的良好氛围。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创造持续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努力劳作、奋进拼搏的智慧精髓,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更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崇高的价值追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涵养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提振当代中国人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因此,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实践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润化、滋养作用,以其特有的民族记忆、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等来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多措并举,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一是要全方位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统筹协调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建立起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平台,全面收集整理各类文化遗产的基础信息,包括历史文物的保存保护现状以及修缮管理情况等,形成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档案;三是要加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各类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广泛宣传和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一是用时代旋律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核,实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应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与丰富的时代内涵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相融合。[5]21例如,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使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塑造人们的精神品格,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二是采用多样化的现代表达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形式创新。如今,网络平台发展迅速,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层出不穷,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优势,普及推广优质的数字公共文化产品。例如,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打造“云端博物馆”,将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进行数码影像转换,以纪录片或文创节目等形式展示出来。
4.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重要支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源泉,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立足于改革和发展实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是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基层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等。其次,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配置公共文化资源,重点解决部分地区存在的供给与需求相矛盾、服务内容与群众喜好不匹配、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等短板问题。再次,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和市场准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深入实施“互联网+”“文化+”等行动,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实力。三是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内容上来说,既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展现中国理论、中国道路的独特内涵和世界意义,又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厚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从形式上来说,要不断创新传播形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充分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璀璨与辉煌,进而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注入强大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结语
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有富足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来认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