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
2023-09-01陈娇娇
□蒋 飞 陈娇娇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590)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可见农业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的进度。因此,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探索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科学把握中国农业发展特征,系统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研判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推进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百年历程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曲折道路,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误教训。随着农业现代化实践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不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1.以破除体制障碍为导向的初步探索阶段(1921—1952年)
面对频繁战争和艰苦落后的大环境,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特点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在艰难探索中逐渐意识到农民才是革命的主力军,农业是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多次强调要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经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党中央逐渐意识到合作社组织是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困难,鼓励成立合作社、互助社等农业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这里的农业近代化与农业现代化虽表述不同,但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在当时的背景下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夕,针对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比大、生产力水平低的现状,毛泽东提出必须积极引导我国农业走集体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2],为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
2.以服务工业化为导向的曲折前进阶段(1953—1978年)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国家现代化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党中央充分认识到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问题,而要想加快工业化步伐,首先要解决农业落后、基础薄弱的问题,探索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路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但是并没有克服小农经济和分散经济的局限性。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落后的现状,国家提出以合作化的方式,把公私劳动力组织起来,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的强制政策不同,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我党采取积极领导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的原则,推动农业生产合作社“稳步前进”。
农业合作化虽然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却没有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要想改变生产力落后的情况,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对个体农业完成集体化改造、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将农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农业机械化上,一定程度上效仿了苏联的机械化生产。1959年,毛泽东做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论断,主张改革农具、改良种子、制造化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以化肥化、机械化、水利化和电气化推动农业的现代化。196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3]。自此,农业现代化一直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次被提及,其内涵也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地被调整和充实。
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推行农业合作化、机械化等措施,使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水平呈现出增长趋势,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导向的破旧开新阶段(1978—2012年)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为解决农村贫穷、农业落后和农民温饱问题,改革开放的大幕率先在农村拉开。基于对我国国情和农情的现实考察和深刻把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实现“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两个飞跃”,给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随着农业实践不断推进,家庭经营的小生产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和生产技术落后等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对此,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4]他认为,要生产更多的粮食,单靠机械化是不够的,更多的要靠科学技术,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相结合的农业发展路径。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农村出现的新问题,就如何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展开了思考。党中央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农业问题是治国兴邦的首要问题,农业不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上不去。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党中央在总结农业改革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家庭承包经营的认识,探索出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了基本遵循。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既适应我国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又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研判国内国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取消农业税、推行农业补贴、完善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等措施,使农业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农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在加快推进农业化的进程中,党中央逐步意识到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提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党中央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要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本领,又要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这一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提出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发展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升。
4.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导向的创新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着眼于“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到“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5],把农业现代化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和国家不断完善“三农”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导向,以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任务,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等措施,推动现代化成果的共建共享。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6]的农业发展道路。为更好地解决新发展阶段“三农”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这是党中央首次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共同列入战略规划,标志着党中央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进入全新阶段。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战略全局高度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7],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这一时期,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完善“三农”体制机制,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绝对贫困现象得到历史性消除,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团结带领亿万农民不断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问题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和新举措。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1.粮食产量持续增产,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于满足人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农村会议上指出:“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8]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为11318.4万吨,到1957年底已经提高到19504.5万吨[9],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8.9公斤提高到306公斤[10]。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增长。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取得重要突破。到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八连丰”,粮食产量已经达到68284.75万吨[9],基本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目标,不仅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人民的吃饭问题,也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农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多功能性得到拓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党中央不断调整优化我国的农业结构,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了拓展。从农业结构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林、牧、渔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3.3%、4.4%、27.1%、9.9%[11],实现了从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转变。从农业功能拓展来看,党中央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挖掘和拓展农业新功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农业新产业新形态得到了创新发展,使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农产品向休闲、旅游等领域拓展。据统计,2019年全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3亿人次,营业收入高达8500亿元[12],产业发展呈“井喷式”增长趋势,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方法,进一步实现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3.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巨大飞跃,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程度逐年提高,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一方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数额庞大且逐年增长,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到2021年,我国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增长至10.3亿亩[13],逐步改善了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此外,农村交通运输、自来水、天然气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宽带网络在农村地区逐渐普及,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流通问题,对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足1%,2021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0%[14],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同时,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到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15],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驱动力。
4.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其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全体农民的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粮食作物,收入低下且增收困难。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中的非农业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从农村脱贫角度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致力于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从大多数人口都处于贫困状态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转变,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6]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农业现代化实践路径的认识。从农业合作化到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再到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不断深化,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农民思想意识不断转变,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实践证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借鉴与启示。
1.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产业。没有农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就失去了支撑。“民以食为天”,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的问题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无论任何时候,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动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实践的百年历程,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将农业问题置于重要位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粮食,重工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邓小平在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农业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主张经济工作应该以农业为基础,农业是根本。江泽民强调:“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永远忽视不得,只能加强,不能削弱。”[17]胡锦涛面对新的时代背景,指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不同场合强调重视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反映出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一以贯之的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将其提升至战略全局的高度。
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我们要始终稳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百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致力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农民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致力于缩小农村贫富两极分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社会主义制度前提;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农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致力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脱贫攻坚,消除历史性的贫困,致力于建设农业强国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推进依赖于党的领导。
新时代,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必然要求。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只有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与时俱进地调整农村政策,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确保农村改革沿正确方向前进,农村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行,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持续推进。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价值遵循
对农业农村发展来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发挥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农民现代化。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只有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深化改革,让农民拥有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民利农的政策,通过取消粮食税、推行农业种植补贴等措施,使广大农民的各项权益得到根本保障。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0年聚焦“三农”问题,其根本目的都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党领导农业现代化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向全面发展大步迈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保障农民根本利益,解决好农民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让广大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进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4.坚持改革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18]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推动农业农村深化改革,通过开展土地革命、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措施,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以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着力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阶段,但也应当看到,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国内国外环境: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推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加;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农村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重要机遇期。为更好地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从农业供给侧入手,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调整农业供给结构,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扎实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和国际竞争力。
四、结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农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逐步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系统梳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重大成就及经验启示,对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更好地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