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3-09-01覃小玲
覃小玲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上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的教学,还应该强化情感教育的落实。语文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同时,语文学科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载体,将情感教育与语文学科内容相结合,可以实现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最大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三观的塑造以及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对初中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4-0125-03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也包括大量的人文教育素材,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洗涤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初中生和谐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来说的,作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与教学环境的融合,妥善处理教学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丰富情感的形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完整人格和独特个性的形成。情感教育属于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2.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语文教育具有知识传递的功能,同时承担着情感教育的任务。情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内涵十分宽泛。通过情感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还可以培养学生开阔的胸怀,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心他人,有助于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形成,对初中生健康成长也起到非常积极的助力。
(1)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教育与认识活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方面,还能够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初中是学生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意志力都相对薄弱,产生厌学情绪的概率很大,通过情感教育则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这种情绪,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积极情绪的引领下,学生会向着学习目标迈进,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学习效率也会提升。
(2)增强学习自信
在初中阶段,教师通过实施情感教育,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尊重,能够从对方那里获得认同感,自然在学习中就会更加自信、更加敢于进行创新、创造。语文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投注充分的热情和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过去,我国基础教育中对学生三观、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是有所缺失的,而情感教育则可以弥补这些问题。情感教育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良性发展。
(3)健全学生人格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儿童和少年时期是学生道德形成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开展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初中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和情感表达中引导学生,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和感染学生,去除学生青春期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不积极的因素,滋养学生的心灵,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最终促进其正确三观以及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为其个体的健康快乐成长夯实根基。另外,初中语文教育在开展情感教育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作为承载中国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的重要学科,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真正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优势,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的意义、父母的关爱、集体的温暖……使学生获得正能量,这些都将成为学生“披荆斩棘”的“武器”,在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避免自暴自弃和犯罪行为的产生,对其人格的健全和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4)发展思维能力
积极的情感会使人思维更加活跃,甚至可以促使个体突破限制产生新的认知。因此,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初中生的思维发展,通过科学有效的情感教育,能够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饱满的态度开展学习探究。积极的情感可以拓展初中生的认知范围,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在积极的情感下,学生会表现出极高的创造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类的感知、注意与想象等心理技能的发挥,都会受到情绪状态的影响。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不仅好奇心强,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此时的学生强烈想要展示自己,并渴望得到认可和关注。在这个阶段开展情感教育是必要的,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诉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引领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刺激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和内涵,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多向发展。
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研究
(1)明确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引领教学活动,也是保障教学可以达到预设结果的关键。合理的情感目标能够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与学生需求,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出发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可以说三维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前两个教学目标是情感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量各方面要素,其中情感教育目标要具体,并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的阶段进行设置。要结合课本内容对课文情感进行剖析,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结合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历程等,对作品進行深入剖析,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情感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明确本阶段的情感教学任务,设计情感教学目标,这样的情感教学目标更具可行性、更容易实现。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的情感教学,教师先分析课文,吃透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作者从毕业典礼、探望病中的爸爸、上学迟到、汇款、爸爸去世这几个方面展开描写,通过对这几件事情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思念父亲之情,以及“父亲对我深沉的爱”。学生学习这篇小说,要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关爱,领悟父爱对“我”成长的影响。领悟文中的“我”对父亲的挚爱,以及失去父亲之后的痛楚。在此基础上,教师分析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篇文章在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中,这个时期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以及青春期,情感饱满、好表现,求知欲强,具有强烈的情感诉求,渴望被认可、渴望被关注。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掌握了一定语文学习方法,可以为情感体验提供支持。
结合上述内容,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①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把握行文线索,厘清文章的结构;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②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厘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知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还要让学生在读中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成熟起来。如上教学目标设计,三个纬度都有涉及,并且前两个目标可以为情感教育目标打好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有助于情感教育目标的快速落实。尤其是其中第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情感教育目标,符合初一学生的情感特点,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到父爱,最终领会父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感受父爱的伟大,产生情感共鸣,感同身受地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而更加理解父母深刻的爱,更加爱护自己的父母,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深化情感教育目标。
(2)运用激情导入营造情感氛围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要为情感教育打好基础。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交流欲望,对整节课的情感教学都将会起到积极的引领。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代用情感导入的方式,利用富有极强的语言、优美的语句和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熏陶学生的情感,营造一个积极的情感氛围,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可以为课堂做好预热。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并能够依托信息化技术、互联网平台等,将这些素材进行整合和加工,使其形成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导入课件,以达到更好的情感教学效果。比如,《观沧海》一诗,是曹操的一首代表作。整首诗情感汹涌,大气磅礴,极富感染力,展现了曹操胸怀大志,心系天下的宏伟情怀。这首诗正是曹操面向身处高山之上,面向大海时有感而发的创作,体现了他一生的志向与奋发昂扬的精神。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领会其中的情感以及生活情绪,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以及视频画面,配合激昂的语言,进行如下激情导入: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瑰宝,古代诗词中佳作数不胜数,它们不仅语言隽永,而且意境深远;它们富有情趣,同时包含深刻内涵,流传千年、历久弥新,能够为我们带来精神的滋养和情感的灌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佳作——《观沧海》,让我们一同来领会一代枭雄的雄伟气魄。配合生动的背景视频和音乐,教师言辞激昂,充分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沉浸其中,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惊涛拍岸的视频,从学生的视觉感受出发,将学生带入诗人当时登高看海的场景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利用教学情境体会情感內涵
教学情境贯穿于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紧紧依托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感环境,从而深化学生情感的体验。分析初中语文教材,其中包括很多描写风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还包括大量描写亲情、友情的佳作,这些素材中包括大量的情感教育因素,对初中生人格的完善以及正确三观的培养意义深远。但是,初中生人生阅历不足,如果只是采用单一口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共情,不容易走进故事中,体会不到其中的情感内涵和深刻思想。而通过生动的情境,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学生的情感经历,使学生可以快速进入课文想要交代的情感环境中,这对深化情感教学,提升学生情感体验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情境教学创设的手段有很多,包括多媒体、游戏、语言描述等,具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而定。比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的教学,这篇课文是现代作家茅盾先生的一篇散文,创作背景为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颂扬了白杨树坚韧、勤劳的品质,以此象征西北人民,赞扬西北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这也正是本节课情感教育的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白杨树朴质、坚强的精神,培养自身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由于初中生缺乏在西北生活的经历,并且很多学生并不认识白杨树,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很难产生联想,也体会不到作者蕴藏于文中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网络搜集与课本中白杨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将其与课本内容相匹配制作成课件,配合优美的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学生观看课件,亲眼观看白杨树那“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感受什么是“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在这样的情境中,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白杨树的坚韧不拔与不屈不挠。这样学生就可以突破认知障碍,体会到作者蕴藏在文章里浓浓的情感。
4.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情感教育呼声越来越高,情感教育在学生认知发展、创造力、健全人格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给予更多关注。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对学生情感引导,让学生情感更加健康、积极地发展。当今社会鱼龙混杂,拥有正确的三观、极强的自信心,可以帮助学生成为生活的强者,通过情感教育传播正能量,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丹丹.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2022(36).
[2]王媛.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开展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