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交织
——周梅森改革小说三部曲研究
2023-09-01白英杰
白英杰
周梅森的改革小说在 20 世纪 90 年代诞生,其中很多作品已被改编成了影视剧,收视率颇高。其改革小说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如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大奖,这一切使得周梅森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 。随着小说的爆红,周梅森也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 目前学界对周梅森改革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责任感、小说内容艺术特色、 影视剧改编历程等方面,但是很少有人从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其艺术价值和文学地位。
童庆炳先生 1998 年在《文艺评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中指出:“现实主义并不是单纯复制现实,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在对现实的客观描写的条件下,对现实做出判断, 而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就是他们判断社会转型现实的两个尺度。”①童庆炳、陶东风:《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文学评论》 1998 年第4 期,第43-53 页。同时,童庆炳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的国企改革题材小说的严重不足之处在于,“对转型期的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采取某种认同态度,缺少向善向美之心,人文关怀在他们心中没有地位”②童庆炳、陶东风:《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文学评论》 1998 年第4 期,第43-53 页。。童庆炳先生在此文中还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 真正写得好的现实主义小说“更值得描写的是转型时期人们的情感生活,是人性的变化,是社会转型在人的心理层面造成的隐秘而又深刻的震撼,是人的命运的悲喜剧” ,只有这样,才是“具有艺术震撼力的文学杰作”。
作为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周梅森改革三部曲《我主沉浮》《我本英雄》《我的太阳》,深刻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真实展示了当代中国官场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周梅森的改革三部曲紧抓社会热点与痛点,直击历史中理性的真相,将官场浮沉的故事摆在读者面前。 按照童庆炳先生所提出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就是他们判断社会转型现实的两个尺度”的观点,周梅森改革三部曲在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怎样的呢?相较于20 世纪90 年代的国企改革题材小说,周梅森小说有没有体现出更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力度?按照童庆炳先生衡量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标准,周梅森改革三部曲是否属于“具有艺术震撼力的文学杰作”?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对于认识和评判周梅森小说在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地位有重要意义。
一、以人性的复杂性显示官场“真实”
周梅森的改革小说拥有强烈的戏剧张力,这使得其小说的冲突与对立格外显眼却不突兀。周梅森将文学艺术立于现实却高于现实。正如周梅森所认为的,要把社会问题讲透,就必须多方面寻找光明的力量。③丁薇、史雅萍:《于创作中寻找光明的力量、正义的氛围——专访电视剧〈突围〉编剧周梅森》,《中国艺术报》2021 年11月15 日,第4 版。在小说《我主沉浮》中,钱惠人面对前来审问的老领导赵安邦,以滴水不漏的嘶吼表达着自己的不满,一时间难分正邪明暗。钱惠人为自己的套现、挪用经费等行为辩解,认为赵安邦等领导干部同样存在这些问题。
钱惠人也激动了:“赵省长,这全是误会,天大的误会!你被套住了,我也被套住了,而且套得更深!不错,一九九八年我是违规操作,从四个机动账户调动过三亿资金,可那是为了挽救一家已被ST 的上市公司,不存在你所说的以权谋私问题!这种违规操作既不是由此开始,也不是由此结束的,长期以来,是得到你和天明书记支持鼓励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早这么干的不是我,是你、是白天明同志!刚到宁川当市长时,你们就挪用过省交通厅的道路建设资金偿还集资款!”①周梅森:《我主沉浮》,群众出版社,2001。
面对赵安邦对“违规动用建设资金”的质疑,钱惠人拿出宁川市发展过程中白天明、赵安邦等人同样违规的事件回击。事实上,这也是钱惠人仕途的悲哀之处。年轻时期的他打破程序,挪用经费,只是为更好地发展经济。面对他人贿赂的价值三十万的手表时,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种行为。但之后纪委组织特别是以于华北为首的派系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调查控制,使得其内心不断走向扭曲。在传统观念里,对于贪污犯的描写往往是扁平的、片面的,这些对立面角色往往是狡诈的、贪婪的,这种狡诈与贪婪甚至是与生俱来的,而非在人生某个历程中发展而来的。周梅森笔下的钱惠人则一反常态,满腔热血的人民公仆因为不堪受辱转向黑暗,原本纪委制度的设立是为了维持公平正义,在这里却促成了钱惠人走向贪污腐败的黑暗极端。对于钱惠人的遭遇,周梅森从极强的人文关怀视角表达了同情。然而,贪污犯罪已成事实,也许过程多有曲折,但钱惠人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经历官场摸爬滚打的赵安邦在所有人面前都表现得那么无懈可击甚至冷血,但在想起老领导白天明之时内心却会涌起暖流,因为白天明在照顾其妻子与儿子时曾违反一些原则。 官场之内的斗争冷酷无情,一句不经意的话便可招来祸害,这一切逼迫着从来不被看好的赵安邦用冰冷的面具保护自己。而在官场之外,亦有属于赵安邦的人性。面对白天明之子白小亮挪用公款、贪污腐败的案件时,虽在内心想要保护一手提拔上来的钱惠人,但仍旧选择坚持原则与党性,保持着强大的冷静,与省委书记裴一弘共同处理问题。最后,在发现钱惠人确实有腐败问题时,赵安邦坚持原则,选择了正义,而非个人私情。周梅森改革小说的主题在揭示社会矛盾的同时,还带有对人性的关注。因为社会矛盾的形成与人性有关。钱惠人因人性中的贪恋而步入歧途,迈向贪污腐败的无底深渊。赵安邦因人性中的喜好而在初期力保钱惠人,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党纪党规。他们是相似的,但他们又各不相同。钱惠人在人性的恶念中一去不复返,而赵安邦却在人性的软肋中站稳了脚跟,坚持了原则,选择了正义。在赵安邦与钱惠人的身上,便展现了人性在矛盾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前者在矛盾中坚持原则,后者在矛盾中放弃原则。
《我主沉浮》中以一句“常回家看看”作结,尽管钱惠人最后遭到逮捕,但至少弥补了情感上的遗憾,让女儿拥有了真正的家。《我本英雄》以石亚楠勇担责任作结,尽管石亚楠和方正刚的班子对文山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他们最终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尽自己所有的能力挽回局面。在种种历史理性之下,仍然处处包含人文关怀。
二、直面重大社会矛盾以显示文学的使命担当
周梅森认为,总是需要一部分作家去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而不能闭上双眼,视而不见,关注现实社会的问题是属于改革开放时代作家的一个责任。②沈杰群:《周梅森:作家不能在社会矛盾前闭上眼睛》,《中国青年报》2021 年11 月2 日,第11 版。周梅森的改革小说与此前的国企改革文学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饱含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对于其中大多数问题,其思想核心是批判它并解决它,并非情绪发泄式的消极批判,也非毫无理论依据的盲目指挥,而是带有积极社会责任的理性的批判与整改。深入探究其中的历史理性内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周梅森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学者杨立元也认为,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地揭示了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重大矛盾和社会问题,歌颂了奋力前行的改革者和人民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力,显示了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品格和开拓人间正道的献身精神,表现了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忧患意识和为人民的至高利益而写作的使命感。③杨立元、孙瑞新:《为了人民的至高利益——周梅森小说论》,《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2 期,第7-13、39 页。
(一)领导层贪功冒进而贻误城市发展
在《我本英雄》中,方正刚和石亚楠贪功冒进,不顾省长赵安邦的劝阻,强行在文山经营七百万吨钢,最终酿成大祸。
她和方正刚这届班子苦心经营的七百万吨钢竟成了一颗巨型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把他们和刚刚启动的新区经济一起炸翻。方正刚对此和她一样清楚,在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的市委常委扩大会上警告说,别以为这只是新区管委会和吴亚洲的事,这实际上是我们整个文山的事。不客气地说,我们政府和被查处的亚洲钢铁联合公司都坐到了已爆发的火山口上。如果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抓住省委联合调查组调查期间最后这点宝贵时间提前做好善后,损失将极为惨重,文山经济总体水平可能将倒退三至五年。新区管委会主任龙达飞发牢骚说,即使如此,这个责任也不在我们,都是上面闹的。这七百万吨钢本来热火朝天上着,银行金融机构抢着贷款,不存在任何问题。石亚楠当时就火了,责问龙达飞:怎么不存在问题?根据省委目前掌握的情况,问题已经不少了,大家都不要有侥幸心理,这颗定时炸弹一定会炸的!①周梅森:《我主沉浮》,群众出版社,2001。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座看似稳定的大厦剧烈晃动起来,文山发展来到了悬崖边。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以资源为导向型的发展,尤其受到政策风口影响。对此,周梅森借赵安邦之口表达了对此类贪功冒进、不计后果的官员的讽刺:
为了乌纱帽,什么牛都敢吹,什么事都敢做!只要能爬上去,哪怕踩断老百姓的脊梁,踩碎老百姓的脑袋也在所不惜!一官功成万骨枯嘛,老百姓在你们眼里,就是些无关紧要的数字!
(二)政治斗争掩盖事实
钱惠人早期一心为公,从未接受过任何贿赂。尽管如此,也因为三十万手表事件而屡被调查,甚至失去了职位晋升的机会。这个结果主要是以于华北为首的势力造成的,于华北与白天明、赵安邦的激烈斗争,造成了钱惠人的仕途不顺,甚至使钱惠人产生了堕落的想法。“既然都说我腐败,那我便真腐败给他们看”是钱惠人决定腐败时的想法,这在其与白原崴的沟通中可以看出:
白原崴几乎要哭了,一把拉住钱惠人的手:“钱市长,您怎么变成这样了?当年你敢分地卖地,敢和我一起炒恒生期指,一个纸条、一个电话就敢把亿万资金调出国门!我这一生中佩服的人没几个,可您是其中之一!走到哪里我都说,没有您和白天明、赵省长这帮敢闯能拼的改革派干部,就没有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啊!”钱惠人激动了。“可是,结果呢?是让人家查,我钱惠人落了一身不是!”②周梅森:《我主沉浮》,群众出版社,2001。
政治人物之间的斗争,使得原来具有正义性的纪委监察工作被于华北等人利用,用以加害钱惠人。
周梅森在《我主沉浮》《我本英雄》中,均是描述了一个“失败的故事”。《我主沉浮》用尽千方百计证明钱惠人并没有贪污腐败,最终钱惠人却真相大白而落马。《我本英雄》则描述了一场失败的经济改革运动。故事的结局都不是美好的,历史理性之下的政治斗争通常走向两败俱伤,但往往有最后一丝人性的光芒将事件拉回。
三、不足之处
(一)部分人物形象有扁平化之嫌
在《我主沉浮》《我本英雄》《我的太阳》中,周梅森选择塑造扁平主人公赵安邦这一伟光正的形象,他精通经济学,为人正直,敢闯敢拼。学者杨经建认为,周梅森改革小说在从对历史的审美体验转向对当下社会政治问题的写实性表述的过程中,非但没有使其小说内容与深度达到进化,反而陷入庸常的困境。③杨经建、唐孕莲:《离弃佳境 陷入庸常——致周梅森》,《中国文学研究》2003 年第4 期,第87-90 页。赵安邦这一扁平化形象在三部曲中的存在感甚至不如立体化的钱惠人、石亚楠、方正刚等。这也是政治小说中难以避免的一个弊病。
(二)故事情节稍显单一化
周梅森的改革小说虽具有较高艺术成就,且相对此前的国企改革文学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仍旧在一些方面具有不足,甚至造成其作品有“样板戏”之嫌。例如其大部分小说中,难以跳脱“高干文”的范畴,主人公为干部子弟,天生就具有高眼界、敢打拼的精神,一丝不苟、洁白无瑕的扁平化主角使得小说剧情逐步走向单一化。总体脉络为贪腐分子造成了损失,而主人公则代表正义解决了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单一地去评判作家的创作风格,因为在评价一部作品时,应当结合时代特征去考量,脱离时代特征的文学批评只是空中楼阁。
四、结语
周梅森改革小说三部曲《我主沉浮》《我本英雄》《我的太阳》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深入历史理性的内容之中,将一幕幕生动的官场现状展现出来,提出了他对现行社会制度的殷切反思与希望。周梅森以人性的复杂揭示官场的真实,将官场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呈现出来。同时,他也将挖掘社会矛盾作为其创作改革小说的任务之一。
周梅森的改革小说三部曲并不力求揭示政治社会运行的全部规律,但注重表现政治官员内心的探寻,以此探究人性,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社会问题。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官场文学,重在提出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在力度上有所收敛,这与时代趋势直接相关。周梅森通过描写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人性来挖掘腐败的深层次成因,让文学的认识作用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