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河汩汩流》中“倦怠”的天津城市
2023-09-01郑博嘉冯薇霖邓霖萱
郑博嘉 冯薇霖 邓霖萱
一、引言
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学术界对王余杞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相关研究陆续问世。从整体来看,关于王余杞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小说创作艺术以及其所创长篇小说《自流井》中的盐文化分析方面。而学术界对其所创小说《海河汩汩流》的研究相对不足。闫立飞的《抗战时期的天津文学》中有一些关于《海河汩汩流》的综合性研究。该文关注《海河汩汩流》的创作背景,并结合史料分析了《海河汩汩流》的小说叙事艺术。[1]曾娟、田中阳的《论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天津书写》中谈到《海河汩汩流》中的“现代性”天津书写,强调作品中所反映的天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性”,但由于篇幅较少,展现出的内容也相对有限。[2]
此外,纵观对20 世纪天津文学的研究,许多学者针对20 世纪天津文学所反映的天津城市形象作出了分析、概括与总结。王云芳的《漫谈当代天津文学的地域性》[3]、王之望的《“津味”:地域文学新家族》[4]等相关研究分析了津味小说体现出的天津城市所蕴含的“津味”。酒芃的《论“津派”小说中的天津城市品格》通过对20世纪津派小说的分析,得出“天津的城市品格,具有流变性、固守性、闲散性与顽娱性特征”,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对天津的城市品格作出了分析。[5]上述成果大致能够涵盖现有研究对20 世纪天津文学所反映的天津城市形象的基本认识。
本文旨在从王余杞所创小说《海河汩汩流》入手,通过文本与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丰富现有对于《海河汩汩流》的研究,并通过分析《海河汩汩流》中所呈现出的天津城市的“倦怠性”,将“倦怠”作为20 世纪天津文学反映出的天津城市的新形象特征之一,进而希望为20 世纪天津文学与天津城市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与思路。
二、《海河汩汩流》与天津的“倦怠”
(一)天津城市的“倦怠”
1.租界、华界的城市景观反差引发的“倦怠”
“中国风,东洋风,法兰西风,英格兰风,南欧风,北欧风,连带着春风,同添了活气。”[6]作者以大量笔墨描绘了日、法、英、意、俄等租界地的繁华和新奇。租界地的繁荣不仅给予小说中的吴二爷以强烈的感官冲击,而且逐渐影响了他的民族认同感。“租界地的划定与拓展,既是国家主权沦丧的后果与表征,也把‘异质性’近现代西方文明带入中国,并在认同与排斥过程中引发震惊、自卑、屈从及自卫等复杂的心理感应。马褂上挂着“圆圆的证章”、有身份的吴祥卿,乘坐电车去位于租界地的‘京来顺’赴宴。但是,他的‘身份’在‘电车’这一现代化‘野兽’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7]天津城市长期被动地接受来自租界的资源力量,最终导致租界地以强势的力量迫使天津城市发生预期外的变化,强迫天津适应新的异变。在这种拉锯下,天津城市及其居民在不断的适应中逐渐生出疲倦,引发本土城市发展的“过劳倦怠”。
2.以天津工厂、走私活动为典型代表的经济“倦怠”
4.“海河浮尸案”的社会影响
3.天津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倦怠”
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是平民百姓无钱求财、无儿求子的精神寄托,这种古朴的文化心态在文中多有体现。“瞧瞧这娘娘宫,几乎是天津人的圣地:中国早就没有皇帝了,而娘娘宫的香火却历久不衰,去年为她出驾还大大办过一次皇会呢。”[11]小说中提道:“外国人就批评过中国:‘单看他们喝茶一件事,就知道他们会把国家弄贫弱。’枉自天津还是个大都市,几十年来,还是这般光景,没一点改良,没一点进步。”[12]无论时局如何混乱,总会有一部分人盲目地依赖娘娘宫,闲散地品茶。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结合混乱的时局,天津城市原本所具备的那份闲散特质成为一种怠惰,阻碍了天津城市内生动力的滋长。
PON已经历了好几代技术变革,ODN网络也已基本完成部署,功率预算达到32 dB。50 G PON需要兼容已有ODN网络,功率预算是重大挑战。数据中心使用25 G激光器,其发射光功率在0 dBm左右,不能满足32 dB光功率预算要求。25 G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接收50 G PAM4时的接收灵敏度大约为-20 dBm@1E-3,通过均衡补偿高频响应。虽然当前灵敏度有所改善,但要满足32 dB功率预算仍存在挑战,需要产业链进行突破。
“20 世纪20 年代末到30 年代中期,天津近代工业总的发展趋势是民资工业的下降、缩减和以日资为代表的外资工业迅速增长、扩张,从总体上讲,两类工业不仅在资本上相差悬殊,而且在门类结构、企业规模与实力、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等方面,都处于不相称的状态。”[8]外资企业不仅限制了本土经济的发展,还不断侵犯劳动者的权益。“从总体上看,工人的月收入大部分在20 元以下,约占工人总数的75%以上。”[9]王余杞借工人刘万福之口道明天津工厂的现状:“……我们厂里换了东洋老板……明说不裁人。还不是叫我们干不了自己走。您哪!我们走了他们就招女工,女工好对付,不会闹罢工什么的。我们早晚总是走定哪。——不走也不成,我们全害怕。”[10]文中还提到天津卫是走私的大本营。大量走私洋货被贴上“物美价廉”的标签,源源不断地涌入天津,极大地限制了天津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天津工厂无法避免帝国资本主义的侵蚀,小资本家无限制的走私活动也持续进行,天津的经济被二者裹挟着强制运转,呈现出过劳的状态,陷入过劳的疲倦。
小说对当时重大事件的反映,集中于轰动一时的“海河浮尸案”。海河浮尸于1936 年4 月开始出现,截至6月共发现300多具。海河浮尸均为壮年男性,死因不明。[13]小说《海河汩汩流》中写道:“只看其间没有妇女老幼,个个都像是年轻汉子,也不像是白面没过足瘾,而自愿轻生的,更不是醉开汽车而掉落在河里……情境太凄惨,天也变了色:狂风带黄沙,浮尸不见了。别说眼不见,心不烦,一幅图画却已深深摄在全天津市人们的心版上哪。”[14]而当局在日本势力的强势下显示出弱者的姿态,避免积极的斗争,而是一味地逃避,任由日本势力进行破坏。几日以后,“海河浮尸案经各警察局逮获弃尸犯后,浮尸已不多见,市府以外见不实之传闻蛊惑人心已令新闻检查所严加取缔”了[15]。政府怠惰的行事作风不仅直接使群众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还使城市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二)消极倦怠的天津城市居民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双十二’事变平复后,举国如狂的爆竹声震惊了隐匿在天津日本租界的敌阀和浪人们。他们早已把都市当作了侵略华北的根据地的,而在今天,根据地的天津就响出了历乱的爆竹声……于是他们就更摆出了一副狰狞的面孔:干涉政治,武装走私,诱掠壮丁,制造汉奸,尤其是制造汉奸,简直明目张胆地大肆行动起来。”[16]其中以吴二爷和他的长官为主,作品描述了虚伪、贪财的吴二爷在失去财产之后彻底转变为“汉奸”。在租界的影响下,吴二爷把进入“上流社会”作为成功人生的标志,希望借此过上美好的生活,而这“上流势力”中净是些汉奸、走狗之流,是为日本人服务的,所以他注定不能如愿。在彻底成为汉奸前,他曾靠自己努力去与“上流社会”靠拢,而“上流社会”始终是吴二爷人生路上的一道触及不到的幻影。自卑带来的挫败感使吴二爷持续处于“过度积极”的状态,甚至变得歇斯底里,只为离“上流社会”近一些。最终在长官们的设计下,吴二爷失去了自己的财富,“过劳”的他在沉重的打击下彻底丧失了积极性,陷入疲倦,放弃了对于天津城市、国家的责任感,沦为卖国贼。
1.以吴二爷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汉奸”
三是社会组织人才专业化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为其支撑,是相关制度与政策推动的结果,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对现行社会组织人才专业化制度及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加大对社会组织人才专业化制度、政策的合理设计与深入研究。
《海河汩汩流》中的萧主任谈到过:“天津这地方,有点像北平,又有点像上海;却又不完全像北平,也不完全像上海;结论便成了既不如北平,又不如上海。”[17]在这种境地下,一方面天津呈现出过度的积极性掩盖身份认同的迷茫,展现出过劳的疲倦;另一方面天津又呈现出麻木的面貌而无力寻找自身的定位,继而随波逐流,表现出怠惰的面貌。“中国传统城市绝大部分是统治阶级建立的行政中心和军事堡垒,一般均属于‘有城垣’。”[18]在20 世纪30 年代前期,天津各租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市中心向租界地区转移,促使天津的城市结构发生了转变。伴随着现代西方都市文明对天津的入侵,不平等的权力结构被嵌入天津城市,吞噬了天津城市居民身份认同的基础。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体和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其变化也会对城市产生深刻的影响。天津城市居民无法获得身份认同,也就难以找到自己在城市中的定位,便在此过程中丧失了对城市、民族的责任感。至此城市发展的动力源趋向枯竭,内生动力受到限制,城市在这种混乱的秩序下也难以找到自身的定位。
我指着她的鞋子就开始笑,她说,就剩这最后一双了,我总不能光着脚回去吧,反正现在大半夜的也没人看见。说完,她自己也笑了。
◎镇咳药右美沙芬只能对付干咳,痰多的咳嗽千万不能用,用几天停用后还是咳嗽的话建议看中医。止咳药主要有右美沙芬、可待因、福尔可定、甘草流浸膏,其中儿科最常用的是右美沙芬。另外,可待因有成瘾性,不作为首选止咳药。
现场实测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较准确地描述桩身负摩阻力传递过程以及沿桩身的分布,且计算参数易于获取,是一种可行的基桩负摩阻力分析方法。
普通民众的“无力感”表现为吴老五的恣意享乐、吴二奶奶对丈夫一味地依附、遭受日本工厂压榨的工人刘万福一家。他们虽没有随波逐流,但也没有反抗的意识,对身边发生的事漠不关心或是默默承受。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们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以至于不能够对当前时局有分毫影响,无力的他们最终选择了让步现实,放弃抗争,变得消极怠惰。
(三)天津城市形象“倦怠”的社会历史因素
2.无力的普通民众
三、《海河汩汩流》的写实与虚构
如果说津味小说是对旧天津的想象,那么《海河汩汩流》则是对20 世纪30 年代旧天津的还原与见证。小说中出现了两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事件,一件是“海河浮尸案”,一件是“走私活动”,这两件事都是发生在现实天津的真实事件。
1.2 标本采集 抽取孕妇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装入真空普管中。待自凝后取血清3 000 r/min低温离心5 min,吸取上清液,置于-22°冰箱保存待同批测量。
当时,《益世报》对“海河浮尸案”进行了连续报道。1937 年4 月10 日第5 版“平津新闻”刊出“大直沽浮尸又发现一具”的消息,称“该尸年在三十许,亦似劳工模样,着青棉布裤袄”。4 月24 日第5 版“平津新闻”报道“大直沽又发现浮尸五具”,称“连续发现达十五具”之后,“昨又发现五具浮尸”。《益世报》也连续刊载有关走私的消息。如于1937 年4 月30 日第5 版“平津新闻”刊载查获走私汽车。5 月1 日第5 版“平津新闻”头条报道海关缉私员截获大批走私麻织物。
另外,小说使用了大量对话描写,记述了不同的人对于这些真实发生的事件的反应。因此可以推测,王余杞写下的对话也多基于其在现实生活中所了解到的情况。文中所反映的倦怠,多源自这些人物的对话所体现出的精神状态。李永东认为:“城市不仅由街道、广场、电影院等空间建筑所构成,也是人群汇聚的场所。城市与人群在文化趣味上具有同质性,因而,书写一个城市的人群,也就是书写这座城市。”[19]倦怠既是人的一种复杂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城市的状态。倘若仅基于历史资料,便对非同时代的天津进行想象,这样创作出的文本是难以体现出这种倦怠的。与其说《海河汩汩流》讲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不如说《海河汩汩流》构建出了处于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天津,在时局所迫下,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了一个真实而又立体的天津城市,体现了该小说在文学和史料上的双重价值。
四、结语
《海河汩汩流》通过对当时天津城市的整体描写,揭露了天津城市的“倦怠”,体现出20 世纪30 年代的天津城市所潜藏的问题:西方文化与日本侵略者的侵入改变了天津城市的发展轨道,以强有力的影响压抑了城市的内生动力,使人民受困于身份认同,使城市难以找到自身定位。
但王余杞并没有止步于对问题的揭露。作者通过塑造新兴知识分子“寿春”向读者告知,天津城市并不只剩下“倦怠”。寿春始终位于抗日救国的第一线,积极从事着青年干部的工作,化解着兵民之间的误会与仇怨,动员救国并逐力破除农民的封建和迷信思想,将爱国的热情竭力宣扬给每一个人。他代表着天津城市鲜活的部分,既没有被时代裹挟而疲于适应环境的异变,也没有对社会黑暗视而不见,而是履行着身为天津人与中国人的使命,于动荡的时局中,积极地探索着天津城市新的定位与新的出路,代表着永不停息的海河,为天津城市增添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