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的理论依据、政策引领与现实启示

2023-08-31王敏洁史春林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妇女解放现实启示中国共产党

王敏洁 史春林

摘 要: 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文章聚焦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从理论依据、政策引领及现实启示三个逻辑维度展开研究。这一时期,党根据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是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的理论依据,制定出了明确中国共产党对妇女事业的领导策略、坚持工农妇女群体为核心的运动策略、联合各阶层妇女统一作战的组织策略及创办妇女专属刊物与口号的宣传策略。在坚持党的根本领导、加强女性自身教育、推进妇女组织发展、重视宣传工作方面,为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妇女运动;妇女解放;中国共产党;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 D4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3851(2023) 02-0037-08

The women′s movement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Great Revolution Period:Theoretical basis, policy guidance and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WANG  Minjie, SHI  Chunlin

(School of Marxism,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6,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Great Revolution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was inseparable from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Great Revolution Period, and studies the movement from three logical dimensions: theoretical basis, policy guidance and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During this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at private ownership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women′s oppre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rge industr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women′s liberation, and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road is the only way to women′s liberation, the Party formulated the leading strate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the cause of women, the movement strategy of insisting on the group of workers and peasant women as the core, the organization strategy of uniting women of all levels to fight in unity, and the propaganda strategy of establishing exclusive publications and slogans for women. In adhering to the fundamental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women themselv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organization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publicity work, this study provides certain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men′s caus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the Great Revolution Period; women′s movement; women′s libera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習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1]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将组织与领导妇女解放事业视为推进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并将其作为党自身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从历史维度看,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初始阶段,中国共产党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紧密联系,形成了科学明确的总体工作方向。目前学界已对大革命时期的湖南女界联合会的政治行动[2]、中国共产党广州妇女动员工作[3]、广西妇女运动[4]、上海妇女运动[5]等内容进行了研究,这些相关研究侧重于对大革命时期不同地区的妇女运动进行分析,论述了各地妇女运动的鲜明特征。但是,综而观之,学术界缺乏对于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来源、政策引领及现实启示方面整体、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对该时期党领导的妇女运动进行了整体梳理与深入探索,以期为促进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价值启示。

一、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妇女运动的理论依据

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从多个方面对妇女解放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揭示了私有制的产生是妇女群体受到剥削的历史根源,指明了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是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强调了参与无产阶级革命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倡导要发挥妇女主体意识。这些思想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

(一)私有制的产生是妇女深受压迫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这一著作中,批驳了自由贸易信徒所持有的“只要更有效地运用资本,就可以消除工业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对立”[6]373的片面观点,并指出私有资本的不断壮大“只能使这两个阶级的对立更为显著”[6]373。随后在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揭露了私有制的本质特征:“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6]414广大妇女作为被剥削阶级,她们所承受的压迫并非天然产生的固有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资产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單纯的生产工具的”[6]418。恩格斯认为,由于母权制社会中共产制家庭经济形式被逐步破除,个体家庭经济与私有制取而代之并兴起,男性因拥有生产工具所有权而无条件地享有一切权利,而女性不再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失去了物质资料的所有权,女性和男性展现出了最初形态的阶级对立[7]70,妇女在家务劳动中创造的价值被认为低于男性从事谋生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妇女所承担的家务劳动被社会视作“私人化”的劳动,其价值甚至被忽视,男性占据家庭与社会的绝对主导地位,妇女则生活在其控制与剥削之下。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家庭中的奴隶制是最早的私有制”[8],列宁也指出“妇女处在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9];“哪里有地主、资本家和商人,哪里甚至在法律上也不可能有男女的平等”[10]177,体现出妇女所受深刻压迫是一种由私有制产生、富有阶级性质的压迫,即男性作为统治阶级对于女性的奴役,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剥削。

上述基本理论有力地批判了“男女天然不平等”的观点,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实现妇女完全解放与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是破除私有制并推翻专制社会。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之下,这种观点对中国共产党制定妇女政策及领导妇女运动,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作用。

(二)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是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

在私有制不断发展的前提之下,妇女群体囿于家庭内部化的事务劳作,完全不具有参与社会大生产的权利及意识,作为受压迫阶级被摈斥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之外,丧失了自主权。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6]431由此可知,与私有制同步发展的现代大工业推动着经济的进步,同时也为妇女群体的解放提供了关键且可行的路径,促使女性重新回到社会视野,使得家务劳动公共化。恩格斯强调:“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7]181由此可知,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前提条件,一定是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只有社会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使现代大工业发展到一定的发达阶段,为广大受限于家庭事务的妇女提供完成家务的机器设备,妇女群体才能够缩短花费于家庭内部事务中的时间与精力,从而提高其在社会劳动方面的参与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实现自我价值、改善社会地位的目标。列宁认为:“开始把琐碎家务普遍改造为社会主义大经济,那个地方和那个时候才开始有真正的妇女解放,真正的共产主义。”[11] 另外,马克思指出:“同盟片刻不停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成长而日益进步和扩大。”[6]273因此,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广大妇女在内的无产阶级同盟的成立。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分析了这一理论,妇女部首任部长向警予曾发文称:“经济独立为女子解放的唯一条件。”[12]13 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妇女群体才能够真正打破被家务劳动所束缚的局面,高度融入社会生产,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进而提高广大妇女自我解放的政治觉悟,实现自身的完全解放。

(三)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

由于无产阶级这一革命群体孕育于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中,因此他们天然地肩负着消灭一切阶级与不平等压迫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创建共产主义社会并实现全人类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远景目标。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用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6]422因此,无产阶级要想实现彻底解放,实现全体妇女群众在内的全人类解放是关键。马克思指出:“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13],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自由”[10]178,所以无产阶级应当将妇女群众作为革命同盟,并与其紧密联合,推翻私有制。分析妇女社会地位嬗变的历史逻辑可以明确,不管是家庭中被男性奴役的女性,还是社会生产中被资本家压迫的女性,都属于被压迫阶级而极具革命要求,即消灭私有制与阶级对立,这一要求与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呈现出一致性。因此,与全体无产阶级联合,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是妇女群体获得彻底解放的必由之路。

上述这一基本理论表明要将妇女解放置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潮流中,对大革命时期党建设并完善妇女统一战线政策有极重要的指导价值,对形成无产阶级与妇女同胞团结斗争的广泛战线产生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二、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妇女运动的政策引领

大革命时期党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政策指导,具体体现在1925年中共四大出台的《对于妇女运动之决议案》、1926年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制订的《妇女运动议决案》,以及在此期间发布的各种相关文件中。中国共产党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与具体社会现实的结合,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基石的、颇具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政策。大革命时期党制定的妇女运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党开拓妇女解放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今天的妇女解放事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明确共产党对于妇女事业的领导策略

大革命时期,党始终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制定各项妇女政策时,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相联系,带领不同阶层妇女开展各类妇女运动,在贯彻落实党的妇女统一联合战线思想的同时,强化了党对各阶级妇女运动的领导。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出台了《对于妇女运动之议决案》。作为大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纲领文件,这一决议明确提出“应以工农妇女为骨干”[15]197,提高了对工人妇女与农民妇女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作为妇女运动的主导力量;强调“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实有极大关联”[15]198,指出劳动解放与妇女自身解放的一致性,并且分析了不同阶层妇女的特点,进一步阐释了针对不同阶层妇女应采取的政策。该决议明确要求各区域的党部要成立当地妇女部,作为统一负责党内妇女运动的专门机关,承担女性党员群体的思想培育工作,并定期向中央妇女部汇报妇女工作。这一方针在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妇女组织部署的同时,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各地妇女运动的根本领导,有利于党中央了解并分析各地妇女运动的不同形势,从而制定出适应当地具体情况的科学政策,有效增强了党对妇女运动的思想及组织领导。

1926年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了《妇女运动议决案》,并做出了新的政策指引——“要根本注意群众的工作”[16]319。这一策略要求体现了党将妇女运动群众化的工作路线。在联合女界各阶级方面,这一文件强调了劳动妇女作为骨干的主要作用,明确了女学生打破封建思想禁锢的动力作用,突出了对农民妇女运动人才储备的重视。另外,在宣传与动员妇女群体方面,党中央以传递妇女诉求为出发点,深入了解饱受痛苦的妇女群众,促使有关妇女出版物为反映广大受压迫女性的实际诉求而服务。同时,重视女学生群体意识塑造,并呼吁其加入革命团体及妇女组织,使女学生充分发挥动员劳动妇女与农民妇女投入革命事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大妇女参与妇女运动、投身国民革命的热情。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群众性的妇女运动,从而大大提升了广大妇女的革命觉悟,并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妇女群体的自我解放意识。大革命时期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发轫阶段,此时党对各阶级妇女运动的组织领导,增强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革命运动的主动性,促进了各阶层妇女组织及团体成立,使得妇女各阶层多方合力得以凝聚,为建立妇女统一联合战线奠定了思想、人才、组织基础。

(二)坚持工农妇女群体为核心的运动策略

在大革命时期妇女主体力量塑造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工农妇女为核心的运动策略,重视对其参加妇女运动的动员与投入国民革命的意识培养,强调发挥劳动妇女与农村妇女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促使其自我解放意识得以提高,这一策略对发展国民革命力量产生了有利影响。

一方面,黨在总体上始终强调重视广大工农妇女的基础作用。“私有制度不废除,妇女解放永远做不到彻底。”[15]198作为中国近代以来受剥削束缚最为深刻、解放呼声最为强烈的底层女性,工人与农民这一广泛阶层的妇女群众具有强大的革命性。因此,中国共产党积极促进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劳动妇女与农村妇女的巨大作用。中共四大明确了“本党妇女运动应以工农妇女为骨干,在妇女运动中切实代表工农妇女的利益”[15]197-198,这项政策促使工农阶层妇女成为女性解放的主要动力源泉。同时,大会通过的《对于妇女运动之议决案》还阐明了党在组织工农妇女运动应当采取的策略:一是在宏观上,将不同地区所属的工农妇女运动,均归属于当地的工农部领导,重视女工运动系统化、群众化;二是在微观上,通过创建平民女校及女工俱乐部等途径,加强党对劳动妇女阶级斗争的组织领导,并注重对各地农村妇女运动可能性的发掘,并对其工作的开展加以计划与筹备,充分发挥工农妇女在妇女解放、劳动解放及国民革命事业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对此,中共中央明确强调:“将来的农妇运动在中国妇女运动上一定要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16]320,并要求着力于为农村妇女运动提供相应的人才储备。

另一方面,广大妇女的主体解放意识伴随党领导的妇女运动而呈现逐渐觉醒的趋势。中共中央首任妇女部部长向警予指出,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资本帝国主义的影响下,中国近代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制纱厂、制丝厂及香烟厂等集中了大量劳动妇女群众,在国内外资本家的剥削与压榨之下,她们不断抗争,走上了罢工道路。对此,向警予明确强调,劳动妇女这一群体“天然地易于组织和战斗”[12]97,“妇女界还只有新兴的劳动妇女最有力量,最有奋斗革命的精神”[12]99。邓颖超也认为,妇女运动无法仅寄希望于极小部分的知识分子女性,而应当视劳工大众妇女为基础力量[17]315。

总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劳动妇女运动与农村妇女运动作为妇女解放事业的关键部分和全党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在相当程度上唤醒了女界中工农妇女阶层的自我主体意识,对于科学把握劳动妇女与农村妇女在妇女运动及国民革命中的核心作用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三)联合各阶层妇女统一作战的组织策略

“要免除军阀和外力的压迫,只有人民本身的团结。”[12]148在大革命时期,团结一切力量开展革命成为主题,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际相联系,创造性地发展了各阶层妇女在内的统一战线的组织策略,对不同阶层的妇女团体与组织加以科学引导,同时壮大了妇女工作骨干及女学生的组织人才储备。

中共三大第一次对于联合女界各阶级统一作战提出颇具针对性的口号——“全国妇女运动的大联合”[14]533,这是大革命时期妇女统战理论形成的基石。这次大会确立了“打倒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等口号,表明了实现女权与实现民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确指出妇女彻底解放需要各阶级妇女及全体无产阶级在内的团结斗争,这激发了不同阶层的妇女投身革命的热情与动力。

中共四大进一步指明了近代中国呈现各式妇女运动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原因,表示妇女解放实属民族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继续推进各阶层妇女统一作战的组织策略,在建立“大联合”统一战线的过程中,注重对具体问题加以剖判,阐明了我党对待不同阶级妇女运动所选取的不同领导方针:劳工大众中的女性作为主要妇女力量,应当对其加以系统指引,保证其运动的正确方向;在领导具有半封建与半资产阶级色彩的上层妇女发起妇女运动时,理应指正失误并表示同情;在对待教会妇女运动时要给予相关教导,令其觉醒;要加强女学生等小资产阶级妇女自身革命性的培育[17]279-281。此外,党的早期妇女干部向警予、邓颖超等人分别发起并领导了上海市、广东省及天津市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在响应国民会议和加紧妇女联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各地女界促成会相互联系的广泛活动,为女界大联合及在大革命中发挥妇女力量提供了组织支持与思想动员。由此可知,坚持联合妇女统一作战的组织策略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初步实践指明了科学方向。

(四)创办妇女专属刊物与注重口头口号的宣传策略

大革命时期党对妇女运动的集中统一领导还体现于高度重视妇女运动的宣传工作,加强对于党的机关报刊等妇女出版物的科学指导,确保各类妇女报纸刊物理论思想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党对妇女运动的思想宣传工作的坚强领导。

一方面,党重视报纸等书面宣传对于妇女解放意识的引导。早在中共三大时,党就强调,“要在全国妇女运动中树立一精神的中心,要创办一种出版物”[18],作为将党的妇女政策转化为广大妇女行动的桥梁。在大革命时期,中共四大所出台的文件明确要求,应设置一种定期发文的出版物,且在机关报纸发布内容时加强对于妇女运动的理论指引及传播。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办了具有影响力的一系列报刊杂志,在推动女性解放与自我意识觉醒的同时,促进了妇女运动工作的良性开展。例如,1924年初,由邓颖超、刘清扬等女性独立创办的《妇女日报》彰显出以天下为己任的气度,高擎反帝反封的革命大旗,探讨研究当时面临的各类妇女问题,收集并发布关于妇女运动的多方信息,以此促使大革命期间妇女进一步对自我解放的思考,对于激发妇女革命斗争意识及建设妇女革命统一联合战线影响极大。对此,向警予给予高度评价:“《妇女日报》的纪元,是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12]174另外,《中国妇女》《妇女周报》《妇女之友》等报刊杂志的兴办,也提升了广大妇女的政策领悟力与革命参与力,进一步激发了各阶级妇女群众的观念更新。

另一方面,作为同样关键的宣传方式与引导受众的重要手段,口头宣传在宣传女性解放思想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共中央明确指示:“应注重口头宣传的广大作用”[17]281,并相应地提出了大量符合当时妇女实际需求的口号。这些宣传口号在切实保障广大妇女同胞利益的同时,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进一步吸纳了广大妇女骨干人才,大大提高了妇女寻求自身解放的认知能力。

此外,面对“大革命期间妇女广泛参与革命运动与其理论认识不完善”的矛盾,党中央始终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革命现实情况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宣传妇女理论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创办平民女校、劳工女校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各阶层妇女的自我解放意识,促进广大妇女群众加深了对党的各项妇女政策的学习领悟。

三、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妇女运动的现实启示

回顧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并完善了中国妇女运动初期的各项政策,推动妇女运动融入国民革命的伟大事业之中,促使中国妇女运动改变了仅停留于争取参政权的局面。通过对大革命时期妇女解放事业的领导,党在制定有关政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不仅为当时党领导的妇女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政策导向、组织准备,而且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妇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要坚持党的根本领导,将妇女解放融入建设事业

坚持党对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坚强领导,是保护女性权益、促进女性发展的根本保证。纵观中共三大到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所出台的各项文件,党对大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政策制定呈现出逐步调整、逐渐深化的鲜明特点。通过对大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理论依据与政策内容的科学把握,不仅是对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理论的初步探索,而且对新时代党继续领导妇女事业仍具有启示作用。

近代中国妇女丧失自主权且被排斥于社会之外,不仅受到外来帝国主义的压迫,且受制于本土北洋军阀的专制,具有强烈革命愿望。因此,向警予在《今后中国妇女的国民革命运动》中指出:“必劳动解放了妇女才得真正的解放”“中国妇女运动,业已带了国民革命运动的特性。”[12]171 中国共产党当时并未复制18世纪欧美地区女性主义运动的固有模式,而是结合具体国情,对于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工作组织建设、联合统一战线、宣传刊物设置以及主体意识教育等内容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原则要求,并在领导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了适合中国社会现实的女性解放路径,推进了妇女解放运动贯穿于国民大革命的浪潮之中。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关注对妇女事业的战略擘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妇女发展道路[19]:一是在政治领导方面,党将妇女事业发展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与十九大均对妇女工作进行了规划部署,充分考虑了男女差异及妇女的特殊性,并在实现男女平等及妇女发展等政治意愿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二是在思想领导方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主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党提出的各项具有全局性的新论断,增强了妇女群体对党的指导思想与路线方针的认同感,将党的思想政治引领深化为妇女组织的具体工作与妇女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在组织领导方面,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管理的妇女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地方党委同妇女组织的沟通协调,着力建设妇联这一组织的堡垒作用,夯实党的妇女群众基础,重视党内妇女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开展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及实践活动,凝聚广大妇女合力。因此,在新时代应当继续牢牢坚持党对妇女工作的根本领导,把握妇女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党的“头雁效应”带动妇女组织的“雁群活力”,进而强化广大女性政治担当,充分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并引导其自觉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新时代妇女事业的进步及跨越。

(二)要加强女性自身教育,充分发挥妇女主体能动性

加大对新时代女性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视,是保护女性权益、促进女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从现实环境形势来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聚焦于“妇女虽参加革命工作热忱浓厚,但对解放理论认知能力较低”这一问题,加强政策指引且灵活结合劳工阶级妇女的要求与作息,以设立平民女校、工人夜校、训练班及讨论会等方式来普及革命理论知识,提高整体妇女的科学素养,有益于进一步加强其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女性群体自我解放的意识。同时,妇女天然地具有“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职能,面对“如何平衡好二者矛盾,进而培植好合格的新时代妇女”这一问题,发展好妇女教育是提升中华民族妇女素质工程的核心要义。因此,加强女性自身教育、健全新时代女性教育框架体系,对于发展创新复合型妇女人才、实现妇女彻底解放的历史使命具有启示作用。

另一方面,从妇女内生动力来看,通过大革命时期党对不同阶层妇女群体的培养,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得到了充分发扬,原本作为其受众的劳动妇女及其他各阶层妇女在接受教育后,兼具有影响力与创造力,能够进一步作为理论传播者与革命实践者,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动员亲友加入到各项革命运动之中,壮大革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妇女发展要求作出指示:“广大妇女要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20]这彰显了妇女在接受学校与社会教育之余,开展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激发出广大妇女内生动力,营造出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与获得全面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要推进妇女组织发展,立足实践进一步深化改革

与时俱进地推进妇女组织进一步深化改革,是维护女性权益、促进女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回顾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整体性的全局眼光,将属于不同阶层的妇女及各妇女团体凝聚成推进妇女运动的合力,建立起妇女统一联合的组织战线[21]。同时中国共产党又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出发,立足不同阶层妇女的不同利益开展工作,有力动员了广大妇女参与反帝反封斗争,壮大了革命力量,为此后建设妇女组织等方面的工作部署提供了珍贵经验。聚焦当今社会,妇联组织的建设对于夺取新时代妇女事业的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

一方面,要重视顶层设计思想导向,契合服务群众的新要求,引领新时代女性新气象。步入“十四五”时期,妇联组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对标对表党的各项战略决策及目标要求,承担好党中央、人民政府同广大妇女群众沟通交流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度开展线上线下党的理论宣讲活动、有效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发扬榜样示范等方式,促进理论群众化及广大女性政治领悟能力的提升,并筑牢妇女群众对于党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论认同。

另一方面,要坚持刀刃向内的深化改革,激发妇女工作的新朝气,创造增进实效的新成果。为进一步将党的各项创新性理论政策融入基础工作,积极发挥亿万妇女群众“半边天”的作用,妇联组织应聚焦新发展阶段的工作要求,深化改革创新组织的制度及机制[22-23]。在贯彻政策、落实改革的同时,要注重不同妇女群体的发展过程中,由特殊性差异所导致的不同需求,并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以破除以往工作机制中机关化的弊病,进而使得妇女组织永葆自身的先进性、群众性、创造性,提高组织开展工作时的科学性、灵活性、先进性,为实现广大妇女权益及推进中国妇女事业伟大胜利提供坚固的组织保证。

(四)要始终重视宣传工作,积极发扬传播媒介影响力

打造新型全媒体妇女宣传阵地,融合发展,是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一方面要强化主流宣传方式的导向功能,全力发挥舆论的正功能。在大革命时期我党出台的各项决议案均明确要求,在推进妇女运动的过程中应当设置妇女“精神的中心”,即妇女专属出版物,以此关注妇女实际需求,从而筑牢妇女革命意识。在面对“如何铲除妇女向革命之路障碍”的困境时,向警予一针见血地强调,女性“应多读新书报”[12]242。由此可知,建设妇女宣传媒介阵地对于调动女性革命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有效提高妇女在国家社会事务参与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大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理论宣传经验,对如今报刊、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加强对妇女群众的政策普及、理论教育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所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时代最强音,需要发挥妇女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平台等专属媒介的作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妇女宣传体系,打造新时代妇女全媒体矩阵的舆论阵地,从而进一步汇聚巾帼力量,提升新时代女性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妇女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建设者与奋斗者。

另一方面要协同创新多方特色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与环境。在面临不断深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需要创新宣传活动形式,协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肩发展,从而激发妇女获得实现自身内核价值的动力。例如,开展学习模范妇女先进事迹活动;开展普及妇女相关政策法规的教育活动;开展中国妇女运动史等主题宣讲活动;推进性别平等教育;支持妇女手工产业的民族品牌打造等,充分发挥其在“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进而为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注入创造源泉。

四、结 语

自大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把指导妇女运动这项工作视为实现党的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妇女解放运动纳入国民革命征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理论作为领导妇女运动的理论依据,明确私有制的出现是妇女深受压迫的根本原因,現代大工业的发展是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引领妇女运动的发展,明确了共产党对于妇女事业的领导策略,坚持了工农妇女群体为核心的运动策略,联合了各阶层妇女统一作战的组织策略,创办了妇女专属刊物与口号提出的宣传策略。这些策略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握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妇女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高质量发展,但也面临更加多元、广泛的挑战。本文研究大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的理论依据、大革命时期党制定的与各项妇女政策,旨在借鉴大革命时期妇女运动实践的历史经验,进而有益于推动巾帼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但是,本文缺少对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妇女运动实践层面的分析,这有待后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强调要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N].人民日报,2015-09-28(001).

[2]万琼华,彭湃.女权与革命并重:大革命时期湖南女界联合会的政治行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0,32(1):108-113.

[3]朱颖坤.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妇女动员工作[J].韶关学院学报,2019,40(10):98-101.

[4]高志,李炳林.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研究[J].广西地方志,2017(5):43-47.

[5]曾长秋.向警予与大革命时期上海的妇女运动[J].湘潮(下半月),2015(10):34-3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36.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9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5.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8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4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

[12].戴绪恭,姚维斗.向警予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3-174.

[14]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党的创立时期(上下)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M].北京: 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79.

[14]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17]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 1921—1925[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9:155.

[19]沈跃跃.从党领导妇女事业百年历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J].妇女研究论丛,2021(5):5-12.

[20]習近平.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发挥我国妇女伟大作用[N].人民日报,2013-11-01(001).

[21]万军杰,王文浩.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与经验[J].社会科学动态,2021(7):12-17.

[22]沈跃跃.践行初心使命 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巾帼力量[J].人民论坛,2021(11): 6-10.

[23]张永英,李文,李线玲.新时代妇联组织改革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19(1):44-54.

(责任编辑:何淑燕)

收稿日期:2022-04-28 网络出版日期:2022-11-11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5ZDA002)

作者简介:王敏洁(1996- ),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史春林,E-mail:shichunlin@dlmu.edu.cn

猜你喜欢

妇女解放现实启示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劝诱与牺牲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女报人康同薇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的贡献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