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游戏活动 激活德育课堂

2023-08-31李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激活课堂游戏活动道德与法治

李艳

【摘要】每个小学生都喜欢游戏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巧妙创设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活动创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将道德与法治课堂由价值说教转变为价值探究。游戏活动还能营造出学生喜欢的文化世界,当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文化世界中会自然地敞开心胸,促进学生内在道德价值的培养。游戏化的教学在教法学法上实现了由枯燥简单的道德说教到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完成道德探究的转变,润物无声地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成长,激活了道德与法治课堂,大大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游戏活动  道德与法治  激活课堂  价值探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南平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课题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游戏化教学研究》(课题编号:xxdfgg201804)的课题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8-0028-03

游戏活动人人都喜欢,不管是传统的“老鹰捉小鸡”游戏,还是当下令广大青少年都着迷的网络游戏,游戏带给人快乐,吸引无数人参与其中,为之着迷。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主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治知识教育,课堂一定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对于心智还未发育完全的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必定是毫无兴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1]试想一下,如果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巧妙创设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游戏化,那是不是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学生能更积极地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促进道德情感的感悟与建构。

一、以儿童为中心,变价值说教为价值探究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类属的德育载体,天然地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2]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事先不给学生预设某种价值观只是为学生创设自主进行道德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地自主探究水到渠成地得出某种价值观。在教学实际中,如果教师先给学生预设一种价值观就相当于学生在探究之前已经有了标准答案,这必定会影响探究的客观性和探究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4课《同学相伴》的第二个子话题——“不让一个人落下”中,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集体意识,同时懂得在集体中与他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让一个人落下。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不给学生预设相关的价值观,而是直接出示游戏背景营造氛围。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数名游客乘一艘游艇出海游玩,可不幸的是在他们即将到达目的地时游艇触到了暗礁,游客们只好爬到附近的小礁石上。教师顺势引导,礁石这么小,游客这么多,如果海水涨起来了怎么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海岛逃生”的體验游戏。全班学生跃跃欲试,积极性和求知欲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接着出示游戏方法:1.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2.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张同样大小的报纸,小组成员一同站在报纸上把报纸当成“礁石”,把报纸外的地面看成是“大海”,小组成员要一起努力不能让任何一位组员掉入“大海”里。3.当老师说“海水涨上来了”时,各小组要把报纸对折一次,小组成员再重新共同站到报纸上去,要尽力不让任何一名组员掉入“大海”。4.当老师说“海水又涨上来了”时,各小组要把报纸再对折一次,小组成员再次重新共同站到报纸上去,并尽力不让任何一名组员掉入“大海”。  5.以此类推,哪一个小组把报纸折得最小即获胜。学生掌握游戏方法后教师出示游戏要求:1.小组内不能有人“落水”,有人“落水”的小组就算失败。2.要注意游戏安全,防止摔倒受伤。学生明白游戏要求后正式开始游戏。教师捕捉典型照片或视频投屏到大屏幕上,游戏得出胜负结果后请小组代表分享各自团队不让组员“落水”的秘诀。以上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简单地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说教,而是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分组设计上也做到了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体验游戏中,通过模拟海水每上涨一次报纸就对折一次,“礁石”就越来越小,各小组不让组员落水的难度就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真实体验到了“只有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才能不让任何一位组员‘落水”,最后通过各小组代表分享不让组员“落水”的秘诀,引发学生思考,总结得出每一个好的集体都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互相帮助才能共同成长。课堂上教师没有进行任何的价值说教,学生只是在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升华,集体意识这一价值观是在水到渠成中形成的。

二、营造儿童文化,培养内在道德价值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写道“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3]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营造的是小学生喜欢的文化世界,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会自然地敞开心胸积极探究,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教师引导下自由自在地发展,实践证明游戏化教学活动能切实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生内在道德价值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6课《班级生活有规则》的第三个子话题——“把‘约定做成文明棋”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同学们都喜爱的棋类游戏活动,营造的就是学生喜欢的文化环境——游戏活动。第一,进行一个班级规则辨识小游戏。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大家一起来约定》中同学们的“约定”——班级规则,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符合班级规则的行为涂上绿色,将不符合班级规则的行为涂上红色,如上学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不讲个人卫生、爱护花草、坐姿端正、旷课等,行为内容根据班级实际产生。帮助学生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能明确辨别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巩固学生初步达成的班级“约定”,初步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第二,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班级的“约定”参照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的飞行棋玩法做成文明棋。在做文明棋前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情况可以用“前进若干格”来奖励,什么情况可以用“后退若干格”来惩罚,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前进若干格”与“后退若干格”的意义,提升学生对班级规则的理解。比如“进2格”的奖励说明该行为积极向上值得大家学习,“退回起点”的惩罚说明该行为影响恶劣非常严重。文明棋的样式教材中已经设计好了学生可以直接使用,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第三,游戏开始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先商议出游戏规则:1.学生每人自备一枚棋子。学生在课前准备自己喜欢的个性化棋子,没有准备的可用橡皮擦、硬币等代替。2.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出胜负,由胜方先开始游戏。3.一次掷一粒骰子,骰子正面朝上是几就将自己的棋子沿箭头方向前进几格,棋子如果落在绿色或红色格子内按格子内要求接受“前进”或“后退”的奖励和惩罚。4.先到终点的一方获胜。让学生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提升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第四,教师指导学生开始下文明棋。学生明白游戏规则后分两步进行游戏,第一步,先让全班同学以同桌的两人为一组进行双人对抗游戏;第二步,将全班同学组建为雏鹰、飞燕、骏马、蓝鲸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进行小组对抗赛,按先后到达终点的顺序得出本次对抗赛的冠、亚、季军,各小组的棋子就是用他们小组名称制作的个性徽章,教师将比赛实况全程投屏到大屏幕,让每一个学生在座位上就能清楚地知道比赛情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这样的活动设计让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同学,每一个学生都有真实的游戏体验。第五,进行完文明棋游戏对抗比赛后让学生说说比赛感悟,比赛中怎么才能前进得更快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游戏进一步为教学服务,学生激烈的思维碰撞中深刻认识到要遵守正确的规则才会“前进”得更快些,从而强化了学生遵守班级“约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本节课的设计将教学内容完全融入到学生熟悉喜爱的文化世界——“文明棋”这一游戏活动中,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从回忆上节课形成的班级“约定”到将“约定”做成文明棋再到大家一起玩文明棋最后讨论玩文明棋的感悟,全体同学在游戏活动中敞开心胸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心理生活得到自然的发展,在玩文明棋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对班级“约定”的无意记忆,又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将“约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树立起规则意识。

三、构建“在场因素”,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所谓‘在场因素是指儿童自身的经验、体验,以及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因素。”[4]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实际上是以“在场因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能调动学生发言的欲望促进师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积极思考,轻松领悟和理解抽象的德育内容,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7课《生命最宝贵》的第一个子话题——“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中,如果想光靠老师的说教就让学生真正理解我们的生命为何“来之不易”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些游戏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切实感受一下生命的孕育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懂得“妈妈孕育我们不容易”增进学生对生命来之不易的理解,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体验五分钟妈妈”的游戏体验活动。本次游戏活动的开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教师营造游戏氛围。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怀孕的人是什么样子?她们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描述顺势引导学生,那我们就来玩一个“体验妈妈五分钟”的小游戏,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感受。学生虽然见过怀孕的人的样子,但是怀孕的妈妈有什么感受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由此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第二步,出示游戏方法。1.在书包里装一些书,挂在胸前模擬妈妈怀孕时的样子。2.做几个日常中的动作,要注意体会做这些动作时的感受。3.做这些动作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肚子中的“宝宝”。让学生提前掌握游戏方法确保了游戏的顺利进行。第三步,指导学生模拟怀孕的妈妈做以下几个动作,教师及时将捕捉到的典型照片或视频投送到大屏幕上。1.弯腰捡起掉到地上的铅笔。2.绕讲台走一圈(模拟孕妇走路、上台阶)。3.弯腰穿鞋并系好鞋带。4.趴在课桌上休息一会儿。这些都是每个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必定会做到的动作,增强学生对游戏体验的信任度。第四步,交流体验感受。1.请同学说说自己平时做这些动作和当自己变成孕妇时做这些动作分别是什么感受?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平时做这些动作都很容易,可是变成怀孕的妈妈时再做这些动作就困难多了。2.妈妈怀孕时为了宝宝的健康会改变哪些习惯?因为肚子里有了宝宝妈妈还会关注哪些问题?学生结合体验活动懂得了怀孕的妈妈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考虑的都是如何保护好自己肚子里的宝宝。3.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把扮演妈妈的时间延长到五十分钟或者五个小时、五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你的感受又会怎样呢?在热烈的交流讨论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妈妈怀孕时的艰辛。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模拟怀孕时妈妈挺着大肚子做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切实感受到妈妈怀孕时的不易与艰辛,将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的“生命来之不易”这一抽象概念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得以领悟和理解,学生能真实感受到在生命形成过程中妈妈满满的爱,初步形成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珍惜生命的意识,促进了儿童的成长。

可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依据教学内容巧妙创设各种游戏活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将抽象枯燥不易理解的道德内容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润物无声地被理解和消化吸收,能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充满活力,并最终大大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敏.儿童游戏:德育的重要载体[J].中小学德育,2016(2):12.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激活课堂游戏活动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激活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为课堂注入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