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网络结构视角下提升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策略研究
2023-08-30孙钰李新齐艳芬
孙钰 李新 齐艳芬
摘要: 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探析其特征与存在的瓶颈,并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最大引力线构建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网络关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20年间,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且提升速度缓慢,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2)空间引力关联结构呈现出以北京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态势,且天津即将成为对外引力值最大的核心城市;(3)对外关联度与地理距离呈一定的反比关系,且与周边城市的空间溢出效果具有明显关联。
关键词:环境规制效率;非期望产出SBM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空间网络关联结构;京津冀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124.5;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3)-02-040-12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13日
作者简介:
孙钰(1965-),女,天津市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李新(1998-),女,山东菏泽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公用事业与公共设施运营管理。
齐艳芬(1975-),女,河北廊坊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基础设施与智慧城市。
基金项目: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资助项目“京津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协同提升策略研究”(A22041)。
引言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环境规制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提高其效率是政府行为的应有之义。京津冀城市群(以下简称京津冀)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亟待提升环境规制效率。然而,跨城市、跨地区的污染问题始终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自十八大以来,环境规制已然成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快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进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而环境问题却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空气污染物超标天数比例高达36.5%,其中PM2.5和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比例达48.0%、46.4%,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质占比仅为65.73%。这表明京津冀环境规制效果不尽人意。在“双碳”目标下,强化环境规制协同机制,加快提升环境规制效率成为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
一、文献综述
环境规制是以行政命令、市场调节以及公众多方参与为主要内容的保护生態环境的调控手段,环境规制效率则是通过规制行为达到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和污染物排放实现最大经济利益的效果,是衡量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它可以反映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投入发挥作用的绩效水平。
国内外对于环境规制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环境规制效率测度方法研究。主要涉及到DEA及其优化模型,以Luo Y等为代表,通过确立指标体系构建环境规制效率评价模型以测度环境规制效率,增加生态环境建设、EPI等相关指标,从投入、产出两方面完善指标体系,以期获得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价结果。(2)环境规制效率空间非均衡性研究。多采用趋势检验分析法、广义矩阵模型等方法展开分析,比较研究国家、省份、城市群等区域的环境规制效率,研究结果多表明区域生态环境规制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布局不平衡性。以任梅等人为代表,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大沿海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较低、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并指出三大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的主导驱动因素存在差别,建议从空间关联角度进一步增强城市之间的环境规制合作机制。(3)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主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研究区域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认为我国环境规制效率空间集聚态势较为明显,且污染治理存在较为明显的跨界外溢,环境规制效率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息息相关,经济发展、人才流动等环节缺乏空间互动导致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发挥不明显。以尹礼汇等人为代表,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判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长江经济带以外地区政府的环境规制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4)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引力关系研究。目前关于国内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引力关系的研究较少,但在其他领域如经济、土地等方面的空间关联研究较为丰富。关于城市空间关联的传统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效率模型、复杂网络分析法等,通过探究城市影响力的方式构建城市空间关联结构。目前多采用引力模型探索城市间的空间引力关系,以李东方等人为代表,探究我国269个地级市生态效率分布关联,研究发现我国生态效率在分布上存在正空间相关性,地级市生态效率的正向集聚区域明显扩大,且城市空间溢出效应增强。
综合已有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关联性研究成果丰富,但尚存在如下问题亟待深入探讨:首先,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国内外学者均已构建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但只有少部分学者关注并补充了环境建设、突发事件等指标。其次,在研究深度方面,多止步于分析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布局及空间溢出效应,但对于城市间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引力关联缺少更加深入的探究。最后,在研究视角方面,京津冀是我国第三大增长极,各城市的环境规制建设及其效率水平提升具有高度关联,其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关联度及网络结构状态关系到区域一体化水平能否加快推进。鉴于此,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在对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进行测度基础上,探究其纵向演进特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指标体系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京津冀1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环境规制效率,利用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探究京津冀各城市间的空间关联度,借助最大引力线寻找关键节点城市及潜力城市,探究空间引力关联结构状态。
1.非期望产出SBM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生态效率、生态环境规制效率领域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相对于传统的径向DEA模型,非期望产出SBM模型避免了径向和角度度量引起的偏差,并且考虑到松弛改进部分以及非期望产出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环境规制效率水平。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最初被应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后来被引申应用于衡量地理事物的区域差异程度。基尼系数可以衡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环境规制效率的差异性,且相较于标准差、变异系数而言,基尼系数可以很好的避免由于样本数量引起的测度不精问题。基尼系数公式如下:
式(1)中,G表示城市群生态环境规制效率基尼系数,n表示研究区域行政单元个数,i表示按照生态环境规制效率大小的排名顺序,xi表示相应区域所对应的生态环境规制效率值,μ表示生态环境规制效率的平均值。
3.修正的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又称为重力模型,源于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最先由捷夫(G.K.Zipf)开发将其应用于城市的空间作用力研究,引力值能够反映城市对邻近城市的影响力,同时可以反映周边城市对于其影响力的接受程度,即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本文利用该模型特征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关联度,有助于深入探索城市间的作用关系与空间关联度。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公式为:
(二)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参考各省市生态环境局(厅)、政府官方文件,选择2008—2020年数据展开研究。根据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指标框架并考虑指标数量宜少原则,构建了包含投入环节、产出环节共11个具体变量的指标体系(见表1)。数据均来源于2009-2021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环境公报等,数据具有权威性、可信性。
三、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水平的实证分析
(一)环境规制效率测算
为衡量京津冀协同环境规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根据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测算得出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水平②(见表2)。总体而言,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在观测期内呈现趋于稳定发展状态,但总体进展缺乏内生动力。接下来将分别从纵向时序演进、横向空间布局两个角度展开具体阐释。
第一,从时序发展角度看,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发展进程尤为缓慢。考虑区域一体化重要战略区域,首先遵循整体观探究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总体发展水平,发现在观测期内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均值未达到中等水平,明显处于低水平层级,且未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进步态势,这与其发展定位以及政治经济地位水平不相符,由此可见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回溯发展历程,发现京津冀2017年以前环境规制动态极为不稳定,直至2017年开始稳定于中等水平,直至2020年达到0.588,堪高于中等水平。
第二,从城市群内部空间分布特征看,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内部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观察区域内部城市规制效率值,发现存在高值与低值差距较大的特征,既存在北京、沧州等环境规制效率高达0.7以上的城市,亦存在环境规制效率仅达0.161这样低水平的城市,差值达0.539,其余城市环境规制效率值多处于0.2-0.3之间,可见中等水平的城市较少,这表明京津冀各城市环境规制效率存在较多的极值分布,出现了强者自强,弱者无助的状况。由此可见,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协同发展不仅面临空间异质性显著问题,更受到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抑制影响,这将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协同发展的一项阻碍。
为验证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差异性程度,借助基尼系数检验差异水平。根据测算结果发现,观测期内基尼系数多大于0.3,且数值呈现一种不稳定的起伏状态,这说明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内部差异程度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其中比较关键的转折点是2014年,2014年以后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差异程度明显降低,由于在2014年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因此不得不考虑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对其环
(二)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空间相关性检验
基于前文对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差异性研究,发现其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为确认此结论具有真实性、可信性,进一步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首先借助Geoda计算全局MoranI指数以检验京津冀内部城市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根据表3可知,在观测期内京津冀城市群只有2010、2011、2012、2018四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Z值仅2009年为负值,说明较高环境规制效率城市对周边邻近城市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空间集聚效应仍需进一步稳定加强,加强空间集聚效应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正向溢出效应成为重要方向。
四、基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京津冀
环境规制效率探测
基于前文结论分析可知,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提速缓慢且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环境效益协同提升将成为未来京津冀长期努力的方向。为进一步探究空间关联状况,现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探究空间网络结构,从空间关联视角剖析城市群协同环境规制的特征以及薄弱环节,为京津冀协同环境规制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一)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引力
借助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测度京津冀各城市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引力值(见表4),搭建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引力关联结构,观测城市空间关联关系,得到结论如下:
从总体引力关系来看,观测期内京津冀两两城市之间相互引力值整体呈扩大趋势,且初始时间与结束节点间的差值极大,这说明京津冀内部城市环境规制效率关联度总体大幅度加强且提升速度极快。即便如此,也不乏两两城市组引力值降低的个案,观察发现此类城市组多包含京津冀周边城市,如保定与邯郸之间的引力值由2.23降低至0.47,保定与承德引力值由1.46降至0.67,邯郸与衡水引力值由7.37降至3.36,邯郸与张家口引力值由0.62降至0.38,衡水与石家庄引力值由45.21降至43.13,衡水与张家口引力值由1.42降至0.51。據此可见,邯郸、衡水、张家口、保定、衡水等城市的环境规制行为与周边城市的关联互动需要重点关注。
从引力关系格局看,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引力值高低与环境规制效率水平存在一定关联,首先表现为高环境规制效率城市组空间引力值高、低环境规制效率组空间引力值低的一般性特征。此特征亦与前文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相呼应,高环境规制效率城市的对外正向溢出效应更为显著。特别是北京、天津、沧州等高效率城市,其与其他城市的空间引力值具有明显数据优势,在同等条件下,此类城市对外引力值高于其他城市,如北京-保定与张家口-保定这两个组别,北京、张家口与保定之间的地理位置邻近,但两个城市组别之间的引力差值从最初的38.43扩大为279.78。其次,京津冀亦存在高-低环境规制效率城市之间可以拥有高引力关系的可能。仍然通过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引力值观察,二者环境规制效率值相差甚远,但空间引力值较大,说明北京对张家口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关联度较强,但是正向溢出效应作用未能高效发挥导致张家口环境规制效率偏低。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引力值总体进步较大,但仍然存在低值、引力值下降等问题城市组,需要细细甄别问题城市并加强此类城市之间的互动关联。而环境规制效率水平较高的城市存在对外关联的优势条件,却不能有效发挥出溢出效应实力,因此需要著重挖掘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并考虑增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实效的途径与方法。
(二)空间影响力视角下的环境规制效率刻画
为进一步探究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引力关联结构特征,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前文测算的空间引力值分为五级,等级越高所代表的引力值就越大——即城市间环境规制影响力越强。根据京津冀2008—2020年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引力关联空间布局特征,印证了前文空间引力值迅速提升、影响力空间异质性显著等结论,进而对空间引力关联结构展开细化分析。
第一,从空间引力时序演进角度看,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各等级引力值均呈提升态势。其中3-5级引力值提升幅度最大,这从侧面显示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度关联城市间协同机制愈发成熟,由此推动环境规制效率关联愈发紧密;然而原生关联较为微弱的1-2级城市组提升幅度较小,虽有进步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表明低关联城市组存在协同提升环境规制的努力过程,但出于自身经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导致协同联动效果甚微。高关联城市组与低关联城市组之间演进态势的显著差异,反映出京津冀长期以来协同联动过程中未能实现有效的高低帮扶价值链。
第二,从空间关联结构角度来看,空间引力等级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且空间布局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较高关联区域长期分布于京津冀中部偏东位置,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扩散的空间结构。观测期内,京津冀城市群存在长期稳定保持高度关联的城市组,分别是北京-廊坊、北京-沧州、天津-廊坊、天津-沧州,说明在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这四组城市之间环境规制效率相互影响力最强。另外,通过观察关联结构发现,距离越远的城市之间引力值越低,印证了京津冀城市间引力值与距离存在一定的反比关系,此特征最为明显的为邯郸-承德、邯郸-秦皇岛、邯郸-张家口等位于京津冀南北两端的城市组。与此同时,发现位于京津冀边缘位置的城市之间引力值亦多处于较低等级,虽城市地缘位置较近,但引力值仍偏低,这说明这些城市间溢出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或者本身环境规制效率不理想,无法对周边城市产生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
(三)最大引力线空间结构视角下京津冀环
境规制效率探究
前文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空间引力关联结构,初步阐述了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城市关联特征,为进一步探究空间关联结构中的突出优势城市及其关联特征,接下来借助Arcgis筛选最大引力线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展开绘制2008—2020年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最大引力线空间布局图(见图1)。通过初步观察发现,2008年京津冀区域内天津的环境规制效率最大引力线有11条,廊坊2条,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北京、唐山、保定、沧州、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各有1条;2009年,天津市有8条最大引力线,石家庄有4条,沧州、廊坊各2条,其余城市仍然仅有1条;2010、2011、2012、2016、2017、2018、2020年中7个年份的最大引力线空间布局均与2008年一致,天津有11条,廊坊有2条,其余城市各1条;2013、2014、2015年3个年份的最大引力线空间结构保持一致,天津市有11条,衡水有2条,其余城市各1条;2019年,天津有7条最大引力线,廊坊有4条,邢台与唐山各2条。
一般来说,若城市最大引力线数量越多意味着此城市的影响地位越核心。据图1可知,2008—2020年间天津市连续13年保持区域内最大引力线数量最多,处于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关联结构的核心地位,与周边城市保持密切联系;廊坊有12个年份保持有2条引力线,大致形成一个稳定的环境规制效率关联子结构;石家庄、沧州、邢台与唐山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20年形成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关联子结构,但仅于固定一年份出现,尚未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
综上所述,在观测期内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引力关联结构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形成以天津为最强影响力核心的空间引力格局,突显环境规制效率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在观测期内每个年份均是天津最强引力线数量多,不仅邻近城市与天津保持高度关联,甚至处于京津冀边缘位置的城市环境规制效率亦与之存在最强引力线,克服了地理位置距离因素阻碍,可见天津已然成为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关联的主要核心城市,但与此同时亦暴露出北京作为高环境规制效率标杆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便偶尔出现除天津以外的个别城市形成了多条最强引力线,但均未影响到天津核心城市的地位,由此可见目前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引力关联结构。
第二,关键节点城市数量偏少,缺乏多元化合力。目前可以确定天津成为京津冀空间引力结构核心城市,另外发现廊坊市曾于多年份形成子关联结构,成为关键节点城市之一,但最强引力线多以2条为主,可见其对外空间引力范围较小;石家庄、廊坊等城市为核心的关联结构仅在某一年份出现过且最强引力线仍以2条为主,无法确立其在京津冀中稳定的关键节点地位。由此可见,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天津与廊坊成为环境规制效率对外引力最强的关键节点城市,其余12个城市无法将其对邻近城市环境规制效率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仅靠天津与廊坊两个城市的对外输出会导致力量过于分散,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引力关联结构的又一薄弱环节凸显——即邻近城市间辐射带动作用较弱,缺乏多元关键节点城市。今后提升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协同水平应着重培育新的关键节点城市,未来有潜力、可培育的关键节点城市包含北京、石家庄、唐山等,这些城市空间引力值较高,且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功能定位优势。北京位于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地位,处于京津环抱核心位置,虽暂时未能成为核心城市,但其对外空间引力值处于较高水平;石家庄位于北京与邯郸的中间位置,同时属于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规划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其未来的发展定位与环境规制空间引力辐射相呼应,成为良好的政策优势条件;唐山处于京津唐发展轴,同属于区域中心城市,对于北京与唐山来说起到转移过渡的作用。
第三,“外围”城市之间缺乏密切关联。据图1发现,京津冀最大引力空间关联引力结构呈现以天津为核心向四周发散的特征,可见京津冀内部各城市主要与天津存在最强关联,而处于京津冀“外围”的城市圈之间的城市不存在最强引力线,这说明边缘城市之间环境规制效率关联度偏低,未能充分发挥地域邻近优势。今后京津冀考虑环境规制效率协同提升应着重关注边缘城市与潜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边缘城市即张家口、承德、邯郸、秦皇岛、衡水等位于京津冀边界位置的城市,且此类城市与邻近城市的空间引力值偏低,成为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协同提升的末端城市。而前文中提到的潜力城市多位于边缘城市与关键节点城市之间,能够起到较好的承接引荐作用,若能够提升边缘城市与邻近潜力城市之间的空间引力值,那么边缘城市就有更多机会、更大可能性获得资源、技术支持,提升环境规制效率水平。
五、结论、启示及展望
(一)主要结论
本文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2008-2020年环境规制效率水平,研究主要结论和贡献如下:
第一,从时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起点偏低且进步速度较缓,京津冀13个城市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高效率城市与承德、邢台等低效率城市之间的差距尤其突出。
第三,从空间关联性角度来看,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空间关联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关联结构。北京、天津分别与廊坊和沧州形成了高度关联,而邯郸与承德、秦皇岛和张家口三城市引力值极低。
第四,从关键节点角度来看,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对外影响力形成了以天津为核心的空间引力格局。天津成为区域内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溢出效应最为突出的城市;石家庄、廊坊等城市成为协同提升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关键。
(二)协同提升环境规制效率的启示及策略
建议
根据环境规制效率测度、空间相关性检验及空间关联结构探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策略与政策建议。
第一,主动发现短板、及时解决问题。根据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水平偏低、空间溢出效应偏弱等特点,考虑从资本投入、绿色技术开发应用、政企合作激励等角度激发环境规制效率提升。首先,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功能,帮扶地方政府发挥环境规制作用。尤其是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如河北省内的衡水市、承德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等,发现这些城市的环境规制效率水平亦是京津冀区域的薄弱点,可见此类城市的经济基础不足以支撑环境规制所需成本,河北省政府亟需通过重点帮扶以支持地方环境规制,可以通过财政拨款、财政补助、让予地方税等形式展开行动,建立区域内重点帮扶城市名单,定期考察环境规制效率,考核帮扶效果。其次,积极创新进取,开拓绿色生产技术。北京、天津等经济水平较好的城市,在区域内具有相对较高的环境规制效率水平,但并未达到与其经济地位匹配的高度,由此可见,经济水平并不是影响环境规制效率的唯一因素,结合产业经济效益与绿色生产技术双因素节能降污以驱动环境规制效率的提升,将成为京津冀产业前进的主要方向。
第二,发挥核心城市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挖掘潜力城市对外辐射效应。首先,基于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依托天津对外辐射中心地位,向保定、唐山、廊坊、沧州等邻近城市发挥强溢出效应优势,天津与此类城市的空间引力值多处于第五等级,毋庸置疑成为“排头兵”,保定与唐山环境规制效率值明显低于廊坊、沧州等城市,可以有侧重的将环境规制技术经验、环境规制顶层设计规划、资源分配等向保定、唐山倾斜,提升环境规制效率。其次,京津冀核心城市较为单一,亟需打造潜力关键城市分担天津帮扶压力。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对外辐射潜力城市主要有石家庄、廊坊、邢台、唐山,斟酌四城市各自发展特点及环境规制现状,可以考虑分别从提升环境规制效率、扩大对外辐射范围等多方面弥补发展短板。石家莊与廊坊拥有较高环境规制效率优势,接下来需要依靠地理位置优势加强其对外关联度,与京津冀南部功能拓展区呼应形成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子关联结构;邢台与唐山环境规制效率偏低,但二者存在最强关联度潜力,加之邢台位于南部功能区子关联结构内部,可以将邢台作为功能区向外辐射关联的突破口,达到石家庄协同提升邢台-唐山环境规制效率的目的,由此极大提升了以张家口为核心的南部功能区子关联结构的对外辐射能力。
第三,强化边缘城市环境规制效率关联,因地制宜优化联建联防联治渠道。首先,细化边缘城市间信息共享机制,破除信息迟滞导致的规制偏差,弱化边缘城市间地方壁垒。边缘城市之间具有较好的距离优势,但空间关联度却偏低,亟需规划长期环境规制协同实施方案。对于地理位置邻近的边缘城市而言,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但由于环境规制效率均偏低,无法形成有效的“实施帮带,携手并进”策略,因此亟需转向信息共通共享、积极借鉴学习方面侧重。对于地理距离较远的边缘城市如邯郸与承德之间,可以通过优化城市交通信息网络,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克服地理距离因素阻滞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加强多元化补偿措施。由于边缘城市生态环境规制效率普遍偏低,生态补偿面较为广泛,补偿压力较大,在规划扩大生态补偿范围的同时需要考虑增加生态补偿主体,一方面是增加生态补偿的地方政府数量,不仅仅依靠京津对河北省进行补偿,更需要河北省政府对各地级市生态资金进行合理分配,还需要注意的边缘邻近城市污染跨界补偿问题;另一方面是增加多元社会力量生态补偿,生态环境规制主要是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生活废物排放进行的限制与规定,与社会各界均息息相关,因此应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补偿的理解与支持,坚持“输血式”补偿和“造血式”补偿两手抓,形成上下联动、合作共治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注释:
① 数据由作者计算整理所得。数据来源:各省市环境公报、生态环境局(厅)官网、政府文件。
② 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效率值区间为[0,1],基于此,环境规制效率值越趋近于1表示规制水平越高,反之则表示规制水平越低。
参考文献:
[1]贾卓,赵锦瑶,杨永春,等.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收敛性[J].地理科学,2022,42(4):568-578.
[2]王兆峰,王梓瑛.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对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空间分异研究[J].生态学报,2021,41:3917-3928.
[3]Luo Y, Lu Z, Muhammad S, et al.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on eco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30 Chinas province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1, (127): 107802.
[4]王泽宇,程帆.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1,40(10):2885-2896.
[5]Qin M, Sun M, Li J.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olicy on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 four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eastern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1, 130: 108002.
[6]俞超,陆玉梅,潘冬,等.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1,37(20):58-61.
[7]Chen P, Xie R, Lu M, et al. The impact of the spatiotemporal neighborhood effect on urban ecoefficiency in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 285: 124860.
[8]Hu W, Wang D. How doe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fluence Chinas carbon productiv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57): 120484.
[9]尹礼汇,吴传清.环境规制与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J].中国软科学,2021(8):181-192.
[10]张晓钰,员学锋,马超群,等.2008-2017年陕西地级城市经济影响力时空分异[J].经济地理,2020,40(7):65-72.
[11]李爱,王雅楠,李梦,等.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6):186-193.
[12]张权,王成军,王红亮.经济效率视角下的世界城市影响力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0(1):102-113.
Abstract: Based on the undesirable SBM model,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fficienc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is measured to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bottlenecks. And the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gravity model and maximum gravity line, the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fficienc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i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during the period 2008 to 2020, this move slowly in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level of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is low; (2)a stable spatial correlation structure that radiates around Beiijng and Tianjin becomes the center of the structure as well; (3)the external relevanc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geographical, and there is a clearconnection with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f surrounding cities.
Keywords: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fficiency; undesirable SBM; modified gravity model;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責任编辑:汤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