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得妙于法

2023-08-30唐华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手抄报课外书读书笔记

唐华平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成为人老师们关注的焦点,“双减” 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要积极研究新的策略,采取巧妙的措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对促进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阅读能力;激发兴趣;读书活动;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学好语文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因此,“双减” 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积极采取巧妙的策略,积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采用巧妙的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学生主动去学习任何东西,必须对这种事物产生兴趣。要想学生爱上读书,就要激发他们对书的雅兴,才会积极主动去阅读。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他们才有专注力去关注书中内容, 才会品出书中的精华,这才是我们激发学生读书的目的。所以,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渴望和爱好,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一步。读书如吃饭一样,合自己胃口的饭菜,学生才主动去吃,才吃得多,吃得香!同样,如果学生有了阅读欲望和兴趣,就会从被动地阅读到主动阅读,爱上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阅读要从多个角度去选书,只有从多个方面阅读,才能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指导中,老师要从多个方面,有目的地推荐相关读物,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发展思维,激发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对此战法非常地赞叹,从而对这类故事产生了兴趣,这时笔者顺势向学生推荐《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相关书籍。这样,由课内的阅读指导,把学生带到课外中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感受古人精明的作战策略,对他们的人生有一定的指引!这样,课堂中没有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外书中找到答案,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又如,学习《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歌后,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着一双双对神话故事好奇的眼睛,顺势推荐学生去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这样,有了笔者的推荐,学生的阅读有更明确的方向。

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要让学生认知到汲取多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要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就要从多方面去阅读。如:要想知道有关昆虫的知识,就去读《昆虫记》;如果喜欢问问题,可以推荐他们看《十万个问什么》;如果想喜欢了解世界的名胜古迹,可以介绍他们看有关各地《寻宝记》书籍……这样多方面的汲取知识,既陶冶了情操,又可以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开展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让学生展示读书成果,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原动力,提高阅读能力的支撑力。如开展“读书汇报会”、“快乐书吧知识竞赛”、“用手描绘读书心得”、“诗歌诵书悟比赛”、“讲故事”、“《课外阅读登记册》评比”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读书效果检查活动,能有效地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一系列的展示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来源于阅读,这样,他们就更有兴趣去阅读课外书了。例如:举行“全员悦读,感受经典”手抄报比赛,让学生紧扣语文课本中“快乐书吧”的主题去描绘内容,制作成手抄报。在手抄报中, 必须有老师指点的两个版块———第一个板块是:内容必须体现快乐书吧中的书名,并且有其中一本书的内容简介;第二版块的内容必须是:向同学推荐一本书,并且说明推荐的理由; 其它版块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定。

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阅读方向,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同时又有机会能动手去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感受到各种籍的经典内容,享受了读书的快乐,达到了本次手抄报的主題“全员悦读,感受经典”。

其实,任何读书成果展示活动,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在展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读课外阅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阅读兴趣,让整个班级活跃起来了,收到很好的读书效果。

三、巧借读书笔记,掌握读书方法

积累是我们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如何从众多的书籍中汲取精华,是要讲究技巧的。所以,应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可以在书中做批注,也可以做在一个笔记本上,方便于运用。读书笔记要与读书同时进行。把一些成语、名言警句、优美的句子,自己觉得好的内容,都可以把它们摘抄下来。读书笔记仅仅靠摘抄还是不能很好地提高阅读能力,应该加入自己的思维。比如:学会“品读”。可以引导学生“品人物”,“品写法”“品道理”……在读书笔记中记录下对书籍中人物的现象,探索作者的写法,感悟这篇课外书所蕴涵的道理……在笔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读书见解和感受,锻炼到了学生的思维,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聪慧。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长期这样训练, 学生的读书笔记中记录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运用起来就方便自如,无形着让他们产生自信满满的感觉来源于阅读,这样就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用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

要想学生爱上读书,必须老师先爱上读书,成为学生读书的引路人。一个爱读书的老师,会出口成章,文采飞扬,无形中会向学生传递了一种信息:只有多读书的人才会有如此的魅力。在课堂中可以向学生讲讲自己近段看了哪些书籍?跟学生分享读书感受;课下,可以问问学生看了哪些书? 有没有跟老师看了相同的内容……

这样,让学生耳濡目染,知道老师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激励学生争当跟老师成为一路人,成为爱读书的人!

总之,要想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作为“双减”背景下的老师,要多学习,多探究,在阅读教学中优化指导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提高的。正所谓: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得妙于法。

参考文献:

[1]马平平。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0(33):61-62.

[2]马明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2020(38):161.

猜你喜欢

手抄报课外书读书笔记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我的手抄报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手抄报展示
手抄报也可以这么玩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