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与设计

2023-08-30张英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双减作业

张英华

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立足于“双减”要求,加强对作业的研究和管理, 做到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选择作业内容,把握语文作业的“质”与“量”。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优化作业设计。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形式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减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营造语文学习环境

美国教育学者马扎诺的“人的行为模型”理论认为,面对一个新任务,人的自我系统是否启动决定学习者能否介入完成某一任务。如果这项新任务不能兼顾“有价值、有意思、有可能”,那么自我系统就会关闭,人就不会接受这个任务,或是在参与的时候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作业氛围,从而让他們真正喜欢上语文,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喜欢新鲜事物,爱好刺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创新性的作业内容,展现语文学科的特色,降低语文知识的难度,让学生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作业。教师还要在趣味性上下功夫,这类作业的设计需要一定的智慧和能力,避免学生认为趣味性作业就是自由活动,无论完成还是完不成都行。趣味性作业应该是非常灵活的,可以玩,可以看,可以动手操作,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基于学生层次设计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在设置作业的时候,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再像是传统的课堂上为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难度。每个班的学生学习认知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强,有的学生写作能力强,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强等等,所以说每个班级的学生语文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如果语文教师每天只是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作业布置,那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是不大的,那么这样的作业是没有意义的。为了避免这一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就可以将作业的难度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作业难度,既能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还得到了减负的目的。

三、基于小组合作设计作业

在大力倡导核心素养培育的当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语文教学新要求。针对中学生开展语文教学与作业设计时,不得不在教学策略上做出适当调整与创新。保证语文教学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对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合作视角的语文作业设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学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中。以合作视角的形式展开语文作业的设计,以此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展开作业的积极实践,是落实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学科价值的有效生成路径。中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基于教学的合作视角进行了合乎规律的事实审视与合乎逻辑的价值判断,从而形成了实施者广泛的主体认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得到真正的落实。

四、拓展语文作业形式

语文科目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语文是一门人文气息十分浓厚的学科。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既有古典诗词,又有现代散文,所以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积累。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我搜寻知识要点,每日积累一点语文知识。通过这样的积累方式,能够从量变到质变,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一个水平。中学语文作业的阅读与作文设计应该坚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原则,阅读是语文学习基础活动与学习活动深化拓垦的前提,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阅读同样也是人类获取生活经验、思想精华与精神智慧的最高效也是最普遍的人生路径,建立在增强阅读体验基础上的写作才是生命主体性的自由表达与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中学语文的作文作业设计应建构在学生活动实践体验的基础之上,要趁热打铁、顺势而为引导学生展开作文写作。

另外,作业不必局限于书面形式,只要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积淀,获得独特的学习感受,就能够成为对学生有用的作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好调研, 从不同的渠道拓宽作业形式,发展初中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见识到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展开作业设计探究, 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系统设计符合初中生学习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的有效语文作业。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减负提质”的设计原则,优化作业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减轻学生们的作业压力。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