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

2023-08-30剧杰陈乐川

会计之友 2023年18期

剧杰 陈乐川

【摘 要】 以2014—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質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提升企业可持续增长水平;(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越高,审计抑制企业增长偏离的作用越明显;(3)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缓解企业代理问题这一机制来发挥降低增长偏差的作用。上述结论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企业可持续增长存在积极影响,为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可持续增长; 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18-0012-08

一、引言

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要以全面且彻底的方式建设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抉择,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需要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然而当前国内外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企业如何维持可持续经营和发展值得探讨。

实现可持续增长是支撑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能够促进宏观经济稳步增长。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企业的实际发展速率要符合企业现有资源所能支持的理论可持续增长水平。希金斯在《财务管理分析》中曾言“因为增长过快而破产的公司数量与因为增长过慢而破产的公司数量几乎一样多”[ 1 ]。如果企业的实际增长率偏离了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道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过快增长的企业如果一直保持不当的经营及财务策略,会导致企业资源紧张,从长远的角度看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而过慢的增长模式意味着企业没有完全发挥自身的发展潜力,导致竞争力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然而,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即使选取合适的经营和财务战略,企业的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也不可能保持完全一致。因此,要降低企业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之间的偏差,不仅要求企业内部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而且需要外部稳定的治理环境。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为了降低企业经营权、所有权分离后带来的代理成本而产生的一种能够有效约束、监督企业管理层行为的独立的外部治理机制。近年来,伴随一系列制度条例的出台,注册会计师的治理效应和监督作用越发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2月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等重要指示和政策文件要求审计机关可以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以弥补国家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推进构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形成合力的审计监督体系,这也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专业性和治理监督作用受到了认可。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财务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促进审计行业健康发展已成为重点关注的话题,反映出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市场经济合规发展的监督作用不可或缺。学术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企业治理的积极作用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够促进企业完善自身运营管理和内部治理机制。那么,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实际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率之间的偏差吗?

二、文献综述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相关研究

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现有文献主要从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企业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主要从外部环境因素、企业、事务所及审计师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企业治理水平、审计重要性水平、社会监管、媒体监督、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以及审计师个人特征等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7 ]。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企业的影响,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针对企业成本控制、盈余管理、投资融资效率、创新能力、内部治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8-12 ]。

以上实证研究对审计质量替代指标主要涉及盈余管理程度、事务所规模、审计收费、审计意见等。针对这些指标替代效果的研究,张宏亮和文挺[ 13 ]构建了各指标与企业风险、违规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事务所规模指标替代效果最好,审计收费也是合格的补充性指标。

(二)可持续增长理论的相关研究

企业可持续增长方面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现有文献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研究了市场竞争、行业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组织架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因素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14-16 ]。关于可持续增长与实际增长的偏差研究,相关的实证结论是国内绝大多数行业均未实现可持续增长,实际增长偏离可持续增长已成为普遍现象[ 17-18 ];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履行监督职能,一定条件下能够减少企业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 19-20 ];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越大,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21 ]。

目前文献研究中采用的衡量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定量模型主要包括基于会计口径衡量的希金斯和范霍恩模型,以及基于现金流口径的拉巴波特和科雷模型。其中希金斯的模型属于静态模型,范霍恩在他的基础上建立了稳态均衡模型和动态均衡模型,而拉巴波特和科雷建立的模型都是动态模型。国内许多学者对这些模型进行了分析评价,邱英[ 22 ]对五粮液进行分析,发现范霍恩的模型能够真实地指导企业增长,而拉巴波特模型实际使用时经常出现分母的现金流趋近于零而使计算结果出现严重误差的问题。

(三)文献述评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企业影响的相关文献非常丰富,以实证检验为主,探究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企业治理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探究审计师个体特征、事务所自身属性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各方面因素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发挥其职能的影响。在企业可持续增长方面,许多文献利用实证方法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从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两方面对影响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然而,尽管围绕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和可持续增长理论这两个主题的研究成果丰硕,却很少有文献直接实证检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注冊会计师审计以风险为导向,关注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以及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而根据宋青春和张长海[ 21 ]的研究,一旦企业的发展偏离可持续增长,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势必增加并反映于财务报表中。注册会计师如果能发现风险,并通过审计报告或发表审计意见将其反馈给企业,或许能够帮助企业认识到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2014—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关系。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能力主要受盈利能力、治理结构、资产质量、股利支付等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能修正这些因素带来的部分影响,具体原因如下:其一,注册会计师审计以风险为导向,寻找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分析重大错报风险,有利于企业改善内部治理水平,减少运营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稳健性;其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发挥监督职能,减少了企业内部人员的在职消费,降低了企业成本,并且能够提升企业现金股利支付倾向[ 23 ];其三,现有文献表明审计质量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此外,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未知风险和额外成本,增强投资人信心,有效降低企业的债务成本和资本成本。

综上所述,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改善企业治理水平,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企业营运能力、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还能防范化解风险,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保证企业合规运营,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由此提出假设1:

H1: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提升企业可持续增长水平,审计质量越高,企业可持续增长水平越高。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实际增长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偏差,且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存在过度投资、增长过速的现象。股东期望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而经理基于个人利益考虑,增长越快,获利越多,但超速增长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同时,经理在完成业绩目标后,遇到预期收益良好的投资项目,可能会采取消极经营策略,避免承担业绩浮动的风险,而这样的行为最终导致企业发展速率小于理论上能达到的可持续增长率。更有甚者,根据舞弊三角理论,当企业内部控制松散或经理迫于完成业绩的压力时,管理层很可能通过舞弊行为达成自我目标,阻碍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

注册会计师审计可以通过抑制企业代理问题的机制来发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有效发挥监督职能,识别管理层是否通过操纵利润和粉饰财务报表等行为获利,降低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抑制其非效率投资行为,克制经理短视、自私举动对企业的伤害,推动企业致力于长期价值增长的活动。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能抑制实际增长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偏离,由此提出假设2:

H2: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减少企业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之间的偏离程度,审计质量越高,偏离程度越小。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为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分析结果可靠,将金融企业、ST、*ST公司以及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企业剔除。本文所有企业财务相关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采用Stata17软件进行数据回归分析。最后对部分连续变量进行了1%的缩尾处理,避免极大极小值对实证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上述操作处理后最终得到6 392个样本观测值。

(二)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

为验证假设1,构建如下模型:

SGAit=?琢0+?琢1DAit+Control+Industry+Year+?着it

模型(1)

为验证假设2,构建如下模型:

Devit=?琢0+?琢1DAit+Control+Industry+Year+?着it

模型(2)

1.被解释变量

模型(1)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指企业利用现有的全部财务资源理论上能得到的最大增长率。借鉴前人研究和实证做法,范霍恩稳态模型测算的可持续增长率更具实际价值。因此,本文中可持续增长率根据范霍恩模型进行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SGRt=■  (1)

其中SGR是企业可持续增长率,m为销售净利率,b为收益留存率,A为总资产,E表示所有者权益,S为销售额。根据范霍恩模型要求,应利用上期财务数据测算企业可持续增长率,计算结果与本期实际增长率对比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m、b、A、E、S均取企业财务报表上期期末数值。

模型(2)中解释变量为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Dev),反映了企业实际增长是否符合可持续增长理论的要求。借鉴宋青春等[ 21-23 ]学者的研究,本文采用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衡量其实际增长率(K),用其减去SGA得到差的绝对值计量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

Dev=K-SGA (2)

2.解释变量

模型(1)、模型(2)中解释变量均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环境没有重大风险的保证水平,实证中选取的替代变量主要有事务所规模、可操纵性应计、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等。张宏亮和文挺[ 13 ]的过滤检验结果显示,修正的Jones模型测算的可操纵性应计和审计师是否来自国内“十大”事务所最能代表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因此本文选择企业可操纵性应计的绝对值(DA)作为解释变量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将审计师是否来自国内“十大”事务所(Big10)作为稳健性检验的替代变量。

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的过程如下:

TAi,t=?茁0■+?茁1■+?茁2■+?着i,t(3)

NDAi,t=?茁0■+?茁1■+?茁2■

(4)

DAi,t=■-NDAi,t  (5)

其中TA是总应计利润,用营业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计量,由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组成。?驻REV和?驻REC分别表示营业收入变动额和应收账款变动额;PPE指的是本期固定资产净额;At-1是上期期末总资产,用来消除规模效应。

在式(3)中进行分行业、年度的回归得到回归系数,将系数代入式(4)计算出NDA的值,再将NDA代入式(5)计算出DA的值。

DA数值越大意味着审计质量越差。

3.控制变量

根据前人研究,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与其可持续增长能力成正比,而资产质量和内部治理也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14,17,18,20 ],企业资产特征及治理结构也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判断,从而影响审计质量[ 3,11 ]。因此,为控制企业生命周期、公司治理水平、资产特征、偿债能力、营运水平和潜在代理成本等因素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将公司规模、公司成立年份、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存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比率、托宾Q值、独立董事比例等变量纳入控制变量组进行回归,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此外,Industry与Year分别表示行业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

五、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表2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持续增长率(SGA)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8.23%和6.36%,标准差为18%,且最大最小值与平均值、中位数偏离程度很大,说明我国上市A股整体能实现正向的可持续增长,但不同企业间可持续增长率水平差距较大。此外,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Dev)的平均值、中位数分别为31.06%、16.45%,且标准差高达42%,据此推断大部分企业仍未实现可持续增长,没有合理配置财务资源,存在超速发展或增长过慢的问题。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的偏离程度同样较大,说明不同企业间会计稳健性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也存在差异。

(二)回归结果分析

1.审计质量对公司可持续增长率水平影响的实证结果

审计质量对公司可持续增长率水平影响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可操纵性应计(DA)的系数为-0.063,在1%的水平上显著。可操纵性应计(DA)的数值越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就越高,该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审计质量能够显著提高公司可持续增长率水平,验证了假设1。

2.审计质量对公司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影响的实证结果

审计质量对公司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影响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结果,企业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与可持续增长偏差(Dev)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即审计质量越高,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之间的偏差越小,验证了假设2。

(三)机制检验

前文研究假设中,假设2提出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降低企业可持续增长偏离程度的作用机制。如果假设成立,那么相对于代理问题较轻的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在代理问题相对严重的公司中发挥的作用更大。本文使用管理费用率(MFee)作为衡量企业代理问题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以四分位数中第一四分位数和第三四分位数为标准,从样本中划分出代理问题最轻和代理问题最严重的两组进行分组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在代理问题程度较轻的分组中,DA的系数为0.041且未通过置信水平检验,而存在严重代理风险的分组回归结果显示DA的系数为0.239,在5%的水平上显著,两组回归结果在变量相关性和显著性上都存在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对存在严重代理问题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修正企业发展偏离的影响更加显著,即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缓解代理问题降低企业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实证结果符合机制检验预期。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拟通过改变样本容量和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

1.修改样本容量

将样本从2014—2021年间的企业财务数据改为2018—2021年间的财务数据,减少了样本容量,再次进行回归分析,具体见表5。

回归结果中变量符号与前文一致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2.替代变量

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量化指标从可操纵性应计(DA)改为审计师是否来自国内“十大”事务所(BIG10)这一虚拟变量,若审计师来自“十大”赋值为1,反之赋值为0。来自国内“十大”事务所的审计师进行的审计质量更高,具体见表6。

回归结果显示,审计师来自国内“十大”事務所时,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水平更高,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更小,即审计质量能够提升企业可持续增长水平且降低企业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与前文结论一致,通过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及启示

企业的健康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企业如何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有一定研究价值。本文以可持续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A股上市企业2014—2021年数据为样本,探究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否对企业可持续增长发挥外部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一,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提升企业可持续增长水平。其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越高,审计抑制企业增长偏离的作用越明显。其三,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缓解企业代理问题这一机制来降低企业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

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抑制可持续增长率偏离实际增长率的作用,但前文描述性分析显示,目前我国上市A股企业可持续增长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企业的实际发展并未达到其现有资源所能支持的理论可持续增长水平,而审计质量能够提升企业可持续增长水平且降低企业可持续增长偏差程度。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提高,能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结合目前复杂的宏观环境,本文的启示:第一,企业自身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选取合适发展战略,并且重视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内部控制,减少自身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第二,既然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可以修正企业的增长偏差,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当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审慎识别、评判管理层是否有损害企业的行为或意图,并及时与治理层沟通;而企业自身也注意内部治理结构及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制定相应的奖励与惩戒机制,引导管理层与企业的发展愿景步调一致。第三,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会计准则不断改革,审计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审计师做出更多职业判断,因此从业人员应当更加注重对自身专业胜任能力的培训,在工作中更多地寻求外部专家的帮助,从而适应审计业务内容的变化,保证并持续提升审计质量。第四,前文提及,过去数年内不同企业接受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存在差异,事务所应当完善治理机制,做好业务质量控制,同时中注协、国务院等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法规,推进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合规化,提升注册会计师整体审计质量。第五,经济下行的宏观态势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同时疫情的爆发也给审计业务造成阻碍,有时审计师被迫无法现场执业,严重影响审计质量。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应当积极进行审计创新,在实务中引入新技术以保证线上审计的质量,更加精准地识别评估复杂宏观环境下的企业存在的风险。总而言之,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环境,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外部治理作用,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董天一,王玉涛,孙才惠.社交媒体关注与审计质量:基于舆论压力视角的检验[J].审计研究,2022(2):71-80.

[3] 周敏李,郑石桥,袁秋月.审计重要性水平会影响审计质量吗?[J].会计之友,2021(22):129-136.

[4] 吴倩,陈露丹,吕文岱.签字注册会计师相对年龄效应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21(1):94-105.

[5] 葛锐,张健.证监会立案调查与审计质量提升[J]. 会计研究,2020(11):125-135.

[6] 刘文军.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提高审计质量了吗?[J].审计研究,2016(6):98-104.

[7] 武恒光,张龙平.审计师自恋影响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吗:来自签字注册会计师签字的经验证据[J].东岳论丛,2022,43(6):113-137.

[8] 郑登津,闫天一.会计稳健性、审计质量和债务成本[J].审计研究,2016(2):74-81.

[9] 唐华.审计质量能改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吗[J].会计之友,2019(8):20-25.

[10] 狄灵瑜,步丹璐.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信用贷款吗[J].审计研究,2019(2):141-146.

[11] 许建伟,陈彦斌,刘琨.外部审计质量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10):11-20.

[12] 许汝俊.分析师跟进、外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方式:来自外部治理互动效应与微盈余视角的经验证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1):50-58.

[13] 张宏亮,文挺.审计质量替代指标有效性检验与筛选[J].审计研究,2016(4):67-75.

[14] 陈煦江,许梦洁.企业社会责任、竞争优势与财务可持续[J].会计之友,2020(24):125-131.

[15] 杨旭东,彭晨宸,姚爱琳.管理层能力、内部控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审计研究,2018(3):121-128.

[16] 刘斌,黄永红,刘星.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9):150-154.

[17] 王玉春,花贵如.从财务视角审视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来自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2):65-71,92.

[18] 苏利平,马肖驰.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改进及实证应用[J].会计之友,2014(10):41-45.

[19] WANG L C,WANG S K,DAI Y N.The role of internal control in firm's sustainable growth: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2019,19(7):189-204.

[20] 江承鑫,劉斌,宋怡宁,等.国家审计能降低国有企业可持续增长偏离度吗?[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2,19(4):1-10.

[21] 宋青春,张长海.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检验[J].财会月刊,2016(36):93-96.

[22] 邱英.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比较与借鉴[J].科学·经济·社会,2007(2):74-77.

[23] 徐寿福.产权性质、独立审计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J].审计研究,2012(6):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