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驱动,渗透模型意识

2023-08-30徐永婷戴志洪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6期
关键词:游戏情境问题设计小学数学

徐永婷 戴志洪

[摘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发展始终都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恰当而有效的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本文以“20以内退位减的复习”教学为例,立足学生的认知基础,巧用问题引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模型,培养数学模型意识。

[关键词] 模型意识;问题设计;小学数学;游戏情境

一、巧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一]回顾梳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1.摘苹果游戏

谈话:在上课前,我们来和小猴比赛摘苹果吧!填一填表,谁愿意上来挑战?

提问:口算得又对又快,是有什么好技巧吗?

2.回顾算法

提问:就拿12-9来说,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情境一中,教师设疑启智,创设了“与小猴比赛摘苹果”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好玩好学”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借助这样的情境,自然地引出20以内退位减的复习,让学生在摘的过程中回忆算法。学生遇到20以内退位减的算式,可以应用“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的模型来计算。当然,这种计算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数位的退位减法上,掌握计算模型,就能提高计算效率。

师生共同回顾算法后,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课前制作的思维导图,积累理解算理、形成算法的学习体验,体会到运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的简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模型的构建做好铺垫。

二、解决问题,构建模型

[情境二]观察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表略)

提问:现在我们把这些摘下来的苹果放在这个表格里,可以怎么放呢?

追问:仔细观察,除了竖着看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还可以怎么看?

预设: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

1.问题引领

这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藏了好多的数学奥秘,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探究呢?

预设:圈出任一横行或任一竖行,看看它们的被减数、减数、差是怎么变的;圈出左斜行或右斜行,看看算式的排列规律;任意读一行,就能找到规律。

2.自主探究

谈话:到底用哪种方法来探究规律比较合适?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

要求:(1)圈一圈:选择任一横行、竖行或斜行,将其圈出来;(2)看一看:仔细观察你圈的那一行的算式排列有什么规律。(3)说一说: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3.序列交流

第一层次:粗浅观察到算式的整体特征(忽略了差的变化)。

预设1:竖着看,一列是十几减9,一列是十几减6,一列是十几减4。

预设2:横着看,一行是11减几,一行是13减几,一行16减几。

预设3:斜着看,一斜行的得数都是4,一斜行的得数都是7,一斜行的得数都是9,斜行得数是相等的。

第二层次:深度观察到算式的局部特征(关注了差的变化)。

预设1:竖着看,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预设2:横着看,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反而大。

预设3:斜着看,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多1或者少1,差不变。

明确:斜行的算式得数相等。

4.思维完善

谈话:通过观察对比和有序思考,我们进一步探究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规律,知道了看问题要全面。

建模,就是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一种有“型”的模子,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感悟、得出结论,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爱观察、爱思考和爱表达的好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孤立的算式往往看不出什么,教师巧用问题“如何把这些摘下的苹果放进表格里”来串联算式,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活动过程解决问题,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時还得出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结构化模型,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培养推理能力,渗透模型意识。

三、完善结论,深化模型

[情境三]同题异构

谈话:你会运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1.我会比

小华比小红多得几朵小红花?小红比小华少得几朵小红花?

活动要求:(1)算一算:列式计算每一道题目;

(2)比一比:以上这三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3)说一说: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这三题都是用减法算式11-6=5去解决的。

明确:11-6=5这个算式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预设2:第二题和第三题都是用括线解决问题。

明确:不管是求括线上面的左边部分,还是求括线上面的右边部分,都是求一部分,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预设3:第一题是求相差多少,第二题、第三题是求一部分,都用减法计算。

小结:不论是求相差数还是求一部分,都是用减法计算的。不论是动态情境中飞走的一部分,还是静态情境中的一部分,也都用减法去计算。

2.我会编

提问:上面这些问题都是用11-6去解决的,11-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请你独立编题,再和同桌说一说。

“我会比”呈现了三种减法计算的问题情境,再加上二年级上册的“已知大数与相差数,求小数需要用减法计算”,囊括了小学阶段所有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教学时,教师将问题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从整体上认识了用减法解决的所有问题结构。由此,感悟到减法算式的模型,破除一式单题的思维定式。

“我会编”环节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编题同类结构进行内化,在正逆交互中形成算式的模型结构,同时也破除了一式单题的思维定式。

四、整合资源,拓展模型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其资源是有限的。因而在教学活动中,一线教师应该学会精心整合教育资源,根据学生学情设计有层次、有内涵、形式丰富的练习。由此,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数学模型,巩固数学模型,拓展数学模型。

[情境四]差不变,巧解题

1.我会变

提问:这张作业评比图不小心被弄脏了,只知道小华和小红的红花朵数相差5朵,那么小华、小红分别可能有几朵?

追问:其实“差不变”的规律就体现在这张图上,当小华和小红各增加1朵,他们相差5朵,各增加2朵,他们相差也是5朵,各增加10朵呢?100朵呢?1000朵呢?只要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朵数,他们的差都是不变的。

明确:观察下面直方图发现,第一个直方图是被减数,第二个直方图是减数,相差的部分就是它们的差。被减数和减数分别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是不变的。

接着刚才的11-6=5,在这里是解决第一行的11朵花比第二行的 6 朵花多5朵。根据上面的问题情境,小华和小红分别可能有几朵?这样自然过渡,引出这一环节的练习,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一系列的式子:12-7=5,13-8=5,14-9=5。这样以一题带出一组式子,达到结构化的训练效果。

2.我会思

出示题目:哥哥今年12岁,弟弟今年5岁,他们相差几岁?

提问:那去年呢?明年呢?20年后呢?

追问:他们为什么都相差7岁呢?

预设:哥哥长大,弟弟也跟着长大,他们永远都是相差7岁。

小结:这是利用“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的规律来解决问题,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知识。

上述练习题的设计遵循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我会变”和“我会思”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选取了常见的生活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模型的运用不仅可以解决数学问题,还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增强了学生运用模型的意识。

猜你喜欢

游戏情境问题设计小学数学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乐在读中
多元情境建构多彩英语课堂探究
精设计,巧提问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