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2023-08-30朱书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培养路径信息素养

朱书乐

摘  要  通过对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划分,从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和信息道德5部分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后疫情时代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具体路径,以期促进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后疫情时代;信息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1-0082-07

0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传播者。个体所具备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和处理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接决定着其能否较好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是新时代学生应对未来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活、学习、工作要求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1]。因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是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2020年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下,为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推进,协同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教育教学,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规模开展在线教学,这一次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活动开展充分展示了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量信息、技术、媒体介入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断提升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形式及时代发展,提升其可持续发展力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研究设计及实证研究

1.1  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综合信息素养提出者保罗·泽考斯基及美国图书协会(ALA)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2],分析国内信息素养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冯忠良等[3]对于学习的分类(知识、技能、社会规范),保留ALA对信息素养定义中的信息意识层面,将信息技能与文化素养与国内现状综合分析后,将社会规范与文化素养相结合提出信息共享与信息道德,将信息技能细化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信息分享。由此,本研究将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和信息道德5部分。

信息意识主要评价学生对于信息敏感度、信息价值洞察力以及对信息技术价值与作用的判断。信息获取主要评价学生信息获取途径、信息检索方式、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工具的了解与使用程度。信息处理主要评价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选择能力、分析整合能力、创造能力。信息分享主要评价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协作等方面。信息道德主要评价学生对于信息社会规范学习的程度。由此,本研究将以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和信息道德为指标对信息素养展开分析研究。

为探究本研究指标体系中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享和信息道德5因素间的相关程度及内在结构,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对各潜变量设计观测变量,其中针对信息意识共包含4个观测变量,信息获取共包含8个观测变量,信息处理共包含5个观测变量,信息共享共包含4个观测变量,信息道德共包含2个观测变量。由此绘制出信息素养五因素一阶CFA模型见图1,并开展预实验(n=30)。经过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模型卡方自由度比值大于2,NFI、CFI、GFI值均小于0.9,因此信息素养五因素一阶CFA模型需進行修正,通过分析发现:信息获取的观测变量Q9、Q10、Q12与信息获取间路径P值均大于0.05,未呈现相关,信息处理的观测变量Q17与信息处理间路径P值大于0.05,未呈现相关,因此对CFA模型及量表进行调整,考虑删除4个观测变量,CFA模型调整见图2,经检验,调整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且量表信效度合格,因此删除Q9、Q10、Q12及Q17等4个观测变量,模型调整为如图2所示信息素养五因素一阶CFA模型2。

1.2  数据收集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南充某高职院校学生,共发放量表200份,回收197份,回收率98.5%;有效量表数为197份,有效回收率98.5%。

利用SPSS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见表1、表2),总量表α系数为0.893,大于0.8,且各维度的信度α值均大于0.6,各维度的数据可靠性良好;KMO度量值及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均说明本量表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1.3  CFA结果

利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模型路径图的估计结果为:标准化估计值模型图(见图3)中没有出现CR系数绝对值大于或接近1的情形,未违反模型辨认规则;在结构效度中,χ2/υ比值小于2,RMSEA值介于0.05~0.08区间,GFI、IFI、TLI均大于0.9,模型整体拟合度良好(见表3);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和信息道德5因素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性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5及对应AVE平方根,各因素间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具有一定区分度(见表4)。 由此可见,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和信息道德5因素能够借助本量表充分描述学生信息素养程度。

如表5所示,在CFA模型中5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01,在95%的置信度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信息意识与信息获取间(0.877)、信息处理间(0.790)、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间(0.843)相关性较为突出。

2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结合CFA模型结果、SPSS数据分析及访谈结果,对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1)从信息意识角度分析。大部分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处于较敏感的状态,能够有意识地收集、发现问题,并借助信息解决相关问题。但对于自身学习相关领域的信息变动则较为忽视,分析其原因如下。

一是学生自身学习层次及学习能力的限制,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其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稍弱,受其自身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学习相关领域的信息兴趣较低。

二是学生构成的影响,本研究调查对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大,其在以往阶段的学习中对于信息意识的培养稍弱,同时在跨文化学习过程中其文化适应能力也会产生一定影响[4],因此综合各方因素来看该部分学生信息敏感度偏弱。

同时,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也有所不同,16.24%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很重要甚至完全没用。表明之前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仍存在一定问题,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包含了信息素养培养的5部分内容,是承担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任务的主要阵地。

2)从信息获取角度分析。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选择信息获取途径,能够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信息检索及信息的收集,但对于信息工具的学习与使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掌握日常接触较多的检索方式与工具但对于新的检索工具学习较慢,计算机操作能力偏弱。同时,从数据结果来看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或百度等信息量巨大且内容繁杂的搜索引擎,对于文献、资源库等较为权威且使用难度较大的方式了解及使用均偏低。表明当前高职学生对于工具的使用及实操能力仍须加强,同时需要强化其在相关方面的学习能力。

3)从信息处理角度分析。学生在对收集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甄别能力与分析整合能力较为薄弱,近三成的学生均表示对于信息真伪的辨别、整理有很大难度。结合其在信息获取中的表现可以发现,其对于信息收集的方式大多采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而此种方式很容易出现收集的信息真假掺杂的情况,从而导致收集的信息有效性偏低,因此对于学生的甄别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综合其自身能力素质等来看,完成此项任务的难度较大。因此导致了在信息处理中甄别能力与分析整合能力偏低这一情况出现。结合各项分析可见同属于技能学习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这两部分的培养息息相关,两者不可割裂。

4)从信息共享角度分析。学生在信息共享中处于较保守的状态,仅有15%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将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信息与他人分享;由此可以合理解释近半数的学生都较少程度地参与团队合作进行信息发掘、整理、应用等。通过访谈可以发现该部分学生对于信息的保护主要有三点原因:

①信息整理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对于成果的所属较为看重;

②为获得教师或成果要求者提出的相关激励结果,如加分、表扬等能提升其个人表现的激励措施;

③团队分工问题,团队中对于工作量等安排不合理,特别是资料类的信息收集整理,再加上信息获取或处理能力的薄弱,工作难度增加,耗时增长、极易导致学生对信息共享产生抵触心理。

5)从信息道德角度分析。学生对于社会规范掌握较好,近八成学生面对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能做出正确判断,而剩余小部分学生大多是出于好奇心驱使,虽然能够认识到其面临的是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但仍想尝试。该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信息社会的网络治理情况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特别是在网络中抱有侥幸心理。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法律法规的学习亟待加强,同时应强化学生自控力,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本研究中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共享、信息道德五部分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在数据分析中发现五部分相关性显著,信息意识与信息获取间、信息处理间,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间相关性均大于0.7;其次依次是信息获取与信息道德、信息共享间,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间,信息处理与信息道德、信息共享间,信息意识与信息共享间,信息共享与信息道德间。结合数据及访谈所搜集的信息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意识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着后续所有部分的开展,信息意识薄弱的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处理、共享及社会规范的遵守中大多持消极态度,从而导致信息素养培养难度加大,效果削弱。

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极大影响着后续对于信息的处理效果,处理效果不理想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信息的共享及掌握社会规范过程中出现障碍,进而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产生反作用。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非常依赖前期信息意识的培养与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具备良好的意识及合格甚至过硬的信息获取能力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基石,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当信息处理难度较低时,其信息分享意愿会极大提高。

3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路径

根据本研究对于信息素养划分(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共享、信息道德)及相关实证数据表明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是可行的。同时结合高职學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具体的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路径。

3.1  抓好课堂主阵地,开展全过程培养活动

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大多依托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讲授,而当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一般情况下授课时长为一至两学期,主要在大一年级开设。大一学生入校时间短,学生来源一般为普高或中职毕业生,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弱,自控力较差,同时当前的高职学生对于手机等工具接触较多,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学生的整体情况可发现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必须把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牢牢抓住。

3.1.1  严把课程教材选择关,杜绝内容有误、导向有误的“毒”教材

要在充分掌握并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能够切实满足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实际需求的授课教材。

3.1.2  重视课堂内容设置,坚决杜绝“满堂灌”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程度较高,但大多是用于休闲娱乐,其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实则较为陌生。同时高职学生受自身因素限制容易对学习产生疲惫感从而丧失学习兴趣。若课堂内容设置过多甚至出现“满堂灌”的现象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要注意动静结合,把握好课堂节奏,分配好理论与实践内容,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真正让学生融入课堂中来。

3.1.3  适度提升课程多样性,避免单一化

理论学习是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而学习的枯燥感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一点在当前高职学生中表现突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微课等资源,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不能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限制在一方讲台或者一台计算机上面。在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下,适度提升课程的多样性,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配合度,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3.1.4  润物无声,大力推进课程思政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要抓住大学这一黄金时期,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把思政教育贯穿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全过程。

3.2  加强实践运用,奠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必须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学生的技能培养主要靠实践运用环节。高职院校必须在实践运用上下大力气。

3.2.1  学中做,做中学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的发展要将理论知识充分下沉,落实到实际运用中去,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实践能力的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相较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他们对参与感较强的实践操作更感兴趣,表现得更为积极。

3.2.2  提供多途径多渠道的实践方式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时结合学识的实践转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活动,举办相关比赛,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运用活动中来,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提升技能。

3.2.3  重视社会实践、岗位实践等环节

對于高职学生而言社会实践、岗位实践等环节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实现转换的重要途径,是其提升自我技能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对于信息素养的培养也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途径,在社会实践、岗位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提升其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

3.3  注重意识引领,树立正确信息素养意识

教育教学中对于思想意识的引领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石。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信息技术在极短时间内迅速介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在后疫情时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是展开实际教学培养学生各项技能的重要基础。

3.3.1  树立信息红线

在高职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其对法律法规表现淡漠是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在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如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开展宣传普法活动讲解法律法规,借助案例帮助学生树立信息红线意识,让学生心存敬畏,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规范。

3.3.2  树立榜样,加强警示教育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容忽视。通过树立正向榜样使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学生能从身边的同学中直观感受到榜样的示范作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多方联动,通过社会案例收集、相关执法部门开展相关讲座宣传反向典型。此类典型说服力强、社会宣传力度大,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负强化,适当的反面典型宣传能够加强对学生的警示教育,以真实反面案例做典型不仅能通过典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相关法律法规及社会规范,也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信息红线,牢守红线不越线。

3.3.3  加强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由于高职学生仍处于青春期,该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等尤为强烈,同时其自身的学习经历与成长环境等因素导致其自制力、控制力等较弱,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端正其学习态度,促进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

4  参考文献

[1] 吴砥,许林,朱莎,等.信息时代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8):54-59.

[2] 于良芝,王俊丽.从普适技能到嵌入实践:国外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回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46(2):38-55.

[3] 冯忠良,伍新春,姚海林,等.教育心理学[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 索兴梅,滕星.文化适应视角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2):135-141.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培养路径信息素养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