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调查分析与建议

2023-08-30宗欢记陈欣欣阎志峰

关键词:语文课程

宗欢记 陈欣欣 阎志峰

摘   要: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彰显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书法教育的认知不全面,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认知不足,学生书写问题突出。为改善现状,需加强在岗教师培训的力度,推广规范汉字书写的数字化教学系统,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推进书法教育评价改革,从而助力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

关键词:语文课程;中小学书法教育;语言文字规范与标准;学生书写;文化继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0/23-004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作为四大国粹之一,中国书法彰显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是我们国家的战略资源,书法及书法教育都需要创新发展。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书法教育,2014年5月30日,在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书法课必须坚持。”教育部2013年1月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加强中小學书法教育。

河北省各地积极响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书法教育进校园的号召,在中小学落实书法教育课程。10年来,河北省书法课程落实情况怎样?存在哪些问题?课题组在2021~2022年进行了河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统计结果及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一、问卷对象及分布情况

河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持续发挥“五老”优势,着力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办实事、解难事,教育、引导、关爱青少年规范书写,在规范书写教学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2021年9月,河北省教育厅关工委等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在全省遴选首批规范书写实验学校。经各市统一规划,各区(县)教育部门积极组织、推荐、审核,2021年11月准予设立河北省首批规范书写实验学校629所。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规范书写实验校准备投入实验教学的教师,他们对本校的书法教育最有发言权。调查通过问卷星网站在线链接进行,每位教师只能通过微信参加一次调查,调查数据统计由问卷星网站系统生成。

全省4380名教师参加了调查,分布于11个设区市及定州市、辛集市,占比分别为保定21.35%,唐山16.03%,张家口13.63%,邯郸9.77%,承德9.68%,衡水8.7%,邢台8.52%,石家庄7.42%,秦皇岛3.08%,沧州0.98%,定州0.68%,廊坊0.09%,辛集0.07%。

4380名教师中,城市(城市建成区内)占比45.82%,城乡结合部(城市的边缘)占比24.93%,农村占比29.25%。

4380名教师学历分布,本科为79.95%,大专为17.31%,硕士及以上为1.64%,高中/中专及以下为1.1%。

4380名教师年龄分布,41~50岁占40.43%,31~40岁占33.13%,30岁以下占20.3%,51~60岁占6.12%,60岁以上占0.02%。

4380名教师中,教授语文学科的有80.23%,教授数学学科的有6.67%,教授书法的有3.33%,教授音体美学科的有2.81%,其他为6.96%。

因为新冠疫情防控等原因,我们在个别地市并未能将问卷有效发给教师,但从参与调查的教师总数及各项分布数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书法教育认知不全面,书法课程落实还有空间

《纲要》第一部分是基本理念,明确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纲要》对中小学书法教育作了4点解释: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调查中将上述内容拆分为8条,请教师勾选自己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理解,4380名教师对“硬笔与毛笔兼修”认同度最低(62.28%)。实际上不单是教师群体,还有家长群体、学生群体,一提到书法教育,大部分人认为是毛笔教学,因此,书法课重视毛笔教学、轻视硬笔教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生写字差是普遍现象,“提高汉字书写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是全社会的共识,调查中认同度高达97.92%。《纲要》明确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毛笔字学习,而“硬笔书写教学要贯穿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全过程”“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教育部2022年4月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规定“书法在语文中每周安排1课时”。这样的顶层设计正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2013年1月印发《纲要》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6月23日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0月15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求完善书法等课程设置。10年中,我省中小学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落实书法课程,虽有90.53%的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但接近一成的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书法课程没有进课表,流于形式。其中已经开设书法课程的学校,由于专业书法教师任教比例不足五成(45.37%),因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教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认知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施行以来,深入宣传“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超九成的教师明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97.67%),一致认为中小学教材不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92.44%)。

20余年来,《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汉字归部规范》等语言文字规范都有更新变化,一些教师没有捕捉到这些变化,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掌握没有与时俱进。调查中,回答“万”字第三笔为“丿”的教师比例为85.05%,一成多的教师回答是其他笔画。“思”字的规定部首是“田”,回答正确的教师仅占10.82%。可见,我省教师对笔顺规范的更新掌握略好一些,对归部规范的变化却知之甚少。

《纲要》明确书法教学中文字的使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关规定,硬笔教学应使用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则明确“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三)学生书写问题突出,教师呼吁完善书法课程设置

调查反映学生书写常见的共性问题如执笔姿势不对(72.72%)、潦草不工整(66.48%)、笔顺错了(65.8%)、坐姿不对(63.01%)、字大小不匀称(62.9%)、字不端正(58.65%)、字体框架结构不对(56.94%)、笔画错了(53.74%)等都超过了半数。

书写对日常生活是有影响的,81.55%的教师认为书写潦草对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负面影响很大,15.55%的教师认为书写潦草对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负面影响较大,这两项共占比97.10%。

广大教师(95.64%)希望学校完善书法课程设置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对于提升学生书法素养的举措,教师们认为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实践活动,营造书法氛围(90.71%),完善书法课程设置(81.85%),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书法课的专业性和趣味性(76.1%),对教师进行规范汉字书写培训(70.16%)。

提升中小学生书法素养的举措中,构建科学合理的书法教育评价体系不被看好(54.22%),略多于半数,而推进书法教育评价改革尤其不被看好,只有48.93%的教师认可这一举措。

(四)广大教师对书法学业水平考试的认知需要提升

教师在是否有必要进行书法学业水平考试的回答中,回答“非常有必要”的占44.36%,回答“比较有必要”的占26.16%,这两项占比达到70.52%,加上回答“一般必要”的,不反对举行书法学业考试的占比则高达94.77%。

《纲要》明确“提倡在各学科考试中设置卷面分”“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纲要》没有提到书法学业水平考试,这正是10年来书法教育前行缓慢的一个原因,因而因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将书法纳入考试。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同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明确各地要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所设定的除综合实践活动外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改进美育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因此,书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已经箭在弦上。

书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考什么?广大教师建议将书写的端正匀称度(86.1%)、书写时的坐姿和执笔姿势(83.63%)、书写笔顺是否正确(81.46%)、书写笔画是否正确(73.29%)、规范汉字的书写知识(62.53%)、书写的速度(53.74%)纳入书法学业水平考试。此外,有34.27%的教师认同书法艺术知识考查。

事实上,调查所列各项均出自《纲要》中书法教育的总体目标和软硬笔学习的目标。

三、建议

(一)加强在岗教师培训

针对在岗的语文教师、书法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书法教育相关政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规范汉字书写教学技能等,特别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规范书写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支持“互联网+教育培训”发展,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鼓励中小学校向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改善规范汉字书写教学师资短缺这一突出局面。

(二)推广规范汉字书写数字化教学系统

书法教师短缺是我省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的瓶颈,调查中,书法课程由专业教师任课的比例为45.37%,由语文教师或其他教师任课的比例为45.16%。在写字教学中,有的教师讲不清楚,道不明白,将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降低了写字教学的效能,影响了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迅速提升。规范汉字书写数字化教学系统将传统的写字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由专业的书法教师将书写点位讲解清楚,破解了写字教学的难点,为广大基层语文教师、书法教师赋能。规范汉字书写数字化教学系统为规范汉字书写双师教学提供了支撑,助力书法优质资源共享,使书法教育均衡发展,为实现书法教育公平提供了解决方案。规范汉字书写数字化教学系统动漫呈现书写轨迹,书写示范到位,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书写的兴趣。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推进书法教育评价改革

当下的规范汉字书写教学评价相对主观化、模糊化,有失公平与公正,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教育教学水平。规范汉字书写教学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准确的、公平的、公正的、高效的,应该具备科学和理性,其方法、手段和标准都应该科学化。建议投入力量研究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研发规范汉字智慧评价系统,未来通过对评价数据的分析,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教学诊断功能,體现评价的真正价值,做到联系书写教学、反馈书写教学及反思书写教学,切实实现书法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古人提出“笔墨当随时代”,21世纪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今人需要创新发展书法教育。传统的写字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书法教育以新的活力,为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相信河北省规范汉字书写教学在科技的助力下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持续高质量发展,助力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

【责任编辑 李红霞】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书法教育的学科规范与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0437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从夯实“双基”到培养“核心素养”之变——简析近二十年语文课程目标发展演变之路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实践样态与改进路径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语文课程的运作及其运行机制
《和合语文课程研究》的哲学思考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