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

2023-08-30曾雪璐

棉花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农业经济

曾雪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有效改善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环境,为农业经济构建了新的发展生态。如今,中国正处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农业经济振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为此,有必要探索高质量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文章结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探索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刘凌霄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一书中对现代农业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全面展示了中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作者以农业经济问题中的微观经济组织、生产要素和市场为研究脉络,指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同时提出农业经济组织形成、农业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农业投资项目评估及经济核算、农业经济风险及保险等诸多细节问题,在阐释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规律与趋势的同时提出发展道路,并深度结合中国国情给出高质量发展农业经济的政策建议。该书以现在与未来相结合的视角对农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理论阐述清晰且应用合理,可为中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在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指出,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中国针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在制度、税费等方面给予农业经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效构筑了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新优势。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要素投入正持续加大,尤其是新技术的应用和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有力保障了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农业经营方式正愈发多样化和现代化,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推动农业产值提升;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虽然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农业经济组织与经营主体较为单一、农业产业发展效率不高、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仍需加强、农业市场风险较大融资渠道狭窄等。

综合上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就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构建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引进农业领域高素质人才,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结构。书中提到,目前中国农业的经营主体依旧为农民,其他经营主体占比较小,农业经营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农业经济发展活力。为此,需持续强化农业领域高素质人才培育工作,同时积极引导青年人才走入乡村、参与农业经济发展。地方可以制定引导政策,鼓励具备专业素质和创新思想的大学生参与农业经营,在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的同时,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升级。例如,通过引导返乡大学生参与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业经济的数字化发展。

其二,持续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投入,侧重技术投入。技术应用与科研实力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可借助5G 通信、物联网、大数据、智能AI 等新兴数字技术,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全面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地方需持续投入资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扩大网络覆盖率,实现村村网络联通;增加农产品冷链运输设备,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增加农机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地方需加大对农业新技术的科研投入,加快研发符合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新技术,如耕地信息监测技术、作物自动化耕种技术等。

其三,优化农业经济金融市场,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农业是中国经济体系中的支柱性产业,但长期以来,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的市场印象已深入人心,造成农业经济发展被“融资难”问题所制约。为此,作者基于市场化、国际化理念,提出改善农业经济融资环境的策略。首先,国家需采取积极的农业金融发展手段,增加农业信贷资金整体投入。其次,各地需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情的财政贴息扶持政策,以红利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投入农业经济发展。最后,地方政府需与当地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专门用于地方农业发展的金融贷款体系,为当地农产品电商、农产品物流等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服务。通过拓宽农业经营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农业金融市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猜你喜欢

高质量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