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以人为本”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关键

2023-08-29施珍妮

兰台内外 2023年19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以人为本

摘 要:高素质人才不仅可以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建设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为此,在有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现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有利于促进现代图书馆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此,本文结合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现代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内涵及其必要性出发,着重分析“以人为本”管理思路,以及图书馆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服务与管理两方面创新过程中的主要策略,希望能够借此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信息,推动图书馆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关键策略

一直以来,泉州市的文化事业都十分发达,泉州人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于图书阅读方面的需求也更加强烈。泉州农业学校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训为“忠诚、勤奋、团结、进取”。学校具备多媒体、电脑、电子、语音、电算模拟以及财会模拟等现代化实验室共计58间,校园网络也完成了宽带接入的目标。图书馆内部藏书共计约16万余册,配备现代化检索系统,并设有多间电子阅览室。如今,学校更加重视图书馆建设,在图书采编过程中引进了更多新颖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满足了学校师生以及相关社会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这都得益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也得益于图书馆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由此可见,推动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势在必行。

一、现代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概述

“以人为本”理念主要是指开展工作期间,将各类人为因素当成重点工作任务,以提高人员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为主要目标,尊重人在个体上存在的差异,重视深入解读人性,以推动人们全方位素养的成长为主要目标,真正实现理解、关心和尊重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在开展相关服务和管理创新工作期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树立可持续、现代化和可协调的发展理念,主动促进人与经济发展。从某些特定角度来看,“以人为本”一般也可以解释成人与人、人和整体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长时间、和谐及稳定的发展。读者属于图书馆中最为重要与活跃的一个因素,牢固树立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和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理念,属于图书馆现代化发展与创新服务的关键所在。在当前经济、文化以及人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树立起良好的服务理念,开展更加优质的创新服务,让图书馆能够获取更加强大的竞争与生存能力,不断提高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推动图书馆的健康与全面发展。

二、现代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从图书馆建筑布局角度出发,以读者及馆员来看,需要将人文关怀放置到首要位置。一是满足便利读者的效果,二是让馆员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体现出个性鲜明的创新精神;第二,传统图书馆当中的“坐等读者”,做到了有求必应。但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这样的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图书馆发展壮大的需求。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及多元化的图书馆服务方式,调动与激发读者的积极性,让读者能够更加依赖与热爱图书馆,支持图书馆开展的活动与事业。馆员也需要提升自身责任感与自信心,充分感受自身具有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主动性;第三,需要图书馆在当前网络时代下更好地发展与生存,因此,只拥有性能优越的现代化设备设施,却缺少能够全面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图书馆专业管理知识、正确人生观念以及良好信息素养的馆员人才作为信息载体是一定不行的。担任图书馆建设与维护自动化系统的人员,需要成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交换与沟通信息资源的桥梁,推动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四,图书馆馆员同样会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领导需要从生活、工作与学习等多个方面给予他们关心、帮助以及爱护,充分发挥领导人员的领导艺术与素质,提升自身亲和力,让图书馆内部人员能够更有盼头、奔头与想头,充分激发他们参与现代化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性,在图书馆内部形成一股促进图书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代洪流。

三、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现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关键策略分析

1.开展实效性较高的情感管理操作

情感管理指的是通过人的立项培养和推动各个立项间和谐发展的全新方式,创设更加科学的培养情境,感动与鼓舞所有人的内心世界,重视通过情感的丰富性、尊重和信任等,促使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基础动力。在实践推进相关环节当中的情感管理期间,现代图书馆内部领导人员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重视并尊重人,坚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对于自身自主性的培养。同时,在现代化图书馆内部,管理人员同样需要关注情感管理过程中对实效性的充分发挥,在每一个环节管理期间,进一步发挥自身团结友爱的精神,实现促进图书馆管理效果提升以及获取良好活力与创造性的目标,有助于营造出相互帮助与信任的良好工作氛围,全面提高相关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图书馆领导人员在日常管理期间还需要关注推动自身与馆员间的和谐发展,当馆员遇到了工作或生活中的难题时,尽量给予他们帮助,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使其对工作更专注、认真。如果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者能够高度重视图书馆情感管理,并能够通过积极组织相关活动,选择多种活动方式来凝聚人心,让图书馆工作人员都能够产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发挥自身工作的实效性,能够开展更高水平的工作,则不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凝聚力,还能够推动图书馆的良好发展。现代化图书馆馆员主要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与转型期间,人们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与生活品质,有着更强烈的知识渴求,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出发,读者具备更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存在独立性的思想情感,馆员在相关环节的服务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在情感管理层面的投入与融合,以便于能够更充分地理解和对待所有读者,当读者遇到困难或问题时,需要积极为其提供帮助,和读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先进的信息图书馆最为关键的一项任务就是落实服务育人工作,应当借助于更高的服务质量,引导读者学习各种知识,提升他们的綜合素养。

2.创设合理且透明的竞争机制,提升人才利用科学性

创设与利用科学的竞争机制,推动图书馆馆员积极性和热情至关重要,对于提高现代化图书馆的人才开发效果也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现代化图书馆应当推进高效化的人事制度升级与调整操作,注重建设更加透明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比如,信息化图书馆能够选择一年一聘,也可以选择三年一定等模式招聘人才,在招聘的同时,应当关注考核的合理性和竞争的公平性,注重对聘用合理的有效管理。另外,在充分考虑公平竞争与择优录取的基本原则下,注重保障人才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力争发挥人才最大化价值及其作用。借助于改良和优化现有人事制度,提升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推动馆员在相关工作过程中自身作用的发挥,积极地面对工作,有利于推动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效果的提高,在读者的内心深处保留一个好印象。积极引导馆员为自身树立良好的公平竞争理念,对态度敷衍的工作人员给予惩处,在现代化图书馆内部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引导他们通过不断学习与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了解现代服务技能与管理技能,并树立良好的工作观念。

3.以读者为中心,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现代化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对于人才能力以及素质培养等效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现代化图书馆可以借助对馆内布局优化的关键措施,为读者提供更加轻松愉悦且舒适的阅读环境,也可以通过安装空调等办法,进一步优化读者阅读体验,有效吸引更多读者主动参与其中。另外,在图书馆营造人文氛围上,如果可以选择一个良好的工作方式,重视创新,可以有效陶冶情操,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更有利于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能够真正将阅读作为一种享受。

4.优化管理模式,拓展服务类型

在图书馆推进各环节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基于“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提高重视“人”的因素,转变“以书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其变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提高服务的灵动性、主动性和开放性,在统筹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前提下,对工作范围和工作实践模式加以调整,摒弃限制性因素的存在,推动全面开放存取,让所有读者都可以灵活且便利地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主动推动图书馆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服务创建,推进多种多样的电子化服务,提高服务的精准性与灵活性,以更加精准且快捷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知识,有利于充分提高图书馆内部文献的利用效率。

5.优化服务态度,提高服务实效性

一方面,应当全面发挥馆员“微笑”的服务价值,要求服务人员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正确态度服务每个读者,真正实现百问不烦、有求必应和如实作答,给读者留下印象,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从而让读者能够在图书馆中体验家一般的奇妙感觉。除此之外,还需要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进取意识,认真对待本职工作,通过积极努力与不断学习等方式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6.加速数字化建设,开展网络信息服务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图书馆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加快数字资源建设,特别是加强图书馆内部特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如建立图书数据库。另外,图书馆还积极建设电子阅览室,建立了文献检索与中心机房,并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在机房中还设置了多台多媒体计算机,营造优雅舒适的上机环境。最近,还设置了教师专用的电子阅览室,内部设置独立的计算机机位,为教师的学习与备课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平台。部分师生对于检索方法与网络知识没有充分了解,在面对网络纷杂的信息资源时往往不知所措,就需要馆员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导航服务,正确指导他们怎样寻找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激发他们参与图书馆内部信息建设和相关活动的主动性,提升图书馆内部服务的能力与效果。

7.将人性化服务理念变为馆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图书馆中的所有工作都应当围绕着读者的具体需求来开展。在图书馆服务工作过程中,需要始终以读者为出发点,筹划能够预见的图书馆读者需求及其变化趋势,整合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各类资源,建立一个基于服务指导和读者需求变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动态响应服务体系,真正促进人性化服务理念在每一个馆员心中得到认同,并使之成为每一个馆员都能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让人性化服务能够渗透图书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服务以及每一个工作细节,让读者可以真切感受到进入图书馆是一种权利、满足与快感,而不会存在任何形式的外在约束,让其能够获取轻松愉悦的查询与阅读环境。

8.图书馆各种标识设计应当贴近人性化管理要求

树立人性化的图书馆服务意识,不仅需要规范馆员的服务语言,还应在图书馆中设置具有人情味的警示标语,在标语中多加入类似“请”“毋”等字眼,少加入类似于“严禁”“罚款”等措辞,让读者在图书馆内能感受到亲切、愉悦且舒适的氛围,让其充分感受到遵循图书馆规章制度属于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图书馆在优化设计服务流程过程中,需要基于便利读者习惯为落脚点,制作出更加醒目的区域指示牌、信息公告栏以及服务流程牌等。需要注意的是,标识的设计应当形象、清晰且具有人性化,能让读者轻松实现自己的阅读愿望与需求。图书馆是否可以获取与保持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关键就在于怎样构建“以人为本”这一新型管理模式,尤其是推进读者服务工作与创造活力更加强大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技术创造能力、专业服务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等,属于任何技术都不能够取代的能力,他们已经构建起了图书馆的一种隐形资产,形成了对图书馆长期稳定发展的持久且强大的助推力。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型网络环境,现代化图书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放下包袱,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与优势,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才能够获取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促进现代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创新的整体实效性发挥,对于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应当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应用,对图书馆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实施积极优化,拓展图书馆管理范围与服务范围,通过创设合理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现代化图书馆的各项功能,真正提升图书馆服务与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孙 琴.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45-46.

[2]卓世明.萍乡市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在构建图书管理服务体系中的渗透[J].中国文艺家,2021(10):197-198.

[3]孙 伟.以人为本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新理念探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16):180-181.

[4]周妍君.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J].兰台内外,2021(05):61-63.

[5]林强强.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4):65-66.

[6]张家瑞.以人为本——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6):78-79.

[7]刘 楠.以人为本理念的现代图书馆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研究[J].卷宗,2020,10(28):156.

[8]马玉英.以人为本视野下医院图书馆管理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169-170.

作者简介:施珍妮(1977—),女,汉族,福建晋江人,本科,图书资料助理馆员 ,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方面(现代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創新方面)。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以人为本
公共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与服务创新探索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对策探讨
浅析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模型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